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6-03-29曹益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工学物流高职

曹益平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 益阳 410151)

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曹益平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益阳410151)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制定严格的人才培养战略,以促进行业的发展.新时期,物流管理成为热门的专业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应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要扮演工人的角色,还要扮演学生学习的角色,通过有效的工学交替,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利于人才的有效培养.为此,本文就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加强物流产业发展是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强化人才的有效培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应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生产工作与学习环境的双重教育,既能提升学生的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也能在实际的生产与操作过程中锻炼其执行能力,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1 工学交替的概述

工学交替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战略,旨在锻炼与培养人才的工作实践能力与学校学习能力[1].通过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互交替的方式,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备基本的物流管理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掌握基本的物流生产与操作技能,利于学生整体物流管理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可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情况提供重要基础,是当前亟待完善的关键问题.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强化学与用的相互融合,强调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培养模式的交替化进行,利于学生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的有效吸收;第二,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丰富学校的育人策略,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运用该人才培养模式,能让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分别扮演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能让学生充分感知物流管理知识的吸引力;第四,在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两个学习场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2],进而更为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让学生充分感知企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对工学交替的认知不清

就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现状的分析,了解到教师以及教研组并未意识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的价值意义,对工学交替的认知度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理念始终保持着传统的状态,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仅仅重视学校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相关的领导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不够重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缺乏前瞻性,未能立足于长远角度,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2.2校企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会处在两个学习场所中学习,若想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必须做好校企间的有效对接,齐心协力,才能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然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而言,实际的企业运行机制与学校的运行理念是不同的[3].企业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组织,旨在保证日常的业务运行,降低成本,进而从中获取更高的利益.学校则是教书育人为重要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型人才,强化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在校企合作实施的过程中来锻炼学生的物流管理操作技能,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通过对企业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分析,二者的目的与追求不同,极易导致矛盾的滋生[4].现阶段,物流的业务量大,尤其是母亲节、双十一、双十二、春节等旺季,物流仓储量会大大增加,为缓解企业的压力,通常企业会希望学校将工学交替的实施时间放在旺季开展,既能缓解企业员工紧张、业务量大的需求,还能为学生提供最为专业的实训平台.但是,一般情况下,旺季大都属于学校的寒暑假期间,无法对工学交替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2.3工学交替下的师资力量欠缺

工学交替条件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更高,需求量更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工”和“学”是互相联系的,为了实现二者的紧密联系,必须强化基础教学设施的完善,师资力量建设是必然要求[5].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物流管理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能为学生提供榜样与示范.当然,从企业的层面也同样如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物流实践操作能力与基础知识点,是保证工学交替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学校与企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方面来看,二者都无法全部满足,学校中的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而企业中的教师则是重实践轻理论,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体征,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3 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提高工学交替的思想认知

新时期,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行业行业变得愈发重要,能为各个领域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所需的物流服务.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会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为了打造专业性的人才结构,必须对原有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加强对工学交替的重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职业性、应用性人才为重要目标,打造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团队.高职教育以职业性教育为重要目标,旨在培养职业性人才,以更好的适应行业需求,也能为人才就业提高竞争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6].创新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注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理念的应用,保证学生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的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与思想认知,是打造专业性、职业性物流管理团队的重要基础.

3.2加强物流管理的师资力量建设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下,会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旨在为学生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引导,是保证物流管理知识灌输的有效条件[7].因此,为了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应从高职院校与企业两个角度出发,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更为完善的物流管理机制,以技能训练为本位,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在高职学校,仅仅注重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训练,为了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应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教师应不断进修与学习,及时掌握物流管理的最新知识点,及时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物流管理知识,并注重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扮演员工的角色,对物流管理的操作流程进行训练.在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培训教师通常以实践技能操作为主,为了能丰富物流理论知识点,应将高职的物流专业课堂作为重要平台,及时吸收专业的理论知识,以求更好的应用到后续的工学交替之中,利于学生整体物流水平的不断提升.

3.3处理好企业与学校的关系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下,为了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立足于长远,对企业与学校的性质与经营理念进行分析,寻找二者间的共通点,处理好企业与学校间的关系,建立更为完善的工学交替保障体系.第一,打造利益机制,实施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双方的有效合作来达到各自的目的.若物流企业不愿履行人才培养的责任,是因为企业无法从中获取利益,为了更好的吸引企业,高职院校应将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分散给企业一部分,企业应根据学生的数量以及培养难度系数收取相应的费用.同时,当地政府应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引导,出台相应的政策,让企业来承担学生的培训与教育任务,能做好各个方面的权衡.例如,当地政府应将培养学生作为重要的交换筹码,只要企业为学生培养提供足够的服务与支持,当地政府可以赋予企业一定的权利,可以将企业作为教育机构来看待,减免税收,还能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第二,应做好企业与学校的互相协调,签订合理的人才培养协议,实现协议的制度化,严格约束与规范两者间的权利与责任,企业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将学生管理纳入到企业的员工管理体系中,让学生感知职场环境下被管理的感受,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为日后就业提供经验.第三,为了更好的实施工学交替,应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使得企业与学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集团,将工学交替作为核心教学模式,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操作的紧密结合,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采取校内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学的相互结合,利于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必须及时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必然结果.

〔1〕李方峻,杨爱明.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4-15+18.

〔2〕李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97-100.

〔3〕毕丽丽.物流专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物流技术,2013(23):473-475.

〔4〕张翠花.创新物流管理专业“职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1(08):255-256.

〔5〕邓小明,覃兆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8):206-208.

〔6〕胡媛.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岗位分配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13(09):70-72.

〔7〕潘俊.“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J].江苏教育研究,2014(30):64-67.

G645

A

1673-260X(2016)09-0182-02

2016-04-17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OtoO理念的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C0823)

猜你喜欢

工学物流高职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盐工学人
——李 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工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