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疗效分析

2016-03-24姜海薛明月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比夫阴转率胸腺肽

姜海,薛明月

·短篇论著·

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疗效分析

姜海,薛明月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40例和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观察两组治疗12 w的疗效。结果在治疗8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5%和20.0%,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比,无显著性相差(分别为17.5%和5.0%,P>0.05),在治疗12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95.0%对62.5%,P<0.05);在治疗12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率分别为57.5%、40.0%和2.5%,而拉米夫定治疗患者则分别为37.5%、45.0%和17.5%,其中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疗效更优。

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胸腺肽α-1;治疗

自1963年Blumberg发现HBsAg以来已超过半个世纪,目前慢性乙型肝炎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约3.5亿人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世界每年有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性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目前,抗病毒治疗被公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3]。本文采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2±15岁;病程0.5~5年。所选病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1)年龄≥16岁;(2)血清HBV DNA≥1.0×104copies/m l;(3)ALT≥2×正常值上限(ULN);(4)治疗前未接受过核苷(酸)类、α-干扰素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或HIV感染;(2)合并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存在精神障碍性疾病。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接受替比夫定(素比伏,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600 mg口服,1次/d,胸腺肽α-1(基泰,海南双成药业有限公司)1.6 mg皮下注射,2次/w;对照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贺普丁,葛兰素史克公司)100 mg,1次/d,和胸腺肽α-1(同上)治疗。两组均应用胸腺肽α-1 12 w。

1.3 观察指标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上海科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广州中山大学达安)。

1.4 疗效判断标准完全应答: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0×103copies/ml),ALT复常,HBeAg阳性患者HBeAg转阴;部分应答:血清HBV DNA下降大于2个log10,但仍能检测出,ALT复常,伴或不伴有HBeAg转阴;无应答:未达到上述任何应答水平[4]。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比较在抗病毒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1)。

2.2 两组血清HBV DNA和HBeAg阴转率比较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P<0.05,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s)的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s)的比较

①P<0.05

例数ALT(U/L)AST(U/L)TBIL(μmol/L)ALB(g/L)治疗组治疗前40 168.8±14.3 96.4±57.7 21.5±7.2 38.0±4.2治疗4 w 72.8±14.1 44.0±18.2 19.5±8.6 37.7±4.8治疗12 w 26.1±11.5①18.8±20.5①16.5±6.1 38.5±4.7治疗组治疗前40 165.7±20.5 97.5±38.8 21.0±2.5 37.8±4.4治疗4 w 121.3±22.8 71.7±26.9 19.3±2.5 38.4±3.8治疗12 w 59.2±8.1 33.8±32.1 16.5±4.5 38.8±3.7

表2 两组血清HBV DNA和HBeAg阴转率(%)比较

2.3 两组应答情况比较在治疗12 w末,治疗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应答率(%)比较

2.4 不良反应40例应用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4例出现一过性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但均未出现肌病的临床表现,亦未进行药物干预,随着治疗的延续,肌酸激酶均自行恢复正常。

3 讨论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目标是持久地抑制HBV复制,尽可能地使病毒被清除。从长期来看,抑制病毒复制能够有效地阻止肝细胞破坏,防止或延缓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可迅速抑制HBV复制,减少病毒在肝细胞间的传播,同时减少肝细胞膜靶抗原表达,降低细胞毒性T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攻击,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5]。胸腺肽α-1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多肽,通过刺激外周淋巴细胞丝裂原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干扰素和6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其活性,增强人体抗感染能力[6-9]。目前,抗HBV药物有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在应用干扰素过程中,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替比夫定是2007年在我国上巿的一种人工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抗HBV DNA多聚酶药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腺苷,通过与HBV天然底物胸腺嘧啶的5'-腺苷竞争,能够抑制HBV DNA多聚酶的活性。该腺苷被整合到HBV DNA链上,将导致HBV DNA延长终止,从而抑制HBV复制。替比夫定还能抑制HBV DNA链的合成,与拉米夫定比,替比夫定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能够有效遏制CHB患者病毒复制,有更高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也较高[10-13]。减少肝细胞表面HBeAg表达,能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害,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坏死,减轻邻近肝细胞感染病毒,促进肝功能恢复。替比夫定还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和Fas蛋白表达,减轻肝细胞损害。虽然替比夫定与胸腺肽α-1的治疗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合并应用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本组资料表明,替比夫定起效比拉米夫定快,在治疗12周时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肝功能指标已基本恢复正常,血清HBV DNA转阴,部分患者已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提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效果较拉米夫定好。

在治疗观察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在替比夫定应用过程中可伴有一过性血清ALT升高,可能与病毒复制被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特异性抗HBV免疫应答反应被提高有关。

替比夫定是经FDA批准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也是其中唯一一种属于妊娠期应用的B级药物。替比夫定能特异性抑制HBV DNA聚合酶,而对人类DNA聚合酶无影响。毒理学研究表明替比夫定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亦无线粒体毒性[14-16]。相比较拉米夫定的作用,替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能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病毒抗原表达,从而减少肝细胞表面HBsAg和HBeAg表达,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害,防止肝细胞感染病毒,减轻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促进肝功能恢复。此外,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还能有效地抑制HBV复制,降低机体HBV载量,从而减轻肝脏损伤,延缓肝纤维化进展,防止进展至肝硬化。

[1]Liaw YF,Chu C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Lancet,2009,373(9663):582-592.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204 dex.WHO Web site.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 eets/fs204/en/index.html.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3):Ⅴ-ⅩⅩⅢ.

[4]李春玉,张学武,胡国启.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370-372.

[5]Villeneu JP,Condreay LD,Willems B,et al.Lamivudine treatment for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resulting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Hepatology,2000,31(1):207-210.

[6]Lai CL,Leung N,Teo EK,et al.A 1-year trial of telbivudine,lamivudine,and the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Gastroenterology,2005,129: 528-536.

[7]朱玫.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自然病程的影响.肝脏,2007,12(增刊):33-36.

[8]Thongsawat S,Lai CL,Gane E,et al.Telbivudine displays consistent antiviral efficacy across patient subgroup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results from the globe study. Hepatology,2006,44(Supp l 2):S49-S56.

[9]Behnava B,Alavian SM,Ahmadzad AM.The prevalence of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ch ronic hepatitis B and C. Hepat Mon,2006,6(2):67-69.

[10]Amarapurkar DN,Amarapurkar AD.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 of viral hepatitis.Ann Hepatol,2002,1(4):S556-S557.

[11]任金才,宋建华,宋铮,等.恩替卡韦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观察.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6):603-606.

[12]高海兵,林明华,潘晨,等.核苷类药物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4个月的生存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17-22.

[13]占国清,谭华炳,李儒贵,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6):412-414.

[14]Philips CA,Sarin SK.Potent antiviral therapy improves survival in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due to hepatitis B virus reactivation.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3):16037-16052.

[15]吴家箴,杨兴祥,江南,等.应用核苷类似物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疗效观察.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4):413-415.

[16]徐启桓,许镇,舒欣,等.抗病毒治疗对不同分期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3):381-384.

(收稿:2016-06-29)

(本文编辑:陈宗炳)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 lar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Jiang Hai,Xue Mingyu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People's Hospital,Haian County,Haian 226600,Jiangsu Province,China

Hepatitis B;Telbivudine;Thymosin alpha-1;Therapy

10.3969/j.issn.1672-5069.2016.06.019

226600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姜海,男,42岁,副主任医师。

E-mail:1304491517@qq.com

猜你喜欢

比夫阴转率胸腺肽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勘 误
妊娠早、中期应用替比夫定可以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