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词语考释三则

2016-03-18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尹 思(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词语考释三则

尹 思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摘要]《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中部分词语“字面生涩而义晦、字面普通而义别”。其中,“奢遮”是联绵词,表“厉害,出色,非同一般的”,是官话和吴方言词语,今仍保留在吴方言中。“啰唣”也是联绵词,表“吵闹,纠缠”,今保留在西南官话和吴方言中。“色目”表“身份、人品”,是古方言词语。

[关键词]《京本通俗小说》;“奢遮”;“啰唣”;“色目”;考释

《京本通俗小说》由清代缪荃孙于1915年影刻,包括七篇小说,《碾玉观音》即其中一篇。缪荃孙在跋语中说:“的是影元人写本。”但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此话不可信,认为这七篇小说实际是从《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中抽出来的。《碾玉观音》在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中为第八卷,题为《崔待诏生死冤家》,题下注:“宋人小说题作《碾玉观音》。”同时,据学者考证,从《碾玉观音》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说话人的口气和对朝代的称呼、篇首引用的诗词等方面来看,该小说应该是南宋末年的作品。但是,本篇确有后人修改过的痕迹,如“元来”写作“原来”,这并不是元代及其以前的写法。《京本通俗小说》有缪荃孙影刻的“烟画东堂小品”本,1954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此排印。[1]刘坚编写的《近代汉语读本》收录该篇时据排印本转录,同时参考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本文即参考刘坚转录本。

《碾玉观音》使用了不少当时的口语词、方言词以及新词新义,有些词语“字面生涩而义晦、字面普通而义别”[2]。本文选择三个词语试作解释。

1 奢遮:联绵词,“厉害,出色,非同一般的”

他有个花枝也似女儿,献在一个奢遮去处。这个女儿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诏逃走了。

“奢遮”,又作“唓嗻(嗻唓)”、“唓遮”、“伡遮”、“ 嗻”。因“奢”与“唓”、“伡”音近(《广韵》:“奢,式车切”,书纽麻韵;《字汇补》:“唓,音车”;“伡”,从人车声,音同车;《广韵》:“车,尺遮切”,昌纽麻韵),“奢”与“”音同(由奢得声);“遮”与“嗻”音同(《广韵》“遮,正奢切”,《集韵》“嗻,之奢切”,均为章纽麻韵),故这几个书写形式常常通用,实为一词,且为叠韵联绵词。“奢遮”最早见于宋代,是当时的俗语词,例如:

从今数去,尚有五十八生朝里。待儿官大,做奢遮会。(宋赵孟坚《感皇恩•次任为慈帏寿》)

孟子便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便说得恁地奢遮。(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宋石孝友《亭前柳》)

又好人才,又写得算得,又是唓嗻大官府第出身。(宋佚名《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根据上下文意,“奢遮”、“唓嗻”在句中表示“厉害、非同一般的”;而“伡遮”与“好事”相对,意为“非同一般的事情”,此处属词类活用。

该词在元代也较为多见,例如:

(1)不是我心邪,自别离已后,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元王实甫《全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2)他生的玉容倾国又倾城,俊的嗻唓俏的疼。(元佚名《全元散曲•套数•自然集道词》)

(3)那厮畅好是忒唓嗻。(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

(4)劣冤家水性特随斜,陡恁唓遮。(元张彦文《一枝花》套曲)

例5“瘦得来唓嗻”一句,明代王伯良注曰“形容其瘦甚之意”,意即“唓嗻”表示“厉害、非比寻常”义;例6“嗻唓”与“倾国又倾城”相对,表示“出色、非同一般的”;例7、例8亦表示“厉害”义。

该词在明清时期被大量使用,且以“奢遮”这一词形最为多见。

(5)至于本质下劣,就是奢遮的国手师父指教他秘密几多年,只到得自家本等,高也高不多些儿。(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6)你是个唓嗻的人,明日与你十来个银子,到苏州盛家母舅处,撺贩些尺头来,也可得些利息。(明陆人龙《三刻拍案惊奇》第十六回)

(8)苗丁失惊道:“先生好奢遮本事,便宜这呆鸟了!呆鸟,你且割三五斤熊肉给我,爷若爱吃,便再来买。”(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三)

(9)辛亏那城隍奶奶长舌妇,却是十三分奢遮的。(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 “唓嗻,能而大也。”[3]可证“唓嗻”表示“厉害,大的,非同一般的”义。

