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29崔晓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

崔晓兰

(贵州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崔晓兰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近些年来,在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体育课也经历了多次改革,从最初的普通体育课到公共基础课,又到体育选项课教学,是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一次重大革新,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同时出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参阅大量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高校体育教学尽微薄之力.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体育教学不断的深化改革,传统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为此,加强高校体育课的改革,使其适应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国各个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几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向现代化教学新目标转化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矛盾,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1.1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的改革

由国家教育部审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中明确提出:我国高校体育的总目标是引导教育大学生主动、积极地锻炼身体,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有效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的观念,提高体育文化素养;获得独立从事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是,培养体育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因此,我们认为,终身体育应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1.2体育教学内容安排改革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丰富多彩,开展体育项目多种多样.概括下来主要有以下内容: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健身操,体育舞蹈类,瑜伽,养生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

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部分,也是难点和重点,与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更加贴近,另外,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高校在体育器材,场馆设施方面日益完善,这对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3体育教学组织教法改革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组织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学生再反复练习提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竞技运动员领域,算为中庸教法,一至沿用至今.在普通文科类,理工类,医学类,艺术类,高职大专类院校中,学生上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不单纯是提高运动技能.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并且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让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1.4体育教学管理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改革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与学关系、学生地位、教师作用等内容,还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机制的改革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同时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

2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忽视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理论课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关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阳光体育运动,素质教育方面.理论的研究活动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但是与实践活动的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到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落实的远远不够,特别是部分体育理论教学以研究提高运动技术,提高身体素质(比如力量,技能的训练)练习为主,有些先进的体育理论知识并没有落实到体育教学中来,没有起到指导实践教学的效果.

2.2课堂教学内容多而不精

在教学改革的引导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开设选项课教学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有的高校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开设一些看似时尚但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项目,出现与本校的场地设施、体育器材、教师配备等脱节现象.不仅起不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正是因为学校开设体育项目多,所以导致学生学习运动项目的间断性现象严重,缺乏连续性学习,最终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另外,大量现代体育项目难于走进课堂,使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与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和素质教育三者缺乏有机联系,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概念模糊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当,出现不和谐现象,特别是容易出现极端倾向.一类是过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类是过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指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不能片面的一刀切式教学.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其主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堂体育课下来,如果任由学生自己放羊式学习,虽然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更大了,但没有教师科学的组织和引导,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个别教师片面否定传统教学方法

在对待传统教学方法上,每个教师的看法不一,有些教师延续并改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有些教师是持全盘否定态度,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跟不上新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改革背道而驰,一味推崇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种态度不仅片面,而且阻碍了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展,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2.5体育教学管存在漏洞

规范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是为了保障正常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在体育教学管理方面,因为某些高校管理对体育教学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对专业课程重视程度相当高,频繁组织开展专业学科方面的活动,但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是得过且过.另外,某些学校领导对国家教育部,省教学厅颁发的体育类红头文件打马虎眼,不积极参加国家教委,省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活动,严重干扰了大学生体育赛事开展.

3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3.1重视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紧密联系

从哲学角度来讲,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唯一标准.体育课作为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实践课,理念指导尤为重要.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在新学期开始的前两周都会安排理论课,主要传达学期的安排和要求,讲授些有关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内容,但在学期中间,很少有高校穿插理论课内容,都是以室外身体活动课为主.另外,部分高校的《大学体育教程》已变更为《大学体育与健康》,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高校是对传统体育课观念的转变.

3.2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多而不精,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实际生活,有更多的项目给学生选择的基础上保留学校传统和特色.总之,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有更多的空间让大学生选择自己相对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锻炼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3体育课应加大体质教学的比重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大学生体能健康的重视,每所高校每年都会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能健康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000米(男)、800米(女)、50米跑、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肺活量、身高体重比.从测试内容来看,基本都是以测试身体素质为主,从前几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一路下滑状态,有些地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甚至还不如中学生.国家教育部加大力度来重视大学生体能,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适当考虑加大体质教学的比重.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首先,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上课态度、课堂表现等,对素质较好的学生要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精神,更加认识自己的潜能,促进自我发展与实现,在体育运动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对素质较差的学生应体现人文性,更多给予特殊的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失败和无助感,走出误区,享受健身的乐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体育课的价值.在考试评价时,应该以学生个体为主要测评参考,充分运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体育态度、动机、兴趣、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创新精神、实践组织能力以及课堂表现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5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近几年来,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不同程度地出现滑坡现象,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有章不循、无章可循或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某些社会大因素外,主要还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以及管理工作人没不认真所致.为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制定并完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体育课管理机制和单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围绕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体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持续改进教学手段,让大学生通过上体育课不仅锻炼身体,还能真正掌握科学锻炼的能力,不断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体育运动成为自己受益终身的陪伴.

〔1〕王远,等.浅谈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6):631.

〔2〕黄迎春.以人为本高校体育教学新理念[J].渤海大学学报,2005(3):281.

〔3〕段黔冰.以健康第一引导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2005(5):123.

〔4〕林立,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2005(1)94-96.

G807

A

1673-260X(2016)09-0076-02

2016-05-21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之路
体育课
改革备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改革创新(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瞧,那些改革推手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