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比较与启示

2016-03-17邬红芳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赖特徽派古民居

叶 杨,邬红芳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2.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比较与启示

叶 杨1,邬红芳2∗

(1.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2.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思维与徽派古民居的设计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共通之处,两者在与自然融合及功能主张方面极为相似,不过在工艺性和思想性方面有所差异.赖特的有机建筑与徽派古民居所蕴含的与自然环境融合、体现地域文化、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主体性和内外空间的协调性等理念,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赖特;有机建筑;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

美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和艺术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赖特的老师埃罗·沙利文曾将赖特比作20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早年农庄的生活经历培养了赖特对自然浓厚的感情,直接影响了他的建筑风格.赖特的建筑思想与建筑风格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其他代表人物相比截然不同.有机建筑思想是赖特一生建筑设计的核心,并对世界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大自然给予赖特无穷的设计灵感,他更将大自然视为其建筑创作的导师.赖特主张建筑不是孤立的存在于所处的环境,而是应该呈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他反对古典主义建筑将人与自然之间人为的隔离.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是一种“活”的建筑思想,其核心价值在于把建筑、人、自然环境看做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自然的发展不断发展进化.

在西方提出生态建筑理念的数千年前,中国建筑就已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了与生态建筑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了.徽派古民居,特别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环境设计、总体规划,无不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徽派古民居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更重要的是在理学文化的熏陶下,充分吸收了其中丰富的生态哲学观.该设计理念认为在遵循自然界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人可以适当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人就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存.徽派古民居从选址到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再到建筑空间和功能的设计,均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

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思维与徽派古民居的设计理念既有诸多共通之处,又在工艺性和思想性方面存在差异.解析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比较赖特建筑设计与徽派古民居的异同,对当代建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 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解析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中的“有机”是源于生物学的概念.生物学中的“有机”对应于“有机体”,是一种个体生命形式,包括人和一切动植物,它由有机器官及其他部件组成,并通过新陈代谢的运动形式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同时有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1].赖特认为美产生于不可思议的天然力,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和谐是有机的,是自然的伟大赠予,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正是源于其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有机建筑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的规律行事.首先,有机建筑是“自然”的建筑.赖特尊重大自然,不论是从更深层面理解自然法则,还是从更深的层面思考,探究其在建筑上运用的可能性,都不是停留在对自然景象的简单模仿上.建筑要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的环境里生长出来一样,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延伸,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2].赖特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建筑“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结合[3].其次,有机建筑是“活”的整体性建筑.活的建筑强调的是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赖特看到了有机的内在规律,他关注建筑内部结构和空间的延续性,强调发挥建筑材料的天然本性,追求真实反对虚假.他认为只有局部对整体如同整体对局部一样时,才是有生命的建筑.比如墙、天棚、楼板等之间是互相联系,且是连续的,建筑所有的组成部分包括装修、地毯、家具等应保持整体性特征.第三,有机建筑是形式和功能合一的建筑.简洁是赖特对于有机建筑设计的首要主张,他认为只有当一种特征或每一部分都成为与整体协调的因素时,才达到了所谓的“洁”[4].赖特对生活充满激情,且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他的有机建筑的主要表达形式即为“浪漫”和“简洁”.在功能上,赖特认为有机建筑主要体现在内部空间,有机建筑的主体是被墙体围合成的建筑的内部空间,而不是建筑的外观和组成建筑的墙体本身.赖特有机建筑所主张的形式与功能的合一,既不同于折衷主义那样用虚假的形式去掩盖功能,也不像国际主义式的让功能支配形式.

有机建筑当中最经典的代表作要数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别墅的主人是考夫曼家族,因此又可以称为“考夫曼住宅”.“流水别墅”中文名称在中国港台学者那里被直接翻译成“落水山庄”[5].别墅处于瀑布之上,周围环绕着密林,共分为三层,建筑面积大约有380平方米.别墅形体上是由几个体块构成,并按照一种特殊诡异的空间规律组合在一起,一层平台向左右伸出,二层平台则向前方跳出,两个平台形态交错扭转,仿若是山中的瀑布在类似岩石的平台上落下一般,建筑与瀑布、山林等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试图将室外环境中的景色引入室内空间.别墅通过室内外环境的呼应、建筑材料的运用及外形的营造充分反映了有机建筑的思想,是自然环境中有机生长出来的建筑.

