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敲警钟头脑清

2016-03-28赵凤燕

共产党员·上 2016年2期
关键词:警钟长鸣自警底线

赵凤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警示作用,以反面典型为教材,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这“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无疑是“自警”,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人生之行,必须有明确的“红绿灯”。所谓自警,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己给自己敲警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置于国家法律法令和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之下,坚持不干违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党纪国法的事,做到始终慎始如初。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对自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看作是对自己人生和行为负责的一种有效措施。有的初始时尚能自警,时间久了就忘乎所以;有的职务低时还能信守承诺,身处高位时就抛之脑后。细细剖析一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根源,不难看出皆因缺乏自警意识,慢慢地放松警惕,耐不住寂寞,顶不住诱惑,管不住小节,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才一步一步滑进违法违纪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自警自责,既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也是成就事业的“清醒剂”和“助推器”。老前辈谢觉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得出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常敲警钟头脑清”,而陈毅元帅则把“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这17字箴言刻到砚台上,视为警钟。习近平同志曾深刻指出,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这关系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绝不是小事,不能认为只要工作上有成绩、有能力,生活作风上有点问题无伤大雅。大量事实表明,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辈子的污点;违一次纪律,就会造成人生防线的失守。因此,党员干部要敲响“自警钟”,做到不为“灯红酒绿”所诱惑,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证思想不“长毛”,“总开关”不失灵,靠的不是别的,而是高度的自警自觉意识和纯洁的世界观。

常敲警钟就要培元固本。“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是古人留下的金玉良言。从近些年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精神的衰退、意志的薄弱、价值观的扭曲,是其堕落的主要因素。从外部找原因都是难以成立的借口,都是遮羞。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有目标的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虽然在纷纭杂乱之中,仍不致迷失。他可以操纵自己,而不被别人操纵。”这个目标就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追求和良好的生活情趣,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古人经常强调“正心修身”。所谓正心修身就是要固本,要强化内功。在今天就是要忠实践行“三严三实”,唯如此,才能身心健康,百病不侵。

常敲警钟就要挺纪于前。党的纪律“戒尺”是党员干部必须守住的底线。党规党纪是“高压线”,也是“护身符”,做到不破先例,首要的是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面对诱惑首先想到的不是金钱、美色、享乐,而应是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六类“负面清单”。坚守原则、不破底线的背后,往往是信仰、信念、理想、忠诚的支撑。党员干部一辈子不破先例,靠的是纪律,也靠理想;靠他律,也靠自律;靠底线,也靠高线。

常敲警钟就要保持慎独。自古以来,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清正为官者都对自己的言行思想有严格的要求,坚守戒腐、戒贪、戒奢等戒律,力求善始慎终。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也应当成为领导干部的追求。领导干部当常怀“赶考”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做到善始慎终,为人也为己,交上一份完满的人生答卷。党员干部要多些自警意识,经常给自己敲警钟,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常敲警钟就要善于纳言。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党员干部尤其需要有包容不同意见的襟怀。“难听”强于“难堪”。工作生活中,只有允许各种不同声音的存在,只有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情况,才有利于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如果只习惯听顺耳话、赞美话、奉承话,只喜欢溜须拍马,不能包容不同意见,听不得不同声音,那么便很可能被甜腻的蜜语所黏,被势利小人所包围。失去常敲警钟的自觉,就容易滑入危险的境地。

猜你喜欢

警钟长鸣自警底线
人生路上常自警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警钟长鸣
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
企业党员干部应坚持“警钟长鸣”清正廉洁
三字经
底线抽击得手后上网的步伐
学习贯彻十七大党章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