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

2016-03-23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蓝海双一流一流

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

(重庆文理学院 期刊编辑部, 重庆 永川 402160)



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

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

(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编辑部, 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双一流”战略将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广大的地方院校必须积极应对。那种认为“双一流”建设是部属院校或重点大学的任务而与地方院校无关的认识是放弃历史选择和责任的短视行为。在全球化视野下,一方面,各高等教育机构超越了单一的民族国家阈限,可以同时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维度上行动,这给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双一流”战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应排斥地方院校在分类发展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从政策契机来看,“双一流”战略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这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可能。“蓝海战略”为其着手战略规划并做出行动抉择提供了思路:地方院校既要与全国重点大学错位,避免研究型追赶误区,也要与同类地方院校错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倾向,积极开拓本土资源和全球市场,在服务、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基于这类院校的特点和现状,地方院校走向卓越要经历三个阶段的修炼:夯实基础,扎根地方;彰显特色,逐鹿区域;追求卓越,走向世界。为此,建议政府:(1)力戒马太效应,力避短板效应,重视长尾效应;(2)尽快完善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规划和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3)作为“双一流”战略的补充,出台“一流专业”支持计划。建议地方院校:(1)要有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具体的战略规划;(2)要真正扎根本土,办出特色;(3)要力争在“点”上突破。

关键词:全球化;“双一流”;地方院校;高等教育;蓝海战略;机遇;抉择;卓越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决定实施“双一流”战略,这无疑将影响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地方院校无论愿意与否,都将受到冲击而无法回避。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回避,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所大学的未来。

抉择意味着有所拣选,有所舍弃。在“双一流”问题上,地方院校到底有没有选择的机会或余地,还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又如何抉择?有人说那是部属院校或重点大学的又一场盛宴,与地方院校无关,什么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地方院校该干啥还干啥,安于本分,维持现状。据笔者了解,除了少数有实力的准“211工程”大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外,很多地方院校的领导(包括主管学科和科研的处长)对此漠然置之。这是放弃历史选择和责任的短视行为。那么,在新一轮的国家重大政策调整中,地方院校到底该作何选择呢?

这里有必要先对本文的“地方院校”略作界定。广义的地方院校或地方高校,是与“中央部属高校”相对,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分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和地方性直属高校三类。本文主要针对狭义的地方院校,即占多数的地方性直属高校,不含“211工程”重点大学和港澳特区重点大学。

一、“双一流”战略的全球视野

“真正的问题是没有把中国的教育放在全球发展的视野下,这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差距。”[1]关于地方院校在“双一流”战略下到底有没有机遇、有什么机遇的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将该政策植入当代全球化背景中去认识。

(一)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代现实的一个高度表征。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地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增强,并在当代表现为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吉登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描述为一系列矛盾并存的过程[2]。全球化使得民族国家几乎在所有主要方面,都处于本土性的和全球性的张力之中[3]。

高等教育全球化就是在整体全球转换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系统打破封闭发展模式,向相互衔接、相互建构的一体化方向转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意识被激活,本土文化身份凸显。高等教育围绕知识生产,同时向两个方向延伸:一是现代性-时间向度,以应用性转向为表征;二是全球性-空间向度,以分散化、网络化为标志[4]44。马金森和范·德·文德建立了一个全球化战略选择的坐标模型:由民族国家-机构构成的变革动力横坐标与全球-国家和地方构成的变革方向纵坐标构成了4个战略选择区域,坐标的下半部分是政府控制空间,上半部分则是全球化空间。20年前几乎所有的行动都在坐标的下半部分。但现在已不再是这种情形,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机构讨价还价的能力和作为独立行动者的活动空间大大增加。对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它们有两个与全球化相关的目标:一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和绩效;二是优化全球流动、联系和海外经营以支持国家、地方和机构的发展[5]。

图1 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

如图1所示,马金森等人还建构了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分析框架——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Glonacal Agency Heuristic)[6]。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包括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往往只有一个国家维度而缺乏全球和地方维度,大量文献仍然停留在国家层面,既没有看到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也忽视了地方的回应与变革。这一分析框架超越了单一的民族国家视域,将国际组织、地方机构的影响和大学本身的行动融入高等教育回应全球化的变革之中,突破了旧的国际化范式,给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它们的活动将超越民族国家层面,在全球层次和地方层次上与各种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级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广泛而直接的联系,获取信息、资源和动力并相互影响。这种全新的能动格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机构,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

