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炼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16-03-18陈翠玲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炼化岗位装置

陈翠玲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广东茂名525000)

●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

浅谈国有炼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陈翠玲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广东茂名525000)

本文从当前国有炼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入手,分别就基层领导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革措施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对策,认为培训应采取必修和选修相结合,面授、实践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员工培训;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竞争亦日趋激烈。“企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为确保国有炼化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赢得未来,立足同行之首,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强和完善员工培训工作,培养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全能型员工队伍,为打造“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和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员工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部分基层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

长期以来,有些基层车间领导片面地认为只要生产安全零事故即可的观念根深蒂固,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上,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对人才培养缺乏长远规划,没能从人才开发、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审视,未能从根本上真正重视员工培训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所在企业人才培训工作支持不够,在上级有关部门举办培训班选派参训人员时,总以岗位人员紧缺、生产任务重为由,不愿安排员工参加各类培训。

(二)培训方式未能与时俱进

部分车间在举办培训班时,仍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为主,简单地以讲代练、以说代做的“填鸭式”培训,未能从根本上依据企业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生产管理、运转模式等的变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进行培训方式的改革,培训方式单一枯燥,员工非但无法高效吸收消化老师传授的培训知识,还可能因为员工在培训中处于被动而非主动地位,容易对培训产生抗拒心理。

(三)培训内容泛而不精

目前国有炼化企业的培训除专项培训,如装置大修专题培训、青年人才培训、青年干部培训、班组长骨干培训外,平时的培训主要以车间副班培训为主。为将员工培养成“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国有炼化企业充分利用每个月副班学习时间,由车间组织安排,根据“一个岗位一个训练标准”要求,因岗因人设计有针对性的实操训练培训计划和方案,旨在将员工培训成“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的岗位全能手。

目前,由于改革的需要,部分国有炼化企业把多套关联性不大的装置联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联合车间,而有些车间管理者在组织开展副班培训工作时,为减少工作量,会安排全车间技能操作人员集中培训,为迁就所有不同装置人员,培训内容只能从通用性的安全、设备专业知识着手,员工只能掌握广泛而通用性的知识,接受与生产息息相关的工艺专业知识专项培训少,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技术性要求高、精、准的工艺专业知识。

(四)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国有炼化企业的培训方式虽然呈多元化,但常用的“填鸭式”培训方式单一枯燥;培训内容虽然涉及面广,通用性强,但实用性不高,未能因材施教;培训工作虽然项项按时按量执行,但多数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安排落实,培训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培训管理机制普遍在单独运行,考核和激励方面仅就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而考核,未与员工的薪酬待遇、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相结合,造成员工参加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优化员工培训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增强基层领导对培训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员工培训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稳定性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员工培训,可以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员工知识面,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团队精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确保企业赢得未来,必须重视员工的培训并付诸行动。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根据本企业发展规划和员工个人需求,制定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的人才培训计划,转变培训就是办办班、讲讲课的传统思想,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从党政主要领导到基层车间领导都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参加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人人自觉学习,个个积极参加培训已成为一种风气,员工的总体素质不断提升,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培训方式方法

为将员工培养成多面全能手,紧跟时代步伐,国有炼化企业应以建立“培训+互联网”模式为目标,加大对本企业实训基地、仿真系统开发、网络教学应用及培训设备租赁等培训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应更加多元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仿真培训系统和远程培训系统,推行模块式课程设置、阶段式专题培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事故模拟演练和现场培训等方式。

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为使员工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吸收消化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应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训练、网络远程在线学习培训等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还要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的丰富培训资源,尽可能多地使用仿真培训系统、电气仪表模拟训练系统、事故模拟演练系统、网络实时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等培训资源进行培训,将实际工作中遇到或可能出现的生产操作问题、事故隐患、突出事故案例、典型操作经验等引入培训课堂,减少使用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授课模式,灵活运用现代多元化培训手段,通过与员工互动或员工亲自动手操作等方式,加深员工的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判断和处理事故能力,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在大力开展炼化装置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能紧密结合生产装置及员工队伍实际,组织开发涵盖炼油化工主要生产装置的仿真培训系统,将安全事故案例和应急处置引入仿真培训系统,结合装置技改,及时组织仿真系统一致性改造升级维护;能利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的内部互联网,全力推进培训“互联网+”,既在培训中心建立仿真培训基地,又将仿真培训系统安装到装置现场;能以岗位必备和应知应会为重点,依托仿真系统突出抓好HSE、操作规程、应急处置、全流程操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建立健全基本功训练体系,构建基于仿真训练的炼化装置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全面提升炼化装置操作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生产装置安全经济运行。近年来,公司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炼油改扩建和化工调结构新建装置所需的701名员工,全部从公司内部调剂培训合格后上岗,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水平逐年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升,并保持或跃居系统先进行列,原油加工损失率、裂解损失率等20多项主要指标在系统内处于领先水平。

(三)优化培训内容,强化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为强化“三基”工作,进一步落实基本功训练,培养“全流程”操作人员,根据本企业发展需求和员工个人需求,结合员工所在岗位制定专项培训计划。

