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几点措施

2016-03-27李中习

家禽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消毒药时应雏鸡

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邯郸 056900)

浅谈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几点措施

李中习

(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邯郸 056900)

肉鸡的养殖效益就是每批出栏肉鸡的经济收入与其饲养肉鸡的投入费用之差,差值越大养殖效益越好、差值越小养殖效益越差,当差值为负值时则为负经济效益(即亏本),所以为了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改个体为专业合作社养殖

1.1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定义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在现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由畜禽饲养、运输、屠宰加工以及饲料、兽药、动物保健、动物疫病诊疗服务者等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是畜禽养殖技术、信息、资金交流的平台,是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保障畜禽肉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1.2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形成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四条规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1.3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结构 养殖专业合作社内部由合作社成员组成的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是其最高的权利机构,其有权决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切重大事项,由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选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成员较多的合作社还可以成立理事会以及监事或监事会(对合作社的财务和业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1.4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关系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之间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关系,在其内部没有帮派压迫、没有官僚主义,日常管理事务由理事长决定,重大事项如饲养畜禽种类、品种、饲养场建设、饲料品牌、出栏时间等由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1.5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引种、集中饲养、统一防疫、统一出栏的原则,有利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饲养、深加工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打造良好的信誉、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价格、降低饲料和兽药等,有效提高其内部成员的养殖效益。

1.6 养殖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1 合作社内部不够民主 某些事项决策者往往是合作社发起者、牵头者,其永远是利益获得者,社员成为其个人挣钱的工具,社员饲养的成败与其关系不够紧密,违背了“合作社为全体社员谋福祉”的宗旨。

1.6.2 合作社内部管理混乱 不能统一选址、统一建设、统一畜禽种类、统一购入饲料和兽药以及统一的防疫制度等,不能按照动物防疫条件的要求选址和建设,饲养场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和工艺流程有的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或没有相应的设施设备。

1.6.3 搞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政府机关制定计划、明确目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逐渐培养和加大畜禽养殖者、饲料生产经营者、畜禽屠宰加工者等的合作意识、合作思想、合作理念,最终建立或者加入畜禽养殖合作社,成为不同角色的合作社成员。

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宗旨有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加入合作社后能坚持合作社的民主原则,坚持自己在合作社内部的主体地位,提高警惕和防止合作社成为个别人或者集团谋取利益的工具。

政府机关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止大企业、大家族等利益集团操纵合作社,损害合作社成员的利益,使违背合作社宗旨的合作社和非法合作社无孔可入、不能生存,为真正的畜禽养殖合作社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 做好育雏准备,确保雏鸡顺利生长

2.1 育雏舍建造

2.1.1 育雏舍应建在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集中区和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育雏舍入口处应有消毒设施和更衣消毒室,育雏舍内清洁道和污染道应分设或单向工作流程。

2.1.2 育雏舍建造时应根据饲养规模大小确定建筑面积,育雏舍的位置应符合农业部的相关规定以及便于工作,其建筑设计应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即有利于通风、采光、降温有利于增温、保暖和管理。

2.2 雏鸡预定

2.2.1 雏鸡选择 育雏前应根据市场需求、环境气候、饲料资源、技术优势等资源确定饲养肉鸡的品种,然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从规模大、信誉好、种鸡健康、管理严格、证件齐全的种鸡场预订雏鸡。

2.2.2 规模适当 肉鸡养殖规模受饲养场地、设施设备、资金投入、劳动力数量、设施设备等因素制约,条件不能满足需要时养殖效益与养殖规模成负相关,所以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适当的饲养规模。

2.3 设备安装 育雏前5~7d对育雏舍、用具(如塑料网的架设、水槽和料槽的摆放以及饲料添加用具)、设备(如增温、保暖、照明、通风以及供水系统等)等进行严格清扫或清洗并检修、安装,以确保能顺利育雏。

2.4 严格消毒 育雏前3~4d应在清扫、清洗的基础上晾干后再通过浸泡、喷雾或灼烧的等方式对相应的器具或部位实施严格消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时应注意密封进行,熏蒸30min后彻底通风。

2.5 饲料和兽药 育雏前2d应根据雏鸡品种和数量购买相应数量的开口饲料,开口饲料的营养成分应当充足、平衡,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而且适口性还应好,易消化;同时应购买适量的预防雏鸡鸡白痢的兽药。