1.“双一流”战略的一般认知

如图2所示,由于视域局限和经验惯性(前期“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战略的影响),人们对“双一流”战略的认知往往停留于字表:“双一流”战略像一枝利箭,目标指向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即在原“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建设的基础上,再集中投入支持少数有能力和实力冲击世界一流的国内顶尖大学和学科,使他们真正站到举世公认的“世界一流”平台上,根本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面貌,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进而改写国际教育规则。然而,所不同的是“一流学科”突破了原来的整体支持思路,不再局限于少数重点大学,因而有望打破身份垄断。但基本的体制格局未变,地方院校只是这场战役的背景、看客或旁观者。他们虽然没有在这场战役中失去什么,但不认为这是帕累托改进,有剥夺感和失落感,看不到从地方到全球、从普通到卓越的可能和机遇。

图2 “双一流”战略的一般认知

这种认为“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关系不大,就像说它对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的独厚一样的观念,都是对政策的片面理解。这种理解甚至偏离了这项政策的本意,即与其说它是为了集中财力支持少数“重点”,不如说是为了通过“一流”建设带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没有占绝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发展,根本说不上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更说不上实现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

2.“双一流”战略的全球维度

在全球化视域下,各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全球行动者存在。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目标是形成一流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流高等教育除了应有一流的实力和一流的质量,还必须是“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也就是要立足本土,彰显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图3 “双一流”战略的全球维度*“一流高等教育”也许是纺锤形或其他形状,可以探讨。

如图3所示,这是一种整体合力模式,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一种金字塔结构。这个体系由各种类型的高校构成,每种类型都有不同层次的高校。随着整体实力的提升,同类高校之间的差距缩小,合力增强,重心逐渐上移。这种认识与前一种认识比较起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1)目标不同。一个是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一个是高等教育强国。(2)目标指向不同。一个强调“顶天”,一个强调“顶天立地”(一流+特色)。(3)手段不同。一个通过重点大学和学科建设,一个通过一流高等教育体系打造。(4)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一个是固化的单一金字塔结构,等级关系明显;一个是动态的多维金字塔结构,纵向流动,横向可比。地方院校可以在各个层次(省、市、国家、世界)、各种类型(职业型、应用型、学术型)、各个学科甚至各个专业中特色发展,追求卓越,争创一流*Jamil Salmi指出,虽然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是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但也有一些是非研究型的或非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因此,各国着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首先必须考虑建设这类大学的需求,因为除研究型大学外,还需要其他类型的一流高校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培训的需要。Jamil Salmi.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 孙薇,王琪,译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59-60.。

二、地方院校的机遇与抉择

全球化只是在应然的意义上为地方院校在“双一流”战略中的积极作为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仍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4]83。政策的开放对于全球化可能的释放来说至为关键。地方院校要把可能变成现实,还有待政策的松绑。

(一)政策契机

计划体制、封闭管理和身份壁垒等是“211 工程”“985 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备受诟病、不能回避的问题,对全球化的忌惮和市场机制的缺失造成高等教育体系单一、建设重复、效率低下、马太效应和严重的两极分化,也是地方院校难以超越的制度障碍和深深隐痛。《总体方案》指出,原来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7]。这至少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如下机遇:

1.打破身份固化,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固化的身份包括“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部属高校、地方院校等,这种身份赋予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曾经维护着高等教育体系的等级与和谐,发挥过其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身份标签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高等教育机构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活力受到严重桎梏。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统筹推进”政策势必打破身份壁垒,实现历史突破,这正是地方院校大展身手、不容坐失的良机。无论从宏观政策层面还是院校主体层面,都应该鼓励和要求他们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2.引入竞争机制,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选择性

《总体方案》明确要求:以绩效为杠杆,鼓励公平竞争,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虽然重点仍然是针对有实力冲击世界一流的高校(在他们之间以及内部建立竞争机制),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能仅靠少数大学而排斥或忽视地方院校的参与,何况“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这就说明,该项政策已经把争创一流的目光从原来的重点高校投向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完全没有否认地方高校的潜力和可能,这为地方院校通过“一流”建设实现超越发展增加了选择性。

