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堂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

2016-03-28董丽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素质教育

董丽平

摘 要:生物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新课程中,教材重视介绍生物学的新发展和科学历程,这些内容可以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应用于生物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创新教育,在不改变教材和课时计划,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观念;素质教育;创新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88-01

高中生物新教材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要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与深化,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为其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通过加深对创新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把教材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课堂中要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循循善诱,注意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它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去主动建构知识,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另外一方面,把部分的验证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或是从探究一个问题改为探究另外一个问题,并亲身体验科学方法与过程,进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要培养学生求知欲,教学中应准确把握“量”和“度”,努力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是创造性思维本身的要求。在新课程中,教材重视介绍生物学的新发展和科学历程,这些内容可以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应用于生物教学中。作为参与者的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学习行为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积极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如:克隆动物研究、转基因的食用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研究等,特别是生物科技成果对解决粮食危机、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资源开发的不合理等方面显示的巨大作用,以及生物科学方面还有很多有待于人们去探索的未知领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捆到一起,真正起到以教促学的作用。不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都能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学生的创新动机或创新意识来源于他们对所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因为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当今的高中生物教学已经渐渐超越了限于知识传授的结论式模式而转向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只有兴趣才是学生们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不懈探索和钻研的起点。生物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创新教育,在不改变教材和课时计划,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离不开生物科学作出的贡献。心理学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有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和心求知欲,产生于对所学知识准确性与真实性的验证这一心理需要。对于一些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及原理,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方案,在新课程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生物学实验、热点实事、生活实践知识、生物学史等方法来刺激学生求知欲,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可以避免教师、教材对学生思维的压抑,避免无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某一特定模式,教育的根本的目的是育人。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去走”的著名观点。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线的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不要觉得麻烦,不要觉得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如在“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按教材上介绍的实验材料:菠菜来做,则效果往往不好,看不清叶黄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则是起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引路人、答疑者。如此一来,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许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实验小组,采用讨论式、竞赛式等完成实验过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思想得到充分暴露与展现,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老师的思维过程的同时,学生在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课程内容掌握,这样老师教学任务得以减轻,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培养。

在学校教育中,创新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而学校教育的主体既是老师,也是学生,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好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教与学的氛围,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刘 磊.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生物的创新教育[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11)

[2] 张 军.中学生物学创新教育基本原则浅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6)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