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地区武警某部1246名干部体检报告分析

2016-03-23常开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检武警部队高原

常开齐,陈 钊



高海拔地区武警某部1246名干部体检报告分析

常开齐,陈钊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原长期工作和生活干部的患病情况,为高原干部保健制定健康管理措施和提升部队战斗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警某部1246名干部进行健康状况检查,体检项目包括一般项目、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在有异常指标的干部人数为712例(57.14%),未发现任何异常的534例(42.86%)。疾病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高脂血症164例(23.03%),心电图异常149例(20.93%),高血压138例(19.38%),脑供血不足49例(6.88%),胆石症39例(5.48%)。高原疾病检出为122例(17.13%),分别为高原性心脏病58例(47.54%)、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27例(22.13%)、高原性高血压37例(30.33%)。结论高海拔地区疾病的发生与高原缺氧环境、居住时间、工作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并积极做好干部人群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体检;高原;武警部队

【中国图书分类号】R194.3

作者单位: 810000西宁,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医务处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地域辽阔,具有高寒、干旱、缺氧、强紫外线辐射、高海拔、低气压、植被差、含氧量少、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等特点[1]。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对人体神经、呼吸、循环等各器官、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所产生的反应与平原地区有很大不同,有些损害甚至在脱离缺氧环境后呈不可逆改变[2]。为了解驻青海武警某部(海拔2260~4786 m)干部的身体状况,现将医院对所属体系干部身体状况体检情况做一分析,旨在为高原地区健康干预策划的制订及管理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3-01至2014-12由我院对所属体系干部组织体检对象共1246名,其中男1130名(90.69%),女116名(9.31%);年龄24~56岁,平均33.07岁(M0.5=40岁,Q1=31.5岁,Q2=40岁,Q3=48.5岁),包括24~30岁647人,31~40岁389人,41~50岁178人,50岁以上32人;居住高海拔地区7~38年,平均居住高海拔地区28.61年(M0.5=22.5年,Q1=14年,Q2=22年,Q3=30岁)。

1.2体检项目由医院统一安排体检项目、内容,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及相关辅助科室进行体检,包括常规项目、专科及辅助检查。常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内外科、眼科、五官科,女性在此基础上增加妇产科检查,辅助检查以肝功能、肾功能、腹部超声、X线片、胸部透视、心电图为主,40岁以上人员增加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肿瘤标志物、CT、骨密度检测等项目。同时,针对部分有既往病史和近期出现身体不适者,增加相关针对性检查项目。

1.3诊断标准(1)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年修订版)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2)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40 U/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40 U/L;(3)高脂血症:总胆固醇>5.7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4)心电图异常:包括各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改变、房室肥厚等;(5)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或餐后血糖≥7.8 mmol/L;(6)高原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①心电图检查提示以右室肥厚为主的心脏肥大,其伴随症状如心悸、睡眠欠佳等,在脱离高原环境可明显好转;②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检出;③高原性高血压主要表现在舒张压增高;(7)其他各项如脂肪肝、胆道疾病均为超声诊断,肺野钙化灶为影像诊断,脑供血不足为TCD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如出现高原红细胞增多、高原性高血压、高原性心脏病,需结合个人病史,考虑为高原疾病。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l8.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率的形式表示,平均年龄和海拔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主要体检情况本组存在异常体检项目的干部有712名(57.14%),其中男661名(58.49%),女51名(43.96%)。排名前五位疾病为高脂血症164例(23.03%)、心电图异常149例(20.93%)、高血压138例(19.38%)、脑供血不足49例(6.88%)、胆石症39例(5.48%)。

2.2不同项目异常检出率分类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肝功能异常、高血脂症、X-肺野钙化灶、胆囊结石、TCD异常等项目在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0岁相比,除了>50岁的心电图异常人数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通过异常检出率分析,武警高原干部出现血压、肝功能、血脂等项目异常的人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4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的高血压、高血脂、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明显加大;50岁以上人员中骨密度检测及血管硬化程度检测异常率也明显高于中青年群体,而X-肺野钙化灶、胆囊结石、TCD异常等项目则具有个体特异性,并未发现与年龄增长之间的必然联系。

