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2016-03-16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

唐   微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唐 微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特色农产品结合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是山西省实现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增收的重点方向。现阶段,制约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参与者、环境、平台、以及农产品本身等。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用户无疑是其重点环节,其购买行为也对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山西特色

0引言

电子商务在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根深蒂固影响的同时,也直接成为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推动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形式,农产品电子商务获得了持续性地发展,而其中,特色农产品则又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亮点。

1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底,山西省网民规模达1 838万人,较1月份的1 711万人增长7.3%。山西省网民普及率为50.6%,普及率排名全国第9位,较2013年前进一名,网民规模持续增长。山西网民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用户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8月份用户最多,达到1 442万人。其次是购物,全省网民使用最多的网上购物网站是淘宝、天猫和京东,去年用户规模最高是11月份,达到1 346万人。

2014年山西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 949.7亿元,同比增长20.75%。预计2015年山西省电子商务规模将突破2 300亿元,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占比有望接近23%。山西省农村电商消费潜力巨大。2014年,山西省居民网络消费371亿元,其中农村居民网络消费20.6亿元,城乡网络消费差为329.8亿元,但农村网络消费增长37.3%,高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约26个百分点。

由于城镇与农村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也在持续得到加强。虽然和很多城镇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相信随着山西省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电子商务在农村网民中也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发展潜力[1]。山西互联网普及率这几年的快速提高,让民众也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了解到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概念,这也给山西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打下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014年1月的山西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活动中,商务主管部门有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资源,利用线上、线下购销对接,实现总成交14 736.4万元。数据显示,在这次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总成交额中,意向成交9 686.4万元,实际成交5 050万元,成交成果全国排名第八。主要成交的特色农产品有:大白菜、大葱、黄瓜、胡萝卜、葡萄、苹果、冬枣、核桃、柿子、黑豆、大豆等。2015年是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一年,全省首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在侯马运营仓储配送中心和30家村级服务站开业。活动的目的就是给农产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之间创建更好的信息平台,破除之前的区域制约,实现特色农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2]。

2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1欠缺品牌建设

欠缺品牌建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品牌意识不足,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众所周知,山西省有着强大的醋业集团,醋的品质更是举世闻名,有着极佳的社会口碑。然而,其在国内市场份额所占比率中却落后于江苏的醋业集团。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尽管许多人都知道山西是一个产醋大省,却并不知晓有哪些品牌。另一方面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山西特色农产品尽管有着很大的先天自然优势,种类繁多,然而产品初加工水平整体不高,产品缺乏创新,研发力度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无论杂粮抑或是特色果蔬等都有着加工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的劣势,很多醋业大品牌也一样遭遇着深加工增值难题,其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3]。

2.2物流问题

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物流企业运作成本较高。而且,物流企业间大多数都不存在细化分工,未形成规模化,没有形成体系。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产品价格经历过好几次的“过山车”,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流通、冷链物流效率低、成本高。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的果蔬冷链流通率只有10%,而耗损率却达到了30%,换算一下,假如将当前的果蔬损耗率从30%降到5%,每年所节约的费用就超过1 000亿元[4]。山西众多的特色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冷链瓶颈。如今,我国市场的冷链物流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也直接致使民众在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生鲜农产品不能够更好地搭上电子商务这一列快车。

2.3商务模式落后

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当前大部分还在沿用B2C模式进行发展,众多移动电子商务并未得到有效发展,有些商家也并未照顾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只是利用相关的导流量、数据,等着消费者购买产品。

从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很多山西商家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还有着明显误区。具体来看,就是只在做营销、流量、交易三项,而在一些电子商务发展的省市,已经运行的模式则是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5]。事实证明,后面所涉及到的商务模式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中无法或缺。

2.4人才缺口较大

山西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人才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具备电子商务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也要求其掌握一定的山西特色农产品的知识。不仅需要他们利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对市场需求展开研究,也可以第一时间给涉农组织提供市场信息。由于对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也使得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出现很大缺口。很多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的供给与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并不能够做到完美对接。可以肯定,山西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机制并未真正创设好,这也导致了省内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滞后。

3加快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

3.1提高品牌服务

强化农产品服务的关键需要全面提高农业产品的品牌形象与加大产品宣传。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偏离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山西特色农产品也是如此。伴随着我国市场的日趋成熟,用户也已经从之前的无品牌消费转到了品牌消费,故而开展品牌化战略就成为了山西省电子商务发展道路的突破口。因此,首先,需要全面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意识。由政府担任主导单位,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进行各个渠道的多梯队宣传,将品牌建设看成是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工作重点,相关的涉农组织也需要自主地投入到品牌形象的创建工作中来,应最大程度上意识到品牌所引发的经济效益是持久的。其次,农业部门可以激励有关的农产品品牌申报与产品认证服务,激励各地区进行商标标志申报工作,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全方位强化特色农产品的档次。最后,让一些有实力的农业组织进行相关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发,利用对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强化科研的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3.2提高物流质量

山西省部分特色农产品属于生鲜类,对物流的要求较高,所以,商家更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尽量将用户的物流服务体验放在首位,同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产品是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服务,而产品的质量本身则一直以来是消费者最为重视的,故而,商家必须要始终坚持原则,不销售假货、次货。

3.3提升商家服务水平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重要属性是时间的跨越性,不同的消费者其购物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商家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上满足各个时间段的消费者需求,确保销售服务的有效性,做好配套的销售服务。经销商在产品质量与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升服务水平,这是体现特色农产品销售附加值最重要的方面,某种程度上说网络销售就在于销售服务。再就是,需要择取合适的物流企业。另一方面,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商家可以在自身现有平台上延展营销渠道,而移动电子商务正是这两年的重点方向。基于客户端,商家能够按照自身条件,进行多路径、多平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

3.4创建发展环境

创设优异的发展环境是快速推动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其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政策支撑两个方面。首先,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按照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现实所需,与省内电子商务有关专业的高校嫁接,设计一整套契合省内特色农产品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也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加强在职员工的理论学习。政府和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需设计一系列的人才引进计划,以此进一步引导与完善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推动电子商务的最终发展[6]。

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山西省农村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农民本身,因此,涉农组织可培养农民中的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其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对此,可通过部分网络资源对农户、涉农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的相关培训,强化农民信息化意识。积极鼓励电商人才加入到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队伍中来,引导农户从事特色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

4结语

综上所述,山西省的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都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可以有效地推动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创收。发展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省内农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完善,利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平台能够显著地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并且还可以强化山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省内农业的发展与农民增收,最终给山西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李佳妮.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2]周海琼,任全玉,万琴.大别山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507.

[3]杨燕,王伟.从消费者角度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8.

[4]李艳红.江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5]吴婷.江苏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2014,(23):65—66.

[6]林禄苑.粤西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3,(7):55—58.

责任编辑:李增华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018-02

作者简介:唐微(1990—),女,山西孝义人,硕士。研究方向: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性科研项目’硕士一般项目”(编号:CX2015SP91)

收稿日期:2015-11-09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07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电子商务人的核心能力
期刊订阅电子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