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教学写作中如何有效运用案例

2016-03-25林高明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呼啦圈案例老师

林高明

教育写作是对教育教学意义、真理、艺术与技术等方面的探索。教育写作如果陷入从理论到理论,从思维到思维,从概念到概念,那么,就会走向大而无当、泛泛而谈的泥潭。反观当下的许多教育教学写作,看似热热闹闹,百花齐放,可细细究察,要么是一些脱离现实的痴人说梦;要么是信口开河的无根游词;要么是东拼西凑的纸上谈兵;要么是含糊不清、故作高深的“研究探讨”……总之就是“假、大、空”。为了避免空空如也的夸夸其谈,让教育教学研究与表达具有坚实的土壤与基础,我们必须回归到课堂生活本身,回归到课堂事件与案例本身。用现象学与阐释学的观点来说,这是回到事实本身,回到现象本身。胡适先生指出,我们有一分的证据,只能说一分的话;我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的话;有了九分证据,不能说十分的话,也只能说九分的话。这里的案例就是最强有力的事实证据。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是理论的“故乡”。

那么案例的运用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字数不够,案例来凑?恰当地运用案例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玄虚为真实,化枯燥为生动,使教育教学的理论思想和实践融为一体、融会贯通。归纳而言,案例的运用具体要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旨在引出问题及论题

疑为思之始,学之端。许多教育文章都是从问题出发,而这些问题不是凭空产生,主要来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通过典型的案例引发思考,提炼成研究的“主题”及写作的“专题”,活生生地展示了教师行动研究的起点与源泉: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同时,使教育教学写作具有扎根现实、扎根课堂的生活气息与生命意味。

如我曾参加过一次大型的研讨活动,一位名师上了一节题为《母亲的爱》的课,情感浓溢、充沛淋漓。大部分听课老师感动涕零,情不自禁。上课一结束,几百人的会场一片长时间的掌声。听课的老师在休息时还意犹未尽,情犹未尽。在课堂评议时,一位研修班的教授,让学科带头人进行课堂评议,大家对这一节课赞不绝口。能把一节课上到人的心里,并激发出如此汹涌的感情,堪称是教育教学的艺术。不料,这位教授提出,听课要有鉴别力,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感情泛滥。这样的课是一种“过火”的情感刺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一语既出,大家哗然不已。那么,真正的好课是什么样的呢?好课有哪些特征呢?我们应该如何来评判一节好课呢?是不是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我便以上述的案例开头写了一篇题为《理想的课堂:催发精彩观念的诞生》的文章,思考探索理想的课堂是什么。

二、旨在形象生动的表达

时下不少教育教学文章显得呆板乏味,使人望而生厌。其思想僵化、思维单一、表达刻板生硬,几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其主要根源是写作者缺乏提炼与捕捉教育教学生活现象与案例的能力,没有从鲜活的案例中汲取思想营养与生命活力。在教育教学写作中,有真实生动的案例,它便会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便敞开了一种召唤的期待。

如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如何用生活体验来理性观照文本》中谈到,语文教学一味引导学生感情的“进入”,而缺失了理性的“超出”,缺乏了现实生活的引导。例如,2015年5月江苏10岁男童看动画片模仿灰太狼烤羊烧伤俩同伴(这里撇开儿童特有的认知心理不说,从欣赏角度来看是沉得太深,迷得太深了,无法自拔,无分清“戏里戏外”“文里文外”,也就是错把虚构的世界当作真实的生活来看待)。“欣赏跟行动分得开,欣赏有时可以影响行动,有时可以不影响,自己有分寸,做得主,就不至于糊涂。读了武侠小说就结伴上峨眉山,的确是糊涂。所以培养欣赏力的同时得培养批判力;不然,‘有毒’的东西就太多了。”(《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如此便较好地论述了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显得较为生动形象。

三、旨在说明思想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并非道理不为人所接受与理解,而是表达道理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与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传达这些理论时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案例就可以将这些深刻的道理,通过人人喜闻乐见的形态激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事实胜于雄辩,必须让事实与案例来说话。

如一位老师提出要“读懂学生”的观点时,用这样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位教师在路上遇到一名学生,那名学生看到教师就两眼发亮,小脸笑得如一朵盛开的花。可是,教师走近他时,他却朝教师丢了一把树叶,树叶里还有少许泥沙。这时教师非常生气,学生看到教师严厉的目光后,非常害怕。老师问道:“你为什么对老师这么不礼貌?”学生开始不想说,只想哭。后来,教师语气变温和了,学生才说:“我看到老师,感到很高兴,就想和您一起快乐一下,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就抓起一把树叶扔向您,表示我对您的友好。我不知道这样会让您不高兴,下次不敢了。”由此说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宇宙,我们不能急于“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把自己的世界强加给学生。

四、旨在说明具体做法

没有事实依托“凌虚蹈空”的言语方式很难深触人的内心世界。案例的效力其一在于“有例为证”,让参与者在事实中不断地探寻其意义及做法。从而使教育教学写作富有亲和力及指导性,甚至其他教育者也可从中进行“学思做创”的转化,用以改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刘竑波在《关于教育竞争的思考》中谈到怎么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合作,他举了在澳大利亚小学的实录案例来说明:教师让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做一个游戏。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捡起散落在地的呼啦圈,学生们在呼啦圈边随意走过,但当音乐停下时,他们必须迅速站到最后留下的那个呼啦圈中,看圈中每次最多能站多少人。几次游戏之后,老师请学生谈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跳到了某某同学身上,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站进来。老师手举“合作”单词说:“是呀,‘合作’就是和别人一起做,确保大家都成功。”可以说,这是一次体验式的针对“合作”的教学。

案例运用得当就会以一当十,言近旨远,让教育教学写作意味深长。因而,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十分强调轶闻故事(案例)的作用。他认为,故事(案例)可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可以引发我们对其重要性的思考;探寻与自己所理解的意义相对的作者意图;故事可以给我们教化;对故事的反应可以测出我们理解力的深度。

猜你喜欢

呼啦圈案例老师
彩虹
山的呼啦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