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型农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设路径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6-03-29唐庆峰江俊起檀根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青年教师能力

唐庆峰,江俊起,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教研型农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设路径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唐庆峰,江俊起,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教师队伍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师资队伍趋于年轻化,其作为学校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未来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在整个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准确认识教研型农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偏颇或缺失,分析问题的归因,探讨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路径,构建适合教研型农业高校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对提高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研型农业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建设路径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我国各高校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惜“重金”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了各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对师资队伍中作为继往开来的部分——青年教师的培育是否有效?一代一代教师的高质量如何保证?如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中共中央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意见》指出:“各高等要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把培养青年教师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结构优化、战斗力强的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2-4].本文针对教研型农业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以及存在不足,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将更多的青年教师培养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1 农业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特点

1.1农业高校教师必须是专业者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对农科高校教师来说,专业人员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明确的涵义,具体表现在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自主四个方面.专业情感包括终身从教的专业精神,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及教师积极健康的个性;专业知识指必需的、渐进的学科知识以及条件性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知识;专业技能主要涵盖知识处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制作能力(教具、课件制作)等;专业自主包括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其基本思想是教师发展要由外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教师行为要由群体的整齐划一向个体的研究性和特色化过渡.

1.2农业高校教师必须是研究者

《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相应职务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知识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做学问是现代大学教师的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其程度要求可以随着职称、岗位的变化而改变;高校教师的研究指向既包括学术研究也包括教育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是对部分教师的期盼,教育教学研究则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高校教师的研究行为应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表现,有显性的研究成果.

1.3农业高校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者

终身教育思想以及人类知识总量的急剧膨胀,要求高校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内涵,始终处于专业和学科的前沿.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师当今适应性和未来发展潜能的最重要指标.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标志,不特别依赖外部的条件改善或保障行为,学历仅代表学习的经历但不等同于主体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有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坚持学习的持续性和递进关系;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学习能力,能熟练运用学习的变式规律和迁移规律,能重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强调学习的针对性,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引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重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复合;实现由机械式接受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及相互影响.

1.4农业高校教师必须是农业生产的服务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而引导学生,为学生发展服务则是高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人,应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树立高等教师良好社会形象;作为职业人,应遵循职业规范;作为教育改革见证人和参与者,应重视教育观念更新,探索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作为专业人,应为“三农”服务;作为植物保护专业教师,服务于“三农”要能吃苦,任劳任怨,在小麦高产攻关,粮丰工程及玉米提升行动等科技活动中,甘于当配角,服务于农作物高产稳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相应大学教师应具备以上能力知识和素质,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

2 青年教师的现状与差距

安徽农业大学近五年引进了大量应届博士作为专业教师,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国家重点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年龄大部分在35周岁以下,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熟悉,对其所从事研究方向了解其动态,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教学经验,不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实验技术不全面等[5].比较农业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特点,部分青年教师队伍尚有较大差距,存在如下问题.

2.1专业构成的不平衡或部分缺失

把教职作为生存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追求,导致个别教师难以抵御诸多利益的诱惑,难以专注于教学情境,不重视自身修养,不具备合格教师应有的气质与性格,自我认知和发展的能力较弱;片面理解专业知识,将其完全等同于具体的某一学科内容,使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文化底蕴不足,教育理论缺乏;轻视专业技能对主体的形成和提升作用,导致某些教师不会组织教学,不知如何将授课内容系统化与简单化,其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连续性差.

2.2教学与治学的非同步甚至完全割裂

在基本理念上,否认教学与治学的依存和相互促进关系,治学之功效发挥甚微;重学术研究轻教学研究,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处于实质性不等称地位.

2.3学习意识的淡化以及学习的功利趋势

过度重视外部因素的作用,把主观因素等同于客观因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能力较差;缺失学习的系统性和专注精神,学习目标不明确;把学历提高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学习的功利特征太过明显,学历与实际水平存在较大偏差.

2.4角色错乱与责任缺失

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普通个体,往往以个人角度思考问题和决定自己的行为,淡忘高校教师角色的多元和多重;满足于任务完成,不与或很少与学生交流,较少顾及学生的感受;违背高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不了解高等教育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不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尝试,致使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社会适应性较弱.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和应用程度较差.

