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痉病病名源流考辨

2016-03-17谭子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

谭子虎,陈 乞

(1.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基于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痉病病名源流考辨

谭子虎1,陈乞2

(1.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430061)

[摘要]目的探讨痉病的病名源流发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和《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收集整理痉病病名文献,根据不同病名及年代先后顺序对其中医病名发展源流进行考辨。结果共收集痉病病名相关古籍条目866条,涉及古籍书目156本,其中痉病病名种类有“婴儿索痉”“伤痉”“柔痉”“刚痉”“阴痉”“阳痉”等28种。“痉”字始见于《五十二病方》。秦汉时期继承“外邪致痉”病因学说,分痉为刚、柔二类。至隋唐时期发现“外伤复感风邪”亦可致痉,创立“金疮痉”之说。宋金元时期,总结和梳理“风痉”“风寒痉”范畴。明清时期温病学迅速发展,系统辨治九纲痉。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痉病命名不同,并随着后世不断的发展,使痉病的分类、病因病机、症状特征逐渐完善。

[关键词]痉病;病名源流;数据挖掘

痉病病名始见于《五十二病方》,由《黄帝内经》继承并对其病因、病位进行阐发而流传。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论痉详细,为痉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吴鞠通等人通过细化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将痉病的发展推向高峰,使世人对痉病的认识日趋完善。本研究遵循中医文献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收集整理痉病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概念表达形式,以考辨前人对痉病科学认知的发展脉络及走向,充实疾病概念史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来源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V5.0版、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7.0版。

1.2检索策略

1.2.1检索词基于教材选取“痉”“痓”“瘈疭”“破伤风”为检索词。

1.2.2检索方式及建立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和《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结合人工翻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国医学大成》《证治准绳》《医宗金鉴》《古今医统大全》《珍本医书集成》相关类书全文,系统总结痉病的病名源流等文献资料。并对上述文献条目进行相关内容的提取,分类记录统计中医古籍的书名、出处、内容,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

1.3纳入标准①属于痉病理论阐述的古籍文献;②有关痉病病名或者分类类别描述的古籍文献。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者方可纳入。

1.4排除标准: ①相关痉病医案;②关于痉病治疗的单方、验方;③本草类文献;④腧穴主治功效类文献;⑤症状类似癫痫病。满足以上任意一条即可予以排除。

2结果

收集有关痉病病名及分类的古籍文献条目866条,涉及古籍书目156本,统计痉病病名种类28种,分别是“婴儿索痉”“伤痉”“柔痉”“刚痉”“阴痉”“阳痉”“风痉”“寒痉”“暑痉”“湿痉”“热痉”“燥痉”“湿热痉”“虚痉”“风温痉”“温热痉”“风痰痉”“痰火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三阴痉”“三阳痉”“金疮痉”“子痫”“子冒”“产后痉”“妊娠痉”。

2.1“痉”与“痓”源流辨析中医古籍中记载以项背强急、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或称作“痉”,或作“痓”。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皆作“痉”。然在《素问·气厥论》中载有“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素问·五常政大论》载有“上羽与正徵同。其收齐,其病痓,上徵而收气后也”,《素问·厥论》载有“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这些均作“痓”。由此可见,《黄帝内经素问》一书中既言“痉”,又言“痓”[1]。据考,在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明本《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等书中皆作“痓”,然在明本《灵枢经》、清·陈世杰本《金匮玉函经》中却皆作“痉”[2],说明不同古籍传本之间也出现“痉”“痓”混淆不明的现象。

继考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痉”曰:“痉,疆急也”,却无“痓”字记载。“痓”字首见于三国时期张揖《广雅·释诂》云:“痓,恶也”。其后的《玉篇》《广韵》《集韵》《类篇》等多部字书皆承《说文》《广雅》之说。然李今庸在《“痓”非“痙”的俗体字》一文中指出:《说文》中无“痓”字,可能表明其字晚出,推测早于《说文》的《黄帝内经》中无“痓”字,乃后世转抄而误认[3]。林亿等人校注《素问·厥论》“发喉痹,嗌肿,痓”条文时注释:“按全元起本痓作痉”。此表明南北朝时,痉字尚未误作“痓”。又隋代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经筋》中注“病在此者主痫痸及痓”云:“痓,警井反,身强急也。”唐代王冰注“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条文曰:“痓为骨痓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痓强而不举。”由杨上善对“痓”的注解及王冰提及的“强而不举”看来,杨氏、王氏二人均识知“痉”“痓”二字,“痓”伪误为“痉”字在二人之后。金代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云:“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痓者,恶也,非强也。”表明至金代成氏已明“痓”误作“痉”。

