APP下载

西南夷的祖先神化传说考
——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为例

2016-03-29苏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后汉书

苏玉



西南夷的祖先神化传说考
——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为例

苏玉

摘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夷的重要史料,该书较为完整地记录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部族传说、生产劳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其祖先传说进行研究是我们了解当时西南夷地区社会历史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部族祖先传说进行分类整理,并透析西南夷祖先传说背后蕴藏的思想。

关键词:《后汉书》;西南夷;祖先神化传说

苏玉/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读硕士(湖北武汉430074)。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夷的重要史料,书中对西南夷的7个主要部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地理环境、气候物产、习俗服饰、民歌民谣等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该列传对西南夷祖先神化传说的描写共有四处,分别是武陵蛮的盘瓠传说、巴郡南郡蛮的白虎传说、夜郎的竹王传说以及哀牢夷的九隆传说。虽然只有四处记载,但是传说的内容非常丰富、种类多样。

一、传说背后传说的分类

(一)与动物相关

在传说溯源方面,《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开篇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1](P2829)

该书详细描述了长沙武陵蛮的神话传说,其内容生动形象。盘瓠的部族传说是我国苗、瑶、畲几个少数民族共同的祖先传说和历史记忆,“盘瓠”的原型是一条犬。除了盘瓠的神化传说是关于动物的,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也有关于祖先“魂魄世为白虎”的传说,即现在被认为土家族图腾崇拜的白虎传说:

“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1](P2840)

(二)贞洁孕生——感孕生

长沙武陵蛮和巴郡南郡蛮的祖先传说有其共性,即两性生殖繁衍后代的人类繁衍模式。而哀牢的始祖则是不平凡的贞洁孕生——感孕生,“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出水上”。

在此传说中还透漏着哀牢始祖的父亲“沉木化为龙”的信息,不但祖先是非同寻常的感孕生,而且他们还是龙的后代,这与中原文化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祖先是无性繁殖,但其后代依然是两性生殖的普通繁衍生息模式:“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聚以为妻,后渐相滋长。”这也反映出他们认为祖先具有神圣性的心理特征。

(三)“非血气所生”

虽然哀牢夷的始祖是非同寻常的感孕生,但是与武陵蛮、巴郡南郡蛮的祖先一样都是“血气所生”,都是由母体繁衍而来。在夜郎的祖先神化传说中自己的祖先却是“非血气所生”。《后汉书·南蛮西蛮夷列传》:“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由此可以看出,竹王因为特殊的出生方式因而受到同族人的器重,他的三个儿子也因此享受殊荣都被封侯。

二、祖先神化传说蕴含的信息

(一)追根溯源

武陵蛮的盘瓠传说、巴郡南郡蛮的白虎传说以及哀牢夷的九隆传说和夜郎王的竹王传说都来自对他们祖先的追根溯源。祖先神化传说通过将自己的祖先“神化”传递出部族祖先的神圣性,也突出自己祖先、部族的非同寻常。

(二)图腾崇拜

1.盘瓠崇拜。“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盘瓠死后,后人纪念祖先盘瓠的方式是“制裁皆有尾形”,因为盘瓠是犬的形象,其生活习俗“好入山壑,不乐平旷”,也是因为“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其后代无论是在制作衣服时保留尾形,还是喜欢住在山地,都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体现“盘瓠崇拜”。

2.白虎崇拜。“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巴人的白虎崇拜与长沙武陵蛮的盘瓠崇拜不同,盘瓠崇拜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习俗上,而巴人的白虎崇拜则是体现在祭祀上,并且是用人来祭祀白虎。

(三)与部族的环境、生存有关

哀牢、濮,《后汉书·哀牢传》云:“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哀牢山。”《后汉书》及《华阳国志》有时又将哀牢夷称之为濮。哀牢夷的区域甚广,哀牢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当包括今之保山、德宏地区,西抵伊洛瓦底江流域上游,南至凤庆、临沧、西双版纳及其以南地带。[2](P199)

