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校际联合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南京师范大学“驻学”培养个案的研究*

2016-03-18赵静亚宁连华

高等理科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际协同学校

赵静亚 宁连华

(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校际联合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南京师范大学“驻学”培养个案的研究*

赵静亚 宁连华

(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校际联合培养本科生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旨趣,但理论上的应然性探讨与现实的实然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联合培养的形式、内容、实施效果均有诸多值得研究和提升的空间。南京师范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区域优势,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尝试“驻学”的形式联合其他高校培养本科生,以目标、机构、资源、管理的有效协同,推动改革创新进而破解联合培养中的制约瓶颈,很好地诠释了协同理论对高校校际联合培养人才的指导意义。

协同理论;校际联合培养;管理协同;有效协同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是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对一般高校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而资源的自身培育需要较长时间,如何利用既有优质教育资源就是颇为现实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见,高校校际合作是突破资源制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京师大)以协同理论为指导,积极寻求并利用优质教育资源,采用“驻学”模式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培养拔尖人才。本文将以南京师大作为研究个案,探究校际联合培养的经验,以期能推广经验、引发更多讨论。

一、高校校际联合培养之现实与困境

高校校际联合培养是高校间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双向互派或单向选派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实现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创新模式。近些年来,关涉高校校际联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呈现出繁荣之势,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校际联合培养的模式构建上。概括起来,具体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多校联盟。即由多所学校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形成的协作联盟体系,例如,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组成的“九校联盟”(C9),是国内目前层次最高、影响较大的本科生合作培养项目[1]。(2)区域教学联合体。即由同处于某一特色地域的高校合作形成的联合培养共同体,例如,江苏省教育厅、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为加强区域教育合作,2011年4月签署了《长三角地区高校学分互认协议》,苏浙沪长三角高校教育联合体成立。(3)互换交流合作。即高校间互派学生以访学形式达成联合培养目的,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山东大学的“第二校园经历”项目,学校从2002年至今已与武汉大学等28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借助于这一平台,学生有机会到国内其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访学,感受不同校园文化的熏陶。(4)单向交流合作。此类合作形式是高校向较自身办学层次和水平更高的学校派送学生,利用对方更为优越的科研、教学资源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2]。

高校联合培养促使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最大程度地达到高效、优化配置,是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性举措。然而,理论的应然性探讨与现实的实然性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高校校际合作培养多属自发行为,缺少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保障。目前政府仅有宏观的指导文件,没有具体的支持政策,现有校际合作在形式上较为松散,程度上层次较浅,签署的合作协议更多依靠关系和信誉来维系,缺乏相应的政策、体制和机制的支持与保证[3],即便一方没有按照协议内容履行权利和义务,也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合作的可持续性亟待加强。

其次,高校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亟须进一步激发。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高校产生合作意愿的重要动力,联合培养本质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不存在资源能完全自给的组织,单一组织自有资源一般无法满足其多类型的需求。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需由其他组织的互补性资源来实现,组织间的资源存在着相互依赖的特征。然而,高校优质资源拥有量的差异导致合作中双方的积极性并不是完全对等。特别是资源相对缺乏的高校,需要寻找与它校合作的契合点,以便依靠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激发合作的内在动力。

最后,校际合作中高校部门间的协作缺乏整体协调,联合培养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往往自上而下推行,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高层达成共识,而具体操作则由职能部门或者二级院系承担。若学校上下对合作的认识不统一,极易出现工作衔接不顺,管理脱节,甚至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4]。校际联合中只有注重整体协调,方能在现有平台资源协同的基础上向人力资源等深层次的协同继续推进。

目前,在无法全然获得外部整体环境支持的条件下,合作高校可先借助于相互资源的整合与协同,优化合作的方式与过程,以破解当前制约联合培养的内外部障碍,将联合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协同,为培养拔尖人才探索出一条新路。

