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探析

2016-03-18吉小燕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社区资源

吉小燕

(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探析

吉小燕

(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是我国首个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种类多、特征异,应根据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不同类别及复杂性、针对性、间接性、价值潜在性等特点,从多渠道引进优质资源、多群体参与课程开发、多元化的课程设计、规范化的课程建设四个方面开展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方式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1]社区的发展关系到社区居民整体的发展,而社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教育,只有社区教育发展了,才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了积极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2016年7月我国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首个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明确了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五项任务,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提升社区教育内涵”[2]。在提升社区教育内涵方面,着重强调了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社区课程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社区教育有目的的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的具体成果,又是社区教育塑造和发展自身的基本要素,”[1]同时也是提升社区教育内涵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关系到各级各类社区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社区教育整体的发展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如何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是当前社区教育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定义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指社区内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狭义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即在设计课程及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对于回答学生学什么、采用哪些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教学、制定何种评估方案等问题所利用的资源,包括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3]本文所指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和社区发展需求的各种资源以及形成具体课程的直接资源。

(二)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分类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主要有四大类: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人力资源、综合资源。物质资源主要包括物力和财力,包括社区公共活动体系和社区成员所拥有。精神资源指社区中各种公共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区价值观、行为规范、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人力资源指社区成员中的劳动力,具体指经过专业训练、有一定的社区教育课程方面的知识储备的人才总量。综合资源指社区原有的对社区教育课程有一定作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政治资源。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是实施和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与载体,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课程目标,以及强化课程效果。对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分类的了解有助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规划。

(三)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特征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既有一般课程资源的特性,又有社区课程资源的特殊性——动态生成性。对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特征的了解能针对性地实施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有复杂性、针对性、间接性和价值潜在性。复杂性是指社区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拥有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也不同,不同社区内居民需求不同,同一社区内居民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也千差万别。针对性是指社区教育不同课程资源能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学习需求。间接性是指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不能直接用于课程建设,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转化。价值潜在性是指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只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只有真正进入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全过程的课程资源才能称之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且该类课程资源的价值需教育工作者的加工整合和挖掘才能体现。

二、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方式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是我国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种类繁多,特征各异。基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价值潜在性,需多渠道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引导社区教育本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复杂性,需多群体参与课程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细化和分类;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针对性,需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社区教育课程的间接性,需进行规范化的课程建设,避免课程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

(一)多渠道引进优质课程资源

社区教育优质课程资源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和社区发展的需求,对社区教育具有引导作用,特别是思想的引导,尤其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确立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优秀课程资源能够实现社区教育课程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为社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深度挖掘本地社区课程资源所存在的价值,促进社区教育本土化、特色化。社区教育资源引进可依据以下三点考量:一对引进的优秀课程资源做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确定选取的原则,评估引进课程对当地社区居民和社区教育的价值;二是考虑资源引进的可行性,审视当地社区教育的条件,引进的优秀资源应与已有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相匹配,如教师的技能知识水平,社区教学的器材、场地、设备等;三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实际发展需求的落实,思考优秀资源与社区之间的适切性。社区需求是制约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引进的主要因素,引进优秀资源时需考虑社区居民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先前经验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和社区发展的阶段性需求,避免盲目引进。社区教育资源引进方式有以下三种。

1.聘请社区教育的“专家”开设讲座。聘请社区教育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使社区教育管理者站在较高水平去思考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专题讲座的开展,能够使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分阶段进行,并对每一阶段做切实可行的规划,有利于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专家开设讲座既能引进最新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又能调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

2.去优秀社区参观学习。去优秀社区参观学习,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优秀社区的独特优势,及时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了解优秀社区与本地社区存在的差异,明确本地社区工作任务和要求。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开阔学习者的视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迁移能力,对于本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参加社区教育学术论坛。参加社区教育学术论坛可以了解社区教育最新的发展动态,获取最新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包括最新的课程大纲、教材、教学方式等。在学术论坛上可与众多名师专家进行交流、了解本地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和改进本地社区教育的课程资源,促进本地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多群体参与课程开发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由社区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社区教育课程编制、社区教育课程实验的开展、社区教育课程评价实施四部分组成。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原材料是社区教育课程资源[4],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需借助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力量,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既能开发有形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也能开发无形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既注重显性课程资源开发,也注重潜在课程资源开发。[5]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需考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主体产业、区域文化、居民结构、个体学习需求、社区建设发展的人才资源需求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全面考虑以及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建设,仅靠社区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应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具体来说,多群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群众组织等。

1.与政府部门合作

“社区教育是由政府倡导、部署推行的一项社会政策”[6],政府在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政府部门是街道办事处。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作用体现在:第一,政府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的全局部署和规划,对于规划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起着宏观指导的作用。第二,社区教育活动由各式各样的行为组成,如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个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物质文化行为等,这些行为的管理只依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应依靠政府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管理。政府加强协调管理有助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有序展开。第三,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政府合作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起到一定的物质保障。

