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寸之间展版风华

2016-03-22王文章

出版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木版艺术馆技艺

王文章

魏立中的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以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传承、传播而闻名全国。今天说到传统木版水印技艺,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十竹斋已是三家齐名。魏立中这几年以丰厚的作品积累,以及不断举办的展览和传承教学活动,更显示出杭州十竹斋的新锐之气。

中国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其创造和传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却面临失传的险境。2001年,年轻的魏立中以人们难以理解的虔诚和痴迷,投身十竹斋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研究与传承,创立了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决心全面恢复并发展十竹斋传统木版水印技艺。

在继承、发展十竹斋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探索中,魏立中下的是实功夫。他对传统技艺的发掘、学习执着认真,对刻印制作的每道工序一丝不苟。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刻印复制的《唐咸通九年王玠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富春山居图》《一团和气图》《雷峰塔藏经卷》《十竹斋笺谱》等,以及水印版画《廿四节气》《西湖十景水印笺》《唐玄奘西行图》等,从刀法、结构、线条、色彩、套版以及材料各方面都体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匠心独运,洋溢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气息。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魏立中洒下的辛勤汗水。魏立中刻印复制前人的作品,绝不是拿来便刻,他从题材的选择开始,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调研,拜访专家学者,研究论证方案,直到各个刻印环节的设计筹划,都下了无数画外功夫。魏立中的镌刻技艺深厚扎实,从他刻印的一百多方中外名人肖像印即可见一斑。木石之上,方寸之间,笔意刀法讲究,技随心到,形神毕肖。

1990年,魏立中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开始了解传统木版水印技艺,并被它深深吸引。他跟随前辈艺术家,从制作雕版和印刷工具学起,一直到选题、勾描、分色、刻版、水印……提刷吊耙,每天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现代的学院教学与传统手工技艺的熏陶,使魏立中从艺术视野、绘画基本功到实用技艺的掌握,都得到全面的提高。从对不同艺术的比较和对十竹斋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深入实践中,他认识到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价值。刻刀下线条虚实变幻的玄妙,水印技艺呈现出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绚丽,吸引魏立中投身于它。在十多年的传承探索中,魏立中坚毅地埋头前行。由对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喜爱到对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自觉,他的胸襟更加开阔,脚步也更加踏实。

除了出差,魏立中一天中总有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是在工作和创作中度过的,特别是旁人都下班之后,他手握刻刀,很快进入忘我的创作状态。这使我想到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神思』所讲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正可谓此也。魏立中对物与欲、技与艺、文与质、用与美等关系的把握,为包括传统手工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树立了榜样。

近五六年,魏立中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及经营收益都用在公益性『非遗』保护的宣传普及工作中。这些工作给艺术馆的运营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但魏立中却乐此不疲。在他的心中,只要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能得以传承与弘扬,一切都可舍弃。魏立中说:『十竹斋就像一个孩子,突然来到我的身边,我只是抚养他长大,再目送他远去。』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十竹斋传统木版水印技艺一代代接续下去。他的梦想是,将来有一天,能在杭州西湖边建起一座『中国杭州十竹斋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华民族这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近梦想的希望,总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之中。魏立中是一位知行合一的追梦人。其行其达,可嘉可期!■

猜你喜欢

木版艺术馆技艺
滩头木版年画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J+生活艺术馆
“悦”艺术馆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云”生活艺术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