二、协同理论下南京师范大学校际联合培养之实践探索

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情形下,各系统由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人才培养是个开放系统,校际联合培养则涉及更广,不同学校各部门组成的子系统,共同运行时如何由无序变为有序无疑是个协同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地处的江苏省是教育大省,生源质量十分优秀。多年来,学校坚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根据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材施教,改进优秀学生的培养方式,为优秀学生打造更为优越的发展平台,力争使其将来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学校先后与周边的两所“985”高校达成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的共识,双方正式签订了委托培养协议。2009年起,南京师大每年遴选20名优秀新生,选送至上述两所高校学习一年半,享受对方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南京师大将此模式称为“驻学”联合培养[5],其本质是一种单向选派模式,是利用合作高校的优质资源,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举措。

实施中,南京师大“驻学”培养模式曾一度面临前述校际合作的诸多困境。学校大胆探索,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目标协同、机构协同、资源共享、管理协同为途径的协同育人机制,圆满实现了预期效果。

(一)目标协同,凝聚共识

从协同论的视角看,实施校际合作的高校是多个不同的运行系统。不同系统共同运行时会产生“信息粘滞”现象,即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间的信息转移会产生一定阻滞。影响“信息粘滞”的因素主要有信息源的主观意识、信息受体的意识和能力、双方间的距离、信息转移的性质等[6]。合作高校的主观意愿、育人理念、校园文化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等隐形资源转移信息性质的不同,甚至合作双方存在的空间距离及心理距离等,都将导致信息粘滞现象产生,从而增加协同成本,直接影响校际合作的效果。

共同的目标和合作意愿是产生协同的重要前提。南京师大与上述两所“985”高校都具有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悠久传统,并高度认同两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2005年起,学校选派学生以访学、游学方式赴上述高校学习交流,接受一流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在学术交流和学生访学的基础上,双方就拔尖人才培养形成了合作的意愿,经过多次磋商,决定选取强化培养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作为联合培养的试点。南京师大处于长三角枢纽地带,与其开展校际合作的学校就在其周边,综合地理位置的优越极大地便利了校际合作中的交流和沟通。多年“驻学”培养的实践表明,合作共识保证了合作中信息传递的顺畅度,减少了“信息粘滞”,降低了后期多方协同的成本,更有助于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二)机构协同,形成合力

毋庸置疑,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是一个新课题。高校合作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存在着一定差异,联合过程出现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而协调处置这些矛盾将产生一定成本。

校际联合培养能否长久展开,取决于实施协同产生的优势是否大于成本。为此,南京师大在学校层面成立了专门的协同机构,协调联合培养工作,保障各环节的高度衔接,减少运行成本。具体由教务处牵头,学工处及相关院系组成联动工作小组,实施统一的顶层设计与综合协调。同时,合作学校间建立了校级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联合培养的顶层设计,研讨解决培养中的重要议题,形成共同决策的平台。相关院系则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落实措施,进行常规性的事务沟通协调工作。双方还利用学生开学、期中期末等时间节点,以两校师生见面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协同培养过程中意见与建议,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交流融通形成联合培养的合力。

(三)资源协同,利益共享

校际联合培养得以持续稳定的条件包括协同多方的关联度和利益分配。高校在知识方面有着内在的同质性, 知识基传递效率相对较高,其关联度很高,沟通、协调的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在校际联合培养中,合作双方的付出和收益并不完全对等。特别是类似“驻学”培养的单向依托型合作关系中,委托方的学生享受了对方优质资源,学校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合作的较大利益。而受托方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被无偿分享,人均拥有量将受到一定的稀释。毋庸置疑,利益分配如此不对等的合作将难以持续。因而,校际合作中高校需要解决如何共享资源、如何划分利益的问题,最终以互利共赢为根本动力,打造多元主体均能获益的“利益共同体”。

