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员办预算监管信息化浅谈

2016-03-27张文丽

财政监督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员办财政预算财政

●张文丽

专员办预算监管信息化浅谈

●张文丽

近年来,财政部着力推进专员办财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先后将专员办接入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专员办财政直接支付申报审批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按照专员办工作转型、全面嵌入财政主体业务的新要求,专员办的业务工作要实现以检查业务为主向预算管理为主转变、以事后检查稽核为主向事前事中监控为主转变,强化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全过程的监管,不仅要革新监管理念,还应在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统筹协调推进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财政预算监管信息支撑和保障,进一步提升财政预算监管的主动性、灵敏性与高效性。

一、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

专员办的预算监管职能是财政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也应是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中,要树立系统思维,将财政信息化和专员办的预算监管信息化通盘考虑,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组织实施,实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

二、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要与重塑预算监管流程相结合

专员办由以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事中监控为主转变,是监管理念的革新、监管重点的调整,更是监管流程的再造。因此,专员办的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专员办的业务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专员办转型后的监管事项,对每个监管事项设定相对固定、清晰、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专员办的每个监管事项嵌入财政主体业务的具体环节和实现方式,结合实际科学设计技术实现方案。

三、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要纵横联网

财政预算监管要融入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不仅需要与财政部相关司局实现互联互通,从财政信息一体化系统中提取和采集各业务司在业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还需要与各级财税库银、海关以及与中央预算单位等地方部门联网对接,充分发挥就地监管优势,强化对中央预算单位、中央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收入在地方的动态监管。

四、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覆盖财政预算监管的业务

要实现对预算管理流程全覆盖、中央预算单位和各项中央财政资金全覆盖,信息化建设也要扫除盲区和死角,全面覆盖财政业务的全过程,嵌入到财政资金运行全流程,深入到财政资金的申请、下达、分配、拨付、使用、绩效评价的整个走向,保证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

五、财政预算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注重整合利用现有系统

按照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部本级的部分专项业务系统对专员办开放了部分权限,有效提升了专员办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与财政预算监管全覆盖的业务需求相比,专员办从专项业务系统中获取的信息仍然有限。整合专项系统、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是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的题中要义之一,建议在研究、推进部本级系统整合归并工作中,将专员办的功能嵌入相关业务系统,实现专员办信息化工作与部本级信息化工作的对接和融合。同时,本着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建议组织对专员办自行研发的系统、软件等现有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结合专员办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认真研究分析,择优改造、整合和完善。■

(作者单位:财政部驻青岛专员办)

猜你喜欢

专员办财政预算财政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