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鸽副粘病毒病和毛滴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2016-03-27苏周

家禽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种鸽毛滴虫乳鸽

苏周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东兽医站,广东 阳江 529500)

鸽副粘病毒病和毛滴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苏周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城东兽医站,广东 阳江 529500)

鸽副粘病毒病、鸽毛滴虫病均是鸽的常见传染病,一旦发病,若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这两个病混合感染时,由于叠加作用,增加了临床诊断和防治的困难。现将本人临诊的一例鸽副粘病毒病与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的情况综合整理报告如下:

1 鸽场管理及鸽发病情况

1.1 鸽场管理 鸽场为旧厂房改建而成,全场只有一栋鸽舍(砖瓦结构,檐口高 4.5m,长 48m,宽12m),呈南北长条形排列;分为两个饲养区,南区为种鸽区,北区为童鸽及后备种鸽区;北区又分成四个小区,每个小区三个鸽栏(每个栏3m×3m,用铁丝网围成,网床距地面高度1m,鸽舍门口在北区的西墙中段,饲养人员是从这个门口进入到整栋鸽舍各个饲养区工作);北区与南区之间有通高砖墙隔开,有一个门口连通两区,供工作人员进出;消毒防疫设备设施简陋。

1.2 存栏及免疫情况 该鸽场是一个自繁自养场,发病前存栏鸽共2877只(其中种鸽638对,未离巢乳鸽459只,后备种鸽566对,童鸽1214只,其中2014年9月11日购进152只乳鸽)。现免疫程序为种鸽每年预防接种鸽瘟多价灭活疫苗一次,后备种鸽在150日龄左右上笼配对前预防接种鸽瘟多价灭活疫苗一次,以后每年预防接种一次。2014年10月20日给种鸽638对、后备种鸽566对注射鸽瘟多价灭活疫苗,其余鸽未进行预防接种。

1.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首先是购进的童鸽发病,10月3日死亡3只,之后陆续发病死亡,其相邻栏的童鸽相继发病死亡。到12月20日全场各栏鸽都已发病,至2月25日共死亡、淘汰971只,其中,童鸽683只,后备种鸽54只,未离巢乳鸽187只,种鸽67只。其中乳鸽多在7~10日龄陆续发生肠炎腹泻;童鸽在离巢后10~20d陆续发生歪头扭颈、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大群症状为肠炎腹泻,饮水增加,食料明显减少或废绝,精神沉郁,缩颈呆立,排黄绿色糊状或水样粘液样稀便,羽毛脏污松乱,消瘦;约有25%左右的病鸽出现转圈运动、歪头扭颈、点头震颤的神经症状;约有37%左右的病鸽咳嗽、张口伸颈摇头、呼吸有喘鸣声。

1.4 剖检变化 颈部皮下广泛性充血、紫黑色的出血性瘀斑;肛门、腹部羽毛被粪便玷污,泄殖腔、直肠粘膜有灰白色或浅黄色病灶并有出血;腺胃乳头、肌胃角质层下、小肠粘膜广泛性充血出血,有的肠段发生坏死;嗉囊、食道有白色干酪样物,口腔、咽喉有淡黄色干酪样物;肝脾胰腺出血、坏死;颅骨顶部及脑膜斑点状出血。

2 实验室诊断

2.1 病毒RT-PCR检测 以病死鸽肝、脾为病料样本,通过RT-PCR方法检测鸽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结果显示鸽副粘病毒阳性、禽流感病毒阴性。

2.2 细菌与寄生虫检验

2.2.1 细菌培养 取病鸽肝脾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及鲜血马丁琼脂培养基,培养48h均无菌生长。

2.2.2 寄生虫检验 用灭菌棉签拭取喉部及嗉囊粘液,在滴有少许生理盐水的玻片上涂抹,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镜检可看到似梨子形状有四条鞭毛的虫体,有的呈螺旋式运动。因此,判断该鸽场有毛滴虫感染。

3 防治措施

3.1 消毒 剔出病鸽,无害化处理。全场清洁消毒。

3.2 紧急免疫 ①种鸽及后备种鸽。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紧急免疫注射,第一次每只皮下注射0.3ml,间隔7d注射第二次,每只皮下注射0.5ml,同时用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按5倍剂量滴鼻眼和饮水免疫;②乳鸽、童鸽用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按5倍剂量滴鼻眼和饮水免疫。以后每批乳鸽离巢前3~5d用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按5倍剂量滴鼻眼和饮水免疫。

3.3 制定常规免疫程序 ①种鸽每半年进行一次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注射,0.5ml/只,同时用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按5倍剂量滴鼻眼和饮水免疫;②后备种鸽6周龄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注射一次,0.3ml/只,7~14d再免疫注射一次,0.5ml/只,以后按种鸽免疫程序执行;③乳鸽在离巢前3~5d或在3周龄左右用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按5倍剂量滴鼻眼和饮水免疫;④童鸽5周龄用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注射一次,0.3ml/只,同时用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按5倍剂量滴鼻眼和饮水免疫。

3.4 药物治疗 全场鸽群用药。①二甲硝咪唑,按0.05%比例饮水,连用7d为一个疗程,间隔3~4d再用药一个疗程;②强力霉素,按每公斤饲料加100mg拌料,连用7d为一个疗程,间隔3~4d再用药一个疗程。

3.5 制定常规防治毛滴虫用药方案 ①种鸽配对前用二甲硝咪唑,按0.05%比例饮水,连用7d为一个疗程,间隔3~4d再用药一个疗程;配对后,每隔21d左右用二甲硝咪唑,按0.05%比例饮水,连用3d;种鸽孵化期间用二甲硝咪唑,按0.05%比例饮水,连用3d;哺育乳鸽期间,在乳鸽7~15d龄用二甲硝咪唑,按0.03%比例饮水,连用2d;②乳鸽在离巢后10~15d用二甲硝咪唑,按0.05%比例饮水,连用3d;同时用强力霉素,按每公斤饲料加100mg拌料,连用3d为一个疗程。

3.6 防治效果 经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到2015年3月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后转而按制定的免疫程序和用药方案执行,鸽群已全面恢复正常。

4 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鸽场发生的以肠炎腹泻、转圈运动、歪头扭颈、呼吸异常、消瘦为主要特征的鸽病,根据病毒、细菌、寄生虫检验结果,结合流行特点、症状、剖检、实验室检测和防治效果,综合分析诊断为鸽副粘病毒病与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

该鸽场之所以发生该病,其原因有四:一是外购乳鸽回场育肥饲养,引入了鸽副粘病毒病疫情,首先是外购的乳鸽发病,随后传染至全场。经追踪调查发现,提供乳鸽的鸽场其留养的上批乳鸽早已发病;二是鸽舍布局不合理,交叉传染不可避免;三是鸽副粘病毒病免疫程序不当,鸽群处于免疫空白状态或低免疫力状态;四是对鸽毛滴虫病误诊为普通肠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1] 刘禄,梁敏华,韦平,等.鸽副粘病毒病的诊断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2001,17(6):23~24。

[2] 赵宝华,邢华,主编.鸽病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S858.39

C

1673-1085(2016)08-0041-02

2016-07-14

猜你喜欢

种鸽毛滴虫乳鸽
不同带仔数对种鸽哺乳期采食偏好的影响
1株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体外培养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种鸽疫苗的免疫方法和注意事项
猕猴源毛滴虫的鉴定
种鸽产蛋异常原因与对策
阴道毛滴虫可致男性患病
阴道毛滴虫阴道炎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
养好乳鸽五注意
提高肉鸽繁殖率的有效措施
养好乳鸽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