2.6 增温保暖 育雏前1d应开始对育雏舍采取与增温保暖设施或设备相一致的增温保暖措施,以确保开始育雏时育雏舍内的环境温度达到35℃左右;同时还应注意育雏舍内的空气不能有异味和刺鼻、刺眼感觉。

2.7 雏鸡接运 接运雏鸡时应派有接雏经验、能识别品种和病雏的技术人员前去接雏,启运雏鸡前应依法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输时应按预先计划选择适宜的工具和路径,运输工具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有防雨、防寒、防暑设施;途中车速应均匀,上、下坡时适当减速。

3 降低饲料成本,降低养殖成本

经验证明肉鸡的饲料投入占肉鸡饲养成本的70%左右,所以降低肉鸡的饲料成本是降低肉鸡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根本措施。

3.1 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 肉鸡饲料的成本包括饲料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为了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应选成本低的本地原料自己加工所需的全价饲料,或从规模大、信誉好、运输成本低的饲料厂购买相应的饲料。

3.2 减少饲料浪费 影响饲料浪费的因素有购入饲料饲喂率、食入率、吸收率。购入饲料后应通过妥善保存防止其发霉、变质、过期或者被偷食提高饲喂率,通过改善饲料适口性和饲喂时间、方式提高食入率,通过改善营养成分和结构提高饲料的吸收率。

3.3 搞好环境管理 科学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不仅能有效减少鸡群的发病率、病死率还能有效提高鸡群的肉料比,可以有效降低肉鸡饲养的饲料成本,一般情况下:

1~3 日龄肉鸡的环境温度为33~35℃,以后每天降低0.5℃,3周龄后维持在22℃即可;2周龄内育雏舍内湿度为65%~70%,以后环境湿度在55%~65%即可。

4 改善营养,提高肉料比例

饲料营养是肉鸡维持生理和健康生长需要的物质基础,不同日龄肉鸡的营养需要不同其饲料营养也应不同,为了保证肉鸡的营养需要应根据其日龄提供相应的饲料,更换饲料时应遵循“由少到多、逐渐更换”的原则。

5 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传播

5.1 对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严加管控,必须进入的车辆应经过严格的消毒池消毒和淋雨消毒,且不让车辆进入养殖区,进入育雏舍的人员应经过10min以上的紫外线消毒和更衣。

5.2 工作人员应提供近6个月内的健康证明、不患有人畜共患病,进入养殖区的工作人员应身着工作服、戴卫生帽和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鸡舍,防止其携带病原微生物污染鸡体及其生活环境、用具。

5.3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明确分工、坚守岗位,可有效防止其使不同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交叉污染,注射药物或免疫接种前、后应严格消毒,注射或接种期间应每30min更换一次注射针头或接种用具。

5.4 饲养期间应勤于观察鸡群的精神、行为、粪便等状态和其采食量、饮水量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的应及时隔离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病死鸡及污物应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5.5 为了更好地搞好环境卫生和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批次之间延续、传播应走“全进全出”的发展道路,每批鸡出栏后和育雏前空舍晾晒2~4周以上,并对所有场地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5.6 鸟类或其它动物(如犬、猫等)进入育雏舍或育成舍在偷食、偷饮的同时可将其携带的病原体留下而造成物污染,进一步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所以为了搞好卫生应做好灭鼠驱鸟工作。

6 搞好杀虫灭蚊工作,减少疫病传播

尤其是在吸血昆虫活动活跃的夏秋季节,吸血昆虫进入鸡舍不仅同学吸食鸡血直接造成生长缓慢、料肉比提高,还可通过吸食将其携带的病原体传播到相应鸡的体内使其发病进而传播,所以为提高肉鸡养殖效益减少吸血昆虫的不良影响应搞好杀虫灭蚊工作。

7 搞好饲养期间的带鸡消毒,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7.1 消毒时间安排 饲养期间一般每周应带鸡消毒2~3次,但应避开免疫应答期。而且消毒时间应固定,一方面可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周期性增多,另一方面可使鸡群产生条件反射而降低应激反应。

7.2 消毒准备

7.2.1 带鸡喷雾消毒时为防止附在被消毒部位上的灰尘、污物等的物理隔离作用而降低消毒效果,在喷雾消毒前应对相应的墙壁、地面、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扫、清除。

