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2016-03-18杨姗姗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族大学英语

杨姗姗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杨姗姗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文章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民族地区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行业结合。自此,互联网的“+”属性逐渐渗透到包含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使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线上与线下结合更为紧密。当下,“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教育进步的推动力,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化,开放式的在线教育逐渐打破知识壁垒,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微课、慕课(MOOC)为代表的个性化、多样性、大规模互联网在线公开课程逐渐成为新的教育方式,并有效激发了教育的潜能。

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现状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其高校英语师资力量及配备的教学资源较为薄弱,而“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推广,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的自我发展为核心,以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为媒介,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2]22。教学能力是其本性,科研水平是其特性,服务社会是其终极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而言,不仅是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的机遇,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挑战。互联网信息的迅速更迭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和科研方法,积极争取经验互助与合作交流,及时更新相关系统知识,为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知识获取的途径

“互联网+”技术、理念的关键在于它能够形成教学资源间的互联互通,知识的数字化以及学习方式的“虚拟化”有效拓展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知识获取的途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能力上来说,传统的知识获取途径过度依赖于课本或培训读物,更新速度较慢,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例如,一本《新课标大学英语》通常要用上好几届,知识面狭窄,案例陈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同时,传统的教辅材料多为纸质书籍,具有知识获取慢、查阅不便等特点,影响知识习得的效率,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快速提高。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谷歌、百度等各大搜索引擎,金山、有道等在线英语词典等工具性软件日益丰富,为教师及时获取碎片化知识提供了平台,教师的课后备课、课后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另一方面,近年来,沪江、新东方等企业化英语学习门户网站层出不穷,所提供的商业化教学资源也日益丰富,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获取其专业发展所需的专业、前沿、系统知识提供了资源和平台基础。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逐渐替代了纸质书籍,教师也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来及时获取信息,教师专业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合作交流的平台

互联网跨时间、跨空间的联合信息资源的功能改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行为模式,这一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高校英语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促使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使得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合作交流的平台与方式得以拓宽。传统的教师群体合作交流方式以“人”的移动获取“难以移动”的教育资源为主要方式,以出国研修和外地访学为代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且进修名额有限,合作交流的空间也比较狭隘,其目的往往在于教师对履历的获得。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人的主动性更强,教师往往无需“移动”就能获得“可移动的”知识资源和人际、机会资源,互联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更有利于教师与同行间就教学内容、方法和经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过去的闭门造车,便捷高效的云计算技术使众多可供专业领域合作交流的平台涌现出来,如各种聊天工具、微博、社区论坛、朋友圈等;智能终端还能够满足频繁的社交和即时在线的网络传输需求,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教师沟通不畅和信息滞后的难题。另一方面,不同地域之间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机会资源,在一定政策的引导和特定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开展教学或科研相关合作,以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对其横向和纵向能力的要求。可以说,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合作交流的平台,将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以其通达性、开放性、创新性及以人为本的特点深入教育领域,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这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教师的学习意愿来看,应高校要求,过去教师大多是被动地学习与发展,只要其教学能力与知识范畴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即可。而互联网+时代却把大学英语教师带到了一个自我认同与自主发展的新领地。信息获取便捷与及时,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创了一条自主学习的途径,学生享有与教师同等的学习资源,这对教师这一传统的知识权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一定要既掌握传统教学知识,又对新时代的多元文化,以及学生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如此才能应对互联网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再者,互联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手段或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师,更侧重于英语的工具性,仅仅将目标锁定在课程标准与考核标准之上,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使得信息的获取和资源的共享变得便捷迅速,在线英语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它所带来的效果是传统授课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且对语言实践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形式的挑战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与时俱新,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最新的教学知识,以此适应“互联网+”以及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基于信息素养的自主发展路径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拥有对信息获取、加工、交流、发布的能力,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它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基本信息能力、教学信息能力和研究与发展能力[3]81-84。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情况下仍能快速地获取所需知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率先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首先,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主动增强信息意识,自觉掌握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而准确地检索、判断信息的能力;其次,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通过在线平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和创新体系,提高自身专业发展能力;最后,将自身所获取的专业知识通过一定的软件设备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展示,以达到生动的教学效果;也可与教育企业联合,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开发在线教学产品,创造教育资源。基于信息素养的教师自主发展是促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适应互联网+大环境的必经之路。

