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学报类零被引论文特征及其下载情况分析

2016-03-26陈汐敏丁贵鹏接雅俐邹建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报资助

■陈汐敏 丁贵鹏 接雅俐 蒋 莉 唐 震 邹建刚

1)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211166

2)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211166

零被引论文即无被引论文或未被引论文,英国学者Weale等[1]最早关注科技期刊的零被引论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近年来已在国内期刊界引起关注。相关研究显示零被引论文率是一种期刊质量反向评价指标[2],零被引论文率与期刊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h指数等呈负相关[3-4]。但也有研究认为必须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因为即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也有发表相当长的时间后仍没有被引用,因此引用为零的论文并非毫无价值,科技文献中“睡美人”文献是肯定存在的,如何识别并实现这些文献的价值有重大意义[5]。

一般认为,零被引现象有学科差异[5],不同的学科零被引规律有一定区别。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学科的零被引论文进行研究。对于科技期刊编辑来说,找到本学科论文零被引的规律才能促进学科发展。国内一些研究者已经针对各自所在学科的零被引论文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唐晓莉[2]对经济学,孙岩[6]、徐晓芹等[7]对农业期刊,王颖[8]、魏瑞斌等[9]对图书情报学,陈留院[10]对师范大学学报,刘武英等[11]对编辑出版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进行了探讨。然而针对医学研究零被引论文规律探讨的文章,只有顾璇等[4]对预防医学期刊、方红玲[12]对眼科学期刊进行了分析,且都是针对专业性医学期刊。孔朝霞等[13]仅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一本期刊进行了零被引论文的引用习惯分析,尚不能据此推断出对大多数医学学报类期刊适用的规律。

医学学报作为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类型复杂,各种医学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章都有涉及,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性期刊,所以研究医学学报零或低被引论文的引文规律,同研究高被引论文一样,对编辑审稿、有针对性地处理稿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报影响力和办刊效率有重要作用。并且,从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看,零被引论文也是有下载的,有其存在的意义,从而决定了零被引论文特点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结合零被引论文的下载情况对零被引论文进行研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探讨零被引论文率与期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和来源机构情况、发表时间、研究主题等。几乎没有结合下载情况研究零被引论文特点的报道,只有孙岩[6]对农业科技期刊零被引论文进行研究时,参考了下载数据,但是并未对下载情况与零被引论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6种有代表性的医学学报类期刊,结合零被引论文的下载情况研究医学学报发表的零被引论文的特点,希望能对医学学报类期刊有针对性地进行稿件处理,提高审稿效率,进而提高期刊影响力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1 研究方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中综合医药卫生类期刊共收录36种,选取排名1~12中的医学学报2种,排名13~24中选取2种,排名25~36中选取2种,同时结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4年)中复合影响因子的数值(选择高、中、低影响因子)以及地域因素,最终选择了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期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重庆)、《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广东广州)、《复旦学报(医学版)》(上海)、《中国医科大学学报》(辽宁沈阳)、《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南京)、《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福州)。

一般来说,文章发表后5年是引用高峰,如果文章发表后5年没有得到引用,那么认为其以后被引的机会也较少[2,5],结合之前对医学学报类高被引论文研究的数据,发表后第6年有较多高被引论文出现,出现引文高峰[14]。因此选择各刊2010年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各刊零被引论文的源数据。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所有论文,去除稿约、消息、通告等非论文形式的文章,选取引用次数为0的文章进行相关下载和数据分析。数据下载时间是2015年9月7日。统计各刊零被引论文数量、零被引率(零被引论文数量/2010年的期刊发文量)和篇均下载频次。

参照文献[14]对文章类型进行分类,分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医学研究、综述和病例报告,分析不同类型文章在零被引论文总数中的百分比。分析文章内容,发现零被引论文中有许多技术方法类的论文(包括临床技术的介绍、改进以及基础研究细胞分子实验方法的介绍和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章),将文章划分为技术方法类和非技术方法类进行相关分析,观察技术方法类论文零被引的规律;按照文章的研究主题,结合中图分类法确定文章的研究方向,比较不同研究方向零被引论文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对各刊零被引论文的下载次数进行排序,按照下载频次的高低对文章进行分段分析,分为下载≤50次、50~100次和>100次组,分析不同文章类型、文章内容和研究方向的下载频次分布情况。此外对零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各刊的零被引论文数和下载情况