竹子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面的水热情况决定是否适合竹子的生长。上述的这些地方处于云南省的西南部,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理想的生长环境。如果这些地方不产竹子,那么竹王传说在当地就失去了生存根基,若传说背离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真实性,传说也会失去其生存的土壤而发生变异。

(四)与姓氏相关

“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与常璩最早在汉文献《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载的夜郎王传说虽有些微出入,但基本相同“有竹王者,兴于遯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3](P44)无论是在《后汉书》中的“以竹为姓”,还是在《华阳国志》中的“氏以竹为姓”,都反映了夜郎王传说和姓氏相关。

三、传说蕴含的思想

这些传说还蕴藏着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和大一统的思想。

(一)华夷之辨

所谓“华夷之辨”或“夷夏之辨”,是指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如何辨别“华夏”与“夷狄”,进而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的讨论。它涉及当时中国人处理中外文化关系乃至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4](P5)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关于夷夏之辨的思想十分明显。如“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着尾,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这些都是对他们习俗的描述。作者使用的是“禽兽”“椎结左衽”“绝域荒外”等词,很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夷夏之别。

吾受命吾国之黄耇曰:久矣,天之无烈风雷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有则盍往朝之。“我曹入边塞,自古有之,今攻鹿茤,辄被天诛,中国其有圣帝乎?天祐助之,何其明也!”虽然这些话转自蛮夷之口,却反映出作者鲜明的中原文化精神。

虽然作者夷夏之别的观点比较鲜明,但是蛮夷通过学习中原的文化也是可以变得有礼仪、有学问。“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光武中兴,锡光为交趾,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

(二)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也是范晔民族思想的核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开篇就写“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将南方少数民族说成是“蛮”,并且和中原的皇帝高辛帝有亲戚关系,且从此以后一直与中原的民族相互动。“板楯蛮夷胳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这说明,当时的少数民族保留了中原民族早期发展的一些文化习俗和特征,而汉代的统治者与后世的史家也相信,在早期的民族发展中,中原与边地有联系甚至是很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哪种可能,从民族观念的发展来看,都有其积极意义。[5](P69)

“汉氏征伐戎狄,有事边远,盖亦与王业而终始矣。至于倾没疆垂,丧师败将者,不出时岁,卒能开四夷之境,欵殊俗之附。虽服叛难常,威泽时旷,及其化行,则缓耳雕脚之伦,兽居鸟语之类,莫不举种尽落,回面而请吏,陵海越障,累译以内属焉”。《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最后这段话突出表现了范晔对东汉皇朝大一统局面的讴歌与赞扬。范晔的“大一统”意识之所以比较浓厚,是因为他出生在魏晋南北朝,正处于分崩离析、少数民族政权割据的历史时期,其时代特点就是阶级矛盾、民族纷争比较突出,这也是范晔“大一统”的政治意识比较浓厚的原因所在。

一部《后汉书》成就了范晔,使其名垂千古。《后汉书》是众多东汉史中唯一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的史学巨著,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只是众多的列传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刘知几在《史通》中对其有高度的历史评价:“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功。”

参考文献:

[1]南蛮西蛮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10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0.

[4]张星久.政治情境中的“华夷之辨”——秦汉以后“华夷之辨”的历史语境与意义生成[M].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李珍.范晔的民族思想略论[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责任编辑:孙丽娟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531(2016)05- 0036- 03

猜你喜欢

后汉书
浅析《后汉书》和《通典》有关羌的若干异同问题
《史记》、《汉书》、《后汉书》之《西南夷列传》异同比较
先秦至两汉女性文本研究
《史记》、《汉书》、《后汉书》之《西南夷列传》异同比较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王符生平简述——《后汉书·王符传》释读附拾遗二则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寻根索源 别伪求真——曹金华教授《后汉书稽疑》简评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