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016-03-27虞城县农业局赵军霞

河南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虞城县大户经营权

虞城县农业局 赵军霞



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虞城县农业局 赵军霞

虞城县辖26个乡镇,657个行政村,26.8万户,总人口1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耕地面积9.867万hm2。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37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1%。全县规模流转面积1.24万hm2,其中333.333hm2以上的经营大户有4户;200~333.333hm2的经营大户有11户,66.67~200hm2的经营大户有27户,33.333~66.67hm2的经营大户有42户。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提高思想认识

虞城县已经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做。县委、县政府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虞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组,多次进行安排和部署。县成立了“虞城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村委会设立了信息员,完善了县、乡、村土地流转三级服务网络。选举出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成立了土地流转、地块合并工作组和监督组,工作组主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具体操作,工作程序逐一落实,遇到问题和矛盾及时处理和解决。监督组主要是代表村民的意愿,对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透明度全程进行监督。从上到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试点村土地平稳流转提供了组织化保障。

(二)加强宣传,调动农民流转土地积极性

在土地流转工作开展中,着重抓好宣传发动,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分别入户谈心,吃透情况,找准关键,发现问题提前解决,发现矛盾及时化解,深入细致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能够尝到甜头,认准奔头,看到希望。工作开展程序方面,认真采取“4+2”工作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先后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全体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触及到的矛盾以及具体解决预案、方法措施,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讨论,理清了工作思路,达成了共识,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

(三)搞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土地流转工作

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推进了虞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土地流转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四)创新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济,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2.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菅,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菅主体集中。

3.加快培育主体。引进业主、培育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此带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五)建立三项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工作

1.建立服务机制。要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为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

2.建立监管机制。及时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动态,加强流转过程中的合同签订、鉴证、备案以及土地用途的管理,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健康进行。

3.建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虞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各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组织,及时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为土地流转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把握流转原则,规范流转手续

在土地流转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注重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要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使用全县统一规范的合同样本,签定合同,明确流转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和双方的权利责任,并在县、乡、村三级登记备案。

二、取得的成效

(一)方便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的开展,使多年分散、零星的耕地集中在一起,更加有利于农民机械化耕种、机械化收获。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节约了人力,节省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科学种田的综合能力

通过土地流转,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合理的原则,将这部分耕地集中在一起,以每年800~1 000/667m2元的价格流转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种植。从而调动了种养大户积极性,自觉加大了他们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使以往由于缺乏资金、人力、技术、机械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农田生产能力降低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学生产水平。

(三)促进了农民分工分业,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

农村的土地流转,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渐形成农、工、商平行发展的新格局,使一些原来外出打工、经商人员不再担心家里的耕、种、收的问题,为一些准备外出打工、经商确有实际困难、家里没有劳动力的人员创造了条件。村民们看到了出路,找准了位置,经济意识更加活跃,致富的打算转变为实际行动。

(四)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土地流转,有利于经营者按照农产品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带动种田能手、种植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挂钩,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调整种植业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店集乡李楼村有种植礼品西瓜、李老家乡田庄村有种植大棚蔬菜和薹蒜的习惯和经验,但一直很分散,不成规模。随着辐射带动作用的增强,这两个村礼品西瓜和大棚蔬菜、薹蒜的种植发展加快,已经成立了“李楼村礼品西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虞城县兴农农业技术发展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已经开始规划布局,正在筹备建立“李楼村礼品西瓜种植基地”和“田庄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田庄村薹蒜种植基地”;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生产、销售绿色通道,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生产、销售产业链条,使每个村的产业更具特色,布局更上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科学。通过示范带动,从而加快了虞城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五)培植了一批土地流转大户,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虞城县一批优秀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科迪集团、森林木华、通宝食品、双洋食品、木兰食品、科旺食品等,带动了生产基地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涌现出农企、合作社、种养大户李淑珍、卢允龙、张起绅、李博、杜文龙、胡兴亮等,如李淑珍就是一个典型、规范、成功的土地流转大户。她以虞城县科旺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了虞城县都市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发展一年多熟套种栽培技术和建立甜玉米生产基地,通过产品加工,与上海华联超市等一批省外大的公司和商场对接,把产品直接推向市场,远销全国各地。目前已流转承包土地186.667hm2,推广复种面积306.667hm2,合作社员发展109户,拥有大型拖拉机2部,播种机3部,育苗温室大棚3 200m2,安置就业人员120人,带动周边群众800多户,每年每667m2增加收入1 200多元,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虞城县森林木华食品有限公司在闻集乡郭老家等村转包346.667hm2土地,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甜玉米、荠荠菜种植,带动周边农户1.3万户,每户人均增收2 200元。通过大批流转大户的示范带动,有力推动了虞城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全县农村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虞城县大户经营权
河南虞城:春节里的暖心“饺子宴”
河南虞城:春节里的暖心“饺子宴”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问题研究
虞城县
船祸
虞城一村民破坏基本农田被捕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在我国的实践及其建构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