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病门诊

2016-03-27

家禽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滴虫病草鸡斗鸡

禽病门诊

草鸡盲肠肝炎的诊治

2016年4 月12日~15日,淮安区仇桥镇一草鸡养殖户仇某饲养的1560只草鸡有部分发生以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食欲减退、头部发黑、拉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仇某曾使用土霉素、氟哌酸、痢菌净进行治疗未见效果,而且还陆续出现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草鸡盲肠肝炎病。由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病情。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病鸡起初表现精神委顿,食欲不振,缩头,羽毛松乱无光泽,头部皮肤呈紫蓝色或黑色。随着病情发展,病鸡精神沉郁,单个呆立在角落处,站立时两翅下垂,闭眼,头缩进躯体,卷入翅膀下,行走如踩高跷步态,排淡黄色或淡绿色粪便,部分病鸡粪便带血,甚至完全排血便,食欲废绝,体型消瘦,体重减轻。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鸡,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黄绿色、红黄色、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同心圆形状的坏死灶,严重者,坏死灶融合成片,致使肝脏质脆;盲肠呈一侧或两侧性肿大,呈香肠状,肠壁增厚,剪开盲肠,可见干酪样栓塞物,切面呈同心圆状,中间是红色的凝血块,外面是灰白或灰黄的干性渗出物和肠壁组织,有部分病鸡盲肠发炎、坏死,有点状出血,肠壁变薄甚至穿孔,引起广泛性腹膜炎,肠腔内有血液,个别小肠有炎症,肾脏稍肿大。

实验室检验无菌采集刚解剖新鲜盲肠内容物,用40℃生理盐水稀释均匀,在凹玻片上做悬滴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可见节律性呈钟摆式运动虫体。

鉴别诊断①头部颜色变化。球虫病鸡,其头部皮肤或鸡冠色正常或苍白,而盲肠肝炎鸡的头部或鸡冠呈明显的黑头现象;②粪便颜色、形状变化。球虫病鸡,其粪便为红色或暗红色的干粪或粘稠粪,而盲肠肝炎鸡的粪便,起初多数为淡黄色或淡绿色带泡状的稀粪,少数见血便,后期排褐色恶臭稀粪;③病理变化。球虫病鸡两侧盲肠肿大,内有血粪或粘膜碎片,浆膜上带有小白点或不规则的出血点,肝脏一般见不到溃疡病变,而盲肠肝炎的鸡则会出现一侧或两侧盲肠肿大,粘膜出血,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或坏死物形成凝固栓子堵塞肠腔,使盲肠肥厚坚实,肝脏表面有特征性溃疡灶。

防治措施①隔离发病草鸡,无害化处理病死草鸡。将病草鸡进行隔离饲养,对病死草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草鸡舍及其运动场地和养殖用具用3%火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②及时选用药物治疗。选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按体重0.05%剂量拌入饲料,连喂7d,停药3d,再连喂7d。对未表现症状的草鸡,用二甲硝咪唑按体重0.02%剂量混饲,用作预防,连喂一周后,改用0.01%的剂量再混饲一周;③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选用网上饲养,以避免草鸡接触到粪便,从而大大减少本病的发生;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以减少感染机会;定期移动水槽和料槽,以免发生局部湿度过大或粪便堆积过集中现象;保持垫料和舍内的清洁卫生及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光照环境,保持鸡舍及运动场清洁干燥,尤其要尽可能地让阳光照射到舍内地面,因为自然光照是杀灭虫卵的好方法,阳光辐射和干晒还可以增强草鸡机体的抵抗力;在病鸡转向康复时,连同健康鸡群一起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6mg的剂量一次性经口投服,以驱除体内异刺线虫,使原虫没有生存的环境;定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对鸡粪固定位置堆积,并进行生物热发酵,以有效杀灭虫卵。

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用药的第3天,草鸡停止死亡,且发病草鸡的精神状况有所好转,1周后基本痊愈。

小结盲肠肝炎又叫组织滴虫病,也因为病鸡的头部皮肤呈黑色,故又称为“黑头病”。该病原体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或肝脏内,这种原虫对外界抵抗力并不强,排出体外迅即死亡。当鸡体内同时寄生有异刺线虫时,组织滴虫就侵入异刺线虫体内或其虫卵内,并且由于虫卵的保护可长期生存。因此定期驱除鸡体内的异刺线虫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环节,此外,加强鸡舍通风,保持舍内地面干燥和适宜的饲养密度,定期开展卫生消毒,切断主要传播媒介,也是有效降低鸡群染病的重要措施。