《汉语方言大词典》认为“唓嗻”一词属官话和吴方言语词[4]。根据对使用该词的文献作者籍贯的考察,我们认为其说可信。上例中,王实甫是河北保定市定兴人,高文秀是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均属官话区人士。而其他作者均系吴方言区人(除籍贯不可考的作者):赵孟坚乃海盐广陈(今嘉兴平湖广陈)人,黎靖德乃永嘉县(今属浙江)人,杨景贤和陆人龙均为浙江钱塘人,凌濛初乃浙江乌程人,冯梦龙系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夏敬渠为江苏江阴县人;而张南庄,据《何典》“海上餐霞客”所作的跋得知,其应为“上海才子”,且《何典》本身就是一部用吴方言写的清代讽刺小说。

今天,普通话已不再使用“奢遮”,但吴方言中仍保留着该词,如嘉兴话(音)说:“你们都来看啊,看小明积木搭得奢遮哇?”意思是小明积木搭得很厉害;无锡话(音])说:“伊个毛丫头蛮奢遮格!”意思是这个小女孩很能干。

2 啰唣:联绵词,“吵闹,纠缠”

他是个不爱财的名将,家道贫寒,时常到村店中吃酒,店中人不认识刘两府,欢呼啰唣。

“啰”和“唣”均未见于《说文》,当是后起字。《辞源•口部》:“啰,见‘啰唕’。”[5]《汉语大词典》:“唣,亦作唕。”[6]《广韵》:“啰,鲁何切。”“皂,昨早切。”“唣”与“皂”音同。“啰”属来母歌韵,“唣”属从母皓韵,两字既不同声也不叠韵,当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啰唣”又作“啰唕”、“罗唣”、“罗皂”、“噜唣”、“哕唣”,最早见于宋元时期,是当时的方言词。《碾玉观音》即其中一例,同时期用例还有:

(1)外面啰唣。末:“莫是报捷来?”净:“不是。”外面啰唣开门看。末:“见甚底?”净:“老鼠拖个驮猫儿。”宋元佚名《全元南戏•张协状元》第二出

(2)听得闹吵,想为锦征袍啰唣。元刘唐卿《全元南戏•白兔记》第十七出

(3)听得闹吵,敢是我儿夫看诗啰唣。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七出

(4)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罗唣。元高明《琵琶记》第十八出

(5)什么人在窑中罗唣?净、丑:“好教公公知道,这孙二道哥哥占了他家私,要告哥哥,我每二人在此劝他。”元徐畛《全元南戏•杀狗记》第十七出

“啰唣”与“闹吵”、“寻争寻闹”相对使用,可见“啰唣”应当表示“吵闹、纠缠”义。

到了明清,该词用例逐渐增多,且词形不一,以“罗唣”这一词形居多。

(6)那先生被我们啰唕的去了,我们也去罢。明汤显祖《邯郸记•度世》

(7)那些牛头马面纷纷的走将拢来,要把铁索套在头上。马自然凭他噜唣,也只是不动。明周清原《西湖二集》第三十卷

(8)众人一齐起身赶进来看见,先把王妻拴起,正要根究王林,只见一个人撞将进来道:“谁在我家罗唣!”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9)如今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10)催了一日,到得晚间,探门的探门,发瓦的发瓦,十分啰唣。清笠翁先生《合锦回文传》第五卷

(11)百寿道:“太太吩咐叫金台打和尚。”窦爷喝道:“休得罗皂。”清不题撰人《金台全传》第四十三回

(12)又怕有人哕唣,悄悄吩咐众家丁,保护车辆飞速出城,愈快愈妙。清西泠野樵《绘芳录》第六十三回

另外,文献中亦见到用“罗罗唣唣”或“啰啰唣唣”,应当是“罗唣(啰唣)”按照“AABB式”重叠产生的多音节词,也表示“吵闹、纠缠”义,且程度更深。例如:

(13)旦云:“员外请坐。”牛员外云:“你这等罗罗唣唣的。”元佚名《全元杂剧•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14)一会儿战船上军士起来,又啰啰唣唣,你也说道:“不见了枪。”我也说道:“不见了剑。”张也说道:“不见了戟。”李也说道:“不见了刀。”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一回

“唣”本不独立使用,后来受“啰唣”词义的影响,也可单独表示“吵闹、纠缠”义。例如:

