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
——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中心

2016-03-17赵建国

关键词:新闻史中日关系

赵建国



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
——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中心

赵建国

摘要:民国初年,中日新闻界交流由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互动方式显著改变,双方联合举办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有力提升职业交往的层次与内涵。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本新闻界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一味提倡“中日亲善”,为侵略行径辩护,最终引起中国记者的强烈不满。这说明,中日新闻界的交往互动,不是纯粹的职业行为,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国民外交色彩,反映两国关系的变化轨迹,并直接影响中日关系。

关键词:民国初期;中日记者大会;国民外交;中日关系;新闻史;报刊史

1913年至1914年的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是东北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开创该地区新闻界对外交流的全新局面,而且在中日新闻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具有显著的国民外交色彩和强烈的象征意义,并可视为民初中日关系转变的缩影。由于资料限制,多数新闻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成果几乎忽略这一事件,只有以《东北新闻史》为代表的部分著作偶然涉及*拙作《民国初期记者群体的对外交往》(《江汉论坛》2006年第8期)、《清末民初的新闻界与国民外交》(《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对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略有提及,但限于主题和篇幅并没有详细介绍;李梅梅《民初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对中日记者大会的时间、地点和过程有比较细致的描述,但史料的审核、运用与解读尚有提升空间。,但大多语焉不详。本文在广泛收集各类报刊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的来龙去脉,既为认知近代中外新闻交流的复杂面相提供典型案例,又可丰富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一、组织渊源

中国近代报刊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直接刺激民族报业兴起,使得中外新闻界联系紧密。甲午战后,中日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大批日本人进入中国城乡各地,创办大众传播业,影响超过欧美列强。而且,日本是中国知识分子和一般官绅学习西方近代思想的中介。于是,日本新闻界成为中国报人群体对外交流的主要对象。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迅速扩张。与之相应,从1907年起,在这一地区的日本报刊增长较快,新闻从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开始主动联系中国记者,以便宣传主张。现有资料显示,中日两国新闻界起初只是分散的、私人性质的交流。1908年,吉林《公民日报》主笔顾冰一与《大阪朝日新闻》通信员儿玉多一来往密切,甚至“朝夕相见”,据称这是“吉林两国记者第一次之接近”*《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开会词》,《盛京时报》1913年1月23日。。1909年后,东北地区中日新闻界的合作渐成规模。该年5月,日本《大和新闻》《每日新闻》《京都新闻》《二六新闻》《日日新闻》《国民新闻》《朝日新闻》《中央新闻》等新闻机构,组织人数颇多的代表团来华游历考察。日本记者团抵达奉天后,《盛京时报》与《东三省日报》设宴欢迎,多名中日记者出席,双方交谈甚欢*《欢迎东报记者团纪事》,《盛京时报》1909年5月7日。。

1910年3月,《盛京时报》与《东三省日报》联合中日记者组建赴日观光团,考察报业和社会情形,引起强烈反响,被赞为“组织观光团出洋游历之滥觞”*《东京专电》,《盛京时报》1910年4月15日。。观光团尚未出发,东京东洋协会、东亚同文会、酿造麦酒股份公司、三井洋行及各银行就发电欢迎*《游东考查政学农工商等界观光团广告》,《盛京时报》1910年3月31日。。抵达日本后,观光团受到热情接待,东京各报馆与通讯社联合设宴欢迎,《盛京时报》中西正树、《朝日新闻》池边、《时事新报》石川、《国民新闻》德富等30余名日本记者与会*《东京专电》,《盛京时报》1910年4月27日。。

由于清季的民族报业尚处幼稚时代,中国新闻界与境外同业的交流规模有限。武昌起义后,报业迅猛发展,新闻界地位飙升,职业自主性极大提升,日益重视对外交往。民国元年,天津报界联合会与武汉报界联合会曾联合致电全国同业,提议加入万国报界联合会,引起各地报馆的共同关注,“或函电赞同,或远道来沪,均注重加入万国同盟一事”*《报界俱进会大会记事》,《申报》1912年6月5日。。