南京师大与国内一流高校的委托培养协议,在联合培养学生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双方教师的学术科研交流,项目合作等条款。同时,学校利用某些学科的优势,充分挖掘自身资源,采取诸如选派社科名家为对方开设短期课程等措施,合理分享资源以巩固协同关系。此外,经过一段时间卓有成效的联合培养,许多“驻学”培养的本科生对合作学校的教育资源、育人环境、校园文化高度认同,产生“回流”现象。他们纷纷以保研、考研等方式再度回到合作学校继续深造,成为对方重要而稳定的优质研究生生源。合理的利益分享使南京师大与合作学校共同获益,提高了合作高校知识转移的意愿,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四)管理协同,提升效益

管理协同是指运用协同论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有效管理, 以管理要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7]。南京师大“驻学”联合培养主要以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实现管理协同。

1.过程管控,构建培养质量体系

南京师大依托联合培养协调机构,在培养设计、学生遴选、教育管理、过程反馈等环节加强沟通,建立起贯穿“选拔、控制、监督、反馈”过程的联合培养质量管控体系。合作双方加大对联合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根据对培养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不断优化联合培养方案,解决多元组织不同的知识基在人才培养上的对接与兼容问题。例如,“驻学”培养的选拔机制就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驻学”生的遴选最初主要依据新生的高考成绩,之后又附加参考学生专业相关课程的成绩。经过对几年培养效果的考察,发现简单地参照高考成绩并不能遴选出适合“驻学”模式的学生。学校进一步优化了选拔机制,结合学科特点增加了面试等环节,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考查,减少由选拔工作带来的结果偏失。此外,学校逐步建立了联合培养的进出机制,结合学生每学期学习状况实行动态分流,优胜劣汰,让真正适应联合培养模式的学生“沉淀”下来,从而保障了培养效果。相关部门负责对学生培养状况定期跟踪,以培养质量体系的完善保证合作的质量和成效。

2.创新教育管理,提升育人效果

南京师大为适应联合培养新形势,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在开展“驻学”培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施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与合作学校的联合培养进行衔接:夯实专业基础,实行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原理+课程精读”的教学模式;实施协同方案,主干课和核心专业课程适当前移;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依据培养情况为返校后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途径。学校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仿照研究生教育模式,为“驻学”生聘任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实施“六个指导”[8]: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心理调适、学会就业,以细致入微的教育管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三、南京师范大学“驻学”联合培养之成效考察

迄今为止,南京师大先后有近200名学生分别赴两所“985”高校进行“驻学”培养,其中4届学生已完成学业并顺利毕业。为全面分析评估“驻学”联合培养成效,笔者抽取部分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结果表明,受一流大学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的熏陶,“驻学”生在目标追求、学术视野、发展规划、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更为积极主动,“驻学”经历对学生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一)发展目标明确,专业视野更广

在未来发展规划上,约85.6%的“驻学”生毕业时“准备考研”或“出国”,部分学生愿意“为了考研暂时放弃就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非常明确,其比例明显高于非“驻学”生。“驻学”期间,学生感受到合作学校浓厚的育人氛围,学习“牛人”、学术“大咖”让他们印象深刻,这成为激励其积极行动的重要因素。“驻学”校丰富的学术科研活动,让他们视野更加开阔,对专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时间投入更多,学习更为自主

专业学习时间投入上,约88.9%的“驻学”学生坚持晚自习,其中的佼佼者每天都坚持自习,每次持续时间在4~5小时。自主学习环节,75%的“驻学”学生有预习习惯,约25%的“驻学”学生做到“每次课前均预习”,约30%的学生会定期复习总结,3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相关数据表明,与非“驻学”生相比,“驻学”生学习投入更多,自觉程度更高,学习更加自主。

(三)学习成效明显,“驻学”影响深远

“驻学”生返回本校后,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奋发的拼搏精神影响和带动了周围的学生,无论其之后的学习成绩,还是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都表现优异。绝大多数“驻学”生毕业后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成为学院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推动力。谈及“驻学”强化培养的影响时,不少学生表示“驻学”为他们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环境和条件,这段经历让他们感觉弥足珍贵,倍感怀念,成为时刻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力量。