2 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及其典型代表

任何地方的建筑风格既产生于当地的地理风貌和历史传统,又形成于其所处地域的文化习俗和经济背景.徽派古民居的设计理念也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作为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古民居建筑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由安徽省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及婺源(江西省)六个县组成.徽派古民居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与和谐理念.首先,徽州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徽州山地结构特殊,群山环绕,东面是天目山脉,南面是大彰山山脉,北面是黄山山脉.境内溪流环绕且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富.古民居大多顺应山水格局,背山面水而建,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层层跌落,檐角向上翘起,勾勒出逐渐跌落的墙头与天空形成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节约了材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次,徽州被视作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并深受理学文化的影响.理学对理欲、天人、义理等概念的阐释,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并进一步影响了徽州的建筑文化.理学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可以遵循自然规律适当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强加于自然界,这样就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徽派古民居的设计理念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理学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徽派古民居的设计既充分考虑利用自然因素,又避免自然受到建筑的影响,将建筑的需要、人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进行有效地整合与统一[6].比如,“水口”是村落中排水系统的枢纽,从生态上来说,能够作为山水与村落之间的一个净化屏障,能够一定程度上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水源等,同时体现了古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徽派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当属西递与宏村.西递村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是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村落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很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西递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两条主街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纵横交错.宏村,古称弘村,有“画里乡村”之称,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宋时期开始建设村落,清乾隆年间改为宏村,至今已有860多年的历史.宏村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现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140余幢,村落的选址、布局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建筑群,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典型代表.

3 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的共通

3.1 与自然融合上的共通

在“借势”方面,流水别墅充分利用地形、山水等环境,借用瀑布溪流的走势将建筑建在瀑布之上,达到因势造型的目的.别墅一层包括起居室、厨房等设施,通往溪水的楼梯是流水别墅的一大特色,借用溪水的走势流动让楼梯作为内外空间交流的媒介,将视觉美巧妙地转化到听觉美上.宏村在选址时依照中国古代风水学说中的理想状态进行设计制造,背山面水,创造出了当时最先进的人工水系.运用风水学山体河流的走向进行村落的选址,将村落设在河流的凸岸,尽量避免将村落建在河流凹处,这一观点也符合现代水文学的规律.整个村落呈“卧牛形”结构布局,环绕整个村落的九曲十八弯的水渠称为“牛肠”,中心的月沼湖是“牛胃”,南部的南湖为“牛肚”,村落的发源地雷岗山为“牛头”,而山顶上的古树为“牛角”,村西的溪河上有四座桥,是为“牛腿”,而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则构成了牛的躯干部分.风水学说中的“活水穿村”的理论在宏村得到鲜明的体现,这个人工水系使得每家门前都有水渠便于取用生活用水,同时也有利于调节微气候.“水口”即风水学当中的“穴”,也是徽州古村落中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宏村中的水口位于村落入口,四面环山,使天然的山水与人工的民居建筑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融合”方面,流水别墅建于瀑布之上,与流水融为一体.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别墅都像是凌空于瀑布之上,又仿佛是从山石中生长出来的,连接角度的巧妙颇有“翼然临于泉上”之感,以至于看不清是别墅为瀑布而建,还是瀑布为别墅而生.此外,外观上流水别墅的白色横墙挑石和粗犷的石墙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格局,与周围的山石结合在一起,使流水别墅显得非常富有变化,活泼又多彩,且不拘一格.别墅中的材料也能很好地与室外环境相呼应,赖特主张自然不仅仅是室外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云、动物、树木、材料等.例如别墅中的壁炉是用周围山林中的岩石直接在原有的岩壁中扎根,四周的立柱以及地板都是用当地的岩石构成,让人产生一种建筑是直接从地上生长出来的错觉.

