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016-03-18吴涛马嬿黄中岩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职业道德

吴涛 ,马嬿,黄中岩

(蚌埠医学院 1精神医学系;2护理学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吴涛1,马嬿1,黄中岩2

(蚌埠医学院 1精神医学系;2护理学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医学院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传授、组织、示范等重要作用。辅导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榜样教育、契机教育、活动育人等途径,增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高校辅导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用;路径

当前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医患关系的恶化尽管有种种因素的影响,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有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导致人们对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偏低。[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既受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也受到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塑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塑造良好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正本清源,加强医学生职业道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指高校为适应医务工作者职业功能和使命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形式、载体,使医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意识、观念和行为品质的教育教学活动。[2]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缺一不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突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了高等学校育人功能,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在高等学校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3]2当前医患纠纷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医学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

目前,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医学专业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所加强。但是有部分教师和行政人员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持无力无为的态度,认为医学生课程多、考核多,职业道德教育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存在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也不迟的看法。部分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在医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自己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意识缺位。[2]目前较多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由《医学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老师承担;专业课教师更加侧重于医学知识的传授,医德教育涉猎较少;管理和服务部门通过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不强;辅导员主要侧重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主体单一,力量薄弱,亟待加强。

(二)成效欠佳

目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更加侧重道德理论、伦理知识的传授,内容枯燥乏味,形式陈旧单一,新途径、新载体的运用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单科性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缺乏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文熏陶和文化感染尚需加强。由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合力,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不足,部分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在《医学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功利性的学习,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入反思和深刻体悟较少,更多地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未能把所学的职业道德理论内化为道德观念和职业信念。

辅导员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医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能够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实施路径如何,值得探索。

二、高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发〔2004〕16号文件把“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规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医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影响最大、信任最多的人员,由于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在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中的诸多优势。[4]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传授者和价值引导者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是理解和领会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及其遵守职业道德的价值和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职业道德做了概括的介绍与阐述,具有适应各行业的普适性,但缺乏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专属性。《医学伦理学》课程详尽介绍医学伦理知识,但与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尚有差距。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管理和服务人员,具有管理者和教师双重身份,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均会融入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传授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有关规范和要求,并引领医学生学业和职业活动的价值方向。

(二)高校辅导员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组织者

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不仅要通过言教,还需躬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培育至关重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发挥实践育人作用,道德修养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医德培养。[5]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医疗卫生类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管理和指导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活动等,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和体悟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重要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高校辅导员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行为示范者

随着高校的扩招,师生比降低,理论教学多为大课形式,使授课老师与学生的熟悉程度降低,教师更多是传授知识,育人的功能弱化,教师的师德行为对学生影响也相应降低。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朝夕相处,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情况对学生影响至深。故要培育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辅导员的所作所为要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6]188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中担当示范者的角色,其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辅导员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利用课堂教学传授医学生职业道德知识与规范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还会承担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传授职业道德等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是医学院校辅导员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授医学生职业道德理论知识,辅导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医学伦理学以及有关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全面把握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本质,结合有关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热点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理论教育,为医学生职业道德实践教育奠定前提和基础。

(二)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加拿大的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道德教育社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学校教师定期在“道德教育社区”发布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教师作为“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发布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就使得师生之间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7]上述做法值得借鉴。辅导员可以利用有关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等热点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辅以引导和剖析,以加强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辅导员可以组织医学生职业道德主题辩论赛,通过陈述和交锋,使医学生明辨医德是非,解决思想上的矛盾和冲突。辅导员还可以组织有关医德的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和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去体悟医德情感,领会医德真义,进一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辅导员通过开展一系列医德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医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