民初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激烈的党争也导致新闻界分歧严重,所刊消息多带党派偏见,不能客观公正反映事实,致使外报尤其是日本在华传媒的影响急剧上升,“中国内战给日本的通讯社和报纸一种机会,把持国内新闻凡十余年之久”,“当时中国各日报对于本国的种种新闻,大都还是依赖日本的东方通讯社和电报通讯社”*赵恒敏:《外人在华新闻事业》,上海: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编发,1932年,第16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新闻界进一步强化与日本记者的联系,并着手创立常设性机构,“夫中日记者之大会,一见之于北京,再见之于吉林”*《论吉林中日记者大会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2日。。1912年10月,中日两国记者在北京联合发起中日记者俱乐部,目的是消除误会,促进邦交。尽管北京中日记者俱乐部“专系研究时事问题,且敦睦中日邦交”*《中日记者俱乐部之进行》,《盛京时报》1912年11月10日。,客观上却增进了两国新闻界的交流,拓展了中国记者的国际视野。“向来报界必推上海、京津,上海有报界公会,京津亦有报界公会,而东三省踵行之……最近京津又有中日记者联合会,由内国眼光放为世界眼光,范围尤广矣。”*《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开会词》,《盛京时报》1913年1月23日。

受时代趋势和京津新闻界的影响,活跃在东北地区的中日记者彼此结盟的意愿更加强烈。1912年11月,《吉长日报》《新吉林报》与日本记者儿玉多一主办的《吉林时报》,协同组织吉林省中日记者恳话会,“是为吉林中日记者第二次之接近”。该组织范围过于狭隘,势力薄弱,影响不大,三家报馆遂呼吁组建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凡中日各记者一律通告,不数日,函电交驰,得荷赞成,于是有本日第一次中日记者大会之举……是为中日记者第三次之接近”*《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开会词》,《盛京时报》1913年1月23日。。

这无疑表明,吉林省中日记者恳话会是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的组织渊源。对此,《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趣旨书》有非常明晰的表述:“政治有国界,报纸无用乎拘拘领土之有形范围。就无形之精神界,以活动联络沟通,相互勖励,是报纸之天职。新闻记者不可无会合,会合之不可不扩大范围,各国之所谓新闻团者皆由此道也。东三省为远东最要地,中国为之主,而日本又有唇齿之谊,商民之侨业其间者,奚啻万数,出版报纸亦以十数,与中国报纸正伯仲。两国记者时以个人友谊相接合,然曾未正式集会。吉垣同业曩两次开恳话会,意见融洽,颇形进步,第范围太狭,同人憾焉。今兹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之发起,盖所以扩大范围,求于远东言论界有相得益彰之势也。”*《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趣旨书》,《盛京时报》1912年12月25日。

二、第一次中日记者大会

1913年1月19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在长春召开第一次正式大会,28家报馆和通讯社的51名中日记者出席,成为东三省新闻界的空前盛会*《东三省中日记者预备会纪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3日。,并赢得一致赞誉:“吉垣本僻处东陲,交通不便,深以不得与诸君相见之机为歉。幸日前在吉长间铁路开通,此次乃有在吉开中日记者大会之举……切盼诸君务须利用此机,力图融洽中日两国民之感情,共赖亚东和平之庆。”*《各报代表晋谒陈都督》,《盛京时报》1913年1月21日。