西递宏村当中的古民居建筑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之北方的大四合院空间较小,无法进行很多大的景观设计,但是设计者还是力图从一些小的地方着手,希望通过引入室外的溪水入庭院,因势利导,形成具有活水的庭院.受苏州园林的影响,通过小范围的叠石造山、引水入园,与室外的山水自然风景融为一体,使人在家中便能领略到山水风光.比如宏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宏志堂,建造初始,营造者便在西侧修建水榭曲廊,砌石栏引水入院,并有喜鹊登梅花窗.一角、一窗、一池三者相互映衬,宛若一曲江南小调,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形成了徽州古村落民居特有的院落景观.在选材上,因地制宜,徽州民居多采用当地盛产的石灰、竹木和砖石等材料,与周围山川能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3.2 功能上的共通

流水别墅具备可居性、可观性及可听性等功能.在可居性方面,别墅更加考虑居住者对一些自然条件的需求,例如阳光、水、空气等元素,它以居住者为核心,通过大面积的落地窗加强内部采光,向外大面积挑出的露台是人们休闲的空间,让人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赖特通过对建筑内部功能合理布局达到满足居住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可观性方面,身处别墅之中,可观山中四季美景,四时景色各异,室内外的景色紧密结合,让居住者不同时节拥有不同的感受.流水别墅之所以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作品正是因为建筑本身与景物融为一体.四季变换的时候,建筑的景也在不断地变换中,周围的树木从发出嫩绿的芽到深绿的枝繁叶茂再到枯黄的树叶掉落,溪水也从细流转为激流直至结冰.而在室内,落地玻璃窗的窗框可以看作画框,屋外的景色便成为一幅幅精美的风景画.别墅内部大量使用了具有岩石肌理的地板,当不同的时间段阳光从不同方向透过室外的树木照射进室内时,能在地板上产生斑驳的阴影,随着光线的变化而不停改变.这些光影与室内装饰的材质浑如一体,使室外环境最大限度地延伸到了室内.在可听性方面,室外水声与山林鸟声交织在一起,由于独特的地势环境和建筑布局,瀑布位于建筑下方,急促的瀑布声或清脆的溪流声通过听觉将人带入一幅完美的画卷中.赖特在进行设计时巧妙地将人的听觉感受融入到设计中,引导人们通过水声联想到溪流,仿佛溪流在别墅中流淌一般.

徽派古民居是因势就形而建,在这个基础上,建造者充分考虑了居民的生活需求以及通过设计进行环境的自主调节,从而让人生活在一种舒适节能的环境中,而聚落不断发展膨胀带来的一些问题通过自然进行调节,其中的经典代表便是徽派古民居中的天井.天井是中国传统四合院古民居建筑中的一个典型的特征,而与其他地方的古民居建筑不同的是,因为气候和人文因素,徽州地区的男子大多在外经商,高墙无窗的特点是为了居住者的安全考虑.而这个设计所造成的通风与采光问题就需要天井来进行调节,天井的作用不仅能通过自然条件进行采光方面的调节还可以通过自然通风使得室内空气循环起来.同时,许多居民在天井处人为建造假山、开凿鱼池等景观,加强了古民居中天井的绿化休闲功能.

4 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的差异

4.1 工艺性差异

工艺性差异是一种技术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的选材以及构造工艺上.赖特的设计理念虽然也是利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但是流水别墅中不仅仅将附近山上开采的毛石料应用于建筑的外立面,还将其大量融入室内的装饰中.赖特主张收集当地具有特色的材料运用到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内部装饰中,形成建筑内外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呼应了他“建筑自然生长”的生态建筑理念.在赖特进行流水别墅的设计之初,他就从全局考虑,将一些石块原封不动留在了原地,与毛石地板及墙砖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顺应石材的纹理走向进行砌筑,使得石材为建筑和四周山林起到很好的过渡衔接作用.

徽派古民居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传统古民居经典构造模式.徽州地区山上的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种植松树、杉树等林木,所以盛产杉木.这种木材躯干笔直耐腐,是适合木构架建筑的上等木材,一般被用作古民居建筑内的梁柱等结构构件.同样,徽州本地所产的石材也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徽州地区气候原因以及出于安全的考虑,古民居建筑内部采用穿斗和抬梁相结合的木构架,而外墙则使用砖石砌筑而成.徽州建筑中具有艺术性的三雕,包括砖雕、木雕和石雕也是大量采用了当地现有的材料.宏村的建筑在选取材料时遵循了就地选材的原则,但并没有刻意通过材料或者结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而是尽可能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元素通过建筑和规划的设计引导为人所用.

可见,徽派古民居建筑一般将材料运用于一些结构构件之中,起到功能性的作用.而赖特的有机建筑则更倾向于将材料用在建筑的装饰上.徽州民居顺应自然的条件,但并不刻意去利用自然,与之相对应的赖特的建筑则凸显地利用自然中的地形地貌进行建筑的造型等设计.