(15)大爷好没正经,怎麽在佛前唣。《明清民歌时调集•白雪遗音》卷四

(16)后来人知道的多了,就有街坊闲汉气不愤,道:“放着我们本坊本里的人不相与,倒同远处人来往。”就打砖撂瓦的唣。清曹去晶《姑妄言》第一卷

今天,西南官话中仍然保留了“啰唣”和“唣”的用法,只是词义范围有所缩小。《重庆方言》:“重庆话‘唣’当是‘啰唣’之省。今川西邛崃、大邑、温江、蒲江、乐山等地俗谓小孩子不听话、纠缠大人、耍赖,仍将‘啰唣’或‘唣’混用。”并引用《邛崃①县志•方言》 :“唣、啰唣:小孩有病或所求不遂而不服安抚,哭闹纠缠。郭沫若《行路难》:‘佛儿那孩子真是唣人,我把他捆在那褓母车上,自从你走后他就哭起了。’只是词义范围已缩小到小孩的哭闹纠缠了。”[7]今天四川等地仍说:“娃儿生病,一晚唣到天亮!”同时,吴方言也保留了“啰唣”的用法,茅盾《动摇》:“农民们都对着她们看,很嚷嚷的议论着;有几个还走到她们面前啰唣。”温州话也说:“个地方啰唣。”

3 色目:名词,“身份、人品”

当时虞候声诺,来寻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色,《说文•色部》:“色,颜气也。”段注:“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谓色。”本义指脸上的神情、气色,又转指颜色,后来由颜色的不同引申表示“种类”,属晚起义。唐李延寿《北史》卷二十二:“又遣晟往索钦,雍闾欲勿与,谬曰:‘客内无此色人。’”唐代又有“色色”(各种各样)、“色役”(各种名目的劳役)、“色类”(种类)等词。

大概在唐代,“色”和“目”类义并列构成联合式复音词,初始义表“种类”。《唐律疏议》:“约,谓先知夫身老、幼、疾、残、养、庶之类。”疏议曰:“以其色目非一,故云‘之类’。”事物有类,人亦有别,故后来相似引申出“身份、人品”义。唐蒋防《霍小玉传》:“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十郎相当矣。”《碾玉观音》中的“色目”用的正是此义,全句是说“(虞候)来找这个看郡王的人,(这个人)是什么身份的人?”该用法亦见于宋元时期的其他文献中:

(1)郓州发地得一铜弩机。甚大,制作极工。其侧有刻文日:“臂师虞士,牙师张柔。”史传无此色目人,不知何代物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九

(2)事定,因访日者,莫见也。问于村中,亦曰:“未尝有此色目人。”宋王铚《默记》卷中

(3)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

(4)凡验自缢人,先问元申人:其身死人是何色目人?见时早晚?曾与不曾解下救应?宋宋慈《洗冤集录》卷之三

(5)立功之人色目不一,或输家财助国,或赍蜡弹,冒险阻,或以进言献策。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二

例3上文详述了“士农工商”不同的衣装服饰,下文“色目”与其对应,其表“身份”义显而易见。其余几例亦表“身份、人品”,不再赘述。

表“身份、人品”义的“色目”在明清时期也偶有用例,如下:

(6)巡视京营兵科给事中吴亮嗣、陈备御七款曰:“振士气,武将不拘色目,一以材武为殿。”明《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九

(7)凡大选,曰色目,曰状貌,曰才行,曰封赠,曰袭荫。清王鸿绪等《明史•选举志》

(8)装演十余莃,莫知其色目;呕哑歌唱,亦不知其何曲也。清乐钧《耳食录》二编卷八

今天,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均未见“色目”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认为该词属“古方言”[4]。

参考文献:

[1]刘坚.近代汉语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第4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徐渭.南词叙录注释[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9.

[4]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7]转引自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2.

[8]转引自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Words in Jingben Popular Stories: Grinding Jade Guanyin

Yin Si
(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Some words in Jingben Popular Stories: Grinding Jade Guanyin are to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Shezhe”is a binding word and mandarin in Wu dialect, which means “great, outstanding and extraordinary”. “Luozao” is also a binding word and belongs to southwest mandarin as well as Wu dialect, which means “noisy and tangled”. And “Semu” means “status and personality”, and belongs to ancient dialect.

Keywords:Jingben Popular Stories; “Shezhe”; “Luozao”; “Semu”; interpretation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83(2016)02-0099-04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简介:尹思(1992—),女,汉族,四川乐山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