与会代表中,日本方面在人数上占据优势,共11 家报社和通讯社的29名记者参加,有确切记录的是:《长春日报》箱田琢磨,《盛京时报》北满支社齐藤松三,《满洲报》铃木谦吉,《泰东日报》金子雪斋、小川连平,《辽东新报》末永纯一郎、角田宏显、小松利宗、平岗与平治、三明谅夫、柏原孝久、大泽重三、末广荣次,《满洲日日新闻》村田诚治、田原祯次郎、伊藤武一郎、守屋秀也、西村已之助、皆川秀孝、伊原幸之助、田中作、蓧崎嘉郎、酒井邦之辅,《京城日报》奉天支局原口闻一,《大阪每日新闻》大连特派员加茂贞次郎,奉天内外通信社合田愿。中方代表主要有营口《民舌报》胡文晋和郑爽夷、《东三省公报》与《亚洲报》代表陶秉章,长春《一声雷晨报》江瀛,哈尔滨《新东陲报》尹捷卿,黑龙江海伦府《公言报》任福谦、《黑龙江实业报》姚明德、《泰东日报》金学纯,北京《民视报》通信员黄健六,上海《时事新报》奉天通信员刘弌杨等,共计17家报社的22名记者*《中日新闻记者参与大会》,《盛京时报》1913年1月17日;《本埠新闻记者起程赴会》,《盛京时报》1913年1月18日;《记者大会代表抵吉》,《盛京时报》1913年1月19日。。代表类型显示,第一次中日记者大会局限在东三省,几乎没有外地新闻从业者参与。而且,报社记者是主体,来自通讯社的记者数量极少,说明其时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通讯社,在东三省影响相对较小,报纸是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就会议规模而言,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可谓空前。早在1910年1月,《北京日报》主笔朱淇为“联络和亲,疏通意思”起见,曾发起中日记者联合会*《沟通中日新闻记者之隔膜》,《盛京时报》,1910年1月21日。,但未见到具体活动,很有可能消于无形。北京中日记者俱乐部在发起筹备时,大约只有30名中日记者出席*《中日记者俱乐部纪事》,《盛京时报》1912年11月30日。。而在东北,中日记者会集一堂,多方交流,有利于增进了解,减少隔阂。“前以国籍之异,双方论点,或以背道而驰,致挑起国际间之恶感,滋人民之误会,而今后则无虑此。此固中日两国明达,昔所祷祀所求,而不能必得者,今则如愿以偿,而无复芥带(蒂)之偶存已。”*《论吉林中日记者大会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2日。

这种沟通交流对促进中国报业发展不无进步意义,尤其对东三省新闻界影响深远,“有非寻常之联合,足以比例之者”*《论吉林中日记者大会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2日。。其一,双方达成共识,一致认为,中日唇齿相依,相互盘错,中日记者应该担当舆论引导的职责,从大局出发,从事客观真实的报道。陶秉章在会上发言说:“新闻记者之责任,在监督政府,指导国民。两国政府苟有不洽,两国记者应联合为一致之疏通;两国国民苟有意见,两国记者应联合为一致之解释,维持东亚将破之大局,鼓吹和平无量之幸福。立论求不偏不倚,宗旨应纯洁无私,勿贪小利,勿作骄态。此则秉章沥血披肝,愿与我最亲爱、最尊敬之日本记者,指天以共守者也。”*《吉林省中日记者大会纪事》(续),《盛京时报》1913年1月26日。此番言论,能激励双方记者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其二,记者大会倡导“中日报社各组报界公会,以便联络”*《东三省中日记者预备会纪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3日。,受到东三省新闻界的热烈赞扬。会议结束后,大连中日各报记者及各报社通信员开始协议组织新闻团体,借以融洽感情,并定于2月2日邀集同志开会,商议章程及推举正副团长*《组织新闻记者团》,《盛京时报》1913年2月5日。。铁岭报界由丁化东发起,也拟创建中日新闻会,借资联络,互换见识,推动报业发展*《中日新闻会》,《盛京时报》1913年9月9日。。9月14日,铁岭中日记者正式成立中日新闻记者会,多名中日政要出席*《中日新闻记者志盛》,《盛京时报》1913年9月17日。。

需要注意的是,中日记者在进行职业交流的同时,难免发生观念的冲突与对抗。部分日方代表及与会嘉宾在发言中袒护和美化侵略政策,甚而声称日本旨在保护中国:“亚洲自应归亚洲人保护,第二次开会能改为亚细亚记者大会,而去中日两字,不更进一步乎。亚洲大半被欧人占去,所幸东半由中日保之……以东三省论,俄侵害之,而日本拒之,是殆亚人保亚之意欤,日本对中谅无如欧对亚之恶心。”*《吉林省中日记者大会纪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5日。此类主张引起中方代表的警惕,陶秉章在发言中指出,东三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满洲者,支那之满洲,论其势,为东亚和平之保障;论其地,为民国完全统一之领土。世界新闻家亦既共认之矣,无烦词赘也。”为批驳日方记者,陶氏进一步强调,中国是独立国家,并非日本的保护国,“日本与民国在东亚皆有独立之资格,有自主之能力,利害相同,祸福相同。凡东亚有事之日,即日本与民国祸福利害攸分之日。如日本设或有事,直接影响于民国者固不少;民国苟有变动,间接影响于日本者亦必多”*《吉林省中日记者大会纪事》(续),《盛京时报》1913年1月26日。。