3.避免重复交叉,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多样性

在体系单一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虽然重点建设和支持的只是少数大学,但重复交叉问题仍然不可避免。这既造成了资源投入的低效或浪费、人才的结构性过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强,也造成了同类院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与此同时,由于身份壁垒,地方院校被排斥在重点建设这个单通道的门外,不能同台竞逐,其他选择也得不到合法承认和同等支持。事实证明,避免重复交叉的根本出路就是要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解决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分类评估的问题[8],进一步释放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广大地方院校的办学活力,鼓励大胆探索,百花齐放,在各个领域、各个类别、各个层次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正是“双一流”战略给地方院校发展提供的多样性可能。

“双一流”政策将在未来50年主导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起,追求卓越,实现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根本跨越。

(二)战略抉择

前面着重从全球化和政策契机两个方面论述了地方院校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超越发展的可能性。下面将借助相关理论模型,进一步探讨地方院校卓越发展的现实路径。

1.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出自W.钱·金(W. 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它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竞争取胜的战略与策略问题,自提出以来在全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高教界的关注[9-20]。

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相对。红海战略是指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价格、争取效率,主要是在需求增长缓慢甚至萎缩的传统市场空间中紧盯竞争对手,采取白热化的手段,以打败竞争对手为目的。其经营理念是结构主义(环境决定论),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产业分析—企业定位—参与竞争”。

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市场上求胜,却忽视或否认了开创全新市场的可能。一个企业甚或一个组织如果流连于红海的竞争,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赢得明天。蓝海战略就是一种超越传统产业边界、开创全新市场的竞争战略。它将视线从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通过差异化手段获得崭新的市场领域。蓝海战略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不把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是采用一套完全不同的战略逻辑,彻底摆脱血腥的肉搏。与血流成河的红海战略相比,蓝海战略通过开创新市场,避开硬碰硬,使竞争变得不相干,并创造出新需求、低成本和高增长,从而获得领先地位。蓝海战略的经营哲学是重建主义,管理的核心框架是“市场分析—价值创新—建立壁垒”。因为模仿壁垒(如传统战略思维的羁绊、自然垄断、品牌和客户忠诚等),一项蓝海战略往往在10到15年间没有竞争对手[21]。

图4 蓝海战略模型

尽管蓝海战略来源于企业管理,但是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原则对包括地方院校在内的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蓝海战略并非着眼于竞争,而是力图开辟一个全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使客户和企业的价值都出现飞跃,即价值创新。地方院校在决策的时候,往往一开始就陷入不利的“红海”境地,单凭传统的深化改革、招生就业、追赶超越等举措,无法摆脱“红海”的宿命。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地方院校要进入“蓝海”,一方面既要与全国重点大学错位,避免研究型追赶误区,也要与同类地方院校错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倾向,积极开拓本土资源和全球市场,在服务、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突破体制垄断造成的不利格局。“本土化-全球化”是全球化发展给地方院校转型开启的新大陆和新机遇,也是地方院校的蓝海。仅仅着眼于区域,或把两眼盯着上面的“等、靠、要”思维和盯住对手的“红海”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了。地方院校应当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向“少人区”或“无人区”[22]进发。另一方面,地方院校还应参照蓝海战略的“四步动作框架”(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在剔除冗员、特权、官本位、专制传统、裙带关系、红黄牌专业与课程、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减少经验管理、行政干扰、形式民主、人事纠葛、广告宣传和纯理论研究,增加学生的就读经验、创业能力、决策的社会参与、学科交叉、实践基地、跨界合作、科技服务,创造产权知识、实用技术、专利产品、社会声誉、院校品牌等方面深入修炼,提高自身的“创价”能力(表1)。

表1 地方院校的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

2.走向卓越

在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由小而大、由弱变强、由地方走向全球的。当下中国的地方院校之所以定位于“地方”,那是由政治经济结构所决定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应然,却不一定是终极性的必然。从当代全球发展的趋势和国内高教政策的演变来看,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加,院校的身份壁垒不再凝固不变,而是有了更大的竞争性和可能性。地方院校如果不甘平庸,不满足于现状,就应该面向未来,争创一流。基于这类院校的特点和现状,化蝶之前他们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修炼(表2):

