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兼容研究

2016-03-19王晓燕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文化教学

王晓燕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兼容研究

王晓燕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摘 要: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强调英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的习得,但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如何用英语表达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出却很少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阐述了讲授本土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对如何改进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教学;中国文化失语;文化兼容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语言学家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使英语成为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而跨文化交际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满足学生适应国际交流的需求。”[1]然而,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侧重目的语文化的介绍,忽视讲授本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交际的双向性要求作为交际主体的英语学习者在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把中国的本土文化传播出去,能够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语言交际能力。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片面的文化教学会导致作为交际主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很难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思想。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个概念。他在文中提出:“虽然中国的很多青年学者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始终在和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体现不到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该具备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个人文化素养。一些博士生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具备很高的中国文化修养,然而一旦切换到英语交流的语境中便会立刻显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2]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入西方的目的语文化,更要将中国的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双向交流,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文化意识便会得到提高,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发挥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需要本土文化知识的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培养能够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培养能够担负输出我国本土文化的人才,为不同文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服务。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影响、融合与重组成为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国本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西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奠定了文化基础。有研究者认为,“本土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少有两点重要作用:一是作为工具和目的语文化进行对比,较为深刻地体现目的语文化的一些主要特性,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本质特征。二是强调学生文化习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西方文化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与母语运用相得益彰;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鉴赏能力得以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应用潜能。加强学生对我国本土文化的鉴赏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文化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3]

我国英语学习者可以在习得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将本土文化与之有共性的内容加以吸收,促进理解并学习两种文化,进而有效加速语言习得和文化渗透。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目的语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的习得是相互促进的。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方文化兼容的途径

1.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

各种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课文的内容大多数取自国外的报章杂志,引入了纯正的英语语言和西方的思维方式、文化、哲学、教育理念和风土人情等内容。这些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外语教材应该是蕴含丰富的语言与文化的综合体,而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少涉及相关中国本土文化的介绍,造成了学生不能从英语教材中学习到中国文化的有效英语表达。因此,为扭转这种情况,高校所选教材应涉及我国本土文化的英文版或中英对照版本。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还应重视利用教材的原有资源,将中国本土文化渗透其中,使所选教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大学英语教学,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

2.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时要坚持文化平等性原则。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能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精华,又能结合与之存在思维差异的中国文化并将其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在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之后才能找到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4]

其次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把握至关重要的中西方文化教学的相关性、实用性原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化教学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其获取母语所属的交际文化知识是首要目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系统地讲授翻译技巧,让学生能用英语最大程度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再次,教师要系统地讲授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什么是中国本土文化的精华,要在课堂上讲授哪些内容使中西方文化能够相互融合和渗透,成为高校英语教师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本土文化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最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是教师讲授的重点。[5]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核心价值所在,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本土文化形成整体认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地文化讲解。

最后,要把握中西方文化讲授的适度性原则。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时还应不断把中国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同时,英语语言教学始终是重点,不能为了介绍中国文化而弱化英语教学。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本末倒置,还是应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

此外,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重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基本功和文化修养。作为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者,高校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且得具备深厚的本土文化和西方目的语文化的修养和开放性思维,为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奠定基础。[6]

3.课外活动的跟进

高校教师可依据教材中出现的某个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内容的材料,同时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文化知识来辨别和解释跨文化交际中可能被忽视或误解的社交失误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及文化教学素材的收集、问题的设计等工作,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并能对中国本土文化用英语语言准确地表达。

4.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

科学、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评估体系既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接收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又可有效地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7]评估测试成为落实本土文化教学目标及内容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测试者可以按照课程的性质来设计测试的形式和内容,这样可以使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得到重视。因此,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对落实好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具有监督促进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融入起着重要的作用。正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高校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以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习得西方的语言和文化,也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本土文化丰富和深厚,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能力,为母语文化的国际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1-23.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5-18.

[4]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5]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8-30.

[6]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0-32.

责任编辑 何志玉

Integration of Home Culture with Target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ANG Xiao-yan
(Dept.of Foreign Languages,College of Busines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Culture teaching is accustomed to emphasize English learners’acquisition of Western culture,but ignore how to introduc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in English.Culture teaching can’t be simply considered as the teaching of target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kind of two-way activity,requiring the mutual exchange between two cultur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learners’native culture,so as to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student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culture teaching;aphasia of Chinese culture;cultural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1-0087-03

收稿日期:2015-09-22

作者简介:王晓燕(1982-),女,山西祁县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失语文化教学
关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思考
浅议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