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对大学生思维范式的影响及正面引导

2016-03-24李春

关键词:范式交流微信

李春

微信对大学生思维范式的影响及正面引导

李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Web3.0时代,微信作为新时代下最为突出的社交软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微信的“圈层性”“碎片化”社交形式使大学生在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以及思想状况等思维模式上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比微信出现前后大学生的思维范式,分析微信影响大学生思维范式改变的原因,提出如何正面引导大学生使用微信。

微信;大学生;思维范式;正面引导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设备应用的不断推出,微信因其便捷的交互作用被网民广泛推崇。尤其受到了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成为大学生交流沟通和自我展示的主要渠道之一,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道德和学习风气等方面。

微信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思维范式的形成和改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微信对大学生思维范式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是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

一、微信的特点

首先,随着WiFi的普及,微信在使用上具有便捷性。其次,微信的发送形式主要以文本、语音、照片和小视频等为主。“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使人们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城市的其他人成为了朋友,拉近了相互的距离。最后,与“广场大喇叭式”的微博相比,“圈层化”“熟人式”传播的微信使聊天交友更私密、对象更具体。所以,对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对微信爱不释手[1]。

(一)便捷性

微信最显著的便捷性表现为语音对讲功能。微信在整合传统模式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基础上首次加入了语音对讲功能,与电话相比更具随意性,填补了抽象的文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缺陷。语音对讲不仅使人们在沟通时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也无需或只需较少的费用,更迎合了人们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需求。

(二)碎片化

1.使用时间碎片化

微信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导致人们使用微信的频率迅速提高。人们通常喜欢利用诸如“马桶时间”、等车、睡前等时间来发送或接收微信中的信息,这些时间就像碎片一样散落于生活中的各个时间段[2]。碎片化的时间能够将人们相对短暂的零碎时间进行阶段性整合和充分利用。但微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较充足且完整的时间进行了分割和消解,产生了更多的时间碎片,使人们依赖于微信。

2.信息碎片化

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由原来的报刊杂志阅读转变成了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一方面,微信在设备待机的情况下无时无刻不为网民推送信息,使他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重大事件、突发新闻等。人们从微信推送的信息中筛选出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微信的推送功能很好地充当了信息向导的角色。另一方面,微信的对讲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因打字导致语义不明而带来的误解,使人们在沟通过程中更顺畅、更省时[3]。但语音也存在信息传递碎片化问题。人们在使用微信进行对讲时,会出现无法将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一条信息发送的情况,需补发或重录,致使出现碎片化现象[4]。

信息碎片使我们时刻掌握信息,但极易导致信息堆积或无从筛选和甄别,这就要求人们对接收的信息进行鉴别与整合。

(三)多媒体化

人们可以选择微信中的语音、文字、表情等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微信+”的功能可以让人们仅使用微信就能够完成收发红包、定位、传输照片或图片、预定电影票等诸多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功能完成图片、视频、名片、地理位置等信息资源的发送与接收,这直接体现了当前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也是大学生选择使用微信进行交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思维范式的定义

思维范式是指某一共同体中的成员所共同遵循的逻辑思路和实践方法。“范式”一词虽抽象程度较高,但具有其特有的属性[5]。

拥有必要的共识是建立思维范式的前提条件。思维范式通过人类认知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后利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层层探索的实现而发挥作用,需要由共同体内不同层次上或大或小的共识而组成。如果共同体内部缺乏共识或共识坍塌,则会出现范式无果的现象,极易产生分歧,最终逐步瓦解共同体。另外,通过已建立的范式产生新的共识并不断积累则有助于完善范式以增强共同体的稳定。

思维范式集稳定性与开放性于一体。思维范式发展的基础一旦建立,则在此前提下产生的其他共识既是不断增加的过程,又是不断吸纳的过程。思维范式在转换过程中有一定的颠覆性。因其转换易引发成员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即意味着原有认知的增进或失效,是一场思想的革命,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应当在其发生改变时注意引导与防范。

三、微信对大学生思维范式的影响

作为互联网产物的佼佼者,微信以其自身优势与其他媒体之间融合,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相对独立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相互进行的交流因扩大的信息来源通过一定条件下的共同思维范式来实现。与传统媒体相较,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包括微信)以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信息的传播虽在速度上有明显优势,但所接收和发送的信息更零散。而微信中各式各类的公众平台能够对用户定时或定期进行信息推送。大学生作为尝试新鲜事物的爱好者,喜欢自由、不被约束,在微信中属于较活跃的群体。他们根据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或群体氛围关注不同种类的公众平台,并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有利或感兴趣的信息。

