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3-18金晓莉赵一鸣许新宇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5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杭州市建设

金晓莉, 赵一鸣, 许新宇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5)



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金晓莉, 赵一鸣, 许新宇(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针对杭州市三江两岸绿道体系整体建设存在进度较缓,干线及支线绿道网络建设有待跟进,各县区对接区段贯通难度较大,部分精品段建设成效不够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或未达标等问题,从资源禀赋、资金投入、机构设置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协调体系、融资体系、品牌体系、运营体系、建设推进体系和配套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期加快推进杭州三江两岸绿道体系建设,为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关键词三江两岸;绿道体系;建设;杭州市

绿道是西方国家为应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推进生态人文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和足够的交往空间而提出的[1]。随着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践的深入,绿道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广东、浙江等省份也相继开展了绿道建设实践[2]。绿道开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打造城市品牌以及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浙江省杭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北部,拥有江河湖海之优势,自然环境优美,具有独特的山水格局。作为绿道的重要类型之一,滨水绿道具有多目标、多功能和整体性等特征[3]。当前,国内学者关于绿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解读、国外案例介绍等方面[4-5]。徐文辉[6]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绿道建设的“中国模式”。然而,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滨水绿道建设。因此,笔者以杭州市“三江两岸”为对象,通过现状的梳理,总结三江两岸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探讨适合杭州市实际情况的滨水型绿道构建基本方法,以期弥补当前滨水绿道建设相关研究的不足,并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政策建立,同时,也为同类型地区的滨水绿道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三江两岸建设现状

1.1建设情况杭州三江两岸区域是杭州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整治的区域,从空间上包括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西湖区、上城区、江干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区、萧山区等行政区域。其中,“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等3条主干流(约231 km),以及浦阳江、兰江、大源溪、分水江等主要支流。“两岸”指的是三江沿线可视区域,上游起于建德市新安江大坝,下游止于杭州经济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3]。

“三江两岸”绿道建设于2011年正式动工,全程716 km,目前已建设绿道144 km(含千岛湖环湖绿道70 km),各县区建设情况见表1。“三江两岸”绿道建设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组织实施,富阳市政府运动休闲办公室、桐庐县旅游委员会、建德市“三江两岸”现场办、淳安县交通运输局分管绿道建设。

1.2存在问题

1.2.1整体建设进度缓慢,各县区建设进度不一。三江两岸已建绿道仅为规划的20%,距离“2015年全面建成”的目标有很大差距。相对来说,淳安区段建设进度较快,千汾线已基本实现贯通,标识标牌和观景平台基本完善。而富阳区段建设进展则最慢,目前仅完成江滨区段10.7 km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继续推进。

1.2.2干线及支线绿道网络尚未建成,与景区联系薄弱。目前,三江两岸沿线各县区基本完成城区段绿道建设,部分区段软硬件设施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然而,主要干线段绿道仍未实现全线贯通,且已建成的绿道主干线与沿线的千岛湖石林景区、湘湖景区、瑶琳仙境景区、龙门古镇和深澳古村等景点缺乏支线联通,经济联系较为薄弱,难以发挥绿道的产业带动作用。

1.2.3若干关键节点建设贯通难度较大。受行政区划、部分路段建设主体不明确、部分路段走向不明确以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县区间的绿道建设相对较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绿道体系的整体贯通(表2)。

1.2.4绿道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远未达到标准。就各县区已建成的城区段绿道而言,存在着配套设施不完善或不达标现象。例如,部分区段尚未设置完整的标识标牌系统;部分在建的标识系统未按导则进行统一设置;部分驿站虽已建成,但呈现出空置状态;尚未设置自行车租赁系统/接驳公共交通系统等。此外,绿道养护、配套景观绿化养护、驿站经营管理等问题同样突出。

