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总书记面对面

2016-03-17

新民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李斌代表总书记

与总书记面对面共商国是,这样的时刻特别珍贵。

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一到北京,就在期盼着这样一个时刻的到来。3月5日下午,他们走过高高的人民大会堂台阶,走进上海厅,怀着激动而又急切的心情。

上海厅温暖如春。柔和的灯光,喜气盈盈的氛围,笑意写在每位代表的言谈中。心情特别激动者之一,是朱国萍代表。她是我的老朋友了,10多年前我还在新民晚报文化部兼党支部书记时,和她所在的长宁区虹储居委会党支部,结成了友好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当天下午,当我们从大客车上下来,一起走上人民大会堂台阶的时候,朱国萍忍不住地跟我说:“过一会,我要跟总书记一起坐在主席台上了。”

从大会堂北门进去,沿着紫红色高高的阶梯,走向上海厅,一路上朱国萍不时提起这个“没想到”。虽然每年都能面对面和总书记一起共商国是,但是和总书记并排坐在主席台上,还是开心。

当天下午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第一次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与60多位上海代表一起,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与以往不同的是,主席台上有三位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来自社区的朱国萍、来自工厂的朱雪芹、来自农村的孙跃明。

朱国萍说:“这是最大的书记和我最小的书记坐在一起。”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公司总工艺师李斌代表,是一位著名技术能手,已经兼职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当天下午审议时,他有一个发言,这位一直埋头在一线工作的工人代表有点紧张。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对他说:每年都见面,紧张什么呀。

李斌发言时,提出了加强技工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说,我们要想办法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工人阶级是主人翁,主人翁的地位要体现出来。这让李斌很开心。

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是位院士,他就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学研实效,用好创新人才提出了建议。习近平说,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与总书记面对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一些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等。总书记边听边记、不时插话。总书记强调,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今年春节,上海主城区内第一次实现了烟花爆竹零燃放,延续了千百年的一项旧俗,就此在上海彻底改变,这是上海加强基层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一次生动实践。习近平在讲话时强调,上海基层取消了招商引资的职能,心无旁骛,基层有了更多精力和能力,做好服务管理和保障民生的工作。我过去常讲,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工作很关心,特别谈到上海的国际形象好、影响大,各国首脑政要对上海这座城市交口称赞。

总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上海抓落实推进,抓攻坚突破,各项工作做得很实在、很扎实。

他说,我也注意到,上海把我几次讲话贯彻落实情况,也都梳理了一下,报纸上也都登了,都在做。

有几件事情让总书记印象比较深刻。一是全面谋划部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二是坚持以街镇居村为重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政策落实。三是着力补短板、守底线、防风险,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城市生产和运行安全。四是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问题,出台了相关试行规定,群众反映是好的,对上海这项试点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希望上海的同志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与总书记面对面共商国是,诚挚、亲切而又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李斌代表总书记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World Wetlands Day
The Wizard of Oz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