2.2痉病病名发展源流考辨

2.2.1战国至秦汉时期早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书中根据不同病因将其分为“伤痉”和“婴儿索痉”两类。如《五十二病方·伤痉》云:“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又《五十二病方》载:“索痉者,如产时居湿地久,其(肎)直而口扣,筋(挛)难以信(伸)。”前者类似于后世破伤风范畴;后者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认为是产妇子痫一类病证,然刘庆宇等[4]认为本病符合“小儿脐带风”的特点。无论“伤痉”还是“婴儿索痉”,其言“身而不能屈”“筋挛以伸”等,已经指出痉病“强急”的特点。自此《五十二病方》始有“痉”之称。

《黄帝内经》认为,痉病的发生与风、寒、湿等因素密切相关,且详细记载了“风痉”和“热痉”。正如《灵枢·热病》所云:“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之腘中,出其血络;中有寒者,取三里。“此言及风痉针灸刺络的治疗方法。又云:“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疭,齿噤齘也”,则揭示了热盛发痉所致的“腰反折”“齘齿”“口噤”等症状特征。后世何廉臣等人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转痉》亦提到“热痉”,认为“伏热化火冲动神经而发痉”,并分析阐释了热痉的病因为“热痉之中,有因胎热而发痉者,有因痫热而发痉者,有因丹毒胎毒而发痉者”,更加细化热盛致痉的病因基础。

《金匮要略》在继承和发展《黄帝内经》外邪致痉的理论基础之上,依据表实无汗与表虚有汗分痉病为“刚痉”和“柔痉”。例如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载有:“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又如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气厥论》注云:“痉者,筋脉抽掣,木之病也……但比刚痉少缓,故曰柔也”。这里指出刚痉、柔痉二者的差别只在于程度的轻重。然《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的描述,则是关于“产后痉”最早的记载。此外,《金匮要略》中关于“表证过汗”“风病误下误汗”“疮家误汗”等耗伤津液、筋脉失养所致发痉的观点,为后世提出“内伤致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系统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理论性专著。巢元方首创“金疮痉”病名。其言“夫金疮痉者,此由血脉虚竭,饮食未复,未满月日,荣卫伤穿,风气得入,五脏受寒,则痉。其状,口急背直,摇头马鸣,腰为反折,须臾十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更有“若风入疮内,犯诸经络,所致痉。痉者,脊背强直,口噤不能言也”等关于“金疮痉”病因、症状的详细描述。不同于前人“外邪致病”的观点,巢元方创新地提出“外伤血脉亏虚,感受风邪”为金创痉的主要病因。该书亦论及小儿“金疮痉”,认为“小儿为金刃所伤,谓之金疮……而金疮得风,则变痉”,完善了小儿杂病诸候。更重要的是,巢氏在继承《黄帝内经》“风痉”之说的基础上,补充阐述了小儿“风痉”的症状及病因:“状如痫而背脊、项颈强直,是风伤太阳之经。小儿解脱之,脐疮未合,为风所伤,皆令发痉。”同时,《诸病源候论·妊娠痉候篇》中:“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为痉。妊娠而发者,闷冒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是风伤太阳之经作痉也。亦名子痫,亦名子冒也。”则将“妊娠发痉”命名为“子痫”或“子冒”。此外,书中亦言及“产后痉”,并认为产后中风痉候的病因为“因产伤动血脉,脏腑虚竭,饮食未复,未满日月。荣卫虚伤,风气得入五脏,伤太阳之经,复感寒湿,寒搏于筋则发痉”,或为“产后血虚多汗而遇风”。《诸病源候论》虽详细记载了各类痉病的病因、证候,但在痉病的治疗方面却少有论述。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进一步发展痉病理论,指出其易患人群集中在“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大人凉湿”者。《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中》论及新产妇百日内“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蓐风,则是其犯候也”。同卷更有以“甘草汤”治疗“产后痉”的描述:“治在蓐中风,背强不得转动,名曰风痉方。”这更是在前人对“产后痉”认知上的提炼和升华。

2.2.3宋金元时期宋代综合性医著《太平圣惠方》具有完备的理、法、方、药体系。书中以“羌活散”主治“伤寒阴痉”,且根据病情预后首现“阴痉”“阳痉”之名:“阳痉即易瘥,阴痉即难瘥”。同时,《太平圣惠方·治金疮中风痉诸方篇》中详细阐述了“金疮痉”的症状及方药:“治金疮中风痉。口噤不语。宜服赤箭丸方”,“治金疮中风痉。肢节筋脉拘急。虎骨散”。《太平圣惠方·治风痉诸方》亦宗巢元方“小儿风痉”之说,并载“朱砂散”“乌犀丸”等方药治疗本症。同篇“治风痉诸方”中记载大量治疗“风痉”专方:如以羚羊角散方“治风痉,口噤身体强直,不知人事”,以麻黄散方“治风痉,身体强直,口噤不能言,神思昏闷”,以天麻散方“治风痉口噤,腰背强直,不可转侧”。更立“妊娠中风痉诸方”专篇言“妊娠痉”候,亦名“子痫”。此外,书中还提到以“白僵蚕散”治疗“治妇人中风,角弓反张,口噤不能言”之“产后痉”。后世将“风痉”“子痫”“产后痉”均归属于“风痉”范畴。至此,在《诸病源候论》的基础上,《太平圣惠方》“方随证设,药随方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法方药体系。

