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中生成和演变
——“南平僚”初探

2016-03-23牧,赵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南平綦江侗族

胡 牧,赵 秀

(1.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2.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在历史中生成和演变
——“南平僚”初探

胡牧1,赵秀2

(1.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永川402160;2.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作为民族融合与分化的产物,“南平僚”体现了族群发展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地域性特征。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僚人”作为南方族群的代表,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和历史范畴,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体现了民族融合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发展规律。“南平僚”作为“僚人”中重要的一支,与其他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南平僚”的发展演变历史,对于丰富民族研究理论,阐扬巴渝文化,促进民族间的团结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僚人;南平僚;民族融合;文化认同;中华民族

南平僚,“又称‘南川僚’‘渝州蛮’,约于战国末年开始在藻渡河流域出现,活动地带包括今万盛全境以及南川、綦江、桐梓的一部分”。“南平僚的来源有几种可能,或是贵州中部的夜郎人北迁,或是重庆一带的巴人南移,或是夜郎人和巴人的融合。”①据百度百科。“今日綦江,古称僚溪,是因僚人居住而得名,南齐永明五年(487年)迁江州县于溪口(今江津顺口),以管理当地僚人,而移垫江县治于江州,这一带僚人广泛分布在今重庆长江以南地区,称为 ‘南平僚’。”[1]“南平僚”的发展演变历史很复杂,本文拟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对“南平僚”的来源、分布、族群变迁等情况做一个初探。

一、“僚”是对南方族群的泛称

目前,学术界对“僚人”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僚人”的族源、历史、分布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等方面,然而对“僚人”的日常起居和民族文化等还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是因为,我们无法对“僚人”的生活起居进行参与式的观察,“僚人”是一个历史范畴,对“僚人”的研究实际上带有一定的考古性质。《北史·僚传》上有对“僚人”文化的描述[2],《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僚人”生活于“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此处,“膏”即是稻谷、粮食的意思。因此,可以说西南少数民族是在稻作文化滋养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宜人,生态多样,物产丰富,自古以来族群众多,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民族博物馆。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僚人”(“僚”)就已经进入史书的记载,逐步影响到壮侗等民族的文化生成。周宗贤指出:“僚的称谓,最早见于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中,但不过是指活动于四川境内的少数民族。然而在南北朝以后,逐步发展为对居住在西南和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泛称。而在岭南地区,则通常是和俚连称”[3]。“在四川,‘南平僚’后来多称为‘南平蛮’。”[4]陈杰指出,“僚”原作“獠”,最早出现于西汉至晋朝时期的西南地区。按陈杰的观点,“僚”是西南族群的统称。在“僚”与南方众多族群的关系中,研究“僚”与侗族关系的文献较多。蔡凌认为,“僚”在史籍上最早出现于晋朝。他认为,“‘僚’既是中国西南岭南以及东南亚侗台语民族的泛称,也是侗族及其先民骆人、僚人、仡伶、侗人各个发展时期中承先启后的族称”[5]。蔡凌在其著作中指出了侗族与“僚人”的渊源关系,明代邝露《赤雅》卷一说“侗亦僚类”。“据史籍记载:侗族是由我国古代岭南地区百越民族中的‘骆越’一支发展而来。魏晋以后称为 ‘僚’(见莫乃群 《广西地方志》)。”[6]“迟至唐代,汉族仍将侗族先民归类在西南僚、蛮泛称的认识范畴内。”[7]也有资料显示,“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百越支系西瓯人,经过了魏晋隋唐名‘乌浒’、‘僚’的前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演变时期,在超过了今黔、湘、桂毗邻侗区范围的更广阔地域,于宋代初步形成为独立的民族。初期民族成员的生物基因、血缘成分绝大部分来自古越人的遗传,是典型的百越民族后裔”[8]。“侗族衍生轨迹可表述为:百越支系西瓯→乌浒、僚→侗族。”[7]从侗族衍生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僚”源于百越诸族,与南方族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今之侗族地区的古代居民,据史书记载,秦时称为‘黔中蛮’,汉代称为 ‘武陵蛮’或 ‘五溪蛮’,魏晋南北朝称为‘僚’;到唐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为‘僚浒’或‘乌浒’”[9]。可以说,“僚人”的活动区域与侗族活动区域大致一样,主要在“武陵山”区域。这实际上启示我们,对一个族群或者族群中的一个支系进行研究,一定要考察与之相关的多个地区的族群及其文化。我们只有揭示出一个区域内族群间的互动关系,才能揭示出一个族群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