1.2.5现状建成绿道使用率较低。当前,除淳安县千岛湖环湖绿道外,各区县已建成绿道使用率普遍较低,未发挥应有效益。环湖绿道由淳安县政府统一规划,利用周边资源点开展休闲旅游,现已开展多次自行车骑行赛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县区虽然组织开展了一些自行车骑游活动和体验活动,但宣传效果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普通百姓对绿道的认识和了解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1.2.6沿线绿廊景观效果不佳。根据规划,三江两岸绿道线路大部分都属于沿江路段,仅有小部分区段由于特殊地理形态等因素未能沿江。规划线路中,部分区段江岸以砂石码头、化工厂等为主,实施搬迁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区段绿廊未能经过良好规划,基本处于原始状态;部分区段由于借道原因,受制于原有道路状况,无法达到标准配置的绿廊景观。1.3问题原因剖析

1.3.1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重点的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重点的差异性,各地政府对绿道建设认识水平上有明显差异。例如,以旅游为产业方向的淳安、建德、桐庐三地政府高度重视绿道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推进绿道建设;而部分区县经济发展的重心以工业为主导或旅游发展资源相对较少,当地政府或管理者对绿道建设存在懈怠、应付等消极情绪,导致绿道建设滞后。

1.3.2建设资金投入的相对不足。当前,市级部门资金投入过低,仅为奖励性质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各县市绿道建设的要求,加之各县区财政投入有限,导致各地绿道建设缺乏充分的资金保障。如:建德因绿道建设成本较高,导致后续资金压力加大;桐庐因绿道向周边景区延伸,导致资源缺口日益加大;富阳因绿道财政资金未及时到位,导致绿道标识系统建设滞后。

1.3.3机构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江两岸绿道建设是一项跨区县、跨部门、全流域的工作。在市级层面,主要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牵头;在具体建设层面,则由旅游、建设、水利、交通、环保及属地镇乡(街道)等多个部门协调推进。然而,各部门间由于职能交叉,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现象,进而导致绿道体系建设进度滞后。此外,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的权限不足,无法统筹协调整个建设工作。

1.3.4绿道建设品质偏低,推广力度较小。目前三江两岸绿道尚未建成贯通,各级部门还未对绿道进行宣传推广,同时现状已建成绿道品质偏低,配套服务不完善,导致市民对绿道的认知度不高,使用率低。

2推进三江两岸绿道建设的建议

2.1搭建多部门协调体系成立三江两岸绿道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统筹各区、县(市)政府以及市建委、市旅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园文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构建市—县(区)—基层联动的管理机制,协调推进各县市之间的绿道建设工作,促进共同建设、协同管理。定期定量考核建设进度,督促相关部门推进建设;不定期进行绿道建设品质评分,对于建设品质较好的区县提高下一年度绿道建设经费,对于建设较差的区县,减少或取消下一年度绿道建设经费。同时对于建设较为积极,成效较好的路段社区、单位,进行资金奖励,激发各县市及相关单位的建设热情。

2.2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针对县市交接部分绿道建设相对滞后现象,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县区非城区段建设,以保证绿道建设的顺利推进。县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将绿道建设纳入年度预算,并保证一定量的投入额度,以保证城区路段与重点路段的建设。同时,加大市场资金筹措力度,推行特许经营、绿道自身资源出租、与企业合作开展各项市场、名企冠名等多种资金筹措方式,强化绿道建设资金支持力度。成立三江两岸绿道基金会,负责长期筹措企业资金,收取个人捐助,会同政府财政一起投入到绿道的建设及后期维护中。同时,积极组织举办各类活动项目,提升绿道活力。

2.3打造特色化品牌体系积极对接杭州市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推进绿道两侧绿廊环境景观的生态化、精品化,绿道线路景区化,绿道路面国际化、标准化,打造高品质绿道景观精品线。在绿道旅游发展过程中,加大发展区域的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例如乡村观光体验、特色农业采摘等,打造独具杭州特色的农家乐[7]。同时,深入挖掘“三江两岸”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杭州文化特色的绿道品牌旅游线。同时加大电视媒体、网络经营、报刊杂志宣传力度,以“骑游三江,听涛赏景”为绿道宣传口号,由市相关部门统一宣传,各县(市)配合,推广三江两岸绿道以及周边资源,打造三江两岸绿道品牌。