1.“实用”岗位练兵制,避免形同虚设

为提高员工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很多企业都建立健全了完善的岗位练兵制,要求各基层单位以“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为主题,严抓“每日一题、每周一练、每月一考”。部分基层单位在执行该项培训工作时未能严格落到实处,应付了事,使“岗位练兵制”形同虚设。员工虽然按要求做到“每日一题”,但出题内容简单,以工艺操作参数数值为主。应充分利用“每日一题”交流平台,将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操作难点、装置生产波动存在的问题、施工作业存在的隐患等疑难杂症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在员工中进行交流学习。

2.“妙用”一对一师带徒制度,传承精湛技能

为培养和锻炼新员工,使新员工尽快将书本抽象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岗位,熟练掌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达到岗位标准要求,国有炼化企业制定一对一师带徒制度。有些单位在落实“师带徒”制度时往往存在择师不严和跟踪不到位情况。各单位应秉承“严师出高徒”的宗旨,在签订“师带徒”协议时,必须选择责任心强、操作技能精湛、操作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师傅角色,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自“师带徒”协议签订起,必须按月、季度、半年、年为时间周期,密切跟踪落实指导学习进度,并将存在情况汇总告知学员,交由师傅重新指导。

3.“真用”远程在线学习,开阔知识视野

为满足员工广泛学习知识需求,许多国有炼化企业大力推广员工远程在线学习培训,并不断更新优化学习内容。员工根据兴趣爱好,在远程培训系统选修感兴趣的课程,扩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能力。但部分员工为完成企业规定的远程学习学时要求,并未将远程在线学习真正发挥其效用,仅仅是随便选择一门课程通过“挂机”自动播放形式完成任务。应大力宣传并定期传达远程培训系统更新课件内容,在学习内容上实行“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员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加强在线学习的监管和考核力度,充分发挥远程培训系统在线学习的作用。

4.“活用”副班学习时间,开展争当“操作能手”竞赛活动

为推进装置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培养掌握多套装置技能操作人才,国有炼化企业推出副班培训学习制度,倡导基层车间灵活使用副班学习时间,穿插开展争当“操作能手”竞赛活动。但部分车间在开展该活动时,竞赛内容还局限在以安全和设备等公共简单内容为主,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考试难度设置不够科学、通用性与实用性难以兼顾,无法满足基本功训练及岗位人才培养的要求。应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一线”和“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以岗位必备和应知应会为重点,重点切实抓好生产操作流程、应急处置等技能操作训练,从根本上强化员工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自我超越的学习潜能

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实现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员内在的学习需求,将外在的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员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将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这三个方面的转化,形成三位一体。为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国有炼化企业除对员工自费学习给予奖励外,还应完善激励、考核与约束“三位一体”的培训激励机制,将培训工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相挂钩,并通过培训形式的多元化、培训内容的优化和赋予员工培训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地发挥员工自身才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坚持“岗位练兵融入生产各环节,贯穿工作全过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全员岗位练兵竞赛。一是抓住机遇练。坚持把装置改扩建、装置开停车、装置检维修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当作培养锻炼人才的难得机遇,狠抓技能人才培训与竞赛。二是立足岗位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赛练结合、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每年采用“单位选拔选手、集中赛前培训、统一组织竞赛”的方式,组织开展10~20个技术工种、3~6个管理专业的公司级竞赛,对冠军获得者授予公司技术能手称号,破格直接晋升技师职业资格,优先参加职称评审,充分调动了员工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有307人、2469人分别取得系统全流程、装置全流程操作资格。近年来,在集团公司业务竞赛中,共获得3项团体第一、5项团体第二、2项团体第三,个人17金17银19铜的优异成绩,稳居国有炼化企业前列。

三、结语

本着“以人为本,按需培训;注重能力,学用结合;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培训管理原则,必须充分认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有炼化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基层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完善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优化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国有炼化企业打造一流队伍,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余夕志.在公司2016年培训工作会上的讲话[Z].2016.

[2] 沈壮海.管理管理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 孟玉珍.浅析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措施[J].企业导报,2009(4).

[4] 张玲玲.浅析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化工贸易,2013(1).

[5] 王燕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3(10).

[6] 王琨.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培训现状及创新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

[7] 张菊.浅谈如何提高职工培训工作质量,提升职工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

[8] 张君伟.企业职工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5(1).

[9] 王刚.中小型企业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友,2015(8).

[10] 张颖.论现代企业职工培训[J].现代工会,2016(2).

The Situation and Solutions of Staff Training in State-owned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Chen Cuiling

(Staff Training Center in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 LTD. Maoming branch,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ff training at the state-owned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in the four aspects of training viewpoint of basic-level leadership,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content and employees' initiative of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the optimization reform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aff's overall quality, and proposes that staff training should be conduc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lsory and selective cour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face-to-face teaching, practice and network training.

Staff training;current situation;solutions

2016-07-23

陈翠玲(1981-),女,广东茂名人,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培训中心从事培训管理工作,研究方向:职工培训,继续教育.

F272.92

A

2095-5987(2016)05-0047-04

猜你喜欢

炼化岗位装置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轰趴装置指南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炼化企业的中国高度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