由此可见,“僚人”是广泛活动于大西南的“民族集合体”。其实,“僚人”不仅与壮族、侗族相关,也与南方其他族群相关。何光岳指出,“僚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种族团体”[10],“僚人”一部分融入汉族,另一部分分化为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宋蜀华研究了古代僚族与百越诸族的演变关系,指出“僚人”入蜀后,与当地汉族发生了融合。实际上,有些“百越诸族在中古时期又有乌浒、俚、僚、伶、峒蛮等名称”[11]。“僚”是一个中间性的历史概念,“僚”既由百越诸族分化出来成为单独的一支族群,其自身又进一步分化成壮、侗、汉、仡佬诸族。所以,我们研究“僚人”,就会关涉到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民族研究。

晋人张华所撰的《博物志·异俗》记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獠子。”与张华同时代的陈寿,在其所著的《三国志·蜀书·张嶷传》中注引《益州耆旧传》,记载“牂牁兴古獠种复反”。同样,在陈寿的《三国志·蜀书·霍峻传》中,还有“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等记载[4]。这说明古“僚人”曾在云南西部、四川东部一带活动和生活过。“僚人”大约是在南北朝时期入蜀的。“蜀土无僚”或“蜀本无僚”的说法在《华阳国志·李势志》《博物志·宁国论》《晋书·李势载记》中可找到,这意味着“僚人”在历史上经历了迁徙。还有学者指出,“僚人是古代西南地区人口众,支系多、分布广的大族,故被称为诸僚或群僚,他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他们的文化也是互有差异的”[12]。

由此,“僚人”研究串联起百越族群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探讨南方族群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任何范畴都是在历史中生成和衍化的,我们之所以说 “僚”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主要是因为“‘僚’是壮族及其先民骆人、僚人、僮人三个发展时期中承先启后的族称,也是中国西南岭南以及东南亚侗台语民族的泛称”[4]。还有学者指出,“僚是以越民族群体中的骆越为主体发展而来的”[13]。为此,我们也看到,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总之,“僚”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南方族群的一个“网结”。据王文光等学者考证,后来“僚”族进行了分化:“僚人”一部分北上巴蜀,另一部分去了岭南[14]。西南地区如今不少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 “僚”的称谓,在南方民族指称中,“僚”“越”等范畴可以互指。北上巴蜀的“僚人”渐渐汉化,这反映出我国南方民族“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于是,“僚”在演变中由质的抽象走向了历史的具体。

我们从一“僚”字可以窥见南方多个民族不断融合又不断分化的轨迹,“僚”的分化和演变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规律,体现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以“僚”为中心,我们可以大致串起南方多个少数民族的发展简史。因此,“僚”既体现了民族融合发展的时间性(历史性),又体现了民族融合发展的空间性。这就决定了“僚”主要不是指某一具体族群,而是指某一类型的族群。

二、“南平僚”是“僚人”的重要支系

我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民族间的大融合,尤其是到了唐宋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其中就包括汉僚融合。实际上,民族的发展史中不仅有融合,还有迁徙。民族迁徙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战争、灾害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民族迁徙。相关资料显示,最先迁入綦江的“僚人”,逐渐与当地汉族融合。董其祥指出,“僚人就是古代的巴賨,又叫板楯蛮,唐代称为南平僚”[15]。于是,对于“僚人”研究而言,“南平僚”成为一个很好的视角,这是因为“南平僚”是“僚人”族群中颇有代表性的一支。“南平僚大约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在重庆綦江藻渡河流域,在历史上活跃上千年后,突然消亡。”[16]藻渡河在旧志上称作“僚人河”,是綦江(古称南溪、夜郎溪、僰溪)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在古代为山高林密、蛮荒瘴疠之地。“南平僚”就在这些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穴居、渔猎生活。据地方志载,藻渡河流域分布过三支“南平僚”:红僚、花僚和青衣僚,以所穿麻衣色彩相区别。“南平僚”用柳叶舟捕鱼,妇女以棕丝织网具,丰收时两岸“僚人”击铜鼓讴歌,摇摆而舞。①据百度百科。藻渡河位于重庆綦江赶水镇,毗邻贵州,藻渡河流域是“南平僚”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据历史学家考证,先秦时的西瓯、骆越人以及汉代的乌浒、南越人等都是“南平僚”的先人。

