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赛鸽毛滴虫病的诊治

2016-03-27史玉颖刘玉山

家禽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毛滴虫黄白色乳鸽

史玉颖,刘玉山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

简析赛鸽毛滴虫病的诊治

史玉颖,刘玉山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赛鸽竞翔比赛项目越来越受国人的青睐,然而鸽病是影响该运动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毛滴虫病则又是鸽病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推动竞翔运动的开展,现对赛鸽毛滴虫的诊治简析如下:

鸽毛滴虫病又称口腔溃疡症、“鸽癀”或 “口癀”,是由毛滴虫引起的对赛鸽竞翔运动赛绩发挥威胁最大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常寄生于上消化道,主要危害三月龄以内的幼鸽和青年鸽。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粘膜形成粗糙的、黄白色干酪样物。

1 病原

病原是毛滴虫。为单细胞原虫寄生虫、虫体呈梨型、圆形或椭圆形,长 5~9μm,宽 2~9μm,前端有4根鞭毛,体外侧有一扇沿虫体纵轴走向的波动膜,还有1根延伸至虫体之外类似尾巴的轴刺。虫体凭借鞭毛和波动膜在体液中游动。虫体是以纵的二分裂方式繁殖,约4.5h繁殖一个世代。

2 流行特点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15d。任何品种、年龄的鸽均可发病,以三月龄以内的鸽子易发,特别是2~5周龄的乳鸽、童鸽最易发且病情较重。幼鸽开始几天能健康地生存,一般是从带虫的母鸽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暂时性保护。母源抗体下降到不足以抵抗毛滴虫的侵袭,乳鸽、童鸽就会被感染发病。病程几天至数周,严重者数天内死亡。成年鸽是本病的带虫者,带虫率平均在80%左右。其虽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不断地通过接吻或哺喂乳鸽将唾液中含有的大量活虫体,传染给健康鸽或乳鸽,也可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垫料、用具及创伤而传染,使得本病在鸽群中绵延不断。其它疫病的感染和应激因素是本病的诱因。

3 临床症状

病鸽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水增多,消化紊乱,腹泻,口腔浅黄色粘稠分泌物增多,吞咽困难,呼吸受阻,有的发出轻微的“咕噜”声。严重感染的幼鸽很快消瘦,4~8d内死亡。

虫体损害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咽型、脐型、内脏型。

咽型: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病鸽口腔流出浅黄色的涎水,常作吐舌、伸颈吞咽动作,口中散发出恶臭味。掰开口腔,在鸽的咽喉部,可见浅黄色分泌物,或有界线明显呈钮扣或黄豆大的干酪样物,妨碍吞咽和呼吸。雏鸽往往呈急性经过,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死亡前眼结膜、口腔粘膜发绀。

脐型:较少见。当巢盘和垫料被污染时,病原侵入乳鸽脐孔引起脐部红肿发炎,疼痛,不愿伏卧,叫声微弱。常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为僵鸽,重者死亡。

内脏型:较少见。由咽型或脐型进一步发展而来。随着病情的发展,毛滴虫进一步侵害赛鸽的内部组织器官(肝、脾、胰等)。患鸽常表现食欲减少,饮水增多,有带泡沫似硫磺样粘性水样下痢,渐进性消瘦。乳鸽表现行走困难,叫声微弱,抬头伸颈受喂困难,迅速消瘦、死亡。本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7~30日龄的幼雏鸽。

赛鸽患毛滴虫十分严重时,才出现以上所描述的典型症状。现实中,乳鸽毛滴虫很少出现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皮肤发暗,羽毛生长不良,嗉囊空虚,死亡率较高;青年鸽毛滴虫,初期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主要表现生长不良,鼻瘤白粉减少或发黄,鼻孔周围有粘液,口腔,腭裂慢慢出现较多的粘液而影响呼吸,后期严重时才出现典型症状。

4 病变

咽型:口腔粘膜、咽部红肿充血,有较多的浅黄色粘液。重者从口角到咽部,甚至食道的中上段粘膜上有黄白色干酪样物,有的隆起呈纽扣状;有的连成片堵塞食道;有时也可出现在腭裂上,易剥离,气味难闻。

脐型:脐部及周围红肿,切口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

内脏型:有的呼吸道有粘液。有的肠粘膜增厚,表面糠麸样。内脏器官(肝、脾、胰等)表面有界限明显、大小不一、深入实质中的灰白或深黄色圆形或圆球型结节。

5 实验室检查

虫体检查: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拭取口腔、咽部的粘液或刮取黄白色干酪样物,涂抹在已加入一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作成压滴标本,在400倍放大的暗视野中镜检,见到淡灰色梨形或椭圆形、游动迅速的大量活虫体,便可确诊。

