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心相通,才能合作共赢

2016-03-17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一带战略

姜浩峰

比之2015年,今年的“一带一路”建设该如何扎实推进? 2016年对外经济领域会有哪些亮点呢?种种迹象表明,唯有抓住“民心相通”,才能有所作为。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就2016年的重点工作,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14年11月11日,D8804次动车从乌鲁木齐开往哈密,途经达坂城风电场。

“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如何“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李克强提到——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项事宜。

比之2015年,今年的“一带一路”建设该如何扎实推进?亚投行也好,中企走出去也罢,包括如何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等,2016年对外经济领域会有哪些亮点呢?种种迹象表明,唯有抓住“民心相通”,才能有所作为!

打造“一带一路”

精品案例

关于如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此说:“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如何达到“和平友谊”与“共同繁荣”?

对“一带一路”的具体理解,各国各地区甚至中国国内,一度都有不同的声音。就其英文翻译来说,一度称为“One Belt One Road”。2015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和外文局正式确认了“一带一路”的英文官方翻译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时,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就曾指出:“‘一带一路要做到‘五通,即政策要沟通、道路要连通、贸易要畅通、货币要流通、民心要相通。”统一规范译法,无疑是在朝着“五通”迈进。

展望2016年,在沿线一些国家逐步认可乃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之际,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赵磊教授如此表示:“2016年就要打造精品案例,开始用事实说话。”赵磊认为,“自2013年9月至今,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看法,逐渐形成了两个群体,一个群体基本是一无所知,如分不清‘一带一路还是‘一路一带,反美战略、化解过剩产能等是基本印象;第二个群体对‘一带一路有审美疲劳。但我认为,‘一带一路每一年的核心亮点是不同的。如果说2013年是其提出之年,2014年是规划之年,2015年是顶层设计和理论支撑之年。2016年,关键是要有精品案例。”

2016年1月7日,由浙江金华开往中亚腹地哈萨克斯坦的X9010次列车缓缓驶出金华货运西站,满载着“中国制造”的机电、园艺、休闲等货品,将行驶5000多公里的,7天左右时间到达目的地。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张建平最近表示:“关于‘一带一路,2016年比较重要的就是围绕已有成果,扎扎实实地做好项目的对接,不仅是战略规划层面的对接,还要更好地促进对接的实施,进行密切的政府间的沟通。”张建平认为——比如金融领域,将寻求政策性或者商业性的融资支持点;企业家方面,则要更多地寻找投资机遇,更要注重研究风险如何防范。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稳定对外贸易,调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外商投资限制性条目减少一半,95%以上实行备案管理,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

虽然数据显示“一带一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变化,但中银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博士则认为,“一带一路”实际上对短期经济提振的作用并不大,其贡献要从长计议。“从长远看,中国经济要从主要看GDP指标转为看GNP,那就要看‘一带一路能带来多大的投资回报率。”

所谓GNP,系指一个经济体内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比之短期的产能转移等来说,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发现新的需求,比短期刺激经济更重要。

从2015年的案例来看,高铁“走出去”战略有了一定成效。比如中国企业赢得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比如中国到老挝铁路已经开工建设,比如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也已经正式启动。作为世界高铁领域的后起之秀,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助推器。业内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改造升级国内铁路系统的需求,而中国高铁不断缩小与世界顶尖技术差距的同时,拥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

毋容置疑,高铁“走出去”绝非一马平川之坦途。比如2014年11月,墨西哥政府在宣布中企中标墨西哥一高速铁路项目4天后,突然宣布撤销中标结果,并决定重启投标程序。尽管墨西哥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这也给中国高铁企业“上了一课”。毕竟,铁路投资建设项目通常会跨越一个国家的几任政府,这其中的变数就会增加。

“一带一路”战略,同样面临着跨越一个国家几任政府的问题。可以说,高铁“走出去”遇到的问题,“一带一路”都会遇到,甚至可能更艰巨。

中资的形象与安全

今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财政部前副部长金立群出任行长。2月5日,亚投行正式宣布任命5位副行长,他们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印度、韩国、印尼。

周汉民分析认为,中国目前是世界利用外资的第一大国,同时中国是对外投资的第三大国,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都基于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把我们需要什么、怎么做全部勾勒好。“对走出去的投资环境要把握,这包括五大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法制。”

除了高铁“走出去”战略以外,近年来,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中国资本并购国际公司的进程亦有加快。安邦保险等依旧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充当起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的主力军。万达集团在2015年在海外并购方面加大了力度,重点出击文化和体育领域,构建大娱乐圈。欲成为全球半导体巨头的紫光集团收购动作不断。阿里巴巴在媒体并购方面不断出击。

如何树立中资的良好形象?