总体来说,“渝南黔北毗邻地区的‘南平僚’,人口规模不大,分布地域不广,其主体仍在传统的巴蜀之域”[17]。也有学者指出:“南平僚的祖先是秦汉时期活跃于今贵州北部地区的夜郎部族……到了唐宋时期,夜郎人北迁至今重庆南部地区,成为史书中记载的‘南平僚’。”[18]王文光等学者指出:“在今四川至两广、越南北部众多的僚中,以唐时的南平僚最有名。”“南平僚的分布是在川黔湘三省连接地区延至广西玉林一带。”[19]从王文光等人的观点来看,“南平僚”在南方的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又有典籍记载,“南平獠,东距智州,南属渝州,西接南州,北邻涪州,户四千余”[20]。位于重庆南部的綦江自然在这个范围之内。有资料记载,“在四川东南部有南平僚”[21]。当时四川的东南部大致就相当于重庆的南部即今天的綦江境内。在晋唐时期,重庆的“僚人”有三个分布中心,綦江就是其中之一。“尤以綦江、巴县南部的‘南平僚’聚落甚众。”[22]“綦江南平僚的生活习俗带有明显的夜郎民族特征,如文身、椎髻、跣足,流行打牙(凿齿)、鸡卜、猎头祭鬼、住干栏、穿桶裙、击铜鼓讴歌,等等。”[23]“南平僚”的生活习俗与岭南百越诸族的生活习俗颇为接近和相似之处。

“僚人”的迁徙和生活对我们研究南方族群的演变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自汉至唐宋,在今重庆地区,还分布着一些被泛称为‘僚’的民族,‘僚’读音为‘老’,系百越的一支,《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24]“南平僚”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内含着族群历史演变的逻辑和规程。自汉以后的史籍中,岭南越族的称呼已逐渐消失,反而相继出现了“乌浒”“僚”“乌武僚”“俚僚”等不同的族称[3]。有学者认为,“岭南僚人包括今壮侗语民族的先民”[25]。比如,“侗文化的核心、主干是来源于古越僚文化”[26]。这说明侗文化与古越僚文化是有联系的。

“南平僚”只是诸“僚”中之一支。这说明任何一个族群都是系统整生①而成的,这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如果说研究“僚人”是“面”上的研究,那么研究“南平僚”就是“点”上的研究,我们要做的是以点带面,但无论是“僚人”还是“南平僚”,这两个范畴都体现了南方族群与岭南文化/百越文化多维整生的规律。

“僚人”的历史及其地理空间的分布典型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这样的特征无论在中国哪个地方都能得到相应体现。所以,“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个复合的实体,内含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南平僚”是“僚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活动范围也不仅仅限于綦江。“南平僚”的历史反映出巴渝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与西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的天然联系。“‘百越’亦称‘百粤’,是我国古代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族群的泛称。主要包括‘于越’(今浙江一带)、‘大越’(春秋时越国故地)、句吴(今苏南一带)、‘扬越’(江汉之间)、‘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闽越’(今福建一带)、‘东瓯’(今浙南瓯江流域)、‘西瓯’(今广西一带)等。颜师古《汉书·南粤传注》载:‘西瓯即骆越也。’由此可知,作为广西境内的土著民族的毛南族与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黎族等一样,都是骆越中的一支。”[27]这说明,我国各个民族在“多元一体”背景下都是同根而生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中生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研究“南平僚”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僚人”研究乃至民族研究的理论体系

