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使用《语文读本》的几点看法

2016-03-25黄辉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读本文学学科

黄辉

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人教社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语文读本》的阅读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笔者粗略调查了一下,结果很让人痛心。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语文读本》带回家里,有百分之二的学生随便翻阅了一下,挑感兴趣的几篇读了读,其余的学生则没有打开过,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学生为什么不爱看《语文读本》呢?对此,笔者也做了一番了解。调查结果很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学生是因为课程紧张没时间看,多数学生则认为读本内容与考试无关所以不愿看。笔者不知是该指责现在的学生过于急功近利,还是该为我们的应试教育感到悲哀。

笔者认为,《语文读本》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困惑:

第一是认识上的困惑。有的把《语文读本》当教本,把《语文读本》与教本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以“讲”代“读”。由于《语文读本》篇目多,再加上教材的内容,有些教师便无所适从;有的把《读本》当课外书,既然是读本,是课外阅读,便由学生听之任之,因此无组织、无计划、无指导、无落实,《语文读本》成了一种摆设。结果可想而知,阅读的收效甚微,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

第二是时间上的困惑。一般来说,学生只能在课外阅读《语文读本》,而读本中的文章又比较长且有些内容也难懂,一篇文章如果作认真评点的话至少要一小时时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观念一直存在,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与教师成绩的依据,因此许多学生与教师都会把时间花在教本的学习与研究上。现在的学生依然没有“减负”,大量的课外作业,题海战术,哪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语文读本》呢?

第三是选文上的困惑。无可否认,《语文读本》选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但是《语文读本》的这些文章过于强调与教科书的对应,其中包含政治、物理、生物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难以读懂,限制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也成了学生阅读《读本》的瓶颈问题。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是把《语文读本》的选文当作课本内容延伸的文本来读。课本一般用于课堂,由于受学时的限制,教师往往难以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对其包含的文化因子难以为学生一一解读。而读本则在这一点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戏剧单元,教材中共有四篇戏剧,而读本中则尽可能地介绍了戏剧文学的相关知识,并与其他传统的文学样式加以比较。这样读本中不仅对戏剧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而且与其他艺术的相通之处也做了介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其二是把《语文读本》的选文当作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来读。读本不仅补充了许多作家的作品,而且还有一些相应的文艺理论文章。这些小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文学的系统性,扩大知识量。如第三册第二单元学习的是唐宋诗词,只选取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主要代表作家的部分作品,读本就相应补充了另外一些作品,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柳永的《望海潮》等,并且还补充了唐宋其他的著名诗词作家的作品,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颀的《古从军行》等。这种全方位的接触无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他们较为清晰地认识了这些作家的个性、情感、文学风格。课外布置学生阅读可使他们的知识再一次系统化,像一条线一样将学过的诗词串起来。

其三是把《语文读本》的选文与课本选文进行比较性阅读。语文读本为教本提供了大量的比较阅读的材料,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才是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如何发现问题呢?比较无疑是发现问题的最好途径。通过对屈原的《离骚》(节选)和《涉江》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离骚》《涉江》以及许多诗中,诗人反复地进行着关于死亡的思考,死亡对于屈原来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他走向死亡时是那样清醒、从容、镇定。进而,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特立独行的人格之美。

其四是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学习领域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内。语文教师应该建立“生活语文”和“大语文”的观念,大胆开拓语文生存和发展以及学习空间,包括合作开发过去一直由其他课程单独占有的空间。《语文读本》中的选文,时文占了大约50%,而这50%的选文中又有30%左右的文章涉及中学阶段开设的各种学科的知识,有:数学、物理、生物、哲学、政治、信息(计算机)、化学、地理(含天文)、历史、外语等,几乎囊括了中学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为我们将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其他学科的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也为我们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在其学科范围内教授《语文读本》中有关该学科的文章,绝不是利此即损彼,损此则利彼,而是一种“双赢原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而是“锦上添花”。

其五是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班会、团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语文读本》是一座混生有色金属富矿,其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专题内容,比如中国古代散文史、中国古代诗歌史、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实用修辞、实用文写作、汉语语法等等。这些内容稍加提炼或者过滤就是很好的文学社、文学兴趣小组、读书报告会的讲座教材。教师可以利用它们举办文学沙龙、文学讲座,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文学鉴赏水平、文学写作水平。

其六是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更深广的课外文学阅读。《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语文读本》本身就是课堂语文教学伸向课外的一根触角,是语文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大世界的一块有力跳板,因此它的学习,更应该注意向课外延伸的原则。

语文课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给学生多少“金子”,而是要把“点金术”教给学生,使他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点石成金”,不断完善自我。对于读本的利用,它保证了阅读的时间;教师指导是关键,它促成了知识的有效迁移;检查是手段,它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肯定和运用,并使整个阅读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个性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读本文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雏燕
我们需要文学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