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平果嘹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以哈嘹乐队为例

2016-03-18薛丽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果壮族流行音乐

薛丽娜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对平果嘹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以哈嘹乐队为例

薛丽娜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发源于广西平果县的“嘹歌”是一种古老的壮族民间文艺形式,它用朴实美妙动听的旋律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嘹歌艺术已经出现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况,面临着断层的危机。以哈嘹乐队为代表的新时代音乐产物在音乐创作中将传统嘹歌艺术与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试图让传统的嘹歌艺术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下的受众群体中。哈嘹乐队在嘹歌艺术的传承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努力和尝试,但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探讨。

平果嘹歌;哈嘹乐队;保护;传承

平果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坐落于广西西南部的右江河畔,可以说是百色市的“东大门”。平果县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如著名的旧城思恩土司,还有特大型铝工业基地,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了便利。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心理,造就了壮族人民“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的习俗[1]63-66。笔者于2015年5月随老师去往平果县调研,发现当地的居民生活发展良好,城市的市容建设极佳。

一、平果嘹歌及其传承现状

广西平果县的嘹歌起源于东周中晚期,成熟于明末清初。为人们熟知的《越人歌》里提到“今夕何夕,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夕?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皆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最早记载于汉朝流向所著得《说苑善说篇》中[2]275-277,其歌词是以汉字记音。巧合的是,它与平果嘹歌《三月歌》中的歌词“今日什么日,转山不到头,转不过山头,找不见情妹,今晚什么晚,花落村中间。”[3]91-95有着相同的含义,两者在词汇结构、句式及内容、风格等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可以说,平果嘹歌历史悠久,传承久远。

(一)嘹歌命名的原因及其演唱形式

1.命名原因

普遍认为,嘹歌命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人们在唱歌时多出现“嘹”音这一尾音,相当于一个衬字,因此称为嘹歌;其二,因壮族先民俗称“僚人”而得名;其三,“嘹”在壮语中是“玩耍”的意思,因其旋律一般高亢、动听,被称为“玩耍之歌”,故名嘹歌。以平果县为中心的右江中游地区并具有久远性、民族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视为平果嘹歌的主要发源地和流传区域。嘹歌主要以五言四句的山歌体式为主要形式,歌词内容多反映壮族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爱情婚姻等方面,分六种曲调:哈嘹、长嘹、嘶格嘹、底格嘹、那海嘹、喝酒嘹。壮族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有感而歌,经世世代代的口头传唱,后经壮族文人后期的加工和删改,并用古壮字传抄得以流传至今。

2.嘹歌的演唱形式

嘹歌的演唱形式灵活多样,提倡随时、随地、随意的演唱形式。广西农历“三月三”歌圩节期间,在平果歌圩场上,年龄在40岁~70岁之间的中老年多选择三五成群在山上的草坪间席地而坐,以单声部或多声部演唱嘹歌。他们衣着整洁而正式,男子着白衬衣、西裤,女性则以颜色鲜亮的衣服为主。在演唱嘹歌时,会使用淳朴的语言去对歌,无伴奏演唱,有的人会手拿手抄本演唱,但更多的人选择即兴演唱,现场发挥,在固定的曲调下临时编创歌词,句尾多会有“嘹、嘹”的衬词。除了在类似的民族节日之外,嘹歌还常用于祭祀、婚庆等重要场合。尤其在婚嫁等喜庆的活动中,人们会请专业歌手唱嘹歌,以渲染、烘托喜庆吉祥之意。

(二)影响嘹歌保护与传承的不利因素

虽然嘹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存在的空间,但不难发现由于受其自身局限性和外界文化冲击的综合影响,嘹歌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凸显出了许多不利因素。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就嘹歌本身而言

嘹歌这一脱胎于壮族文化母体的独特艺术样式,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给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人们接受嘹歌带来诸多不便。比如,嘹歌原为壮语谱写并流传,听懂壮语、会讲壮话就成为学习、传承嘹歌的先决条件。要想熟知嘹歌的歌词和听懂演唱者所演唱的意思,就必须先熟知壮语。这一语言关就足以阻挡绝大部分外地区的人们了解、学习嘹歌的进程。加之嘹歌作为源于民间的民族艺术形式,歌词和曲式相对单一化、程式化,也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2.就嘹歌的传承主体而言

前文中已经讲述,当下的嘹歌传承形式仍然主要依托一部分会唱嘹歌的社会群体进行口口相传,这需要建立在“有人愿教并且有人愿学”的基础之上,且嘹歌的演唱虽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文化空间。诸如此类的原因使得嘹歌的传承主体非常有限,且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境地。在嘹歌的主要发源地——广西平果,高龄的嘹歌传承者们纷纷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子女早已不接受这些传统山歌,更多的是痴迷于现代流行音乐”。

3.从文化接受心理的角度来看

国家已经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国家成功转型为现代工业文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速度空前加快。诞生于传统农业工业文明时代的嘹歌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同时,当下社会文化消费的主体已经是“80后”出生的一代人。这一代群体成长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更多地受到现代文明、开放观念乃至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更乐意接受重感观刺激、张扬个性、时代感强烈的文化形式。由此,社会中的文化市场必定要受到这一主流群体的影响。