南京师大与两所高校协同培养拔尖人才的实践表明,共同的愿景,有效的协同,科学的管理能产生协同效应,使校际联合培养达到理想成效。

四、高校进一步优化校际联合培养的举措

我国高等学校的公立属性,决定了资源分享不存在产权归属上的纠纷,因而高校校际联合培养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反思南京师大的“驻学”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还需完善以下具体举措。

(一)结合校情选择适宜的校际合作方式

校际联合培养要取得应有成效,既受制于学校现有基础和校情,又取决于实施联合所能承受的协同成本,因而选择何种合作方式尤为重要。对自身拥有较多资源的高校而言,采用多校联盟的强强合作更有利于优势互补;地域较为集中的高校若组成区域教学联盟,则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就地方高校而言,自身拥有的优质资源并不丰富,若采用“驻学”联合培养形式无疑能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驻学”培养中,派出校与接收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享受无差别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减少不同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对接成本,将联合培养作用发挥到极致。基于校情,高校今后亦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有机整合,推动名师、名课资源共享,形成无专业界限的教育、无边界的交流创新氛围[9],将协同培养推向更高层次。

(二)建立交流制度,充分发掘联合培养后效应

联合培养生是派出校和接收校间的“使者”,学校应发挥好其中优秀分子的积极作用,以有效制度扩大联合培养后续影响。南京师大“驻学”生返回本部后,学校多次组织他们与其他学生分享感悟和交流经验,这种对“驻学”经验的交流研究具有极强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影响和感染了众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宣传所产生的影响多是暂时的,不具有持久性,仅仅局限于此类交流还远远不够。今后,高校校际合作中可以进一步创新形式,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制度。合作学校间以联合培养生为联系和纽带,共同举办诸如大学生创新论坛,创新实践课题合作以及出国交流经验分享活动等,将协同培养从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实现学生与合作学校后续交流的常态化,充分挖掘好联合培养后效应。

(三)固化联合成果,提升高校整体育人水平

高校协同培养的主要目的,不只局限为合作培养部分学生,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校际合作最终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和育人水平。理论研究表明,知识的转移往往是环境依赖的, 常常粘滞于局部环境。南京师大“驻学”实践中亦发现,部分“驻学”生返回本校后受环境影响,表现出学习松懈的现象,离开了特定环境,联合培养带来的积极效应有所“衰减”。因此,参与联合的高校应努力汲取合作学校的先进经验,探究影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因素。从根本上强化本校的育人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完善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保障制度,构建知识传递和信息转移所需的合适“土壤”,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1]沈雪芹.本科生校际交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5):42-44 .

[2]孙冬梅,李惠媛.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71(1):134-136.

[3]姜小凌.“卓越计划” 背景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2):119-122.

[4]陈青,刘济科.加强校际教育交流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山大学开展本科交换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83(1):147-150.

[5]赵静亚.驻学: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有效模式:基于南京师范大学“驻学”的个案分析[J].江苏高教,2014(1):125-126.

[6]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22(6):114-121.

[7]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1):45-48.

[8]赵静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123(5):69-74.

[9]张大良.开创高等理科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新局面[J].高等理科教育,2014,117(5):1-6.

(责任编辑 李世萍)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ntercollegiate Dual Culture Based on the Synergetics Theory —Tak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ationed Study"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OJing-ya,NINGLian-hua

(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intercollegiate dual culture is a good purport for colleg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s,but gaps still exist in both of the theoretically necessity discussion and realistically practical operation to some degree.Regardless of the form,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all of these points are worth studying and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According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aking advantages of its reg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has tried to combine some other colleges with cultivation undergraduates in the form of "stationed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nergetics theory.For the effective synergy of the purpose,agency,resources and administration,it can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innovation and then eliminate the bottleneck existed in the dual culture,which perfectly interprets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ynergetics theory towards intercollegiate joint cultivation.

synergetics theory ;intercollegiate dual culture;administration synergy;effective synergy

2016-08-23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度校级教改研究课题“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赵静亚(1974-)女,江苏江阴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经济学研究.

G646

A

猜你喜欢

校际协同学校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学校推介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