虽然东三省记者大会由中日新闻界自行发起,但它不只是新闻界的交际往来,而涉及更广泛的政治、文化交流,关注重心在中日邦交。在开幕大会上,演说主题集中在“中日提携之必要”,部分忽视报业发展问题。会议最后通过的《中日记者大会决议文》,以改善中日关系为唯一宗旨与目的,完全不提新闻职业的共同进步:“本记者大会为维持亚东和平计,以疏通旅居中日国民意思,以便使国际关系益致亲善一事,认为当务之急,将来务须互相提携,借以鼓吹此项宗旨。”*《中日记者大会决议文》,《盛京时报》1913年1月21日。

由于和政治问题关系密切,中日记者大会得到两国政、商、学界的广泛赞助。吉林省都督的特派代表黄元蔚、教育会孙树棠、商会沈崇祺、农会佟庆山、工会倪永绶、府议事杨作舟、劝学所刘文田及日本林久领事等80余人亲临会场;未曾与会的各社会团体多发出贺电,敬祝其成立*《吉林中日记者大会正式会纪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3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详志》,《申报》1913年1月28日。。吉林省都督府、交涉司署和日本领事馆以“中日记者大会实为前此未有之盛举”,专门设宴招待与会记者*《中日记者宴会录志》,《盛京时报》1913年1月25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可视为两国国民外交的一个典型范例,代表着东三省中日记者促进邦交的共同愿望。《盛京时报》评论说:“今之中日两国,其情乃复从同,舍彼此提携,互相联络,更无可以致东亚之和平者。各报记者,类皆烛变于几先者,故特为此,以厚两国之国交,而因以徐谋进行之术焉耳。当轴者之应付国际交涉,类以舆论为转移。自后中日两国记者,抱此主义,而发挥光大之,因以造成最有力之舆论,则中日两国之国交,乃直如胶漆之固。”*《论吉林中日记者大会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2日。在这里,报界联合与邦交问题极为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三、第二次中日记者大会

第一次中日记者大会由中日新闻界共同举办,双方大体对等,同时涉及职业和政治,不仅有利于密切“报界交际”,促进“文明报务”,也能推动邦交,这对中日报界都是极大鼓舞。但在第二次记者会上,日本在华报馆和新闻从业人员垄断会务,设置议程,占据绝对优势,而中方代表明显被动,要么随声附和,要么勉强应对,处境堪忧,彰显中日记者民间结盟的局限。

依据第一次大会的决议,1913年8月在大连召开第二次大会,由中日记者联合成立的大连新闻记者联合会负责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大连报界同仁颇费心思,以吸引各地报馆代表赴会:一是考虑到8月尚属暑季,将会议改期,展缓到气候宜人的9月;二是派遣《满洲日日新闻》水野应佐和《辽东新报》柏原孝久分赴各地报馆,逐一邀请赴会,以联“同业之公谊”;三是发布《东三省中日记者第二次大会开会之传单》,吁请各地报界继承初志,“抵掌以谈言论之神圣,开诚以伸同业之真谊”;四是决定由《满洲日日新闻》《辽东新报》《泰东日报》三家日本报社,联合承担与会代表的交通与住宿费用,“奉送火车票……旅馆预备中东两种,以便自由择宿,均不取费”*《东三省中日记者二次大会预志》,《盛京时报》1913年8月29日。。

精心准备和细致安排很快便收获硕果,各地记者纷纷响应,《满洲日日新闻》《盛京时报》《大阪每日新闻》《大阪朝日新闻》《长春日报》《辽东新报》《满洲新报》《京城日报》《报知新闻》《奉天日日新闻》《辽阳时报》《安东新报》《时事新报》《芝罘日报》《远东新报》《吉林时报》《泰东日报》《春雷日报》《远东报》《大中华公报》《东三省公报》《醒时报》《亚洲日报》《大中华报》《亚洲报》《鸭江新报》《营商日报》《民舌报》《进化日报》《钟声报》《吉长日报》《新吉林报》《教育杂志》《警察杂志》等报刊及内外通信社的约80人报名参加大会*《记者大会之已报名出席者》,《盛京时报》1913年9月18日。。从报名情况看,第二次大会代表的地域范围更为广泛,不仅有外地记者加入,也有一些小城市和县域的小报社派遣代表与会,如安东县、西丰县、阿什和、开原、辽阳、营口、芝罘、海城、公主岭、四平街、熊岳城等。