表1 武警高原某部2013年1246例干部主要体检项目性别及年龄分布(n;%)

2.3常规检查对1246例体检对象一般检查(包括血压、体重、五官、眼科、内科、外科等)的情况分析,专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心脏查体中个别检查者有心脏轻度扩大、心律失常、心脏病理性杂音。

2.4高原性疾病情况本组高原疾病检出率为122例(17.13%,表2),分别为高原性心脏病58例(47.54%)、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27例(22.13%)、高原性高血压37例(30.33%)。其中,经询问病史,这一年龄组多数未行正规降压治疗,脱离高原环境时血压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表2 武警高原某部2013年高原性疾病性别及年龄分布(n;%)

3 讨 论

由于驻青海某部武警官兵常年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缺氧、寒冷、干燥、风沙大及绿色植物少等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对人群健康形成独特的不良影响,不但导致不同程度高原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对其他疾病、机体各主要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5]。从体检结果看,高原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居住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常规检查中高血压病检出率较高,达19.38%,为高发疾病,占疾病谱的前3位,尤其是4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血压增高更为明显(32.20%),而且脉压差缩小,多数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心电图异常占总体检量的20.93%,占异常检出率第2位,其中男性心电图异常比例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高血压比率高及长期生活、工作在高海拔地区有关,存在着隐性高原性心脏疾患的可能。高血脂症居第1位(23.03%),这与文献[6]报道一致,可能因为官兵长期生活、工作在高海拔地区,进食肉类较多,粗纤维蔬菜较少和由缺氧引起肝脏功能损害、脂质代谢紊乱等有关。超声检查中胆囊结石检出39例,占5.47%,与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进食牛羊肉、新鲜蔬菜供应不足,各类食物在高压下烹煮,营养成分破坏,纤维素食少,水质硬度高有关。长期生活在高原、低氧环境对心血管各系统造成损害有关,虽然体检结果中脑供血不足仅为49例(6.88%),但在40岁以上年龄段中检出31例,占该年龄段的14.76%,相对较高。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高原缺氧环境可引起全身血流的再分配[7],脑组织其重量虽然仅占体重的2%~3%,但其耗氧量很高,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红细胞压积增加,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低,携氧量减少,使供脑血流减少,继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各类异常检出率达82.41%,不同程度涵盖各项目,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心电图异常等,占据疾病前三位,这些与人群长期在高寒缺氧、干燥、氧分压低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有关,由此引起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等疾病[8]。相比由于生活方式而产生的高血脂、胆石症等疾病,高原疾病的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在41~50岁组,本组疾病检出比例增多,提示高原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在高原居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1)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各级应进一步加强干部的保健工作,组织医务人员编印《高原病防治手册》,开展系统、科学的疾病防治宣传普及工作,尤其是高原性疾病防治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克服恐“高”,提高对高原环境对身体损害的科学认识,使其能自我保健、监控,及早诊治。(2)采取有利于恢复官兵身体健康的医疗、保健和疗养措施。①建立每6个月一次的体检制度,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调整方案及早治疗;②对高海拔地区工作的干部定期采取轮换制度,任期以2~3年为宜;③健全和落实高原寒区干部疗养制度[9],增加到内地疗养次数、人数,延长疗养时间;④健全和落实有利于高原官兵恢复身体健康的探亲、休假和到低海拔平原交流、代职和安置等制度,改善机体缺氧状况。(3)结合高原特点,坚持按纲施训,结合不同海拔的气候环境特点,按照人体能量科学分配,调整训练时间。依据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循序渐进,加强体能锻炼,科学组织耐氧训练,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有助于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习惯[8]。(4)因地制宜,改善缺氧环境。在高海拔地区分点建设高压氧舱及制氧站,对3000 m以上单独执勤点配发小型制氧机或便携式加压舱。将汇流排供氧建至每人床头,保证适时供氧,改善缺氧状况。对3000 m以上地区生活、工作的人员长期配发红景天、21金维他、丹参滴丸等高原特殊药品[10]。(5)改变不良习惯,提倡戒烟,严禁饮酒。科学研究证明,在海拔3000 m以上地区,即使少量饮酒也可显著加剧缺氧情况或诱发高原病的发生[11]。