“风寒痉”病名首见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痓叙例治法》:“以发热恶寒不恶寒、有汗无汗分刚柔者,风寒痓也。”此处以“风寒痉”统称刚、柔痉。该书亦言及“湿痓”,认为“脉沉细,即为湿痓”。陈无择同时指出:“疮疡未合,风入,为破伤风。”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将破伤风归类为痉证范畴[5]。

宋代《伤寒类证活人书》云:“痓亦作痉,阳痉属刚痓,阴痉属柔痓。”提出“阳痉”“阴痉”实为“刚痉”“柔痉”之别称。《活人续集解惑论》之“合面而卧为阴痉,仰目者为阳痉”则进一步细化阴痉、阳痉的特征性表现。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亦支持上述观点,在《丹溪心法·痓》中指出:“阳痓曰刚无汗,阴痓曰柔有汗,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反兼风化制之。然兼化者虚象,实非风也。”

元代王海藏更以分经论述“三阳痉”:“发汗太过,多因致痓。身热足寒,项强恶寒,头热面肿,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者,太阳痓也。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痓也。若一目或左右邪视,并一手足搐搦者,少阳痓也。”其将《金匮要略》中所熟知的痉病归为太阳痉,并补充增添了阳明痉和少阳痉,同时还详细列举了不同阳痉的特征性症状。

2.2.4明清时期明代龚廷贤独创“风痰痓”及“痰火痓”[5],并以“参归养荣汤”治疗“眼牵嘴扯,手摇足战,伸缩者”之“风痰痓”。龚氏在《万病回春·痓病》中记载有“痰火痓”的病状及方药:“若发热喘嗽生痰,脉滑数者,名痰火痓。用栝蒌枳实汤加减。”张景岳在继承龚氏“痰火痓”的基础上,提出清肺祛痰的治则:“痉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若火盛多痰者,宜用清膈煎、抱龙丸。”

薛立斋宗张仲景之说,以有汗无汗辨刚痉和柔痉,并进一步阐述发挥,“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更加丰富细化“阳痉”“阴痉”理论。

清代《张氏医通》继王海藏分经论治“三阳痉”后,对足“三阴痉”的症状进行详细的描述:“手足厥冷,筋脉俱急,汗不止,项强脉沉。太阴则四肢不收,少阴则闭目合面,厥阴则头摇口噤。”然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伤寒论全书论注》补充完善了“三阴痉”的特征性表现:“至若腹内拘急,因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未尝非太阴痉也。恶寒蜷卧,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者,未尝非少阴痉也。睾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里急,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未尝非厥阴痉也。”

吴鞠通根据小儿体质差异和外感邪气的不同,辨寒、热、虚、实四大纲领。《温病条辨·解儿难·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记载:“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俗称慢脾风者,虚寒痉也;本论后述本脏自病者,虚热痉也。”更在《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痉病瘈病共有九大纲论》中对“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9个共痉证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3小结

历代古医籍中收录有大量关于痉病的记载,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据其症状、体征、病机将该病命名为痉病。从最早《五十二病方》的“伤痉”及“婴儿索痉”,基本奠定了痉病“身强”的特征表现及“外邪致病”的病因理念。后《黄帝内经》关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论述亦阐发了这一观点。再由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有汗、无汗详细分痉病为柔痉、刚痉,同时开创了“内伤致痉”学说的先河。隋代巢元方则首创金疮痉,并进一步阐释“产后痉”“子痫”“风痉”的证治。后继元代王海藏六经辨痉分三阳,清代张璐分三阴。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系统总结了痉病的寒、热、虚、实四大纲领,详尽地分述9种痉病,由此将世人对痉病的系统认知和科学分类提升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李怀之.中医古籍中“痉”作“痓”之原因考[J].中医药通报,2005,4(1):34-35.

[2]赵怀舟,贾颖,李茂如.从“痉”字看陈世杰对《金匮玉函经》的补亡灭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5):9-10.

[3]李今庸.“痓”非“痙”的俗体字[J].中医药通报,2005,4(5):22-23.

[4]刘庆宇,赵洪君.“婴儿索痉”再考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2):52,59.

[5]蒋士英.概论痉厥的古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10(1):4-7.

(收稿日期:2015-09-04;编辑:张倩)

[中图分类号]R256.44[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6.02.002

作者简介:谭子虎(1964-),男,博士,主任医师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痉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项目(国中医药法监[2014]238号)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
改进支持向量机在特征数据挖掘中的智能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基于事故数据挖掘的AEB路口测试场景
数据挖掘技术在打击倒卖OBU逃费中的应用浅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人工智能推理引擎在微博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