表2 地方院校走向卓越之路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扎根地方

这一阶段要重在通过在本土“蓝海”的深层自我修炼,打下学校发展的牢固根基,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招生就业和服务问题并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的人才源、智能源和文化源[23]方面下足功夫。这是地方院校的本职,似乎不言而喻,但其实普遍做得不到位。

所谓扎根地方,一是成为本土文化的发掘者、传承者、保护者、研究者、创新者和引领者,二是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成为“母机”——策源地、动力源、协同创新者。我们往往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了前者。实际上,后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做好,高校成了职业养成所和协同创新的配角,而非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生产的中心。把大学的根深深扎进地方,植入本土,就是要从本土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本土是地方院校的天然“绿海”和“世袭领地”,不可坐失,不可不重新审视并充分发掘利用,以逐渐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凝练核心竞争力,即要顶天须先立地。威斯康星大学从赠地学院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Jamil Salmi认为:“一开始重点建设以美国在19世纪建立的赠地学院及德国和加拿大的理工大学为模式的国内一流大学,可能会使许多国家获益。”Jamil Salmi.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 孙薇,王琪,译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1.。

“夯实基础,扎根地方”是走向卓越之路的第一步,一般在没有特别外力的情况下,地方院校不能也不应该跨越这个“初级”阶段,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科技大学的崛起没有普遍意义),但并不排除“超常”发展的可能[24]。

(2)第二阶段:彰显特色,逐鹿区域

在夯实生存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地方院校应适时调整战略重心,主动迈出本土“蓝海”,在区域(地缘或行政区划概念,大约相当于一个或数个省市)高教界崭露头角,一试锋芒。初涉“红海”,无论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学科专业、生源师资、相关产业、社会声誉还是政府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竞争(区域内一般存在多所地方院校,彼此难免同质竞争),但比拼的是质量、资源、声誉和特色。凭实力不怕硬碰硬,有特色才能逍遥过“海”,独领风骚。《老子》指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特色才能形成优势,差异发展,避免血拼。如果说质量是立校之本,那么特色才是发展之基。特色就是品牌,一所地方院校既有过硬的教育质量,也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区域“红海”的磨炼,往往会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是相反。初试锋芒、逐鹿区域的成功,将成为其进军全国乃至全球的基础。

创立于1969年的泰来大学,以商科和酒店管理为特色,如今已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负盛名的私立学府,在亚洲乃至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同样,作为一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合肥学院能在地方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声誉鹊起,也是率先借鉴德国经验、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的结果。在2015年的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学科特色鲜明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全球综合排名88位,农业特色鲜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全球综合排名 109 位,农业排名第 1)均位列全球综合前150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第三阶段:追求卓越,走向世界

当地方院校经过第二阶段“红海”的洗礼进一步发展壮大,挟质量和特色享誉区域、冲出“红海”时,就势必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场域——跨地区或全球空间。此时面对的,主要是区域外或国际同行,虽然彼此在优质资源(人才、生源、基金等)方面还可能存在一些竞争,但已非昔日狭路相逢的境遇。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彼此之间更可能合作,相互借鉴,优势互补,甚至成立联盟,制定新的教育规则,争取国际高教话语权……这已经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此时原来那个“地方院校”已经脱胎换骨,在自己开创的“蓝海”中左右逢源,成为同类高校的“排头兵”和举足轻重的行业“巨人”,引领、带动着整个行业甚至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全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就了自己的卓越地位。

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55年才创办的民办南洋大学,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华人子弟中学毕业后的继续深造问题;1981年成为南洋理工学院,开始突出工程教育特色,为急速发展的新加坡经济服务,4年后即被英联邦工程理事会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工程学院之一;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再度蜕变,重组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并于2003年与斯坦福大学建立战略联盟。由此,该校开始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崭露头角并享誉世界,成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中的名次不断上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建校50年以下100强排名,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名列16名、8名和5名;QS世界大学排名,2012—2015年间分别为47名、42名、39名和13名。,短短数十年间就由地方院校成长为真正的世界名校[25]。

三、结语

从“211工程”(1990年)、“985工程”(1998年)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2010年)*以非“211工程”学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为建设范围,全国共有74所高校入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年度控制额度为:人文社科管理类170万/个,理农医类350万/个,工类450万/个,三年为一个周期,地方政府还将给予项目配套经费。,从“2011计划”(2011年)*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名称源自201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该战略工程以各类高校为实施主体,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4年为一个周期。到“双一流”战略(2015年),短短25年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在加力提速,也显示出了冲击世界一流的决心和毅力,但仍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一)给政府的建议