1913年9月22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第二次大会在大连召开,各地新闻记者踊跃参与,达140人之多。其中包括27家中国报社的54名记者、7家日本报社的7名记者和26名通信员、6名外地记者和大连记者团45人,“诚为鲜有之盛举”*《记者大会之日程及顺序》,《盛京时报》1913年9月24日。。在参会人数方面,中国记者占据优势,却并不意味着中日记者大会对中方更有吸引力,也不能说明中国记者在积极主动拓展中日报界之间的交流合作。如此判断的理由在于,第一次会议由中日记者联合发起,但第二次会议完全由日本报社负责筹备,承担住宿和交通费用,特别是《泰东日报》全权处理“所有关于本会往来通信”*《东三省中日记者二次大会预志》,《盛京时报》1913年8月29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记者明显底气不足,只好放弃相关利权。李硕夫和王精一等人居然主张会议不需要副议长,“正议长亦无须分中国人、日本人”,联手推举日本记者、《泰东日报》社长金子雪斋担任正议长,负责主持会议*《第二次中日记者大会志盛》,《盛京时报》1913年9月26日。。于是,日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随意设置议程。比如,与会代表的参观活动,就刻意凸显《泰东日报》《满洲日日新闻》和《辽东新报》三家日本报社;日资企业和银行同样成为活动中心,对中国官方与商界的回应不够重视,甚至有意回避*《记者大会之日程及顺序》,《盛京时报》1913年9月24日。。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新闻记者牢牢把握主动权,宣传有力,致使第二次大会在日本国内、驻华各级机构和旅华日本人中引起极大关注,祝电和出席嘉宾均以日方代表为主*《中日新闻记者大会祝词一览》,《盛京时报》1913年9月27日。。中国社会各界则相形见绌,反应迟钝。会议开幕之前,中方仅有民政署长邀请满铁总裁中村、海关长立花、海务局长樽琦、三井洋行总办安川、正金银行总办井上、长滨实业会长石本町内、大连公议会长刘志恒、小岗公议会长杜寿山等中日要员,筹备迎接各地记者*《官民欢迎记者之预备》,《盛京时报》1913年9月20日。。在开幕式上,中方祝词来自奉天都督兼民政长张作霖、奉天交涉员于冲汉和少数商界代表,数量非常有限。

在日本记者的掌控和有意引导下,第二次大会的突出成就是通过偏向日方利益的《中日记者会议案》,明白宣示:“本会之宗旨无他,因观东亚之时局日非,欲实行贯彻和平之希望,非两国言论同为统一之活动不可。”在此基础上,中日记者一致贯彻如下方针:“1.厉行大亚细亚主义;2.反对分争领土之暴论;3.促进实业之进行;4.融合两国之误解;5.主张两国经济之同盟。”*《中日记者会议案之报告》,《盛京时报》1913年9月27日。

稍加分析即可发现,这一议案和方针忽略新闻职业议题,完全聚焦中日关系,既主张鲜明又有失公允:消除误解,目的在于培植中国人的亲日情绪,改善日本在华形象;统一言论与大亚细亚主义,旨在掩饰其一贯的大陆政策;“促进实业和经济同盟”,即便算作一个亮点和新突破,但也集中反映来华日商扩大中日贸易的要求;唯有反对分争领土,有可能侧重表达中方诉求,部分说明其时中国报人对国际纠纷逐渐敏感。

显而易见,第二次中日记者大会赋予中日新闻界,特别是日本在华传媒和报人的重大政治责任,即消除误解,推进中日和平共处,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全面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政治功能。为此,新闻界俨然成为公共交往的关键节点,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国民外交的倍增器,正可谓:“维持言论兮端赖群贤,化除意见兮义正词严,风声远播兮东亚先锋,邦交巩固兮亿万斯年。”*《于交涉员祝词》,《盛京时报》1913年9月27日。

四、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

一年之内连续召开两次中日记者大会,表明该会被寄予厚望,“将来灌输我文明,裨益我商务,维持我国际和平者,端赖此会之力”*《小岗子公议会祝词》,《盛京时报》1913年9月27日。。为继续改善邦交,沟通国民情感,在日本记者主导下,1914年继续召开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遗憾的是,日方记者偏袒本国政府的扩张策略,最后引起中国记者不满,双方分歧严重,导致记者大会走向终结。

