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 鳅 苗 种 培育技术要点

2016-03-28耿如意李治勋胡亚东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44

水产养殖 2016年8期
关键词:夏花换水池水

耿如意,李治勋,胡亚东(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泥鳅苗种 培育技术要点

耿如意,李治勋,胡亚东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44)

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目前泥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笔者通过近年来的生产实践与研究,针对泥鳅苗种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方面不同要求,总结出部分技术要点,以期与广大泥鳅养殖者共同探讨与提高。

泥鳅苗种培育一般分为夏花培育和大规格鱼种培育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需要的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技术有所差别,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1 夏花培育

该阶段为从鱼苗放养到长到3 cm左右,养殖周期约1个月。

1.1池塘条件

水泥池,100~200 m2,池深0.8~1.0 m,有清洁的水源,进排水口分别处于池塘两端,并加装60目的过滤网,防止泥鳅在进、排水时逃逸,以及在进水时野杂鱼及鱼卵、蝌蚪等进入池塘,影响饲养效果。配有充气设施,气头在池中均匀设置。

1.2池塘消毒

清水下塘时,可提前1~2 d消毒换水,加水;肥水下塘时需提前一周消毒换水,加水、施肥。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氯制剂、碘制剂、高锰酸钾等。

1.3鱼苗放养

应放养破膜72 h以上的鱼苗,在进水口附近放养。外购的鱼苗应将氧气袋放置池水中10~20 min,使袋中水温与池中水温相近后再进行放养,自繁的鱼苗可在放养前几小时将池水少量加入到孵化池中,使鱼苗对池水提前适应,可明显提高鱼苗下塘后的活动能力和成活率。

1.4放养密度

水源条件好,设施齐备的池塘放养密度可在1 500尾/m2。

1.5肥水下塘和清水下塘的利与弊

肥水下塘即在鱼苗下塘前7 d左右加水,施肥,培育轮虫等天然饵料生物,使水花下塘后有天然开口饵料,鱼苗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有一定保障。但在5—6月,天气晴朗,光照强度大,气泡病多发,控制难度大,水质肥度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大批鱼苗死亡。

清水下塘即在鱼苗下塘前1~2 d加水,不施肥,鱼苗的开口饵料靠人工投喂,鱼苗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成活率与开口饵料、投喂技术关系较大。前期不存在气泡病的发生。

针对上述利弊,建议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增设一个饵料生物培育池,向水质较清的池塘随时加注部分肥水,既保证了池塘有一定肥度,又不至于使水质过肥,产生气泡病。

1.6开口饵料的选择

常用的开口饵料有:生物活饵料、豆浆、奶粉、蛋黄、鱼粉、稚鳖粉状配合饲料等。

2015年6—7月,用豆浆、奶粉、稚鳖料进行了泥鳅苗种开口饵料试验。结果为,生长速度:稚鳖料>豆浆>奶粉;成活率:奶粉>豆浆>稚鳖料;规格整齐度:奶粉>豆浆>稚鳖料;豆浆、奶粉在鱼苗生长速度方面差异很小,综合上述,从性价比方面看,豆浆作为鳅苗开口料还是不错的选择。

1.7投饵

放苗后1~10 d,全池泼洒豆浆,每天2次,早晚各1次。早7:00,晚19:00,投饵量每天每10万尾鳅苗用黄豆1.0~1.5 kg。10~20 d,豆浆加微颗粒泥鳅专用料,每天2次,在原投饵料的基础上,每天加微颗粒泥鳅专用料500 g。20~30 d,可投喂微颗粒泥鳅专用料,每天2次,每次1 kg左右/10万尾,绕池一周沿四边泼洒。

1.8水质管理

每日早晚冲换水各1次,每次5 cm左右,前15 d,水深保持50~60 cm,后15 d水深保持在60~80 cm。每隔10 d左右用虹吸法池底清污1次。

1.9鱼病防治

夏花培育阶段主要病害有气泡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气泡病的预防,首先,要保持水质肥度适当,光照强度大的天气下,要加注新水,打开充气头曝气,适当遮阴。车轮虫、斜管虫同属原生虫,基本上同时存在,在水花下塘10 d后易发生,此时应及时泼洒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三代虫、指环虫属蠕虫类,个体较大,在水花下塘后20 d后易发生,对夏花鱼苗的危害较大,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2~3 d鱼苗会损失过半,建议夏花在养殖20 d、体长2 cm左右时,及时泼洒相应药物进行预防。

1.10敌害生物的防控

由于泥鳅幼苗个体小,敌害生物相对较多,青蛙、蝌蚪、小虾、水生昆虫、水蛇、水鸟,都是泥鳅幼苗的敌害,不严加控制,都会对泥鳅幼苗造成较大伤害,从而严重影响其成活率。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大规格鱼种培育

将3 cm左右的夏花鱼种经分池后培养至8~10 cm的大规格鱼种阶段,养殖周期3个月左右。

2.1池塘条件

长方形土池或经护坡的池塘均可,面积667~1 333 m2为宜,池深1.2 m以上;池底以黏土为好,淤泥厚度10~20 cm;进排水口分处池塘两端,并加装与鱼种规格相对应的过滤网;要有清洁的水源,并配备增氧设施。池塘四周加装50~60 cm高的围网(防止青蛙、水蛇等敌害生物侵入)。

2.2池塘消毒

清水下塘时,可提前1~2 d消毒换水,加水;肥水下塘时需提前一周消毒换水,加水、施肥。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氯制剂、碘制剂、高锰酸钾等。

2.3鱼种放养

放养经筛选,规格整齐的鱼种,距离较近的池塘,可用水桶加水运输,距离较远的池塘,应采用氧气袋冲氧运输。池水温差不超过2℃。放养密度:150尾/m2。

2.4投饵

饵料可选用1.0~1.2 mm泥鳅专用饲料、渔用破碎料、经浸泡的花生饼、豆饼等,沿池塘四周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质量的5% ~10%,并根据鱼种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颗粒规格,投饵边线长度逐步减少(四边→三边→二边→一边),最终养成定点投喂。

2.5水质管理

鳅种下塘第一周维持水深50~60 cm,以后每周加注新水10~15 cm,至池水深度增加到80~100 cm。注水到最高水位后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3,保持池水透明度30 cm。

2.6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鳅种的摄食、活动情况,并根据情况及天气状况适时调整投饵量,及时清除池中杂物,适时增氧,驱赶鸟类,捕捉青蛙、水蛇。

2.7鱼病防治

养殖周期内,每半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水体消毒剂全池泼洒1次,以改善水质,并防止细菌性鱼病的发生。光照强度大的天气下,适时换水,保持池水肥度适当,防止气泡病发生。必要时,加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曝气。寄生虫以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指环虫较常见。养殖季节,随时观察鱼种的活动情况,定期抽查进行镜检,一旦发现,及时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8.013

收稿日期:(2016-04-05)

猜你喜欢

夏花换水池水
水培植物霎换水
自动换水
夏花物语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咿呀
端庄与夏花的沦陷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南疆地区河鲈人工繁殖及夏花培育试验
养金鱼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