微信平台的开放性和私密性吸引了大部分大学生。微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社会整合和个人情感的需求,将人们由现实生活的“弱关系链”带到了网络世界中基于熟人关系的“强关系链”。但人们因微信而产生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甚至是交流的共识相较于传统媒体和早期新媒体时期而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意味着人们思维范式的改变[6]。

1.碎片化形成的“低头族”现象

大学生对推送的大量信息进行自主筛选,这容易导致其花费大部分的碎片时间来进行阅读、筛选和转发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甚至出现校园内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大学生群体通过微信进行聊天交流、信息共享,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够掌握想要知道的一切社会动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宅文化”现象,甚至出现了一旦退出就有可能漏收重要信息的心理。

2.忽视现实交流,以自我为中心

微信在大学生心中已经逐渐取代了电话、短信以及邮件等信息共享的方式。大学生对微信的过分喜爱致使其普遍存在因长时间使用微信而造成的学习倦怠、效率降低、沉迷于自我封闭的空间而缺少现实沟通和交流等问题,以至于面对面时还用微信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观念,导致其知识观扭曲以及过度自我中心化。他们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而忽视了书本的重要性。由于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导致大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3.思维范式发生改变

大学生通过微信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有别于传统交流方式的思维范式。是否有共同的朋友圈或是否在微信群中了解某一事物的详情已经成为其能否拥有共同话题的前提。大学生通过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进行转发或收藏来指引其行为的发生或进行思考。

4.陌生人引发的安全问题

微信中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在推进用户加强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对还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安全隐患。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容易识别信息的正误。由于“是网上的”“不会有危险”“想要多认识一些朋友”等错误思想的引导而导致信息被盗或泄露,从而引发的大学生人身安全遭到损害的情况不在少数。

四、如何做出正确引导

微信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了影响。就当前的微信环境提出如何规避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所带来的弊端问题,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高校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平台

微信作为高校教育的新兴载体,使教育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生动化的同时,还能起到连接学校与学生的作用,有利于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高校在传递信息给学生的同时,也能利用微信资源向外界及时发布学校相关动态,搜集平台中学生对相关活动或政策的心得、意见和建议等,如同形成了课堂外互动交流的“新课堂”,这种新型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而言更便捷、更广阔。因此,应丰富高校思想教育平台信息,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以更活跃的状态和氛围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7]。

2.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高校应对如何正确使用微信做出正面的引导,向大学生传授微信的相关知识和具体功能,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微信这一新媒体平台的性质,识别微信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鼓励大学生充分运用微信资源进行公众平台信息的发布和收集,以增强其鉴别信息的能力。鼓励大学生多查找资料、多组织讨论,形成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基础,分散其投入到微信中的注意力,减轻对微信的依赖。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理念,合理使用微信。

3.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建立一支由领导、教师及学生共同组成的基于微信平台的思想建设队伍,并配备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此更好地把握微信的发展趋势,增强大学生对高校微信平台的喜爱。平台的运营者应多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树立正面向上且极具学校特色的平台氛围,更好地发挥微信的正面引导作用。高校应积极提出和贯彻推进高校微信平台的建设,关注大学生对平台的反馈。形成从领导到辅导员、从辅导员到学生的相关机制,充分了解学生在使用微信时的心态,多传播正能量的信息[8]。

五、结语

微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使大学生群体在行为和思想上都产生了新的习惯和观念。微信作为最受欢迎的手机应用之一,正影响着教育形式的改变。高校应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有力的正面引导,避免由于过分沉溺于微信导致的现实交流无能或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产生。

[1](英)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5.

[2]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07(7).

[3]郑美红,郭宝平.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新闻知识,2011(2).

[4]马振贵.微信:超越短信和IM的存在[J].软件工程师,2012(Z1).

[5]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7.

[6]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7).

[7]吴婷.90后大学生的沟通特征及对策分析[J].高教与经济,2012(2).

[8]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9.

(编辑:刘姝)

G4

A

1673-1999(2016)12-0099-03

李春(1987-),女,硕士,大理大学(云南大理671000)贺州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0-18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与地方政府活力研究”(2013C17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范式交流微信
如此交流,太暖!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