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八次研讨会综述

2016-03-21刘学梅刘海霞李东民

当代经济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刘学梅,刘海霞,李东民

(吉林财经大学a.经济学院;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长春13011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八次研讨会综述

刘学梅a,b,刘海霞a,李东民a

(吉林财经大学a.经济学院;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长春130117)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八次研讨会于2016年6月18~19日在长春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30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0余家新闻媒体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收到高质量学术论文150余篇。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和时代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了系列讲话,高度强调了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意义。本次大会正是在全国掀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热潮的背景下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研究主题。

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周知民教授代表吉林财经大学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对大会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张宇教授致开幕词,对本次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林岗教授做了主旨发言,强调了《资本论》研究的时代意义。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一、《资本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经典著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当前,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对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与会专家就如何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认识《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林岗教授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需要在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林岗教授认为,中国当前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要以对我们的民族、国家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堡骏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困难和挑战,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道路上实现新的飞跃。丁堡骏教授认为,高等学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必须肩负起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必须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意识形态问题;必须抓主要矛盾,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系列讲话非常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对我们学习、研究《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张宇教授同时也指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上是薄弱的,无论是基本理论研究,还是对重大现实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还比较落后。我们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发展,取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要深入研究,也要努力奋斗,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结合起来,既要做科学家、也要做革命家,这样才能把我们的《资本论》研究事业推向前进。

福建师范大学李建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三个层次的规律。商品运动的规律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果否定了它们,那就否定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在各种规律中起着支配和制约作用,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特色。上述三个层次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体系。我们的任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入认识规律,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成勋研究员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健康正常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圆满实现,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指导。我们不能仅仅是借鉴或照搬国外理论而自己不去创新理论。不能只讲西学不讲东学,把马克思主义丢在一边,不讲客观规律。也不能只讲价值规律,不讲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现在到了理论拨乱反正的时期,到了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时期。

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孔祥利教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孔祥利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要反映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发展,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部分,要以中国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吉林财经大学孙立冰博士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逐渐被边缘化的事实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批判和摒弃那些将中国经济学引向西方经济学或片面国际化的错误观点,必须始终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导的前提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实现教学、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相结合。

二、《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运动和发展的学说体系。与会学者就《资本论》学习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如何理解生产结构问题,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利润率下降规律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颜鹏飞教授认为,从整体上把握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只有称之为体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所反应的事物的内在联系。颜鹏飞教授认为,习近平提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发展。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不能只看《资本论》的四卷本,尤其不能只看《资本论》第一卷,应当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体系和小体系,应当区分资本的逻辑和劳动的逻辑,应当使劳动的逻辑在中国经济理论界占据主流地位。

暨南大学胡世祯教授认为,现在很多人研究《资本论》的力度不够,出现了对《资本论》基本范畴和概念的错误理解较多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涉及到反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涉及到一些很有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胡世祯教授建议大家不仅要阅读恩格斯整理的《资本论》,而且要阅读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许多经济理论问题。

江西财经大学罗雄飞教授探讨了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含义。罗雄飞教授认为,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论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适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应该从原则上高度明确地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合肥工业大学陆燕春副教授对生产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陆燕春副教授认为,生产结构不是一个物质单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对这一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研究卓有成效,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提供科学而符合实际的理论。

与会学者还对利润率下降规律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上海财经大学宁殿霞博士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的重点不在于利润率有没有下降,而在于生产率有没有提高。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表明的是价值增殖出发点上的趋势性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在于,在这一价值增殖的复归点上,可计算的利润率却提高了。这种提高以资本积累、生产力提高为基础表现出来。资本积累理论是对于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深层次的、本质的第一个证明;生产力提高理论是对这一规律的现实的、现象的第二个证明。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教授则认为,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从现象上进行研究的,所以从统计上核算利润率很有意义。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冠中院长认为,马克思探讨的利润率是产业资本的利润率,而现在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再探讨利润率是否下降可能要联系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利润率。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看,利润率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结果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来讲,是一个加速其灭亡的过程。

三、《资本论》与当代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与会学者就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批判借鉴西方经济学合理成分来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等方面发表了各自见解。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杨春学研究员分析了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差异。杨春学研究员认为,这种差异可以从资本雇佣劳动来解释,资本行使两种权利:第一种权利是组织生产的权利,让所有的生产资料服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种权利是让国家服从资本的意志。杨春学研究员认为,西方经济学对于西方国家从来都没有发挥过指导性作用,因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太过抽象,不适合用来直接指导经济实践。