通过分析,高原缺氧环境、不同生活习惯及长期在低氧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对人体大脑、循环、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合理调节工作、生活、心理状态,改善缺氧环境,改变膳食结构,科学搭配肉食、蔬菜摄入。提倡戒烟、禁酒。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必要时酌情服用适量镇静剂协助睡眠,避免体能消耗,保持和积蓄体力,改善缺氧状况,才能有效保证高原干部身体素质及部队战斗力的生成。

【参考文献】

[ 1 ]常开齐,杨海宁.做好高寒地区灾害性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的思考[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 (7):647-649.

[ 2 ]李素芝, 高钰琪. 高原疾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

[ 3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9(8): 701-708.

[ 4 ]袁延年,马全福,常开齐,等.高原地区部队前三位疾病发病调查与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 2000, 10(1): 53-54.

[ 5 ]马向东,乔天英,张 科,等.武警某部做好高原条件下卫勤保障工作的体会[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 443-444.

[ 6 ]赵广宇, 陈居浩, 赵 杰, 等. 武警某部2013年度干部体检结果分析[J]. 武警医学, 2014, 25(8): 790-792.

[ 7 ]崇未敏,曾小红,闫新社,等. 高海拔地区中、高级知识分子身体状况调查[J]. 高原医学杂志, 2002, 12(1): 53-54.

[ 8 ]吴天一. 高原病防治手册[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 81-82.

[ 9 ]李年华,崔建华,徒云芳,等. 喀喇昆仑山驻训部队疾病谱调查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15, 25(6): 691-693.

[10]高钰琪,徐迪雄,黄朝晖,等.玉树抗震救灾中高原病防治的经验[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 (9): 811-813.

[11]张法胜,于卫国,盛彦峰. 高原官兵专项疗养管理工作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 19(2): 127-150.

(2015-10-15 收稿2016-01-12修回)

(责任编辑潘奕婷)

• 实践经验| EXPERIENCE•

Analysis o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port of 1246 cadres in a unit of Armed Police Forces in high altitude areas

CHANG Kaiqi and CHEN Zhao. Departmen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Qinghai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Xining 8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s of cadres, who work and live in high altitude areas for long tim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ealth management of plateau cadr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litary battle. Methods1246 cadres in a unit of PAP, who work on highlands undertook health examination, which included general project, specialized examination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 and so on, and their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The number of cadres with abnormal results was 712 (57.14%), and was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cadres (534, 42.86%). Among them, top 5 common diseases, in turn, were hyperlipidemia (164 cases, 23.03%),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149 cases, 20.93%), hypertension(138 cases, 19.38%),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49 cases, 6.88%) and cholelithiasis (39 cases, 5.48%). Detected high altitude diseases was 122 cases (17.13%), including 58 cases (47.54%) of 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 27 cases (22.13%) of polycythemia, and 37 cases of high altitude hypertension.ConclusionsDiseases in high altitude area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lateau hypoxia environment, length of residence and ways of working and living,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of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change the bad habits, do regular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ave regular medical check up.

【Keywords】physical examination; plateau; armed police forces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Zhao, E-mail: chenzhao2108@163.com

通讯作者:陈钊,E-mail:chenzhao2108@163.com

作者简介:常开齐,硕士,主任医师,E-mail: chenzhao2108@163.com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2.009

猜你喜欢

体检武警部队高原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论武警部队灾害医学救援应把握的问题
武警部队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从肚脐到锁骨,中国网民忙“体检”
论毛泽东武警部队建设思想及其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