2.5经验缺乏

教学经验不足,由于刚毕业,未经过系统训练,把握教材、大纲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缺失生动和互动,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准备不够充分,相关领域知识不够全面;生产经验缺失,不了解省情,不了解农业生产状况,不了解农业病虫害大田发生规律,不了解农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尚显不足.

3 青年教师培养路径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高校教师是“专业者+研究者+终身学习者+服务者+传承者”,上述五方面彼此独立,相互依存的的整体,缺失其中一个或多个则不能视为合格主体.

3.1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管理

促进每一个教师的发展,尊重个体,凸显个性为标志.建立多渠道、经常性、平等的沟通平台,始终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和必要的利益要求;突出教师个体的自律作用,教师工作是创造性工作,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能具体化和量化,有的过程甚至难以质化,要针对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细化具体要求.强化对结果的考核而不是过程的考核;要善待教师,对合格教师的偶发性不当行为进行非公开的,谈心式的批评;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发展动机.

3.2分类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规范青年教师导师制.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导师制主要是导师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对教学科研有明显发展潜能和发展空间的优秀群体进行有计划的引导,以建立和完善教学梯队与学术梯队,对教学科研明显欠缺的教师进行帮扶,以促进其发展.

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常态的进修交流平台.继续重视青年教师学历学位的提高,同时创造条件支持更多教师参加一些必要的、高质量的教学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根据教师个体的特点,细致规划进修,交流的内容及时间安排,既突出重点又顾及全体.

建立和发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团队.构建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追求集体的成功和卓越,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并强调合作的有机整体团队,既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更强调服从大局和团队协作等团队精神.

加强课堂教学、实验技术和生产实践基本功训练.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等教学规律,熟练掌握课堂教学技巧和艺术,掌握实验常规技术及本科教学所需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情况,发现生产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 青年教师培养具体做法

4.1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和评价标准

针对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细化具体要求,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以学生满意度,学术成果价值等主要指标评判教师,激发教师的发展动机.

4.2加强教师良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教育

针对个别教师不关心集体,不爱护学生等情况,开展良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课堂教学只顾自己上课,不维持课堂纪律,不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不教书育人;实验教学过程中,不认真准备实验,不打扫实验室卫生,不引导学生爱护公物,不检查学生实验室卫生状况,甚至连一个板凳倒了不愿扶起,一个螺丝掉了视而不见,试验台抽屉里垃圾成堆也不管不问,不关灯,不锁门等一些不正常现象,为此在教师中开展良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教育非常必要,引导教师把学院、把实验室当做自己的家,热爱学院、关心集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认真教育教学,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4.3搭建教师进修交流平台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教师进修交流,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科研前提下,推荐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院所进行短期开展合作科学研究,提高其科研和学术水平,为青年教师争取科研项目,挤进国家队,搭好平台,做好服务.近三年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已有9位具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分别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成功的与访学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4.4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经验不足等实际情况,每位青年教师配一个导师,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对教学、科研、做人的全面建构及服从大局和团结协作等团队精神的培养.青年教师跟随导师听课、科研,导师对其讲稿、教案、科研申报书帮助指导和修改,积累教学、科研经验.

4.5开展“三基”训练

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由学院院督导组和导师及学院班子成员随堂听青年教师讲课,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开展教学技巧、板书、教案、课件制作等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竞赛,引导他们做好教学工作.

实验室基本功训练.对青年教师首先开展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培训,使他们能熟悉操作仪器设备,其次针对本科开展实验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全面掌握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第三针对所有实验课件、实验材料进行规范、统一,保证实验质量不打折扣,实验内容不减少.

生产实践技能训练.结合本科生产实习,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技术力量较强的实习基地蹲点,与学生同吃同住,让他们接触农业生产,了解生产情况,解决生产问题,寻找科研方向和课题,写出具体生产实践总结报告,从而进一步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水平.

〔1〕吴秋凤.论高校教师生命周期及青年教师培育机制[J].天中学刊,2002,17(3):90-92.

〔2〕李思.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对策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5(12):67-68.

〔3〕刘芳,姚之彦.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题调查研究 [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76-79.

〔4〕高胜利,陈三平,谢钢,王尧宇.讲课比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2009(5):43-44.

〔5〕李汉才.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176-178.

G451.2;G515.1

A

1673-260X(2016)09-0198-03

2016-05-07

安徽省教学质量工程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063),安徽农业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201537XM6),安徽省教育厅动植物检疫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zy136)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青年教师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