从表1可看到,零被引论文数量与期刊的发文量有一定关系,一般是发文量越大,零被引论文数量越多(除外《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其发文量最大,但零被引论文数量较少,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最高,北大核心中排名也靠前)。北大核心排名靠前的3本期刊的零被引率,整体上低于排名较后的3本期刊。各刊零被引论文的下载次数相差很大,最高是《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综述《咖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脑靶向性的研究》,下载379次,最低是《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的《“入伍”人群中LASIK术前的近视性视网膜变性临床调查》,下载11次。从零被引论文的篇均下载频次看,其和期刊排名及影响因子关系不明显,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期刊排名较前,但其篇均下载频次较低;而《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排名和影响因子并不高,但其篇均下载频次较高,因此可能还与其他因素,如论文类型、论文内容以及研究主题等有关。

表1 各刊的零被引论文数和下载情况

2.2 零被引论文文章类型和下载情况分析

除《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外,其他5种学报均是基础研究类论文所占百分比最多,远高于其他文章类型(表2)。总体来看,基础研究类零被引论文占比最大(49.9%),其次是临床研究类(28.4%)和病例报告(20.2%),综述最小(0.6%);各种类型零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相差较大,综述最高,其次是基础研究类,远高于其他类型。可以看出基础研究类零被引论文数量多而篇均下载频次高,因此这类零被引论文的产生除了论文质量因素外,可能与基础研究类论文发文总量大,存在延迟引用以及作者漏引有关。此外,由于医学学报类期刊病例报告的发文量都不大,但其在零被引论文中却占了较大比例,并且篇均下载频次最少,说明学报上发表的病例报告非常可能成为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

按照下载频次分组,表3显示大部分(63/103,61.2%)的病例报告、近一半(70/145,48.3%)的临床研究论文下载频次≤50次,是下载≤50次组零被引论文的主要类型,与其低篇均下载频次相符合,说明病例报告和临床研究类论文容易出现低下载的零被引论文,最不易受到关注,今后产生引用的可能性最小。下载>100次的98篇中81篇是基础研究类论文,2篇是综述,说明综述、基础研究类零被引论文的下载即关注度还是客观存在的。

表2 各刊零被引论文类型及下载情况

2.3 零被引论文的文章内容和下载情况分析

从表4来看,各刊零被引论文中技术方法类文章的百分比从19.0%到41.3%不等,占比均不小。提示技术方法类论文发表后,可能会成为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从篇均下载频次来看,除《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外,其他5种学报均是技术方法类文章的篇均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而《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是因为有两篇非技术方法类综述的下载频次远高于其他文章,使得非技术方法类文章的篇均下载频次较高,除去这两篇文章,该刊非技术方法类零被引论文的篇均下载频次为35.4,仍低于技术方法类文章39.4。这说明技术方法类论文有相对高的下载,但为何没被引用而产生了相对多的技术方法类零被引论文,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

对不同下载频次分组中的技术方法类零被引论文进行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不同下载频次技术方法论文的主要文章类型不同。低下载频次的以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类为主,高下载频次的以基础研究类为主。下载≤50次组中临床研究类占大多数54.3%(25/46);下载>100次的37篇技术方法类论文中,33篇(89.2%)是基础研究类论文(篇均下载频次145.33),仅有4篇是临床研究类(篇均下载频次119.25),没有病例报告。说明涉及基础研究的技术方法论文对整个技术方法类论文的下载频次贡献最大,而临床类(包括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的技术方法论文不易得到高下载,因此对于下载频次低的临床类技术方法论文更要慎重处理。技术方法类论文被下载而没有被引用的原因可能是方法太新不易被大家接受,或方法太旧已经是操作常规且相关文章较多,或写作不详细无法给作者以实际指导等。因此要全面衡量技术方法类文章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以及延展性,从而提高该类文章的质量和被引机会。