在走访、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哥拉、马达加斯加后,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介绍,“一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少了解,不清楚有什么项目、领域可供合作,也不了解当地政府是否对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二是目前一些沿线国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可能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员工也面临人身安全的威胁;三是部分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容易产生纠纷。”尽管宗庆后表示“我们在非洲国家考察时发现,那里充满着机遇与商机。如果能到当地投资,既可帮助当地的发展,又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但对一些后顾之忧,他依然皱起了眉头。

今年“两会”,宗庆后准备提交一份题为《关于驻外使馆、相关部门加快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议。“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驻当地使领馆帮助解决。对此,我提出了几点建议:政府要把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上升到国家间合作的层面,签订投资保护协议;驻外使领馆要加强对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等国情的研判,给予企业正确引导,避免出现宏观风险,同时应该帮助企业更好融入当地文化,顺利实现本土化发展。”

某种程度上,借助华人、华侨的力量,或可带来积极的影响。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社长李建华即称:“‘一带一路建设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华侨华人期待通过中国‘两会的召开,让‘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思更加具体、完善。”

李建华甚至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华侨华人占海外华人总数的一半以上。海外华侨华人是连接所在国与中国的桥梁,是民间外交家,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前锋。他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响应,无时无刻不关心它的发展进程。

第三批自贸区或将出炉

就国内来说,应该抓紧时间做好自身本该做好的事。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告诉《新民周刊》,本次全国“两会”,他有一个提案——《关于加快港口岸电建设,促进节能环保的建议》。蓝闽波表示,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港口码头的节能环保应该要提上重要的议程,加快港口岸电建设,能促进节能环保的建议。“美国是率先要求新建码头采取环保措施的国家,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对船舶靠港期间使用岸电做了强制性规定。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港口码头实施船用岸电系统改造的支持政策,并要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或者转换低硫油,以减少污染物排放。”蓝闽波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港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我国低硫油生产和供应还存在困难,因此使用岸电成为船舶及港口减少空气污染的最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推广岸电的社会环境和实践基础。”

对于国内资本机构和企业来说,通力合作亦应该是题中之义。以湖南省为例,就由省政府出头,印发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年-2017年)》。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湖南方面表示,将以长沙为节点城市,以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点平台、重要机制建设为依托,着力实施“六大行动”——装备产能出海行动、对外贸易提升行动、引资引技升级行动、基础设施联通行动、合作平台构筑行动、人文交流拓展行动。甚至直指——建设8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总投资3000多亿元,将湖南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湖南之所以有此底气,诸如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等一系列高铁企业扎根湖南,以及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装备制造业“湘军”突起,与之皆有关系。

2015年7月7日,中国首列出口欧洲马其顿的动车组,在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竣工下线。

在赵磊教授看来,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概括为16个字——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项目推动。“没有标志性项目,一切都是浮云。”赵磊说,“政府引导方面,比如做到签证便利化、领事保护、沿线安全风险防范等;企业主体的意思也很明确,亦即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是生力军。在此基础上,如果有了标志性项目,也绝非一蹴而就,若想真正做成‘一带一路项目,文化通融亦很重要。”

当然,首先值得期待的,则是国内新的自贸区逐步产生。“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李克强在回顾2015年工作中,如此说道。

上海金融学院浦东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本华预测,全国“两会”之后,湖北、重庆、广西等有可能成为第三批自贸区。

“目前,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已建立自贸试验区,对吸引外资的帮助较大。”肖本华说。有媒体披露,地方“两会”期间,已有多个省市积极申报自贸区,目前来看,除青海、吉林、北京、山西、西藏、河北之外,其余21个省市(自治区)都提出申建自贸区。其中至少有16地已经将申建自贸区明确列入2016年工作计划。

“在第一和第二批自贸区之后,第三批自贸区需要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探索可复制和可推广经验,需要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肖本华认为。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则表示,积极申报自贸区的地区占据地理位置优势,申报的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临边、临港等地区,交通顺畅,发展贸易较为便利。同时,地区经济基础较好,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为自贸区发展作支撑。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在2016年有所突破,来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壤省区的“两会”代表委员,以及港澳台代表委员,纷纷有所建言。

比如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穆合塔拜·沙迪克认为,目前中央政府在“一带一路”政策规划下,也在新疆也出台了很多对新疆发展有利的政策。她表示:“新疆阿拉山口其实和哈萨克斯坦非常近,所以附近经常有外国人过来交易,商品贸易往来很多,所以这次我们的提案中,也有希望国家加强力度扶持民族药业的内容,包括维吾尔药业的祖卡木颗粒等,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政策能够出口到国外,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作为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曾经以《我的中国心》唱红大江南北的张明敏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香港的一条路,是中小企、年轻人等面临的机遇。他希望年轻人能真正认识香港,认识中国历史。张明敏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香港的自由港角色并无改变,甚至确立了更明确的目标,如香港透过与内地不同“兄弟港口”的配合,可有更好发展。他呼吁香港人扩阔眼光,明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香港的方向性意义。“国家点出一条路让你行,你是否会前行?”张明敏如是说。

猜你喜欢

一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连起健康之路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