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文化在公共设施中的设计研究

2016-03-16

关键词:公共设施设计文化

郑 敏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城市文化在公共设施中的设计研究

郑 敏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公共设施是彰显一个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城市历史、地域民俗等文化元素入手,使公共设施起到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品味、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城市文化是建设宜居的现代城市的客观要求,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文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环境系统的衍生物,其在造型、色彩、风格上必须与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这才能反应城市的精神内核。一座城市越有特色,居民才会有自豪感,生活才会兴旺发达。城市公共设施也帮助城市居民更直接、方便地与城市对话,从而让他们更加了解这个城市,协调着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用人性化的功能,多变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点缀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营造出城市特有的文化品味。例如,长沙橘子洲头广场,以写实的手法用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头像作为标识雕塑,使之不仅具备了城市广场功能,还营造了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折射出长沙的人文历史和品位追求,极具文化性和艺术感。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城市独特印记,体现出不同城市的文化传统特色,才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方向。

城市文化是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品质,是构成城市精神的基础,也是城市内在历史性与外在形象的总和,反应出一个城市存在的独特意义。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除了在经济上的比拼外,更多的是城市内在精神文化的竞争,这更是一个城市保持自己独特性和发展的依据。因此,如今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的关注和理解甚至高过于经济发展状态。当然,任何形式的城市文化都是以城市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当今城市的发展,人们对每个城市历史和文化外在表达日益重视,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城市规划设施的结合,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流。因此,城市形象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是对城市整体的历史文化、精神状况的一种表述,是城市全面、代表性的形象标志。城市建设者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会考虑到城市整体的形象设计,把城市的外在风貌和精神文化提炼融和,突出独具个性的城市魅力,推动城市发展。这也有助于创立城市的品牌,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精神情操和思想道德。

一、公共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

公共设施这个称呼起源于英国,最初是“街道家具”的意思。现在城市的公共环境设施一般指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憩的场所和为各种活动提供的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设施一般都是固定在城市的街道上,是城市街景的主要构成元素。所以,公共设施能直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给人能够感受到唯美的意境,其与城市环境形象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使用功能。城市公共设施的基本功能就是使用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进行各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各种需求。公共设施可以为人们提供辨识、休憩和洁净等的实用功能,为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的服务设施。设计周到、布局合理的公共设施可以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高品质服务,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宜居。

其次,装饰功能。作为公共艺术作品的城市公共设施,在城市中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有审美价值的公共设施除了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更可以增加市民的生活情调,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品味,为市民创造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环境。

最后,文化功能。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文化传播能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它可以将城市独特的人文历史与文化内涵展示延续,对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激发居民对所在城市的热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公共设施是传播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在城市中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共设施会把地域文化蕴含其中,进而作用于居民,居民使用每一个公共设施,都会感受到其中的文化与城市的品味。所以城市文化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基础,把城市文化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之中,通过造型、材质、色彩等因素,达到宣传和推广城市文化的目的。例如,株洲市沿江风光带的反应火车发展的火车头、站台和浮雕作品,把株洲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历史文化彰显得淋漓尽至。由此可见,优秀的公共设施设计为城市生活增添了文化内涵的艺术气息。

二、当今公共设施在城市文化体现中的不足

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便捷提供了大家共同拥有和使用的场所,如同城市的客厅,它反应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出城市的美感和品味。公共设施则像摆放在这大厅里的“城市家具”,这些被集中和使用于城市中的物体,它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机能,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是一个城市文明与文化历史的过程体现,顺应着城市的发展而演变,这种文化具有多元性、指向性。如英国十九世纪的一些公共设施,如垃圾桶、邮箱、座椅等都是用铸铁制成,沉重的分量目的就是防止被偷盗,这一度成为了英国人制造公共设施的一个标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成为世界上文明的国家之一,他们的公共设施已经成了全世界最轻巧的公共设施,垃圾桶、邮箱、座椅等都是可以移动的,再不必担心被人偷走卖掉。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相互模仿,造成了城市形象同质化,尤其是现代化大都市的差异性减弱。我国城市发展也在经历相同的过程,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改造使城市传统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步流失,城市之间相互模仿,让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似曾相识的城市格局和建筑,城市公共设施也一样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在设计中只考虑到能否满足城市对设施基本功能的要求,完全忽视了对各个城市特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些造型雷同的公共设施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街道,磨灭了城市自身的个性和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让各个城市拥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具有本土人文特征的公共设施作品己成为当今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各地域文化的内涵,立足于传统,才能从公共设施的功能造型,工艺材料等方面有所突破。