1.注意几个效应。汲取前面几大工程、项目或计划的经验教训,“双一流”战略要力戒马太效应,力避短板效应(木桶理论),重视长尾效应(Google的成长和成功就是把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和个人即“长尾”商业化的过程)。长尾效应启示我们:形势变了,原来“边缘化”部分的重要性在增加,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的同步发展不容忽视。

2.尽快完善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规划和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通过政策组合拳的系统效应,减少或消除单一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各层次和各类型高校积极探索,争创一流,形成合力。即采取系统政策思维,而非“单一政策+事后补救”措施,营造公平竞争和多通道晋升的环境,通过有效治理激发创造活力,提升整体质量,最终形成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

3.作为“双一流”战略的补充,针对专业建设在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当中的重要性,出台“一流专业”支持计划*这至少符合“双一流”战略建设任务5项中的4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四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首先,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数量上占绝大多数),不应该在影响未来半个世纪的“双一流”战略中被遗忘,而应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克服原“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之弊。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应用型专业的建设,包括课程、师资、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基地等,而一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离开对一流应用型专业的打造和重点支持。再次,如果说“双一流”建设是顶天,那“一流专业”建设就是立地,只有顶天立地两头都硬了,才能建成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二)给地方院校的建议

1. 有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具体的战略规划。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学只要有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意志,及早制定整体发展规划,且有相应的管理强度与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就有可能跃升为学术的领导者。有雄心、有毅力、有准备,这是大学能够把握外部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必备条件[26]。印度理工学院的崛起,德语文化圈(德国、奥地利、瑞士)职业院校的成功,莫不是把握时机、追求卓越的结果。

2.真正扎根本土,办出特色。全球化在推动世界向普遍化和同质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激发了本土身份和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但世界一流大学的话语权被国际顶尖高校和权威机构主导,他们过于重视量化和可比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地方文化的特殊诉求及其与民族或族群身份认同的关联,以及大学机构在这方面的重要职责和潜力。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转换过程中[27],地方院校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若能凭借先天的地缘优势在本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方面有所作为,必能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全球重组的趋势中获得后发优势。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早在2006年,该校就顺应国际非遗保护的大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率先进行市内非物质文遗产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咨询,同年10月即获批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接着该校创办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开展“非遗”教学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成果“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当代高校的构建与实践”也荣获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

3.力争“点”上突破。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原主管萨米(Jamil Salmi)博士在《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中认为,“一流大学”归因于三组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因素群:①人才汇集(包括教师和学生);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经费充裕;③管理规范,不仅能够激发出战略愿景、创新和活力,而且能够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不受官僚作风的影响[28]。显然,目前地方院校普遍不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些条件,但未必不可以从某些学科或专业入手寻找突破口,由点到面,开辟出自己的一片蓝海。在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前50名的瑞士,诺桑酒店管理学院却被认为是专业声誉最高的国际酒店管理人员培训院校。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富兰克林欧林学院和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工艺大学通过课程组织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顶尖大学林立的工程技术领域崭露头角,也赢得了世界声誉。

参考文献:

[1]张江舟. 建好“双一流”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N]. 陕西日报, 2015-11-23(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A].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1995.

[3]漆新贵,蔡宗模.论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张力[J].高等教育研究,2013(1):51-55.

[4]蔡宗模.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抉择[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44.

[5]MARGINSON S, VANDER W M. Globalis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J]. OECD education working papers,2007:16-17.

[6]MARGINSON S, RHOADES G. Beyond national states, markets, and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a glonacal agency heuristic[J]. Higher education, 2002,43:293.

[7]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1-05)[2015-12-3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8]何万国,杨正强,蔡宗模.我国高校分类的一种新模型[J].重庆高教研究,2015(3):69-76.

[9]郭秀颖. 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蓝海战略[J]. 中国冶金教育,2006(3):4-6.

[10]黄兆康. 试论专业布局之“蓝海战略”[J]. 学术论坛,2006(11):187-189.

[11]肖彬. 基于蓝海战略的高校跨学科研究推进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52-55.

