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构建

2016-03-17胡月英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训能力

胡月英,雷 宇,高 帅

(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构建

胡月英,雷 宇,高 帅

(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本研究从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入手,较为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自我管理、健全岗位培训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密切校企合作、增加资金投入等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构建设想,以期对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逐渐转向大众化,从1999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与此相应的是,教师队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人数在逐年增加[1]。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已从1999年的42.57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53.45万人,其中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青年教师也从21.16万人增长到87.26万人,青年教师已占据了专任教师队伍的一半以上,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例如,安徽科技学院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2015年底专任教师707人,40岁以下473人,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66.9%,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青年教师多数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有较高的学历、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但都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再加上地方本科高校培养机制不健全,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等也影响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国外,“教师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领域”。而且,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有诸多优点,比如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提高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竞争力,有利于地方本科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为社会上输出优质的人才等。可见,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1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1.1 初步建立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也已经初步建立了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体系,以规范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例如,安徽科技学院在《关于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锻炼的意见》中指出新进青年教师(35岁以下,硕士及以下学历),在入校后,前3年必须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锻炼。在《安徽科技学院教师教育教学及实践能力培养(锻炼)实施办法(暂行)》中明确指出刚入职的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锻炼,需要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实验室实验员、科研助理员或到企业、农村生产一线进行实习锻炼1年。

1.2 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样

不少地方本科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所处地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教学等。其中,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发言讨论等形式;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可以采取企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使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例如,安徽科技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部分老师积极深入企业顶岗锻炼, 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1.3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培训基地,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例如,安徽科技学院已建立了8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31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学科平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1个,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训环境。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3]。

1.4 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输入应用型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随着地方本科高校的不断扩招,相应地对青年教师的引进也成为了各大高校师资队伍扩充的重要措施[4]。但是,由于青年教师很多都是高校刚毕业,缺乏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而对实践教学不是很重视,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未能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因此,造成地方本科高校人才输出众多而企业缺乏人才的尴尬局面。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中都存在。一方面是因为青年教师刚毕业,没有参加其他工作,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看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本科高校对实践教学能力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弊端显著等问题在各个高校频频出现。目前,地方本科高校把学术成果、教学任务的轻重等作为老师职称评定的指标,而对实践教学能力却没有详细地规定和说明,造成了青年教师热衷于做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进而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5]。

2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意愿不强

由于一些政策,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主要关注自身的学历提升、职称晋级等与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息息相关的方面,而忽视了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青年教师自己没有太多的意识去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对青年教师进行相应的激励来提高其积极性[6]。就目前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高校没有建立健全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评价考核体系,也未能与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相结合。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在报酬方面却是和理论教学相差无几。这就造成许多青年教师更倾向于对理论的教学,青年教师往往连实践课都不想上,毕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报酬却是相差无几,让谁去选择都会去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

2.2 知识结构单一,更新不及时

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受到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影响。因此,知识体系一定要多元化,这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熟练的教学技能以及其他学科知识[7]。因此,这就需要青年教师不断去更新知识,积极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年轻教师虽然学科知识基础深厚,但大部分都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在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时显得经验不足。而面对社会日益多变的环境,青年教师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方法,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终会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另外,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渐推广,人们可以自己在互联网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最新资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权威性将受到严峻挑战。再加上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深化改革,青年教师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如果青年教师还停留在自己所知道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那么最终结果就是青年教师不会被学生和社会所承认或接受。

2.3 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地方本科高校培训机制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到接受培训的青年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就目前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在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方面不够重视,即使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机制,然而培训的要点和重点把握不住,往往起到反作用。培训机制的不健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培训内容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设立培训机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青年教师更快适应高校的工作和生活,尽快了解并掌握教学方式和技巧,在教学活动中能迅速将自己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转化为实践教学能力。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地方本科高校所建立的培训机制,内容空乏陈旧,培训缺乏针对性,青年教师不能从培训机制中获得他所希冀的东西,培训机制实现的效果差。其次就是培训方式方面,地方本科高校所开展的培训依然以授课形式为主,主要依靠上课将理论知识传递给青年教师,缺乏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化。青年教师往往不能对这些内容形成记忆,印象不深刻。培训方式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培训的目的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