2.与教育机构合作

教育机构是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社区教育课程能获得一些专业性、建设性的意见,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机构包括当地的学校、培训机构、一些师范院校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专家组成的协会、教育工作者的行业协会等。他们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有探究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直接指导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同时教育机构有较好的师资,与教育机构合作,可扩充社区教育兼职教育队伍。

3.与群众组织合作

群众组织是政府为了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维护特殊群体的利益而建立的组织。主要有中国青年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工人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等。他们有庞大的组织,拥有众多的人员数量,在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开展了众多生动、有效的活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群众组织合作,能拓宽社区教育课程的广度,如中国妇女联合会能从家庭教育角度和妇女自我意识教育方面对课程设计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能为全国生活在城市社区的2000多万残疾人提供教育需求。

(三)多元化的课程设计

“社区教育课程设计是社区教育机构根据社区教育目标,设置社区教育课程计划、制定社区教育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过程。”[7]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参与,社区教育课程设计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息息相关,课程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分配与使用。社区教育课程设计的完善能够促进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是指课程设计与社区多元需求紧密结合,即课程设计应立足居民需求、科学普及、文明素养、社区发展、社区治理、服务实践等方面。只有满足社区教育教学的多元需求,才能促进居民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才有助于社区课程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应从以下三点出发。

1.立足居民需求

课程设计立足居民需求,需做好前期的需求调查,通过问卷发放、实际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资料,了解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特别是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同时要建立实时反馈制度,及时补充和完善居民需求,使课程设计与居民需求保持动态平衡。

2.立足科学普及、文明素养

课程设计立足科学普及角度,能够使课程设计具备系统的理论支架,避免课程编制过程中出现错误,能拓宽居民的知识面,获取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剔除愚昧思想,提高生活质量。课程设计立足于文明素养,能够实现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社区教育基本目标,陶冶居民的精神世界,丰富居民情感生活,改善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使课程资源建设更好更快的推进。

3.立足社区发展

“社区教育从范围上将是一种区域性教育”[7],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基本上在本社区范围内。社区教育课程设计应立足于社区,以社区环境、社区条件、社区的教育资源、社区的特色为基础,以社区的发展为目标。课程设计立足于社区发展,能充分利用好本地的资源,增强社区教育课程的亲切感、说服力和示范性;同时也能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如果离开了社区发展谈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就会使这项建设失去内在动力,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也将成为空谈。

(四)规范化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涉及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化的课程建设是指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制定标准,规范社区教育课程中重复出现和不受欢迎的课程,获得最大的社区和社会效益。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社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是有限的,规范化的课程建设可减少课程资源的浪费,做到课程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能使社区教育课程发展少走弯路,满足大部分居民的教育需求并刺激居民学习兴趣,促进社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社区教育的认可度和美誉度。规范化的课程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阶段性课程目标

社区教育课程目标是进行社区教育课程资源选择、实施、运用的基础,也是规范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提。由于不同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居民需求、课程资源不尽相同,社区发展阶段不相同,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应分阶段制定,这样既能够针对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弄清楚每个阶段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课程目标分阶段需注意阶段目标与整体目标的连续性,同时处理好课程目标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之间的关系。阶段性课程目标能使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特色性。

2.适切性的课程内容

适切性的课程内容指社区课程内容应切实符合本社区的发展需要、社区居民的发展需求。社区发展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需求不同,适切性的课程内容能满足各个阶段的“特殊需求”,避免课程的重复性和不受欢迎。将适切性的课程内容作为规范化课程建设的一个衡量标准,体现了课程评价的人文色彩,且真正做到了课程应“需”而设,有利于本土化课程的建立。

3.健全的课程要素

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把课程要素界定为“课程内容的组成单位,研究课程组织结构所必须考虑的因素”[8]。社区教育课程要素是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单位,是组织社区教育课程的经纬线,它将各种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组合起来。健全的社区教育课程要素包含社区教育课程目标、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社区课程评价等要素,缺少任一社区教育课程要素,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就难以规范,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就不完整,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需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建设符合社区教育规律与特点、具备课程基本要素的课程。”[9]

[1] 李惟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与指南[M].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55,6.

[2] 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6]4号.

[3]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91:114-115.

[4] 杨淑珺.泛在学习视域下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9(11):103-105.

[5] 叶忠海.社区教育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82.

[6] 苏民,刘瑞丽.社区教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157.

[7] 黄焕山,郑柱泉.社区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175,177.

[8]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01.

[9] 宋其辉.如何看待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之二)——规范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势在必行[J].成才与就业,2011(19):24-25.

Analysi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Community Education

Ji Xiaoyan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Shandong, Qufu 273165)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paper of Opinions 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hich makes it clear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is the first guiding docu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types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trait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such as pertinence, complexity, indirectness, potential values and so on,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hould introduce resources with high quality from multi channels, diversify curriculum design and standardize courses construc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modes

2016-08-24

吉小燕(1991-),女,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G779

A

2095-5987(2016)05-0074-05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区大作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中秋明月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