[12]何修良. 实践蓝海战略 加强内涵建设——试论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战略选择[J]. 民族教育研究,2007(6):10-15.

[13]王贵芬,程华东. 蓝海战略:提升我国大学竞争力的新策略[J].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3):11-12.

[14]夏飞. 蓝海战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职能履行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15-17.

[15]彭蔚蔚,赵异卉,张琳. 基于“蓝海战略”理论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 职教通讯,2012(25):56-59.

[16]李葆华. 蓝海战略视域下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发展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45-46.

[17]郭建如. 理想导向政策,抑或蓝海战略?——民办高职办学形式创新政策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探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5(9):42-49.

[18]JONES D L. Developing a conven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curriculum in Asia: using blue ocean strategy and co-creation with industry[J]. Journal of convention & event tourism, 2010,11(2):154-158.

[19]BURDUSEL Eva-Nicoleta,CAMELIA O,CONSTANTIN O. Managing acade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a culture-based approach[J].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4, 6(2):5-8.

[20]COHEN M,DRINGUS L,SNYDER M,et al. The next decade of onlin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blue ocean strategies for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graduate IS programs[EB/OL].[2015-12-10].http://aisel.aisnet.org/amcis2015/Panels/GeneralPresentations/1/.

[21]W 钱·金,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36,205.

[22]涂铭旌,徐迪,唐英,张进.“少人区”“无人区”科技谋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32-35.

[23]周远清.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J].重庆高教研究,2015,3(4):3-5.

[24]蔡宗模,石东平. 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超常”发展模式:重庆文理学院的案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1(2):19-23.

[25]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EB/OL].[2015-12-15]. http://www.ntu.edu.sg/Pages/home.aspx.

[26]赵可,史静寰,孙海涛.美国联邦政府建设一流大学的政策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15-24.

[27]蔡宗模. 全球化挑战与高等教育范式转型[M]//潘懋元,史秋衡.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3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33-262.

[28]JAMIL S.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 孙薇,王琪,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6.

(责任编辑吴朝平)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and the Choi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CAI Zongmo, WU Chaoping, YANG Kangkai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The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xt half century. As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o respond it positively. The cognition is the short-term behavior to abandon the historical choice and responsibility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st-class” is the only task of the universities administrated by the Ministry or the key universities,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agencies have gone beyond the limit of one country or nation, and they can act in the three dimension of globe, country and local area, providing new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to achieve the first-leve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become a powerful country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result, as the part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higher education,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will not prevent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pursuing and creating the excellence. From the policy opportunities, the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insists the breakthrough of identity fixation, introducing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and avoiding the repetition and crossing, which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choice and variety of striding development for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ddition, the “Blue Ocean Strategy” provides the thought for the tactics planning and action.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key national universities, avoiding the wrong opinion of follow-up research; and also be different from the each othe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voiding the homogeneity development tendency, actively develop the local sources and global market, attention to the service, specialty and advantag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ty,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o go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to reach the excellence,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rooting in the local; focusing on the specialty, attention to the local; pursuing the excellence, embracing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are for the government. Firstly, eliminate the Matthew Effect and short-term effect, focusing on the long-tail effect; secondly, improve the policy planning and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of category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soon as possible; thirdly, issue the supporting plan for the “first level specialty” as the complement of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The suggestions to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o have the determination to pursue the excellence and to do the concrete tactics planning, to be rooted in the local and be special, and to make breakthrough at the key points.

Key words:globalization; “Double First-clas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er education; Blue Ocean Strategy; challenges; choice; excellence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12(2016)01-0024-09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1.005

作者简介:蔡宗模(1967—),男,重庆璧山人,重庆文理学院院校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第三批)“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趋势与中国战略”(批准号:13FJK014);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全球化视野下地方高校的区域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CQGJ13B1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高校分类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YJA880023)

收稿日期:2016-01-08

■“双一流”建设专题

吴朝平(1982—),女,重庆江津人,编辑,硕士,主要从事期刊编辑和经济管理研究;

杨慷慨(1972—),男,侗族,湖北恩施人,重庆文理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引用格式: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24-32.

Citation format:CAI Zongmo, WU Chaoping, YANG Kangkai.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y and the choi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1):24-32.

猜你喜欢

蓝海双一流一流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