2.4构筑多层级运营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运营模式,由市级政府委托常设机构提供公共服务,采用市场化招商招标管理经营性项目,增加运营效益用于绿道维护。鼓励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公共组织、政府机关和个人志愿者以“认管”的方式,参与绿道部分线路的维护管理[8]。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三江两岸绿道专门网站或APP手机系统,加强同市域主要旅行社和沿线商户合作力度,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结合绿道资源以及本地特色,适时举办全民马拉松、自行车赛事、户外电影展和文艺汇演等各种公益活动,提升绿道知名度。尝试将绿道运营线路分为试运营段、试验段、精品段等不同段落形式,通过标识系统告知和特色意境塑造,用以适应不同人群需求。

2.5差异化建设推进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建设一批示范性路段,并将成熟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域,并实现跨区域道路的顺利衔接。示范性路段可在建设理念上予以创新,尝试自然路面、透水沥青路面等新工艺工法。除了设置漫步道、休憩站和便利店等必要设施外,还可在绿道沿线非核心地带,依托乡村,鼓励建设农家民宿、生态农庄、乡村俱乐部等设施[9]。针对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因地制宜地在保护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在部分难以贯通的路段可采用绕道、搭桥等方式,形成天人合一的绿道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持生态环境。针对现状提到的关键节点问题,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推进干线绿道尽早贯通。

2.6建立完善的配套体系设立完整的标识系统,统一标识的形式、材质和色彩等,强化绿道品牌。充分重视安全防护问题,全面使用安全的绿道材质,完善警示牌、治安亭等防护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便利店、特色餐厅、休憩站、观景平台、租车点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借助网络和APP,适时向游客推送绿道概况、景点介绍、交通食宿等信息,为游客出行提供参考。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特征,开展针对性营销。充分发挥杭州公共交通的优势,统筹地铁、机动车、自行车、水上巴士等交通工具,推进无障碍换乘枢纽建设,实现绿道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绿道的可达性,进一步提升人气吸引力,进而提升绿道的经营价值。同时,努力提高绿道旅游经营者自身的服务水平、服务意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准,健全绿道旅游标准体系。

3结语

作为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杭州市山水资源条件优良,休闲旅游需求旺盛,是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滨水绿道有助于推动沿线村庄的改造升级,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沿线发展环境,增强沿线地区吸引力;有利于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丰富居民活动,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挖掘沿线文化内涵,强化城市文化品质,提升城市形象。三江两岸绿道建设将是未来整合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重要途径之一[3]。然而,由于“三江两岸”横跨多个行政区域,绿道体系建设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笔者在对三江两岸绿道建设现状进行详尽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杭州“三江两岸”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根源,以期加快推进杭州三江两岸绿道体系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

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为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龚毅, 段宁. 长沙市绿道规划初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2] 犹渝. 基于绿道理论下的重庆市绿道网构建[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 黄一成.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4] 莫方明.绿道建设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5] 周年兴, 俞孔坚, 黄震.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6] 徐文辉. 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J].规划师,2005(5):69-71.

[7] 公理, 应联行. 新时期杭州市区人口空间特征研究及规划对策[J]. 现代城市研究,2012(3):31-38.

[8] 张慈军. 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3.

[9] 方正兴. 从生态政策到民生工程:珠三角绿道建设模式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2(11):94-100.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way System of “Three Rivers and Two Sites” in Hangzhou City

JIN Xiao-li, ZHAO Yi-ming, XU Xin-yu

(Zhejiang Urban &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Key words“Three Rivers and Two Sites”; Greenway system; Hangzhou City

AbstractThere were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greenway system of “Three Rivers and Two Sites” in Hangzhou City, such as relatively slow overall construction, incomplete main line and branch line greenway network construction, great difficulty in section cutthrough of docking areas in counties and districts, not enough construction effects of some high-quality sections, and incomplete auxiliary facilities. Sources of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endowment, capital investment, institution setting and propagate extens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six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system, financing system, brand system, oper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romotion system and supporting system, which acceler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way system of “Three Rivers and Two Sites” in Hangzhou City, and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st travel strategy.

作者简介金晓莉(1988- ),女,浙江杭州人,初级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2

中图分类号TU 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7-272-03

猜你喜欢

杭州市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杭州市土地储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杭州市雾霾联防与治理的机制创新探析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