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6-03-28刘亮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心理健康大学生

刘亮(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刘亮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摘 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本文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化、体制不健全、老师专业水平较低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可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也是新时期人才的必备素质.由于大学生在校园的环境中,心理上没有完全的成熟,面对较大的压力时通常会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为主,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对心理疾病预防有关的知识很少,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就对心理健康做出了明确的标准,共包括智力、身体和情绪的调和,能够适应环境.换言之,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应当做到谦让,具有足够的幸福感;在工作或职业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如美国的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能够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自我观念积极、具有足够的主观经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心理健康标准会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受到社会、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标准也不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中,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使该标准能够指导我国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展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统一的目标、方式和形式,但是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开设的课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指导文件,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很多,很多学者认为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应该进行改进,结合具体的实际平时情况,一些高校提出了一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的教育密切相关,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有些高校为了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加强课程的考核,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依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来通过考试.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在考试中取得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有些心理素质较差.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部分高校开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受到课程时间的限制,每个学期只能安排两个课时的课程,作为基础公共必修课,通常是夸院系的大课.大量的学生同时上课,学生必然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逃课的现象非常普遍,上课的学生也经常看其他学科的书,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化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简单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调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对那些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近些年我国高校中出现了大量的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件,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依靠几个心理安全事件引起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无法真正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成型,如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时,通常会忽略掉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观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化,教育经费、设施保障等都没有得到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水平较低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里的心理健康教师很多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有些是学校管理者兼任,还有些是基层的研究人员.这样的以思政教师为主的组成,虽然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但是容易将德育工作的方式带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得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的差异越来越小.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老师专业素质较差的现象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很多教师都没有系统的接受过心理学知识、咨询等方面的培训,依靠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无法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

3.3 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健全

要想有效地检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不断地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完善,需要依靠一个科学的评估制度.但是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体制,这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意性的重要原因.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评估机制,但是评估的手段和方式不够科学、规范,评估的指标比较单一,无法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途径

4.1 转变观念

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心态,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才可以积累才能、发挥才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高校和学生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有学者通过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健康的身体、专业的特长和聪明的大脑是成才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会考虑到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也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而利用电话咨询方式占到70%左右,很少有大学生会面对面的进行心理咨询.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破除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同时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让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所有的大学生,而不是少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预防和治疗工作.

4.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建设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等部分,在课内外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有些学校还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必修课中,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很多教材上的知识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差.相关的统计表明,我国公开发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已经超过了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教材都是重复性的内容.教材的选择往往根据任课老师的喜好来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必须合理地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和课程需要的教材,使得教材具有足够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4.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情感调适教育、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意志力教育、适应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在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学会利用适当的放松和调节方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水平.优秀的人才要认清自我、适应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不断的完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大学生进入到社会后都会存在无法适应的情况,因此要让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意志力是人特有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意志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意志力,才能抵住外界的诱惑,最终取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让大学生意识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意志力.

4.4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要想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须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选聘中,尽量选择那些专业水平较高的老师.这些老师有一定的心理行为矫正知识,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并愿意为学生服务,对于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学院应该开展继续教育,请相关的专家开讲座,尽量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大学应该定期的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等,在教师中逐渐的形成自学为主、培训为辅,结合监督考核机制,最大程度上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

4.5 行为训练法的运用

行为训练法是将学生的知识转变成行为,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行为训练法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利用相应的程序,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摒弃不良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训练法是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们学会欣赏自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5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广大一线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相信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等会越来越完善,使大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真正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1):95-98.

〔2〕裴学进,郑攀君.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成长路径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4(2):143-144.

〔3〕喻春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 (10):131-132.

〔4〕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48-52.

〔5〕刘衍玲,潘彦谷,唐凌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93-97.

〔6〕吴先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4):128-130.

〔7〕马建新.基于儒家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江苏高教,2012(6):131-13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153-02

收稿日期:2016-01-03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