在当今中国,民族研究的理论体系是被置放在整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框架中加以审视的。“僚人”研究实际上属于民族关系、南方民族史研究。通过梳理学术界相关文献,我们得知“僚人”是一个在历史中生成和不断演变的群体范畴。由于“南平僚”是“僚人”中的重要一支,所以,我们研究“南平僚”能够丰富“僚人”研究的内容,能够揭示“僚人”不断演变的历程和规律。“僚人”是南方族群演变的一个关键节点,南方族群相对于北方族群而言,支系更显众多,民族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显得更为复杂。因此,研究“南平僚”对于丰富我国民族研究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我们认为,“僚人”的历史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区域人类学的角度看,“僚人”是我国南方一个很大区域范围内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代表。因此,对“僚人”(“南平僚”)进行研究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当前,不少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对之加以重视和开发利用。“南平僚”涉及重庆綦江等地,因此,在全国各地都大力宣扬推介各自地方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南平僚”对于丰富巴渝文化的内涵大有裨益。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重庆人的祖先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关系,也增加了綦江乃至重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维度。

3.有利于促进民族和谐

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规律是“多元一体”。前文提到,研究“南平僚”乃至“僚人”可以揭示中国南方族群的演变关系,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①具体参见费孝通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对于促进民族和谐、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多个因素都在发生着作用,因此,民族关系在历史上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我们考察“僚人”乃至“南平僚”的历史就会发现我国民族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南平僚”族群的发展和演变始终是与夜郎古国和百越诸民族息息相关的,这就再次印证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断。其中,“多元”指56个民族,“一体”是指“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中华民族统领下的56个民族,特别是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我们知道了民族发展演变的规律,就会自觉对中华民族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一方面认同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另一方面也认同其他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总之,不同的民族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不同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而非彼此对立的“他者”。

四、结语

目前,关于“僚人”“南平僚”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被揭示,甚至还欠缺考古材料的发掘和证实。当前的“南平僚”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文献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一些古籍进行研读,在此基础上爬梳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之进行探赜索隐。“南平僚”与“僚人”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族群演变历史彰显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规律与特征,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探讨空间。同时,研究“南平僚”和“僚人”也可以丰富民族学理论,挖掘巴渝等地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推动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1]吴静,张友谊.西南地区僚族与汉族的融合及意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2):68.

[2]李衍垣.“都掌蛮”铜鼓与“僰人悬棺”——兼评夜郎“五茶夷”的族属[J].贵州社会科学,1981 (3):62.

[3]周宗贤.南方民族论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4]陈杰.“僚”名的读音与弃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5]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3.

[6]《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11.

[7]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8]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32.

[9]《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3.

[10]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266.

[11]刘美崧.壮族侗语族诸民族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C]//柏贵喜,孟凡云.南方民族社会文化史论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323.

[12]蒙默.“蜀本无僚”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41.

[13]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70.

[14]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18.

[15]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60.

[16]杨昌玉,董丽莎.綦江南平僚文化的开发应用与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3):78.

[17]黎小龙.传统民族观视域中的巴蜀“北僚”和“南平僚”[J].民族研究,2014(2):102.

[18]李盛虎.南川廊桥群古僚人留下的绝世飞虹[J].城市地理,2014(3):31.

[19]王文光,仇学琴.僚族源流考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

[20]新唐书·南蛮传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5325.转引自王文光、仇学琴.僚族源流考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96.

[21]赵卫邦.中古时期四川的僚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46.

[22]杨明.论古代重庆地区的濮、僚族[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4):75.

[23]王德埙,王长城,周麟.黔北夜郎考古的新发现——綦江鳛文化考古调查记[J].毕节学院学报,2014(9):59.

[24]杨明.重庆地区濮、僚族的相互关系及其社会状况[J].三峡文化研究丛刊,2002:155.

[25]覃晓航.“郎火”“提陀”语源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0.

[26]冯祖贻,朱俊明,李双璧,潘年英,龙跃红,李晓红.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9.

[27]谭自安.中国毛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22.

(责任编辑安然)

K289

A

1008-6382(2016)01-0071-06

10.3969/j.issn.1008-6382.2016.01.012

2015-12-08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15XMZ092);重庆文理学院引进人才项目“侗族河歌的生态美学研究”(R2014WC09)。

胡牧(1981—),男,重庆市人,重庆文理学院讲师,人类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艺学研究;赵秀,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南平綦江侗族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徐南平一行到晋中国家农高区调研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改革开放初期,南平纺织厂女工在纺纱。
前进中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布面油画《侗族女孩》
綦江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綦江草蔸萝卜产业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