表3 不同下载频次组零被引论文类型分布情况(篇)

表4 各刊技术方法类和非技术方法类零被引论文及下载情况

表5 技术方法类零被引论文的论文类型与篇均下载频次的关系 [篇(%)]

2.4 零被引论文研究方向和下载情况分析

经统计分析,零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涉及46个医学相关学科,几乎涵盖了各相关医学研究领域,说明无论在哪个研究方向,都会存在零被引论文,但是零被引论文的数量和下载频次存在差别。6种学报中都存在零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是肿瘤学(78篇,篇均下载频次90.7),心血管(循环系)疾病(31篇,篇均下载频次69.9),神经病与精神病学(23篇,篇均下载频次74.5),儿科学(21篇,篇均下载频次73.6),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15篇,篇均下载频次 95.6),眼科学(15篇,篇均下载频次44.7),全身性疾病(10篇,篇均下载频次65.9)。前5种零被引文章数多,篇均下载频次也相对高。后2种零被引文章数也不少,但篇均下载频次较低。零被引论文总数最高的是肿瘤学(78篇)和分子生物学(47篇),最少的是法医学、血液系统疾病、医学心理学、职业卫生和遗传病,均只有1篇;篇均下载频次最高的是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95.6)、肿瘤学(90.7)和分子生物学(89.0),远高于其他研究方向,最低的是护理学(39.8)遗传病(40.0)、耳鼻咽喉学(41.0)、比较医学(41.0)、眼科学(44.7)、妇产科学(49.0)。

将各研究方向的零被引论文按照下载频次分组统计,发现不同研究方向零被引论文的下载频次分布不同。取零被引文章总数大于10篇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图1),下载>100次的论文比例较多的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这几个方向的零被引论文总数较多,低下载频次文章的比例小,篇均下载频次均在90以上,原因可能是学科内可被引文献总量较多,漏引、引用习惯(作者多习惯引用外文文献)或是作者比较同类文章后选择了其他质量高的文章进行引用,从而产生了下载而不引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延迟承认”。另外由于临床疾病基础研究的广泛开展,研究深度逐渐加大,但同时也带来了其研究往往具体某一位点、某条基因、某个蛋白,影响面较狭窄,容易小众,所以产生零被引或低被引的可能性增大。

而一些研究方向如妇产科学、眼科、护理、消化及腹部疾病、呼吸系及胸部疾病、全身性疾病无下载>100次的论文,文章集中在低下载频次组,下载≤50次论文比例最多的是护理学、眼科学和妇产科学(图1),可见这些研究方向的零被引文章数量并不少,但篇均下载频次均较低,说明这些学科容易产生零被引论文,且产生的零被引论文今后被引用的机会也很小。

2.5 零被引论文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一般而言,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课题都是系列研究,存在作者自引,在有基金资助、特别是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中存在零被引的比例应该不大。从本研究来看,虽然各刊零被引论文中无基金资助论文的百分比都不小,但同时也看到基金资助论文的百分比也不容小觑,甚至不乏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其中《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基金资助零被引论文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无基金资助论文 (表6)。说明论文零被引与是否有基金资助的相关性不大。

3 讨论

通过以上对6种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文章内容、研究方向及下载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零被引与期刊办刊水平相关指标有一定联系,影响力高的医学学报期刊零被引率相对低,且即便是零被引的论文,其下载频次也相对高。因此对于医学学报编辑来说,识别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减少低质量论文的发表对我们办好医学学报类期刊也有重要作用,根据上文的研究,认为可以从几下方面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图1 零被引论文数≥10篇的研究方向及下载频次分布情况

表6 各刊零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 [篇(%)]