二、哈嘹乐队在嘹歌传承方面做出的努力

目前,对于嘹歌这一传统民族文艺形式面临的诸多问题,平果当地的文艺界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举措,哈嘹乐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哈嘹乐队成立于2003年7月。翁葵、蒋剑撰文指出,“哈嘹”的含义是去赶歌圩,意为“大家一起玩的乐队”。乐队的演唱集流行音乐与原生态音乐为一体,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音乐组合。乐队早期的成员主要有赵羽、钟明、阿伟等人,包含了汉、瑶、壮、满四个民族,创作的流行摇滚作品有《啤酒、香烟、我的歌》《终于》等,绝大多数歌曲是壮语和汉语混合演唱。而后乐队将平果壮族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壮民族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风格[4]34-36。乐队的代表作《月亮》就是源自于广西平果的嘹歌,后融入新的音乐形式所成的壮语新歌[5]104-109。

哈嘹乐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平果嘹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一个缩影,在两者结合的进程中,有“草根”音乐人的执着追求、有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也有职业歌手的鼓励和支持。通过梳理哈嘹乐队,可以得到诸多经验和启示。

哈嘹乐队的主唱莫掩策最初是平果县铝工业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主业是维修机械,唱歌但一直是他的业余爱好,且可以熟练演唱诸多类型的歌曲。一次偶然的机会,平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农敏坚鼓励他尝试将传统的嘹歌与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创作真正属于壮族的流行音乐。莫掩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灵感,开始了艰辛而有意义的音乐创作历程。作为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乐理知识的农民,莫掩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自学成才历程,通过刻苦的学习,他自己可以创作歌词,并且下载CUBASE在电脑上电子配乐。莫掩策自己介绍说,刚刚开始接触写歌时,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反反复复修改、打磨,不知道用掉了多少页纸,一首成型的原创歌曲背后经历了数十遍乃至上百遍的修改和润色①。在背景音乐的制作环节中,为了保证音乐的质量,莫掩策选用全英文的电脑软件进行录音和后期制作,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莫掩策说这一系列的过程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艰辛,但面对终于成型的歌曲,自己的心中满是收获的欣慰。最让莫掩策他们感到兴奋和难忘的是,他们收到邀请前往悉尼歌剧院参加演出,和他们同台演出的有汪峰、许巍这样国内一线的流行音乐歌手。莫掩策不失时机地在后台主动向汪峰请教歌词创作的“秘诀”,汪峰如实介绍:“多写就行”。这样一句看似平淡的话,却给了哈嘹乐队成员们莫大的信心,成了他们一直为满足大众审美要求而坚持创作的希望。

经过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的苦心坚持,哈嘹乐队的影响力在慢慢扩大,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广西已有不小的影响力。他们创作的歌曲《月亮》《表哥》《思念歌》《灼痛的欺骗》《山中画眉》《赶圩乐》《古谣在传唱》《金银泉》等作品[6]96-101,试图用原生态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来演绎壮族歌圩音乐,创新壮族民歌文化。乐队不仅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其创作的带有浓厚原生态嘹歌色彩的歌曲也受到广大歌迷的喜爱[2]275-277。更重要的是,哈嘹乐队正努力走出一条原生态嘹歌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崭新道路。

三、对嘹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乐队组合,哈嘹乐队的发展历程给平果嘹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希望和启发,但这一民歌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个案是否具有普世性的推广价值,则是需要进行一番理性思考的②。

(一)应处理好民歌创新与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所谓民歌创新,其实早已不是一个新的观念。在我国的声乐界就有“民族唱法”这样的一类演唱技法,我们所熟知的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刘斌、王宏伟等歌唱名家均属于民族唱法的歌唱家。民族唱法就是吸收、继承了我国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演唱风格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单就广西而言,为把本土民歌发扬光大,也早就开始了创新民歌的努力。从1993年起,广西开始了举办民歌节的新举措。广西人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③。1999年起“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定于每年的9月至11月期间在南宁举行,由南宁市人民政府邀请国家文化部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联合举办。1999年11月,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大地飞歌》[7]、99中国(南宁)民族服饰博览会、广西民族风情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因此一炮走红。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15年来,广西的民歌节晚会以气势磅礴的舞台设计、民歌新唱的创新艺术手法、超强的明星阵容,树立了民歌节融现代性、民族性、国际性于一炉的良好形象,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心向往之的大舞台。借助这个舞台,一批优秀的广西民歌、新创歌曲、本土歌手走进全国观众的视线,显示不容小觑的广西力量。从第一届开始,民歌节就高扬民歌新唱的旗帜,在华夏大地引发“新民歌”热潮,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民歌的关注。2012年广西卫视开播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由于群众参与度之高、影响范围之大,更是将“新民歌”的创造推向新高度③。