(三)树立榜样彰显职业道德教育的示范价值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模仿与熏陶是重要的教育途径。辅导员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宣传身边的道德标兵和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近年来我校学生和医生中不断涌现出救人义举,从“最美列车女孩”林雪同学到路边救助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晕倒老人的薛帅帅同学,从一附院肿瘤外科金功圣、张晓静、陈延松三位医生高铁站勇救癌症病人到二附院“蚌埠最帅医生”马续祥列车上抢救病危旅客,从计星胜同学及时救助路边昏倒老人到周青同学的“环抱救人”等,这些凡人义举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报导,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这些可亲、可信、可敬的鲜活事例,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促使他们学习内化上述事例中体现的职业道德精神,并形成自身的行为范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所作所为对学生也影响至深。只有学生认可辅导员,才能尊其师信其道。若辅导员言行不一,其教导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辅导员如果能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要求,将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教育和感召作用。辅导员自身的所作所为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辅导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对学生将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辅导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四)善用关键契机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强化医学生入学和毕业离校时的职业道德教育。新生入学伊始,对大学学习和生活还比较新奇,对入学教育内容,记忆较为深刻,辅导员可以抓住此契机,邀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专家、老教授给同学们开展医德讲座,组织医学生进行誓言宣誓,使医学生心中铭记“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入学第一关,上好入学医德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医学生毕业离校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之际,辅导员继续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毕业生送上美好的祝福、殷切的期望和谆谆的嘱托,上好大学最后一堂课,扶上马,送一程,可以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在真正的医学实践中得以践行和升华。

2.加强见习、实习期间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实践教育。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8]医学生的见习、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临床实践环节,是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过程,要按照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训练学生,将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9]辅导员在见习、实习动员时,适时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会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产生较为直接的教育引导作用。在见习和实习期间,医学生要离开学校到临床教学医院、实习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学习,辅导员在此期间不但不能放松教育和管理,而应当加强与医院科教科的联系,了解学生的遵守医德医风情况,奖优罚劣,积极引导学生践行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刻地认识医德医风不良现象的危害,避免其负面影响,使医学生的医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升。

(五)组织课外活动推进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组织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转化为医学生的内在品质。[10]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活动对医学生的培育至关重要,是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辅导员可以发挥医学生的医学特长,积极组织医疗卫生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与农村、城市社区近距离接触,去感受群众对良好医德医风的期盼,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并将所学的医学生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与实践服务结合起来。只有医学生在内心认可医德的重要性,将医德规范内化为医德信念,体现为医德行为,才能实现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开展文体活动,提升人文素养,培育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本质特征和医疗职业的理性知觉,是医学科学和医疗服务的价值目标的理性提升,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11]65医学院校辅导员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深化学生的人文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协作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塑造人文情怀,进而用人文精神、人道主义观念呵护现代医学视野中的生命价值,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1]张丽红,等.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医德心理培育的必要性[J].医学与哲学,20l0,(5)

[2]何彦妮.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人学转向[J].教育与职业,2013,(14)

[3]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4]孙素芳.论医学高校辅导员医德教育功能发挥的系统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

[5]刘颖辉.试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9)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王星明,等.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

[8]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与哲学,2005,(10)

[9]廖生武,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9)

[10]赵克蕊,等.社会实践与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6)

[11]杜治政.守住医学的疆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The Role Advisors Play in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Wu Tao1, Ma Yan1, Huang Zhongyan2

(1DepartmentofPsychiatry; 2DepartmentofNursing,BengbuMedicalCollege,Bengbu,Anhui, 233030,China)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fortunately, there i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regard. Medical college advisors, as the backbo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play well their roles as the instructor, organizer and demonstrator in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hey ne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theme-focused education, fine example education, opportunity education and inspirational activities so as to raise the level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mote the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medical care sector.

college advisor; medical student; professional ethics; role; way

(责任编辑:乐程)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3.007

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14FDYMSGZS012);蚌埠医学院“辅导员工作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项目(YDXM15)

吴涛(1977-),男,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辅导员;马嬿(1970-),女,蚌埠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党总支书记;黄中岩(1977-),男,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辅导员,副教授。

G641

A

1674-5337(2016)03-0030-04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职业道德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