三、城市文化引导公共设施的设计策略

城市公共设施种类繁多,样式各不相同,各城市之问对于公共设施的认识和使用是有所差别的,这就导致各城市间的公共设施在设计使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文化历史沉淀厚重的城市中,其公共设施设计比较古朴自然,在颜色的选择特色方面比较常用重色搭配来突出传统的文化特色,以此来烘托城市文化气氛,其公共设施的设计常成套出现,整体相对比较统一。如西安、杭州这样的传统城市。在发达开放的大城市中,其公共设施的设计相对现代简约而富有新意,视觉元素的使用比较现代夸张,使用方面更多地考虑人性化设计,比较多地关注人们的行为感知和心理感受。如深圳、上海现代化城市。还有就是一些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城市,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配套设施的设计没有从整体着眼,不够整体统一,设计性弱,文化元素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不能完全体现该类城市的文化特点。

公共设施设计是用有形的“物质状态”去反映无形的“精神状态”。由于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人群明确,功能固定,所以在对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外在形式,如造型、色彩、材料等因素,达到反应城市文化品味,提高使用乐趣的目的。各种各样公共设施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与用途。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材料质地,不同的颜色造成其所特有的视觉元素。为此我们将公共设施中的 “造型”、“色彩”、“材质”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首先,造型策略。公共设施造型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必须是明确化、具体化的,设计成败即在于能否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使人参与到空间环境中来。在设计中应从城市特有的文化历史寻找灵感,如苏州园林、西安城墙、长沙小巷,这些特有地域文化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再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符号元素,可以唤起城市居民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增加居住的荣誉感。

其次,色彩策略。设计色彩只有通过形状的才能体现出它特有的意义,它借助于造型而存在的,进而强化了造型的感情影响力。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会受到时代、文化、区域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反映出一种时代潮流的倾向。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系统,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应确定主色系统和辅色系统,主色系统确定各种建筑物固有基准色,辅色系统再确定城市流动物体的流动色以及点缀物的临时色。公共设施这一“城市家具”分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在色彩设计上除了应与城市主色调相融合之外,还应配合周边的环境相应调整。许多城市都具有自己的特有的象征色彩,如罗马的橙灰色体系,北京的红黄体系,苏州的黑白体系等都是与城市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和民俗风情有关。

最后,材质策略。材料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各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质感特性。用砖木等自然材料可以表达自然古朴、历史意味的设计意图;用金属、玻璃可以表达现代城市的高科技感。这种不同材料质感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觉,必然导致设计的不同,新型的材料会产生新的设计灵感,创造出新的造型形式,从而给人们带来新的感受。传统公共设施大都采用金属、木质材料等。这些材质视觉元素相对比较单一,变化较小。而现代城市公共设施采用新型的PVC材质,加工方便,可塑性强,造价低廉,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更加方便根据所要表达的感觉选择、搭配不同质感的材料进行设计造型,满足公共设施适用、耐用和艺术的特征。

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把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性这些具有地区特色的人文特征表现出来,使得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城市文化和谐统一,在继承传统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弘扬地域文化,符合当今社会追求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科技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设施将整个城市有机地连在一起,体现出城市居民的审美价值,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及风格特征,使整个城市生机勃勃,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宜居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远 扬)

G112

A

1671-5454(2016)06-0084-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24

2016-10-05

郑敏(1969-),男,湖南株洲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艺术。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株潭城市环境公共标识设计与城市文化对接研究”(编号:12YBB19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设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韩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现代“兴文化”体现
一路惊喜
从公共设施到商务领域再到家居,智能照明之路步步为营
2013年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研究报告(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