2.4 实践教学能力的考评机制定位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都建立了对老师进行考评的相关机制,主要是为了找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以此来推动老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然而,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评价考核制度定位不明确或定位错误,导致评价考核的结果事与愿违。具体表现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科学研究项目看得很重,轻视了实践教学;只看重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上课的数量,而忽视教学的质量和学术论文的质量。从而导致很多青年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课堂教学数量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长此以往,直接导致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2.5 地方本科高校缺少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能够感染和带动青年教师自觉加强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相反,缺乏实践教学环境,青年教师就会产生惰性,更不要说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了。但从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环境方面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的硬件设备也比较陈旧或者不够齐全,比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高校必备的建设。很多时候青年教师想查找一些资料或者进行一些实验,都无法满足要求。另外,地方本科高校在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制度也有一定的不合理,没有体现民主化和法制化,青年教师的诉求经常无法解决。此外,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对刚进入学校的青年教师不予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教师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处在这种校园环境之中,青年教师很难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当中,更不用说去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了。

2.6 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和地方本科高校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所需费用投入不足。据《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364.72亿元,比2014年的27695.97亿元增长9.6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5591.72元,比2014年的16367.21元下降4.74%,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51.35%。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方面的资金拨款在增大,但是对高校的拨款在降低,高等教育办学资金的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本科高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积极性。从地方本科高校角度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在新专业的申报、科研项目、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投入较高,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所需经费投入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就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顺应当前形势,积极申报新的专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然而,一旦新专业成功申报,为了保证新专业的正常发展,许多资金就会向新专业倾斜,造成在其他方面的资金减少。在科研项目方面,许多科研在前期都会认真准备,地方本科高校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不少的资金,但是到了后期,青年教师到底实践如何,收获了多少却不得而知,缺乏了对过程的监管。再加上地方本科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耗费更多的资金,相应的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的投入就会相对较少,校内资源的不足,进一步阻碍了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3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构建

3.1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强化青年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认识

目前,社会上更加急需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就目前来看,青年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很好结合实际情况,也没有进行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因此,需改变青年教师的传统观念。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做得较好。例如,美国在青年教师培训过程中就特别强调教师实践教学的观念,赞成教育是改变未来的重要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改变青年教师的观念,使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传授[8]。

政府和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加强对青年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认识水平,使其深刻认识到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大影响,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未来发展,使其自愿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内部可以多举办如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宣传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化青年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认识,积极主动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3.2 加强青年教师自我管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加强教师的自我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青年教师要培养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加强自身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才能给学生传授有用的实践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9]。其次,要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加强实践教学技能的锻炼。青年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参加讲课比赛,通过这种现场讲课比赛的形式,积极学习其他优秀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的长处,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最后,青年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说明: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教学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十分重要的,青年教师通过对教案制定的反思、课堂反思、中期工作总结和期末工作总结等,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揣摩出既符合自身又适合学生的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10]。

3.3 健全岗位培训机制,着重培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岗位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两个方面。一方面,岗前培训主要针对青年教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培训,这是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的主要方式。由于青年教师刚工作前本身就缺乏实践教学观念,岗前培训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树立实践教育教学的观念,使得青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实践教学。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提高青年教师入职前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建立专门的入职前培训机构,设置相应的培训部门,并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使入职前的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培训内容多元化,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开展专题性讲座,可以进行培训教师说课比赛,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在职培训主要目的是不断加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自身素养。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采取短期外出学习、导师制、学历深造等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来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11]。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导师制”。所谓的“导师制”指的是通过学校已有的优秀教师资源,对新进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促进新进教师尽快成长与发展。目前,有很多的高校都在积极实行,比如,安徽科技学院在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就采取了导师制,对在40岁以下且没有系统承担过教学工作的新进教师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培训。青年教师要根据导师的要求,积极进行听课、实验学习等教学工作,积极申请或参加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实践素养。新进教师在指导期间也可以担任一些诸如教学、实验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丰富其工作经历,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英国也积极实行了“导师制”,英国的高校积极发挥老教师的优势,通过老教师指导新进教师的形式,帮助新进教师快速适应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着力提升新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4 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发挥其导向作用