3.1 注意文章类型

4种文章类型中基础研究类占比最大,但其篇均下载频次是除综述外最高的,因此同综述一样,基础研究类零被引论文的下载即关注度还是客观存在的,存在延迟引用的可能性大。零被引论文中病例报告的占比较大,下载频次最低,因此可以认为病例报告关注度最小,被引可能性最低;此外,临床研究类论文也容易出现低下载的零被引论文。因而对这两种类型论文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选择质量高的文章,减少低水平重复发表。

3.2 慎重对待技术方法类文章

零被引论文中技术方法类论文占比不小,提示该类论文发表后,容易成为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但其篇均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论文,涉及基础研究的技术方法论文下载频次相对高,而临床类技术方法论文不易得到高下载。因此要注意全面衡量技术方法类文章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以及延展性,从而提高该类文章的下载和引用。

3.3 减少零被引或低被引研究方向的论文

学报上发表的妇产科学、眼科、护理、消化及腹部疾病、呼吸系及胸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研究方向的零被引论文多,篇均下载频次也低,一方面可能与一些学科如眼科、妇产科学、护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关,相对肿瘤、心脏、内分泌等目前从业人员多的研究方向,这几个学科相对小众,学科影响力相对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些学科作者在引用时更关注自身的专业性期刊,导致学报上发表的这些学科领域的论文关注度不够,因此对这类没有或较少出现高下载频次研究方向的文章要慎重,要相对减少数量,注重提高质量。

3.4 慎重对待基金论文

研究看到,同无基金资助的论文一样,相当大的基金资助论文甚至是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也存在零被引现象,论文零被引与是否有基金资助的相关性不大,再一次提醒编辑要慎重看待基金论文,不能以有无基金资助作为判断论文质量高低的标准,论文是否录用,基金资助情况应作为参考,关键还是同行评议结果。

综上所述,研究零被引或低被引论文的特点,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提高期刊影响力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编辑有效识别可能存在零被引或低被引的论文,从“木桶原理”的角度考虑减少“短板”论文即零被引论文的发表,减少学术泡沫,同时也不忽视某些存在实际意义、有发表价值的论文,切实提高期刊实际质量。对于医学学报编辑来说,如果收到的稿件属于零被引论文较多且下载频次也少的研究方向,同时又是病例报告,或者临床技术类的文章,要切实把好稿件质量关。而一些高质量的基础研究类论文,即使其发表后引用少,但是由于其对科学研究存在实际贡献和意义,从促进学术传播的角度还是要考虑发表。

此外,由于目前的零被引论文研究都是基于一定数据库完成的,选择数据库的不同,零被引论文可能会有差异,可能会与实际真正的被引和下载情况有一定出入。考虑选择的6种学报中4种是CNKI独家出版的,所以本研究选择的是CNKI的数据。但是由于论文内容是确定的,决定了论文零被引或低被引的趋势变化不大,因此即便是基于单个数据库的研究得出的规律还是能从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医学学报类期刊编辑以启示。

[1] Weale AR, Bailey M, Lear PA.The level of non-citation of articles within a journal as ameasure of quality:a comparison to the impact factor[J].BMCMed ResMethodol,2004,4:14.

[2] 唐晓莉,武群芳,王继民.论文零被引率与期刊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以经济学学科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9):100-104.

[3] 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等.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25-528.

[4] 顾璇,孙云鹏,汤建军,等.预防医学类期刊引证指标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41-944.

[5] 朱梦皎,武夷山.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8):111-116.

[6] 孙岩,邓莹.中国农业科技期刊零被引(未被引)论文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12):60-63.

[7] 徐晓芹.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分析——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63-768.

[8] 王 颖,杨春华,刘 伟,等.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及应对措施[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9):73-77.

[9] 魏瑞斌,王炎.国外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7):29-33.

[10] 陈留院.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零被引频次论文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299-303.

[11] 刘武英,张薇,刘影梅.学术期刊中的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9):987-991.

[12] 方红玲.我国5种眼科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45-948.

[13] 孔朝霞,陈璐.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3(6):126-129.

[14] 陈汐敏,接雅俐,蒋莉,等.从6种医学学报的高被引论文分析看如何提高医学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666-670.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报资助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