按照原定计划,1914年5月召开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嗣因“日本遭大丧之变”,改期9月。不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报界多故”,只好再次延期*《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之确期》,《盛京时报》1914年10月4日。。1914年10月17日,在日方《盛京时报》的主持下,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大连、营口、辽阳、奉天、新民、铁岭、开原、长春、吉林、安东等地的中日记者共计80余人出席*《边讯杂志》,《申报》1914年10月26日。。

由于再三拖延,第三次记者大会的参会人数比第二次减少。其中,大连24人(《泰东日报》《满洲日日新闻》《辽东新报》《满洲新报》),旅顺1人(《满洲日日新闻》),营口6人(《营商日报》《满洲日日新闻》《醒时报》《盛京时报》),辽阳2人(《辽阳新报》《东三省公报》),奉天21人(《盛京时报》《东三省公报》《奉天日日新闻》《醒时报》《大阪每日新闻》《满洲日日新闻》《大中华公报》《朝鲜新闻》《安东新报》及内外通信社、满洲通信社);铁岭5人(《铁岭时报》《远东新报》《泰东日报》《东三省公报》《醒时报》),开原4人(《盛京时报》《泰东日报》《醒时报》),西丰2人(《泰东日报》《盛京时报》),长春3人(《长春日报》《满洲日日新闻》《泰东日报》),吉林4人(《吉长日报》《吉林时报》《远东新报》),抚顺1人(《满洲日日新闻》),安东10人(《安东新报》《大阪朝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满洲日日新闻》《泰东日报》《吉长日报》《盛京时报》《鸭江新报》)*《第三次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出席名表》,《盛京时报》1914年10月16日。。

众多新闻从业者欣然出席,说明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得到同行较为普遍的认可和推崇。《盛京时报》曾刊发评论说:“东三省中日两国记者……有新闻记者团之发起。不特谋两国国际间之融洽,亦所以谋东亚之和平,法至良,意至善也。今者已开第三次大会,起视两国国民的意思,虽不能胥弭于平,然双方误解之点,已渐见其芟除,不至复激起其恶感,未始非中日记者平日疏通之力。吾用是为中日记者大会庆,且深有望于中日记者焉。”*《欢迎中日记者大会》,《盛京时报》1914年10月17日。

依照惯例,第三次中日记者大会由主办地记者团推荐会长,负责接洽应酬,主持会议,安排议程。因为《盛京时报》声名显赫,其社长中岛真雄理所当然成为会长。他在开幕致辞中力陈两国记者交换感情之必要:“不意世界之变局,更有出诸君吾人意外者。欧洲之战乱,波及于东洋,日本对于独逸而有宣战之举,以山东之一角为两雄之战场,诚为吾人理想所不及料。当此时局之日迫,吾中日两国之亲善,较前尤为密切,而会员诸君对于两国指导劝告之责,愈形切迫。何幸今日适逢开会之盛,诸君正堪利用此机会,交换意见,疏通感情,以尽唇齿轮车之实,此则鄙人所馨香切祷者也。”*《中日记者大会本会议纪事》,《盛京时报》1914年10月20日。于是,中岛真雄对议程安排略作修正,安排会员“一同少息饮茶,互相谈话,以联情谊”,只派出少数代表人物,如《泰东日报》金子平吉、《安东新报》南部重造、《晓钟报》白晓峰、《营口新闻》王精一等晋谒两国政要。

尽管如此,中日政要一如既往,极力颂扬记者大会。奉天都督张作霖、吉林巡按使孟宪彝、特派交涉员祝瀛员等发电祝贺,恭维记者大会是人民之幸,邦交之福:“今中日两国记者,为道义之集合,即于我两国之国交、社交,受无限福利。发起以来,春秋两度,由一而再而三,精神上之浃洽,宁可以道理计。”*《吉林孟巡按使祝词》,《盛京时报》1914年10月18日。相比之下,日本政界更加关注记者大会。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亲自出席,并发表致辞,表彰记者大会有利于邦交:“两国人民之交际,比去年益加亲睦……中日记者大会于两国之亲睦,尤有伟力,鄙人望此会之永远继续,日见成功也。”尤为重要的是,日本立宪政友会和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外务大臣加藤高明、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关东都督男爵中村觉、日本贵族院议长公爵德川家达、满铁总裁男爵中村雄氏郎等一批地位显赫的政要,均发电祝贺。“本日盛会,集两国之操觚者于一堂,互披胸襟,交换所见,此后关于善邻睦谊之所贡献者,实非浅鲜。”*《中日记者大会本会议纪事》,《盛京时报》1914年10月20日。