7.2.2 为防止喷雾消毒时蒸发引起的鸡舍内温度急剧降低而引起的鸡群感冒、产蛋率下降、料肉比升高等不良反应,在带鸡喷雾消毒消毒前应将鸡舍内温度提升2~3℃。

7.3 消毒药的选择

7.3.1 在保证消毒药质量的基础上应根据消毒目的选择危害小、敏感性高的消毒药,因为同一病原微生物对不同成分消毒药的敏感性不同,同一成分的消毒药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或抑制程度不同。

7.3.2 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某种成分的消毒药产生耐药性而降低消毒效果,在日常的消毒工作中即使同一消毒目的也应选用3种以上成分的消毒药依次轮换使用。

7.4 消毒药的稀释 稀释消毒药时应使用相应数量(根据消毒空间和稀释浓度计算)清洁卫生的水稀释,水温应在30℃左右,不可超过60℃,稀释浓度应根据消毒目的结合相应消毒药的使用说明书科学稀释。

7.5 消毒要求

7.5.1 带鸡喷雾消毒时用相应的消毒液通过喷雾器械自里向外、自上而下均匀喷洒,喷洒时喷头高度应距离鸡背部20~30cm,喷洒药液用量为鸡体往下滴水。

7.5.2 饲养期间除了进行带鸡喷雾体外消毒外还需进行肠道消毒,肠道消毒是通过让鸡饮用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毒药以达到抑制肠道内相应病原微生物的目的,但其只能在特定时期使用。

8 搞好免疫接种,有针对性地预防疫病

8.1.1 饲养前先让技术人员或兽医根据当地或者本养鸡场鸡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规定相关疫苗接种的先后顺序、接种时间以及疫苗用量、接种途径等。

8.1.2 免疫接种时所用疫苗一定要到进货渠道正规的疫苗经营处购买,购买时还应仔细检查,以确保其形态、颜色、标签及其标注信息、生产批号和时间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8.1.3 免疫接种前让兽医人员对预免疫鸡群进行临床检查,必要时可对鸡群进行抗体或病原抽查检测,确定鸡群处于健康状态后方可免疫,免疫时技术人员应工作细心、不漏免,操作熟练、规范。

8.1.4 稀释疫苗时应根据免疫程序的规定确定疫苗用量,然后根据肉鸡数量、体重确定稀释液的准确用量,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蒸馏水、疫苗专用稀释液或凉开水,切忌使用自来水直接稀释。

8.1.5 免疫接种前应对所用量杯、滴管、刺针、注射器等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再清洗,刺种或注射接种时应每隔15~20min对刺种针或注射针头进行一次消毒,也可边消毒边接种循环使用。

8.1.6 免疫接种时应防止疫苗间或相关药物对疫苗的干扰,为此应在严格执行科学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在免疫接种应答期间避免使用消毒药或其他抗病毒药或抗菌、抑菌等药物,必要时可通过相应抗体检测后确定相应的免疫时间,以防自身抗体的干扰。

8.1.7 为了减少或避免应激反应对免疫应答造成的不良影响首先技术人员操作应规范、动作应轻缓,其次可在免疫后的2~3d内在肉鸡饲料或饮水中适量的维生素C或其它抗应激药物。

8.1.8 为了防止疫苗在自然界中因曝露时间太长而出现效价下降而应科学稀释使其在1~1.5h内用完,饮水免疫时还可进行饮前停水2~4h(环境温度越高停水时间稍短)。

8.1.9 为防止因游离金属离子吸附而使疫苗微粒进入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稀释疫苗时应选用塑料、瓷质、玻璃容器或其它直接与疫苗液接触的器械而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8.1.10 免疫接种(尤其是活疫苗)后应对工作人员及其穿的衣服、鞋子及所用器械等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对一次性的用品和疫苗包装应进行焚毁或深埋处理,防止其对环境带来生物污染或危害。

9 适时出护栏

肉鸡一般在50d左右出栏,出栏体重随品种的变化而变化,如小型肉鸡(817肉鸡)平均出栏体重在1.3~1.5kg,大型肉鸡平均出栏体重则在2kg以上,若出栏过早体重优势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若出栏过晚因后期料肉比提高而降低全程的养殖效益,所以在市场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适时出栏可以有效提高肉鸡的养殖效益。

S831.4

C

1673-1085(2016)08-0029-04

2016-07-15

猜你喜欢

消毒药时应雏鸡
装饰石材荒料锯切及毛板制备时应掌握的技能(四)
畜牧生产中消毒药的种类及使用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麦田出现白穗 收割时应这样处理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优选雏鸡四法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母猪人工授精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