(二)基于网络空间的协同发展路径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流行于教育领域,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协同发展的路径。高校教师不仅可借助网络平台跨时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研讨,还可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发展。一方面,在网络空间,教师沟通互助不再局限于同一所学校,不同高校、不同区域的英语教师也可以共同参与专业技能提升和教学研究。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可以组成一个学习联盟进行内部交流,还可以同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跨区域合作,探讨专业知识,交流教学经验和模式,甚至还可以同非本专业的教师进行广泛交流,拓宽视野,以丰富教学所需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另一方面,网络因其共享便捷、交流即时和资源丰富等优势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可通过网络上的各种论坛、社区平台了解并掌握英语及相关知识,也可在特定网络平台上了解并学习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科研能力,寻求适宜的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出新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成果,并将其投入到教学实践应用中,实现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基于数字技术的在线民族教育路径

数字技术指的是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播、还原的技术。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应用十分普遍。在教学环境中,可运用数字技术配合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本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动画中[4]63-68。中国民族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引用至英语教学中,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教学资源优势。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开设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地方民族文化与资源,开发出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的民族特色英语课程,如“英语+民族地区旅游”、“英语+民族文化”等主题内容都可借用数字化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在课堂上,提高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和教学的地方特色;同时,此类主题教学内容还可通过政府引导进行商业化开发,使之成为民族地区特色的在线教育产品,在培养特色化英语教学人才的同时,也能开发并弘扬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经济价值。

三、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教学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族地区教育水平长期落后,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部分英语教师为本土培养,他们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自身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观念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一是教学内容即教师专业知识面的狭窄。在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努力营造教学信息化的环境,擅于使用信息设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之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顾及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强大的学习工具,主动建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将民族教育学理论、民族心理学、民族教育史、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以及民族教育政策等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并同已有的英语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民族地区的风土文化引入英语教学的内容当中,提高教学能力,服务社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二)网络平台同行互助,丰富自身履历,提高科研水平

互联网为大学英语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对新事物或新问题不断讨论、反复求证,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群以及专门的论坛,和其他地区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权威认证的网络平台为其他同仁答疑解惑,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并记录教师的学习和交流行为,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满足部门专家学者对于名誉的心理需求,丰富自身履历。另一方面,科研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指标,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深度,也决定着教师的晋升通道,因此,提升科研水平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可通过互联网订阅一些国内外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电子刊物或公众号,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外与大学英语教学有关的学术研讨会议,进一步促进同行之间教学、科研信息的交流,明确最新的研究动向,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开设“线上+线下”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民族文化传播

所谓“线上+线下”教学,即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的教学视频和PPT等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对线上资源的学习,而在线下的课堂上,教师则针对疑难点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教学质量。目前,中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对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也有机构开始尝试使用并推广这种教学模式。随着英语的运用越来越多样化,以及英语教育改革后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愈加重视,英语教学已经不单单是应对考试,而是同世界彼此了解的一条重要通道。民族地区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大学英语教师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英语“线上+线下”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师实施网络教学创造更多的条件。教师应事先准备好优质的线上英语教学资源,将地方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数字多媒体展示,融入英语线上教学中,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打开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把优秀的地方民族文化通过语言的转换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过程对教师运用并创新英语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线上教学中能够将英语教学知识与民族文化或网络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了解英语之外的多元文化,有助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会在课堂上产生新的“化学作用”,激发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兴趣,并要求他们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分析了互联网与英语教师专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养的自主发展、基于网络空间的协同发展和基于数字技术的在线民族教育三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选择的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要顺应教育发展和时代发展潮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加强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转变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当然,互联网+时代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种要求绝非英语教师单方面所需要接受的挑战,还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探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共同推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1]中国政府网[EB/O L].http://w w w.gov.cn/zhuanti/2015 internetplus_action/index.htm.

[2]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探新——若干理论的阐释与辨析[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裴希山.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自主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3(9).

[4]何荔.数字技术环境下“多元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9(4).

责任编辑:李凡生

The Path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in the"Internet+"Background

YANG Shan-sha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

In the era of“Internet+”,college Englis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has been faced new opportunities,as well as great challenges.Based on the situation,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ority areas,we explore the proposed path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in the"Internet+"background.

“Internet+”;college English;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ath;minority areas

G420

A

1674-8891(2016)06-0141-03

2016-10-23

本文为2016年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广西高校“大学英语+东盟概况”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JGB243)和桂林理工大学2016年教改工程重点项目“国际化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6A30)”的阶段性成果。

杨姗姗(1985-),女,河南舞钢市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们的民族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