4.2 思想性差异

首先,思想来源不同.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理念是受其出生环境的影响,赖特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对他影响很大,所以其一生都在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他对草原、自然有着浓厚的感情并以此来表达对城市的厌恶.而徽派古民居的设计思想来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以及由此形成的理学.“天人合一”是一种哲学思考,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适当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但不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强加于自然界.其次,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西建筑理念上的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讲究传承,西方文化更看重突破与创新[7].“天人合一”建筑理念强调的是对于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以及在这个思想基础上通过精准巧妙的设计满足人的需求,并使人的需求和自然的元素形成周期往复的循环整体.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则更多地强调对于地形环境的运用以达到建筑造型和美感上的需求,只是在物质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并没有在功能上达到生态循环.

5 启示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和建筑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不过,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建筑在盲目的扩建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脱离,甚至严重破环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在城市的郊区、乡村兴建起的住宅,没有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孤立于周围自然环境,有些建筑甚至对自然生态、自然美感都造成了破环;有些建筑无限扩大外延而忽略了内涵,过分追求形式的前卫而忽略了建筑的功能;有些建筑寿命不长,我国住宅平均寿命只有30年[8];在材料的选用上,有些建筑忽视了材料本身的气质去服从形式要求,材料在使用中失去了它本来的性质.有些学者对当前建筑创作状况持不太乐观的甚至是忧虑的态度,看似日新月异,实则东拼西凑、内涵贫乏,看似高速发展、热火朝天,实则仓促上阵、疲于应付[9].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建筑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可以从赖特有机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中获取一些有益借鉴.首先,建筑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对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和徽派古民居设计理念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二者虽然在对于人的需求、建筑的造型空间处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两者都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都强调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应该具有整体性,都反对建筑对自然的破坏、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侵害.这应是当代建筑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石.其次,建筑要体现地域文化.建筑是一个地方意识思想的体现,是抽象化的文化形态.一个地区的建筑不仅要反映那个时期当地的建筑工艺水平,还要融合当地的风俗文化、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有些建筑设计更多的只是单纯地将传统建筑中的外部特征拿来强加在现代建筑中,而不是从设计本身将传统设计理念很好地与现代建筑融合,这就无法体现当地风俗文化的精髓.再次,要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主体性和内外空间的协调性.建筑为人所用之处的主体在于建筑外墙所围合成的内部空间,而不是组成建筑的四面墙和顶棚,所以,建筑内部空间成为建筑的主体应被体现出来.但建筑外部空间也不应忽视,可通过室内空间室外化,即让室内空间富有室外空间的特性,和室外空间室内化,即保持室外开放性空间环境具有适合人的尺度和生活感,实现建筑内外空间协调统一.

[1]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 赵越.赖特有机建筑观中的生态思想[J].文艺研究,2011(4):151-152.

[3] 付玉霞.赖特有机建筑思想在“流水别墅”中的体现[J].统计与管理,2013(1):134-135.

[4] Frank Lloyd Wright.The Future of Architecture[M].New York:Horizon Press,1953.

[5] 钱安明,陆小彪.赖特建筑思想与徽派古村落生态设计思维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3(3):35-37.

[6] 谢海涛.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J].学术界,2010(8):128-133.

[7] 张毅.中式“因势造型”建筑思想与西式“有机建筑”理念比较研究——以安徽九华山百岁宫与美国流水别墅为例[J].装饰,2015(8):100-103.

[8]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 叶如棠.规范市场优化环境振奋精神迎接未来[J].建筑学报,2001(1):4-7.

Comparison Between Wright's Thought of Organic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oncept of Huizhou Ancient Residence and Its Inspirations

YE Yang1,WU Hong-fang2∗

(1.College of Arts,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2.Colleg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ecological thoughts contained in the design idea of Wright's organic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oncept of Hui style ancient residence.They are very similar in terms of integr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functional claims.However,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techn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aspects.The concepts of integr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reflecting regional culture,emphasis on the subjectivity of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and coord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pace,included in Wright's organic architecture and Hui style ancient residence,have important inspir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Wright;organic architecture;Hui-style ancient residence;design concept

TU-80

A

1672-2477(2016)06-0046-05

2016-10-28

安徽服饰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2016SKJD01)

叶 杨(1990-),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

邬红芳(1965-),女,安徽芜湖人,教授,硕导.

猜你喜欢

赖特徽派古民居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又到乡间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邻家球星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