因为一战的背景,加之日方刻意安排,中日关系和邦交实则第三次记者大会的唯一议题。日本代表以新闻交流为旗号,重在充当政府代言人,为侵略性外交政策辩护,并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这在一系列言论中得到印证。中岛真雄反复言说,记者大会要促进两国之亲善,共同抵制外寇。《泰东日报》社长金子平吉报告“中日关系之根本问题”,亦力主“中日亲善”*《边讯杂志》,《申报》1914年10月26日。。《满洲日日新闻》田原大南的演说“胶州湾问题”,殊有意味,甚至歪曲事实,辩解日本出兵胶州湾是替中国“出师”,维护东亚和平:“德邦为吾中日共同之敌,而破坏东洋之和平者也。吾国此次之征讨,亦不外欲颠覆独逸军事的策源地,而铲除东洋之祸。原吾国对于山东,别无何等野心,征之我帝国最后之通牒及宣战之诏敕,固已无疑义……不意中国人士……每不直于我军征德之举,殊堪诧异,此实未解我国出师之主旨者也。”而且,在日本记者的主导下,大会最终决议案的基调与前两次并无任何区别,“中日记者大会鉴于时局之大势,深虑保持东亚之和平,一因中日两国之提携,故本会员遵按此趣旨,竭力唤起舆论,以期达其目的。”*《中日记者大会本会议纪事(续)》,《盛京时报》1914年10月21日。该议案和日方言论,显然不能契合时局。

在时事的刺激下,日方代表美化侵略的言论引发中国新闻界的强烈不满,不少中国记者起而抗议,力争国家民族利益。《东三省公报》总理王晋阳宣读“记者对于时局之需要及此后之责任”,《营口新闻》主笔王精一演讲“记者有负亚东和平之责”,慷慨陈词,使人警醒*《中日记者大会本会议纪事(续)》,《盛京时报》1914年10月21日。。另外,吉林巡按使孟宪彝对日方动机亦有比较清醒的认知,他在祝词中强调说,中日记者要协力推进两国互惠互利,彼此尊重主权和民族利益,“民情和洽,邦谊敦笃,主权则互为尊重,实利则互为保护,有谦让无纷争……此则国交之有赖于报纸者二”*《吉林孟巡按使祝词》,《盛京时报》1914年10月18日。。

这说明,日方的信誓旦旦,在中国人眼中都是谎言与欺骗,中日新闻界之间的友好氛围日渐稀薄。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期间,新闻界表现突出,以少有的坚定展示出较强烈的仇日情绪。在反日活动勃兴最早的广东,广州新闻记者公会起到明显的领导作用*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2页。。北京新闻记者俱乐部主张,中国新闻界要以稳健态度,“引发人民爱国、自卫之心……他国报纸有欺凌我国人民及污蔑我国体者,应予以相当之驳斥”*《各方面对于中日交涉之近情》,《申报》1915年2月17日。。《北京日报》则刊发评论文章,极力主张对日作战,言辞激烈:“此次日本再提出要求,既欲用武力解决矣……中国处此地位,战亦亡,不战亦亡,均之亡也,不如战而亡,犹有丈夫气也。我之力不足以敌日本,战则我必危,但日本亦危……战则或尚有一线之希望。”*《答复前交涉之内幕》,《申报》1915年5月3日。

受此影响,中日记者大会势必难以为继,只能戛然而止。一段中日新闻界互相提携的历程,终归谢幕,甚至成为激烈对抗的起点。这既是中日新闻界的遗憾,也是日本对华进逼的必然结果。其中的教训,值得后人认真反省。

