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防治芸豆枯萎病

2016-03-28

农业知识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维管束芸豆枯萎病



巧妙防治芸豆枯萎病

芸豆枯萎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植株矮小,生长势弱,到开花结荚才显出症状。开始植株下部叶甩变黄、叶缘枯萎,但不脱落。茎下部及主根上部有黑褐色伤口、稍凹陷,维管束变为暗褐色,中间脊髓枯竭并发白。当维管束全部变褐时,植株死亡。

病原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病株的病部表面及内部均有大量孢子,多靠水流进行短距离传播,扩大危害。

该病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发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0%。低洼地势,平畦种植,大水漫灌,肥力不足,管理粗放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棚室栽培,因减少了病原菌越冬的困难,发病更为突出。

防治芸豆枯萎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减少侵染机会;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用50%的多菌灵悬浮液2.5千克对水250千克浇灌,待土壤水渗后播种或定植。 (阳光)

猜你喜欢

维管束芸豆枯萎病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拯救爱情的芸豆豆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干煸芸豆
如何科学播种芸豆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巧切西瓜
芸豆蛋白的理化功能特性研究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