武汉大学龙斧教授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以西方新古典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已经过时,它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已经在西方消解。标榜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体不仅矛盾重重,而且增长缓慢,其发展条件也难以为中国所复制。因此,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能成为中国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参照。

西北大学何爱平教授等从经济学比较视角讨论了创新驱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何爱平教授认为,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思想与熊彼特系统的创新理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二者在经济史观、发展动因、内生增长核心、信用与资本对创新作用等有共同认识,但在哲学基础与研究视角、创新主体内涵与创新机制、创新内生增长的价值目标方面存在差异。比较这两种理论观点的异同,不仅有利于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基础的理解,还有助于人们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的探索。

河南科技大学杨玉华教授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商品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比较优势。如果按西方比较优势理论的推导,中国的工业将永远定格在低端工业一端。比较优势理论带有比较强的国家意志,李斯特的观点值得我国效仿。落后国家把自己的理论建立起来,在国际市场上博弈的时候才能在国家权力的扶持下逐渐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才能为自己的民族工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湖北师范大学陈燕和副教授认为,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IS-LM模型经不起现实检验,对现实市场经济的解释力还远没达到科学的高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来看,IS-LM模型有意撇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导致其“宏观性”名不副实。

四、《资本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与会专家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研究员认为,中国一直没有明确“去产能”的对象,在具体实践中去产能的“僵尸企业”主要指向国有企业。王振中研究员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把“僵尸企业”等同于国有企业的判断是错误的。如果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没有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经济将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去产能绝对不是解决中国短期宏观经济的波动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不能将解决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措施与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规划混为一谈。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特征。丁任重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供给和需求具有同一性,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区别不仅表现在制度基础不同、经济背景不同外,还表现在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不同。西方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削减需求;而我国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和需求相结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董小麟教授则认为,必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良性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闯关中,全面提升生产、流通与消费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再生产健康发展的新路。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张俊山教授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走向问题。张俊山教授认为,农业要从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农业经济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方向。但不太赞同“使小农经济破产”的途径,认为这样的途径会导致大资本吞并小农经济,大资本控制了中国农业,中国将要引起很大问题。张俊山教授反对只凭自己的感觉想象和讨论问题,认为人类生产从来都是社会生产,涉及到生产关系和所有制问题,谁控制了生产条件,谁就控制了生产过程及最后的分配。

清华大学朱安东副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讨论了收入分配问题。朱安东副教授认为,随着公有制比重的不断降低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按劳分配比重的不断降低,贫富分化加剧,国内消费不足日益严重,随着国际市场的急剧变化,生产相对过剩也日益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申并在实践中贯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加强基本经济制度,扩大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比重,改善财产和收入分配的格局,这样才能在十三五期间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清华大学王升生副教授就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王升生副教授认为,中国应该以超越现有资本主义矛盾的方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国内的劳资矛盾,发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其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优势和范本,真正去实现合作共赢。从短期来看,中国利润衡量的标准可能会降低,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将会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合作、平等、和谐的世界体系,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空间。

江西财经大学刘爱文博士阐述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刘爱文副教授认为,我国供给侧改革主要调整代表人民利益的国有经济与代表私有制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即改变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以此来增加人民的公共福祉。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涵是加强和改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崔振博士运用生物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发展做了相关经济分析和模拟。崔振博士分析指出,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都是中国经济所不可或缺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整体经济的发展基石,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可以独立于私有企业稳定存在,并引导着经济整体的合理发展。而私有企业能相对促进整体经济的活力,因此,通过引入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整体力量而非个别行业内部的竞争,实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和发展。结合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加具有优势。

吉林财经大学魏旭教授分析了产业转移问题。魏旭教授认为,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提高自身的资本有机构成,从而提高国内产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想法,即使抛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也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本次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盛会,学者们通过广泛交流、深入研究,增进了共识,进一步明确了《资本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意义,增强了学者们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次大会关注角度广泛,研讨问题深入,学术成果厚实,将对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黎贵才

2016-06-30

刘学梅(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经济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较研究;刘海霞(1992-),女,山东潍坊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李东民(1991-),男,吉林松原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简明经济学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经济学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