以上均可视为民歌发展的新态势,这种“新民歌”与哈嘹乐队的音乐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主动吸收借鉴传统民歌的优秀经验,并与现代的音乐审美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创新当然有利于民歌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原本的民歌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改变。可以预想,若单纯采用这一种民歌传承的方式,长此以往传统的民歌势必会为“新民歌”所取代。因此,平果嘹歌的传承必须要坚持“重点保护”和“普及推广”相结合的道路。所谓“重点保护”就是要运用现代化的声像手段发掘、整理濒临绝迹的平果嘹歌,要尽量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为后世保留这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供后人学习、研究之用。同时,对现有的平果嘹歌传承人以及具体的平果嘹歌曲目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统计造册,必要时以官方的名义确认相关的资质,以鼓励更多的传承人参与到保护平果嘹歌的工作中。“普及推广”则可以采用哈嘹乐队等音乐团体和音乐人正努力实践的“新民歌”道路,将传统民歌与当下的流行音乐相结合,满足更多受众的审美需求,让传统民歌这只原本束之高阁的“堂前燕”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应注意民族语言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从更广泛的概念来看,民歌是民族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艺术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8]170-171。从起源来看,民歌是民族语言最早的存在形式之一,两者可谓是同宗同源、存续相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民族语言对民歌艺术的传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传统文明已成为隐性的存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受此影响,民歌艺术的传承也变得日趋困难。因此,开展民歌艺术传承工作应考虑将民歌艺术和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民俗等相关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协调进行,扎实推进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立体性的保护工作。在这项综合性的文化保护工程中,相关高校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职能。例如,相关民族类院校开设有壮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在这些专业的课程中可以考虑增添民歌鉴赏等选修课程,既可以帮助这些专业的学生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也可以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歌艺术的目的。

(三)应协调好政府职能与民间力量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平果嘹歌等民间艺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必须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要。其一,政府应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广西平果哈嘹乐队这一案例我们发现,哈嘹乐队所取得的成绩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平果县政府对当地嘹歌的传承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当地政府积极推荐哈嘹乐队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和南宁市的民歌艺术节,这对一个民间艺术团体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和荣耀,一定会激励他们更坚定地探寻艺术道路。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民族地区可以在制定民族自治地区特有的自治条例时,专门强调保护包括民歌艺术在内的民族文化。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条例时可以更为细化地制定具体可行的相关措施。用地方法规和行政条例等形式将民歌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式确立下来,使之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的调换而随意变动,避免出现“人走歌凉”的现象。对于平果县而言,应积极整合嘹歌艺术资源,精心打磨一两部经典作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民歌文化品牌。同时,文化管理部门应深入基层一线,做好相关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并积极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对民歌传承人进行专业指导,使他们获得更长的艺术生命。在民歌推广工作中,政府部门除了定期的民歌艺术节之外还可以组建诸如民歌网站、APP之类的公众交流平台,适当降低准入的标准,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其二,民间组织积极应发挥自身灵活多样的优势,配合当地政府落实好相关的政策法规。利用“文化惠民”“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的机会,积极搭建政府部门与普通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帮助政府部门发现、发掘优秀的民歌作品,及时传达民歌传承人的诉求和愿望,鼓励他们坚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努力调动各方的力量,繁荣当地的民歌艺术。

注释:

①来源(互联网)《为什么10年前的〈魔戒>三部曲,现在依然能秒杀市场上绝大多数电影制作》。

②来源(互联网)《中国古代真的是如高晓松所说的那样「音乐不发达,古人没乐感」吗?》

③来源(互联网)《广西民歌节2014年广西民歌节介绍广西民歌节—其它—就爱阅读网》

[1]李萍.歌海奇葩竞芬芳——论百色壮族山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蒋剑,周玫,许莹莹.原生态壮族嘹歌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3]蒋剑.壮族歌圩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平果嘹歌文化品牌的打造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

[4]翁葵.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新尝试——以平果壮族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成功融合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1(6).

[5]李萍.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3(6).

[6]李萍,黄鹏,陆斐.打造平果嘹歌文化品牌策略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8(5).

[7]梁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8]杨晶雯.试论民歌演唱中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3(24).

责任编辑:谢雪莲

Thought o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Pingguo Liao Song

XUE Li-na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Nanning,530006)

Liao Song originated in Pingguo County of Guangxi is an ancient folk art form of Zhuang nationality.It expresses people's inner thoughts and emotions with simple and melodious melody and carries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With the change of times,the traditional Liao Song art has appeared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lack of succession,facing the crisis of the fault. The new era music products represented by Ha Liao Band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Liao Song art with the contemporary pop music elements in the music creation,trying to make the traditional Liao Song art appear in the present audience with the brand-new appearance.Ha Liao Band has made a useful effort and try in the art heritance of Liao Song.But there are many aspects worthy of indepth discussion.

Pingguo Liao Song,Ha Liao Band,protection,inheritance

C03

A

1674-8891(2016)06-0033-04

2016-09-10

薛丽娜(1991—),女,湖北省宜昌市人,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华南与东南亚民族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平果壮族流行音乐
平果800 kt/a再生铝项目投产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广西平果:油茶“加油”绿色发展
百色平果规划新建多所中小学校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请来平果唱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