(22322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仇桥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朱善亮

(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刘永恒

(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胡建军,施慧

一例越南斗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肓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急性寄生性原虫病。该病的特征是肓肠栓塞性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特征性的坏死性病灶,故又称肓肠肝炎。本病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成鸡虽也感染,但病情轻微,症状不明显。近年来,野鸡、孔雀、珍珠鸡及鹌鹑也有本病发生的报道,但越南斗鸡发生本病报道少见,现将该病例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发病情况某养殖户2016年3月25日购买越南斗鸡50羽,采取地面放养方式,进行了ND、IBD、IB、AI等常规免疫。6月20日发现4只鸡采食减少,25日增加至9只发病鸡,养户根据斗鸡的病症及养鸡的经验以鸡球虫病进行治疗,投服磺胺类药物治疗3d无效,并死亡2只。

临床症状病鸡食欲减少、严重拒食,精神萎靡、呆滞、闭眼嗜睡,两翅下垂、羽毛失去光泽、蓬乱,步态不稳,排带小气泡的淡黄色稀便,随着病情加重,有2只斗鸡粪便中带血,鸡冠及肉髯由发白转为紫黑色,最后衰竭死亡。

剖解变化解剖病死鸡2只。外观消瘦、脱水、眼脸下陷、胫趾干瘪。剖开胸腹腔,肝脏肿大呈褐色,表面具有明显特征的圆形或不规则的、边缘稍隆起浅黄色、中央稍凹陷灰褐色的坏死病灶,有病灶的单个独立,有的病灶相互连成片的溃疡区;另一特征病变是双侧肓肠扩张,捏压肥厚硬实,如腊肠样,剖开肠腔,内容物为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堵塞在肠腔内,将其横断面剪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暗黑色的凝固血块,外层为浅黄色干酪化的渗出物和坏死物,取出栓塞物可见肓肠粘膜炎性充血、出血,肠壁变薄。其它肠段膨胀、壁厚并有浆液性分泌物。

实验室虫体检测采取肓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及粪便,用38~40℃温生理盐水做成悬滴标本,在恒温镜台显微镜(400×)下见到大量的圆形、卵圆形的虫体,虫体大小约8~15μm。虫体一端有一粗壮的鞭毛,长约6~11μm,并能进行颠簸性的回旋运动。

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季节、饲养方式、排淡黄色稀便、冠发绀的临床症状,肝脏和肓肠的解剖特征及实验室虫体检测,可确诊该斗鸡为组织滴虫病。

防治将鸡群隔离并转移至新的饲养场地,对原场地的粪便、污物彻底清理,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地面喷撒20%石灰水消毒。

饮水中投服甲硝唑0.05%,连续5d,停药3d,再用药5d,同时饮水中添加VK3、VA以促进病鸡肓肠与肝脏损伤的恢复。

通过上述措施,治疗第3天病情好转,7d后全群康复。但在治疗中因个别病情严重仍死亡1只。

体会组织滴虫病的流行与异刺线虫和普遍存在于饲养场土壤中的几种蚯蚓有关,其主要方式是以异刺线虫卵为媒介,蚯蚓为转运宿主,因此地面散养鸡应定期地转换料槽和饮水盘的位置,减少地面局部湿度过高和粪便堆积,增强日光辐射和干燥对虫卵的杀灭作用,并定期驱除异刺线虫。

组织滴虫病的发生往往与某一细菌感染共同引起,在本病例中排出的粪便中含大量气泡且其他肠段膨胀也表明可能是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因此,当饲养鸡群出现细菌性疾病时应及时诊治,同时在治疗组织滴虫病应注意相应细菌感染的预防,以减少疾病的死亡。

组织滴虫病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病、异刺线虫病有类似的肓肠病变,应注意鉴别,以免误诊造成损失。

(331200)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尧国荣

栏目协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禽病研究中心

电话:0531-85982001

猜你喜欢

滴虫病草鸡斗鸡
这9 支化妆刷才最值得买?
对付回南天的6 个宝贝
鸡组织滴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禽组织滴虫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冷却亲密接触,夫妻同治滴虫
中西医结合防治鸽滴虫病与皮肤型鸽痘混合感染
杨家神草鸡 中华好味道
鸡年娱乐话斗鸡
NO.9 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