五、结语

1913年至1914年的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无论参与人数还是规模影响,都超越以往,并胜于同一时期的北京中日记者俱乐部。而在其消亡之后,中日新闻界交流虽说没有完全中断,但双方始终未能在中国境内构建类似的常设性机构。因此,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在新闻职业领域具有相当特殊的作用,将中日两国新闻交流带入短暂的“蜜月期”,使之从零散发展到有组织进行,联系网络扩大,交往方式显著改变。这有利于提升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的层次与内涵,增强其对外传播的自信。中国新闻界开始积极主动争取国际话语权,比如,1915年曾派出规模可观的代表团前赴美国旧金山,参加世界报界大会*《万国报界公会开会纪》,《申报》1915年8月19日。。在与国外同业的交往互动中,中国记者取鉴异域,扩充识力,不断改善专业素养,提高职业地位,发展新闻事业,获得社会认同。“一般社会之对于记者之言论丰采,亦常致其钦慕之忱,而表示绝对赞成之意。”*《论吉林中日记者大会事》,《盛京时报》1913年1月22日。

不过,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不是简单的新闻交流,它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是民初国民外交的绝佳样本。中日记者跨越职业界限,与两国政要不谋而合,主张通过媒体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减少误会,促进邦交。这与中美新闻界的互动交往存在极大差异,因为来华美国新闻家关注的是如何推动新闻职业发展、推广新闻教育与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局限在新闻行业*马光仁:《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新闻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新闻大学》2005年秋季刊,第33页。。但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方代表先是极力鼓吹“亚细亚主义”,一味提倡“中日亲善”,后来直接替侵略行径辩护,力图使之合理化,表明日本在华传媒几乎清一色想扮演国家正统代言人的角色,奉行日本政府的对外方针*桑兵:《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49~150页。。

日本记者的歪曲言论,是赤裸裸的涂脂抹粉,成为日本侵略的烟幕弹,引起中国新闻界的强烈对抗,导致记者大会在1914年之后就消于无形,完全停止活动,恰好其时中日关系明显恶化。这多少说明,中日记者大会的立与废,与民初中日关系的变化轨迹高度契合。“自中国倡排日之运动后,日本报界屡屡设法欲博中国新闻家之好感,如派学生来华,解释所谓误会,又继以日本新闻家之访问,然皆未见成功。”*《世界新闻大会与中国》,(上海)《民国日报》1921年4月3日。表面上往来密切的中日记者,却没有真正亲近,反而日益疏远,不信任感逐年增加。

对日本高度警惕的中国新闻界成为民族主义的策源地、反日运动的中心及引领者。例如,1919年5月,《申报》《新闻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时报》《神州日报》《中华新报》等大报,联合宣布拒登日商广告。这一决定维持14年之久,直到1933年中日订立《塘沽协定》后,日商广告才重新出现在中国报纸上*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78页。。1921年4月,多名中国记者应邀出席第三次远东新闻记者大会,曾激烈抨击日本对华政策,“日本政府方面之来宾,于我国记者演说时均现极沈静之态度,且大加喝彩,日本记者尤为感动”。据此,《盛京时报》推测:“将来日本报纸可以稍变其态度,日本政府之对华政策或亦渐变其假面的外交。”*《我国赴日记者演说之影响》,《盛京时报》1921年4月17日。这类事例进一步佐证,中日新闻界的交往互动绝不是纯粹的职业行为,而对中日关系发展有着直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两国关系的演变趋势。

ZHAO Jianguo, professor & Ph. D. of History,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责任编校:张朝胜黄琼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16.04.009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16)04-0074-09

作者简介:赵建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广东 广州510006)。

Communication and Confrontat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res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China Reflected in Sino-Japanese Press Conference in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ZHAO Jianguo

Abstract: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press was no longer fragmentary, but organized. The cosponsored Sino-Japanese press conference in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promoted the level and range of exchanges of the press industry. However, in the press conference, the Japanese press featured as a legitimate spokesman of their country. They only advocated Sino-Japanese goodwill and defended their aggression, leading to a strong protest by Chinese journalist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press is not simply a professional activity, but an act with strong implications of politics and national diplomacy. Acting as a barometer, the communication exerted a direct impact o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Keywords:early Republican China; Sino-Japanese Press Conference; national diplomacy; Sino-Japanese relations; history of journalism; history of newspaper and journalism

◇近代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主持人王天根)◇

猜你喜欢

新闻史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如何提高《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试论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批判与范式建构
中国新闻史研究现状分析与主体意识探究
早期电视新闻生产研究
新闻史教学如何贴近时代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