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绽放

2016-03-16康小兵

收藏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腹径青花口径

康小兵

(接上期)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龙耳尊

高53厘米 口径22厘米 腹径45厘米

此器撇口、粗颈、丰肩、鼓腹、双龙耳,造型规整,胎体厚重,比例适当,于雄浑中见精致。自上而下,通体绘十层纹饰,以腹部的缠枝莲为主,硕大的莲花与婉转的缠枝搭配协调,繁而不乱,回字纹、蕉叶纹、如意纹、仰莲纹等辅助纹饰与主题纹饰,相得益彰,肩部龙耳搭配巧妙。所绘纹饰规矩整齐,富于层次,装饰效果极强。青花呈色浑厚、沉着,代表了乾隆时期的制瓷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乾隆年间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清嘉庆 青花龙凤纹花觚

高38厘米 口径23厘米 腹径18厘米

器口外撇、腰部隆起,腹下收敛,足部外撇,器腹部稍高,风格敦实而柔和,略显拙笨。器身为龙凤牡丹纹,此器采用淡描青花手法,用较淡雅的青料勾勒线条,不分水、不渲染,近乎中国绘画中的白描,龙、凤穿跃于枝繁叶茂的花枝之中,画面笔轻线细,纹饰清晰鲜明,淡雅别致。

嘉庆一朝(1796-1820年),随着经济、文化的衰落,同时内忧外患不断,景德镇瓷器生产也受到了影响,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嘉庆朝瓷器总体而言,是继承的多,创新的少,无论品种、数量都不能与前朝相媲美,无论官窑、民窑都开始走下坡路。

清道光 青花水浒人物纹长颈瓶

高67厘米 口径22厘米 腹径38厘米

盘口、长颈、折肩、肩以下渐收,外撇圈足。盘口及圈足上分别绘如意纹和竹叶纹,器身由弦纹相隔成四部分,肩部以上三部分描绘了梁山好汉中的107位英雄。腹部刻画了两军酣战,人马奔腾的战争场面。在匠师的生花妙笔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把如此多的人物描绘在一件器物上,繁而不乱,绘画技巧之高,堪称民窑精品。

长期以来,人们多将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人物称“刀马人”,这是清代特别是康熙以后瓷器上常见的人物图案。由于人物图案在整个明清瓷器装饰图案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绘画技巧一般都很高,所以纹饰为刀马人物的瓷器多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不仅收藏家们喜爱收藏,许多美术家也视为珍贵的资料和教材。

清道光 青花福寿缠枝莲纹扁壶

高25厘米 口径6厘米 腹径19厘米

撇口,短颈、如意形双耳,扁腹,长方形圈足,足内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青花颜色浓重艳丽,追求明代宣德青花的艺术效果。腹部两面为桃形开光,内绘折枝桃纹、蝙蝠,组成寓意为“福寿”的吉祥图案。开光外上下两侧绘有缠枝花、如意云纹及卷草纹,纹饰布局疏密有致,是道光时期的优秀作品。

清咸丰 青花开光人物纹花觚

高39厘米 口径22厘米 腹径16厘米

此器口外撇,腰部隆起,腹下收敛,足部外撇。整器满绘枝繁叶茂的瓜果与翩翩飞舞的蝴蝶,谓瓜瓞绵绵图。图上对称分布海棠形开光,内绘人物纹。瓜瓞绵绵出自《诗经》中之“绵绵瓜瓞”,意在取“瓞”、“蝶”二字的谐音,象征福寿绵长寓意子孙昌盛,家族兴旺。青花颜色鲜艳,布局规整,繁密却不杂乱。

咸丰时期(1851-1861年),由于经济衰退,生产凋敝,景德镇的瓷器生产也直落而下,从制作工艺到装饰艺术等方面,整体水平明显下降。相对于晚清其他朝代,本时期的官窑器物数量较少,特点是小而精。

清同治 青花莲纹赏瓶

高38.5厘米 口径9.5厘米 腹径23厘米

侈口、长颈、扁圆腹,肩部凸起两道弦纹,圈足,器底有“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体青花款。该瓶主题纹饰为颈部的青花蕉叶纹和腹部的缠枝莲纹,取其“青”、“莲”谐音“清廉”,寓意被赏赐者在日后的仕途上,定要清正廉洁,做个好官。此外,自瓶颈又分别绘有波浪纹、垂云纹、回纹、如意纹、仰莲纹及卷草纹等辅助纹饰与主题纹饰相配合。赏瓶创烧于清雍正时期,是清代皇帝定制专门用于赏赐朝廷重臣的器物。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故称赏瓶。雍正赏瓶传世甚少,乾隆后每朝相袭,传世较多。

同治时期,整个中国瓷器制造业呈滑落之势,同治青花虽无法与康、雍、乾三朝相比,不过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准。此器制作规整,寓意吉祥,是一件精美的陈设用品。

清光绪 青花云龙纹壶

高15厘米 直径18厘米

直口、溜肩、肩上对称两个如意形系,系上有孔用以穿系做提梁,圆腹一侧为壶流,圈足。器底为“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器盖为平顶,中心凹进,盖沿为锦纹。口沿处绘折枝花卉,肩部为如意纹,内绘小菊朵,壶流正面篆书一“寿”字,腹部绘双龙戏珠纹,空间衬以十字云和火焰纹,下为海水纹。此壶为光绪时的典型式样,造型略显拙笨,青花颜色蓝中泛灰,款识清晰,字体刚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光绪时期(1875-1908年),景德镇瓷业虽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仍不断烧造瓷器,与咸丰、同治二朝相比,产品数量要多,且其中也有少数精美之作,所以人们往往把光绪瓷器比做清代制瓷业“回光返照”的一个阶段。

清光绪 青花人物纹盖罐

高36厘米 口径12厘米 腹径26厘米

此罐直口、溜肩、腹微敛、圈足,足内为“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器盖为山水人物纹,器腹似为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画面:帷帐前立一屏风,刘备端坐于太师椅上,诸葛亮立于身后,关羽、张飞分立两侧,似在商议事情,一将士手指帐外似在通报,帐外两人窃窃私语。在这里作者运用娴熟的绘画技艺,把不同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在人物周围绘栏杆、山石、花草做辅助纹饰,虽然青花颜色有些浮躁,但青翠明快,当是仿制前朝瓷器的上乘之作。

光绪时期仿造康熙青花瓷取得了突出成就,不仅造型逼真,而且纹饰非常近似,青花也有深浅浓淡的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由此可见,清代青花瓷器是继明永乐、宣德、成化之后,又一个青花瓷的辉煌时期,有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流传于世,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全文完)(责编:韩姗姗)

猜你喜欢

腹径青花口径
瓷上赏青花
青花赋
青花
山西离石后石村再次发现战国墓
重庆市万州区瓦子坪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
刘 欣艺术作品欣赏
步枪口径之争(下)
步枪口径之争(上)
青花
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