细菌培养:无菌取病鸽心血、肝,分别接种鲜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皿中,37℃培养24~48h,观察是否有霉菌生长而发生混感。

6 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可作出确诊。

而对于大多数养赛鸽的朋友,囿于条件限制、专业知识缺乏,平时可采取目测法做简易判断:当鸽子吃饱喝足就巢休息时,如鸽子出现像蛇吐信子样有吐舌头的情况或者看上去老是莫名其妙的张嘴或者鸽子嘴巴上下颚前后摩擦,就可怀疑你的爱鸽可能有毛滴虫了。然后把它们抓住,掰开口腔观察,如发现有很多绵长的痰丝,咽喉深红色,口腔、咽喉粘膜散布着针尖状病灶或黄白色干酪样物,这时就可以判定鸽子患有毛滴虫!

诊断本病时还应注意与鸽念珠菌、鸽沙门氏菌病相区别。

与鸽念珠菌的区别:鸽念珠菌又名“鹅口疮”多见于嗉囊,表现粘膜增厚呈“羊肚子毛巾”状,形成白色、圆形隆起,其上覆盖一层白色假膜的真菌斑,并与粘膜粘连紧密,不易剥离,剥离后露出红色的溃疡面。鸽毛滴虫病多发于口腔,严重者发生于食道,在粘膜表面形成弥漫性或块状黄白色干酪样物,易剥离。

与鸽沙门氏菌的区别:沙门氏菌肝脏表面散在或弥漫灰白色坏死点;肝脏由于胆汁分泌受阻,导致呈绿色,俗称“青铜肝”;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盲肠有干酪样物阻塞。而肝型毛滴虫病的肝脏呈黄色,有界限分明、大小不一、深入肝实质中的圆形或圆球型结节。

7 预防

7.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保证鸽舍内温、湿度适宜,通风卫生条件良好。成鸽和童鸽分开饲养,提供优质饲料。勤打扫鸽舍特别是有毛滴虫鸽的吐出物,防止赛鸽啄食虫源。经常更换垫草,定期喷雾消毒,以防刚出壳的雏鸽脐部感染。7.2 注意饮水清洁,防止污染 鸽子饮水是将一部分咽下,另一部分在口腔里打一转又回到饮水器中,于是饮水器中的水很快就被污染了。若饮水中再添加多维等营养物质,那么这个饮水器就等于是培养毛滴虫的温床。所以饮水器必须勤于清洗、清毒,并且最少准备两组饮水器交替使用。饮水器要放在离地面最少5cm且有较大空间的地方。

7.3 定期预防性用药 一般小鸽长硬毛时,替硝唑1/8片,连喂2d。断乳后1/4片连喂2d,老鸽也要同时投喂,以免交叉感染。以后一个月至一个半月预防一次。赛鸽赛前10d连喂2d替硝唑,每天半片。注意耐药性和轮换用药。

8 治疗

8.1 隔离 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因为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勺水,难免会相互传染。

8.2 手术剥离 先用棉签蘸上碘酒将信鸽口腔和咽喉部位的黄色干酪样物清除干净;如果干酪物已成块状,要用挖耳勺一块块全部取出,然后涂10%碘甘油。

8.3 药物治疗

8.3.1 甲硝唑(甲硝哒唑、灭滴灵):规格 0.2g,每天 1/4片(幼鸽减半),2次/d,连服 3~5d,停药 2~3d,再服3~4d;或用甲硝唑2片泡水500ml饮水3d,间隔 3d,再饮 3d。

8.3.2 二甲硝咪唑 (达美素):每羽成鸽25mg口服,每天一次,连用5~7d;或用0.05%溶液饮水,连饮 3d,间隔 3d,再饮 3d。

8.3.3 替硝唑:规格0.2g,2片泡水500ml,连用3~5d。

8.3.4 如果有较严重的呼吸困难,另加呼吸道药如阿奇霉素或利君沙,每羽1/4片,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3~5d。

8.3.5 如果与念珠菌混感,应同时口服制霉菌素,每羽每天4~6万单位,连用5d。

8.3.6 辅助用药,因甲硝唑对肝脏有毒副作用,每天饮完药后,再给予保肝护肝、提高免疫力的药物饮水,如肝精或多维素等。

S858.39

C

1673-1085(2016)08-0035-03

2016-07-20

(注:由于甲硝唑这类药物在鸽业应用了多年,毛滴虫已对它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现在市场上已有制剂药,可选择使用。)

猜你喜欢

毛滴虫黄白色乳鸽
1株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体外培养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猕猴源毛滴虫的鉴定
阴道毛滴虫可致男性患病
阴道毛滴虫阴道炎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
牛膝
泽泻
月出
养好乳鸽五注意
黄昏即景
养好乳鸽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