完善的实践教学能力评价考核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热情,促使其投身到实践教学当中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地方本科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教师评、领导评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职称的评定依然关注“德”、“能”、“勤”、“绩”这四个方面,而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考核还不够严格。因此,要完善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将实践教学能力的考察也纳入其中,严格要求,特别是应用型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尽快做好此项工作。逐步形成以“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教学质量水平”为基础,并与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等方面相结合的全方位评价考核体系,对实践教学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可以适当给予优待,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

3.5 密切校企联系,搭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仅通过校内的培训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与企业加强合作与联系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企业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训平台。青年教师只有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才能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及相关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增强其实践教学能力。德国和澳大利亚的企业在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上就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德国教师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德国先后制定并推行了较为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例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推行的《职业教育法》,后来又陆续推出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推行激励了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热情,有效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避免流于形式。澳大利亚政府要求教师要积极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教师每周都要到企业进行长达10个小时的兼职,而且每年都要到企业进行一次实习,教师通过实践获得丰富的经验,回校后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逐渐增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13]。

在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积极制定并实施有关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作为评定先进单位的条件或者设立专项资金,从资金上帮助参与高校青年教师实训中的优秀企业,还可以从政策制定上适当提供一定的便利或在税费上进行适当减免等措施。地方本科高校也要积极争取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为青年教师搭建良好的学校外部培训平台,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全方位掌握当前企业的最新科技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14]。通过政府和地方本科高校的共同努力,校企合作必将在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方面产生良好影响。

3.6 增加资金投入,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迅速,但是办学资源严重缺乏。政府应该意识到资金的缺乏将会导致学校办学水平的下降,直接导致高校对外输送人才的力度降低。因此,政府要发挥其导向作用,不断增加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拨款,主要是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职工工资津贴等,而青年教师培训经费较少,对此,政府应该把青年教师培训费用纳入到政府财政拨款上,重点增加实践教学能力培训资金。同时也要严格监督管理,保证资金能够顺利落实到位。

青年教师是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其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政府、地方本科高校以及青年教师个人都要重视起来,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引导,通过经济、政策、法律等手段,为高校青年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地方本科高校要完善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考核评价机制,提高青年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工作落到实处;青年教师自身应在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尽快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使自己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做贡献。

[1]吴道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192-194.

[2]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7):161-163.

[3]林际福,熊灯.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1):29-34.

[4]任静波,刘莹,杜宗明.讲课比赛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9):898-900.

[5]钱静珠,管国锋,程本松.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9):183-186.

[6]郭松.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瓶颈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73-274.

[7]黄振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8]张乐勇,张庆荣,马建山,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5(1):91-93.

[9]刘萍,胡月英.中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机制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12-118.

[10]董庆来.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行动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8-29.

[11]朱海雪,宋德如.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6(5):17-18.

[12] 邹丽.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2):244.

[13] 唐飞艳.中职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14]刘晶晶.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89-190.

(责任编辑:郭万红)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echanism for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U Yue-ying,LEI Yu,GAO Shuai

(College of Management,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The study starts from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presents situation of deeply comprehensively analysis from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ies.It puts forwar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strengthen self -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job training, make close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etc.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deas, with a view to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ies will help enhanc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Cultivation mechanism

2016-06-23

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重大教研项目(2014zdjy097)。

胡月英(1964-),女,安徽省固镇县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青年教师培养研究。

S645.1

A

1673-8772(2016)05-0089-06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