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和新挑战

2016-03-29徐丹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徐丹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和新挑战

徐丹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在当前需求正面临历史性拐点的背景下,如果只是一味的继续投资,最终只会导致产能的过剩.因此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适度的扩大总需求,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方案的实施.从供给侧改革中深深的挖出增长和改革潜力,既要创造出更新的供给,又要提供有效的供给,使社会资源能够合理有效的配置.中共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一重要方略.纵观国际与我国国内,着眼于当前和未来,兼顾着战略与战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我国推进了供给侧改革,是党中央提出的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在世界贸易增长正处于困境中,我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新形势下,从而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能够实施良好,将会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从而将会帮助我国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全要素生产率

1 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经济增长的环境下,但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却是以低速增长的.经济增长有着“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就是经济的“需求侧”,那与之对应的是什么?理所当然就是经济的“供给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就是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的,通过对制度的改革,结构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从而提高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增加供给的有效性.要是想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仅仅依靠需求侧的政策是远远不足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的.我们必须要通过经济的改革、结构的慢慢调整以及科技技术的进步发展,用来提高那些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通过改革措施来不断的改善供给侧.

在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中,我国的总量失衡开始明显地反映出来,而在总量失衡的背后,则有深刻的结构性原因.因此,简单的需求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要想解决中国长期发展中都存在的这深层次的矛盾,就必须强化供给领域的改革.

对于供给侧改革这一方案,我国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1次会议上强调到:"在适度的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着重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供给效率".结构性改革并不是一场全面性的改革,而是需要重要的或者是关键性的领域改革,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性改革.如果要是不对那些重要部分或者领域做出改革,那么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将会困难重重.在以前一提到经济增长,立马想到的是我们要扩大需求、刺激更多的消费,现在需要更换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那就是我国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打一个比方来说,以前我们想着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买这块蛋糕,但是现在我们却是要尽力把我们的蛋糕做的更加精致、更加有味,这样就自然而然不愁着没有人来买我们的蛋糕了.去年在双十一的时候,海淘族一阵哄抢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的亚奶粉.这些产品在我们国家难道就没有吗?有,而且有很多,但品质不好,不是人们想要的.在以前的时候,人们总喜欢把钱存起来,我国的消费动力总是不够,所以要刺激需求,然而现在有了消费的动力,产品的供给质量却又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了.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满新动力

2.1好产品不再“海淘”,供给质量提高

在我国,目前中低端的产品过剩,然而高端的产品却是存在供给不足的状况.一些企业就只知道“埋着头在那里苦干,拼命的去生产大量的产品”,以至产品库存积压、利润甚微,甚至出现只能把亏损大甩卖,真是让人感到心痛.正是由于消费品的品质不高,致使很多消费者到国外抢购智能马桶盖、化妆品、婴幼儿奶粉等商品.但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供给质量会提高,而且价格低,消费者将不再去“海淘”.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以消费意愿为信号,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无缝衔接”.随着当前人们对消费结构的升级改变,从而国内的供给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目前,我国频繁的出现了“代购潮”“海淘宝”“疯抢潮”,买一个指甲刀都要让人从德国带回来,买个马桶盖要跑去日本去抢,这些产品难道中国没有吗?还是如人们常常讽刺说到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答案大家都是知道.这就说明了我国是时候也是必须要以新的供给来释放新的需求,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2.2居民住房不再贵政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会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增加房地产土地供给,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

2.3上学看病不再难

现在的供给出现了高成本,例如在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这些方面,现在出现了许多小孩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国外去学习,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难以接受我国国内的高成本的教育.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将会打破垄断,引入外资、民间资本,这样的话供给成本会降下来.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面临着新挑战

3.1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中央和地方的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想完全发挥好,一方面要去完善地方领导班子的政绩评估和一些考核标准体系.在过去评价和考核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主要成员的政绩,都是看当地经济总量的增长,也过于看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效率,重视当地的财政收入,尤其是重视税收收入的增长,这样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房地产产业发展过快,之所以存在这些现象,原因有二: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和中央有关的一些部门对其控制不够.然而实际上,即使中共中央的全面发展规划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产业,并且还运用各种方法来绕开中央的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采用各种方法来鼓励发展本地产业,保护本地产业.正当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是看其他的地区是怎样行动的,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地区上,希望它们能承担更多的任务和指标,自己却不愿意做榜样,起到带头作用.要是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中央下达的任务往往就很难立即落实,产业结构优化的这一目标就变成空架子.总结性的来说,我国的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正确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市场的角色改变,使得它现在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让政府也能把自己的职责发挥出来.

3.2我国短期经济面临压力

我国国内供给侧出现了严重问题:例如钢铁、水泥、建材等一些行业都出现投资过度现象;生产环境不能承担重负;人口目前面临严重老龄化和我国的劳动力不断的减少;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累累;养老机构、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业的供给都呈现严重不足.因此,供给侧改革要求完成五大任务.例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剩的产能所涉及的企业和产业规模很大,去产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把产出水平的降低和目前就业人数的减少等方面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负担全都考虑到位.所以,结构性改革也许会导致投资和生产长生负面影响,也可能会使得消费需求的减少,给短期的经济运行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3.3体制缺陷

一个是供给的数量存在不足,从而无法满足我国国内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首先就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服务业的供给就是严重的不足,是无法来满足一些高端的的消费或者是消费数量的增加.二个是供给质量问题,供给产品质量不高,最终影响需求.例如一些产品的质量不高,使得一些消费者跑去国外去消费.三个就是供给的成本大大增加了.例如在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这些方面,现在我国的不少小孩子从小就会被父母送到国外去学习深造,这里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的教育高成本他们不能接受.

4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政策建议

4.1提高资源合理配置效率,多增加有效的供给

通过推进我国的科技的创新、发展实体经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存在的问题,经济供给侧问题.以经济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长期稳定持续性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供给出现不足,而是存在着过剩的产能.从需求的一方来看,我国现在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存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出现了不足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下,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由于能力有限,往往只能解决一部分,要通过市场和分配领域的改革,来解决支付能力的不足.

4.2正确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管理的关系

供给侧和需求侧就像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而且两者要尽可能的平衡.,经济才可以健康的持续性的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措施,并不是就要我们要不在管理我们的需求,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要让经济结构能够长期转型,要使供给侧和改革侧搭配使用,各自发挥它们自己的优势.转向供给侧是为了不断加强经济增长,但是不是通过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只靠需求不行.供求是一种平衡关系,供给侧改革也是为了创造需求,解决我国需求问题.

供给和需求之间,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要用谁去替代谁的问题,它们相互依托、相关作用,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手心和手背.供给侧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有效需求.

4.3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归根结底,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正确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像以前那样政府干预着市场,让市场现在的角色摇身一变,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使政府的职能也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去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一些相关的政策,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这便要求在体制上,我们要有较为完善与竞争较为充分的市场作为基础,否则便可能使资源合理配置脱离市场机制,也可能在更大程度上被政府纳入调控,甚至出现了否定了市场机制的在过去的基础性作用和现在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情况.我国越是强调要引入供给侧管理,越需要强调市场竞争需要的自由化和充分性,越是承认和肯定市场机制的角色已经改变,对资源配置起到的已经是决定性的作用.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新华网,2015-11-10.

〔2〕李佐军.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N].北京日报,2015-12-28.

〔3〕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 [J].全球化,2015(3):09.

F121

A

1673-260X(2016)09-0051-02

2016-05-07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课题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研究(17)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之路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改革备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