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

2016-03-28景晔杨

共产党员·上 2016年2期
关键词:服务业结构经济

景晔杨

到饭店点餐前,拿出手机看是否有团购,出门前看看天气,决定是否戴防雾霾口罩,过新年全家到国外去度假,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去年,钢铁、煤炭全行业亏损已达到80%左右……这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高速增长的同时,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问题领域”,经济结构性调整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在推进调整转型中谋求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的“前世今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可以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5年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再一次重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扩张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还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2015年11月,中央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并提出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的“知易行难”。多年来,中央一直强调“调整结构”,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出了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开始逐步显现。2010-2014年期间,第二产业比重从46.7%下降到42.6%;第三产业比重从43.2%上升到48.2%。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对一产和三产投资占比持续小幅提高,二产投资占比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持续提高;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占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经济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内部的深层次矛盾,目前,虽有部分缓解,但还未根本解决,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产业结构不均衡。2014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关系是9.2:42.6:48.2。应当说,这一比例关系与我国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比较吻合。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比例失衡。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结构矛盾表现为高耗能高污染等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大而不强,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战略性新型产业增长难以扭转传统工业萎靡的现状。比如平板玻璃严重过剩,但电子用的平板玻璃等还不能生产;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从第三产业内部来看,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整体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国,但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反映了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事实。

需求结构不均衡。国际经验表明,只有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者形成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才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需求结构失衡,一方面表现为内外需关系的失衡。金融危机之后,外需低迷,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到2014年,这一比率仍在20%以上,比美国高13个百分点左右,比日本高6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是投资消费关系的失衡。近年来,随着出口拉动增长效应递减,投资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增加,但是,投资的贡献增长更多。2007年至2013年,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提高了6.2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跃升,各类要素成本快速上涨,我国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不少低端产业已经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新的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的模式还未形成。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虽然我国研发总支出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创新整体能力并不强。比如,在大型民航客机制造等高端领域,我们仅限于总装、组装,核心尖端部件都有赖于进口。在医疗领域,最新尖端医疗设备95%以上来自西方国家,我们自主创新研发几乎为零。

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供给侧。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并不是总体消费不足,而是供应与新型的消费需求不匹配。总体上说,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推动结构调整首先必须明确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不是扩张经济总量,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结构调整的一剂“良方”。

优化传统产业。一方面,加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要让“僵尸企业”尽快出局,还要改造传统产业。要充分考虑现实和未来的市场容量、竞争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出底线。凡是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相比技术落后的产能,凡是对环境带来污染破坏的产能,都要不惜付出代价强制退出和淘汰。此外,还应当积极引导结构性过剩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创新驱动。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适应国内市场变化的同时,还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从当前国际新动向来看,“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地球”等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和创新方式,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准确把握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要积极化解各种经济运行风险,努力形成“人人创新”的新局面。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国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服务业的供给结构和总量还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要重点发展售后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服务业。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研发创新等手段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要推动市场化改革,大力激发市场活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讲师团)

本栏编辑/白华鲜

猜你喜欢

服务业结构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汪曾祺专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