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重要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防制

2016-03-22尚佑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兽医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兽疫活疫苗病羊

尚佑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羊重要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防制

尚佑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目前,我国羊传染病主要有35种,其中病毒性11种,细菌性18种,其他微生物致病的6种,病毒性的包括:口蹄疫、羊传染性脓疱、羊痘、小反刍兽疫、蓝舌病等,细菌性的包括:炭疽、破伤风、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羊快疫等,其他病原体导致的:羊衣原体病、羊支原体肺炎、羊钩端螺旋体病、附红体病等。

在防控中出现很多问题,包括:羊用疫苗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科研投入不足,研发力量薄弱;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的疾病复杂化、常态化;动物调运兽医技术力量薄弱,羊病诊断技术落后;产业发展的盲目;政府扑杀补贴不够等。

总之,对于羊传染性疾病,我国呈现出传播风险增大、临床病症复杂、频繁的调运、外来病入境、人兽共患病抬头的特点。

羊支原体肺炎,又称传染性胸膜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症为特征,死亡率较高,本病见于许多国家,我国最早的资料见于1935年内蒙古发病的报道。病原为支原体,国际上报道的有五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3种,分别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其中,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引起的疾病称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OIE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病程稍长的羊严重消瘦、呻吟哀鸣、呼吸困难,最好因窒息而亡。

特征性的剖检变化是纤维性胸膜肺炎的变化,急性病例胸腔有积液,慢性病例的一侧或双侧肺叶与胸壁轻微粘连,肺脏肝变明显,颜色由红至灰色不等,表面凹凸不平,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支气管扩张,胸膜表面粗糙并附着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胸膜与肋膜、心包粘连。

治疗可用泰乐菌素肌肉注射成年羊一次10 ml,替米考星用于山羊、绵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皮下注射10 mg/kg,或用氟苯尼考与泰乐菌素交替联用,成年一次10 ml,治疗山羊支原体肺炎成功率可达90%以上。

预防方面可用恩诺沙星用量按10~12 mg/kg体重,混于病羊日龄中饲喂;或新胂凡纳明按10 mg/ kg体重,用生理盐水配成10%的注射液,静脉注射,4天后,重复注射一次,用量相同;支原净按每100 g添加饲料1 000~2 000 kg,3~5天为一疗程。

小反刍兽疫是由PPR病毒引起小反刍类动物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OIE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也已将其列为Ⅰ类动物疫病。PPR的只要临床症状有羊眼睛和鼻腔分泌大量分泌物、支气管肺炎、腹泻和死亡。

目前小反刍兽疫主要是通过Vero细胞连续传代致弱的Nigeria 75/1减毒疫苗,安全、可靠,免疫动物产生的抗PPRV体至少可持续3年,是目前唯一允许使用的小反刍兽疫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嵌合体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尚在研制中。

布氏杆菌病的疫情呈蔓延趋势,新疫点不断出现,传染源仍以病羊、病牛为主,人的感染以职业人群为主,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普通人群主要是由于食用病羊胎盘或接触病羊内脏、生羊肉而得病。动物布病主要通过分离培养、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来诊断,人布病的诊断则通过临床症状、血清学、变态反应、影像技术。

防疫方面,动物用活疫苗主要有S2、M5、ReV1、S19、A19株;人用活疫苗主要有BA-19和104M,这两种减毒疫苗由于安全性问题,仅在世界少数国家使用。灭活疫苗,目前,应用的有牛种布鲁氏菌45/20、羊种布鲁氏菌H38。新型疫苗的研究主要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抗独特型疫苗、联合性疫苗。(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兽疫活疫苗病羊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羊咳嗽怎么治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规模猪场疫病免疫方案参考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复方黄芪对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十招巧识病羊
六看识羊病
识别病羊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