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学生产机制

2016-03-16陈海疆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作品文学

陈海疆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福建 永安366000)

·文学艺术·

试析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学生产机制

陈海疆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福建 永安36600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生产环境、组织和模式,也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与评价方式。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应适应并了解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让中国文学能更加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学;生产机制

一件文学作品的产生不仅与作者的创作有关,还与作者所在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潮、信息传播方式和大众阅读习惯有关。文学生产机制就是对文学产生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分之间互动关系的总称。[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给予文学活动一种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新媒体时代催生出的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文学生产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新媒体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生产环境、主体和组织

(一)改变了中国文学活动的环境

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空间成为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物理限制,能够享有“理想的话语环境”。[2]由于人人都能够参与到网络空间中,因此文学活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学创作者不再局限在传统媒体的编审制度中,能够自由地创作、发表、评论,开放了文学活动的环境。文学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中国文学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媒体作为信息的承载物,所要表达的是当下的一种文化逻辑,并随着其自身发展逐步催生出新的文化逻辑。[3]新媒体的出现为文学的思考、表达和抒发情感都提供了新的变化与可能。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逻辑中,文学作品应该是表达当下社会情况,或讴歌、或批判、或陈述某一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反思以促进人们思想进步。而新媒体打破了这种文化逻辑,提供了一种更为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是指一种以无深度、中心、无根据、无自我、自我反思、游戏性、模型性、折衷性、多元化、艺术性来反映当前时代性变化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模糊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追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文化区别。[4]

(二)为中国文学活动提供了新的主体和组织

在传统的中国文学活动中,其主体必然是当代知识精英分子,而当代知识精英分子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能够自觉地担负起民族和社会的道义责任,具有卓越的精神追求。新媒体为文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使得笼罩在作家身上的光环也开始逐渐退去。只要有表达的欲望,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台联网的电脑,即便是普罗大众也能够成为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传统文学活动组织是隶属于党政机关的,作家们在享受良好的物质待遇,同时也按照国家文化建设的要求去写作,去创作。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文学组织在新媒体的到来后也开始逐步瓦解。学生、记者、公务员等都能够成为作家,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识、想法去创作去完成文学作品。同时写作的内容也开始具备经济性、娱乐性和消遣性,打破了传统文学活动以体制存在的组织形式。

二、新媒体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

(一)重新塑造了创作观念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是一定会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影响。我国文学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统治思想及言情达意的主要途径。中国的主流文学一直注重对文学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应用,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新媒体时期,人们在一个相对开放和宽松的文学环境中,开始淡化了文学中的政治立场和功利主义,创作者更加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和自我心性的表达与回归。人们在网络空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得以了解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真正模样,了解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立场。让“人”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足够的体现。

(二)提供了多样化的文体形式

文体性质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我国文学作品常见的文体形式有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后来随着影视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项目,影视文学也开始兴起。在新媒体时代中,大多数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并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文学训练,对文体的形式并不是非常在意,大多数是即兴创作。长此以往,逐渐模糊了文体形式之间的界限,使传统文体所拥有的严整性逐步消弭,而散漫的文体形式开始成为主流,如现代网络中常见的“微博体”、“段子”和“微信体”。新媒体时代中另一个常见的文体形式为“超长篇”。传统长篇小说是指字数在10万以上的文学作品,以展现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人情为主要内容。“超长篇”是指小说字数通常在百万以上。网络“超长篇”小说的最大优势是不受版面限制,再加上作品字数和点击率等问题都会影响网络写手的创作。

(三)改变了文学美学品质

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其自身一定会清晰地留有时代的痕迹。[5]中国古代讲究的意境美和意象美,这些在古代经典小说和诗歌中均能够得到体现。到20世纪末,人们扼杀文化审美并开始趋向于世俗化。如今的文学,更具有了一种调侃性和娱乐性。文学的审美品质开始出现搞笑、无厘头和自嘲。人们更加关注社会上的某一个现象,而不再过多地关注文学中对精神、信仰、悲剧的推崇。以《明朝的那些事儿》为例,作者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整个明朝的历史,并对每个皇帝都写了一段自己的看法见解。不同于正统的历史叙述作品应有的严肃性,作者以非常通俗的话语和文字描绘了明朝的整个历史,包括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细节和心理的描写。

三、新媒体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

(一)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传播形式

传统的文学传播形式主要以书籍为主要传播载体。从文学创作到作品出版,需要经历复杂的程度并花费较长的时间。文学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如一些国外的经典文学,就需要经历过翻译后才能在我国开始传播。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原文的理解和中文的使用都非常考验翻译者的功底。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最明显的特征,拥有强大的信息承载量和快速传播的能力。如此让文学作品不再局限在出版版面、时间和区域,只要作者愿意分享,就能够即时发表到网络上。如今,各大图书网络都推出了电子书。就内容而言,电子书与书本是没有本质区别的。电子书的传播成本远远低于纸质书,因此大多数电子书的售价都是非常实惠的,也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二)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传播平台

新时代的人们更注重自我意愿的表达,更注重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新媒体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朋友圈或公众号、贴吧等。让大众能够在这些平台上实时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互相交流看法。这必然为开创全新的文学创作和传播时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些自媒体上,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发布者和宣传者,每一个人都能够及时了解并交流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新媒体带来了互动传播的时代,让作者和读者能够处于一个平台,即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读者不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也开始成为参与者和传播者。

(三)带来多样化文学传播形式

新媒体时代给文学传播带来了多样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中,文学不再局限在文字传播中,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视频、影视改编、游戏改编都成为文学的主要传播形式。由于网络文学的读者众多,能够赢得更大的消费市场,有利于实现文学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6]如今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影视改编和游戏改编IP的主要来源。如去年热播的仙侠剧《花千骨》,就是网上一部知名的网络小说。在电视剧上映之前,网络上已经有大量的同名改编视频,为该剧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群体。经典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最早是从一部同名游戏改编而来。该游戏是我国国内第一款剧情类游戏,几乎影响了整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少年。

网络文学的线下出版及会员制消费也成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将网络文学实体化,既能够保留原有的线上读者,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新读者。将传统的文学传播形式与网络文学传播形式相结合,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网站良性发展和盈利的重要方式。[7]将人气高的网络小说出版,与出版商打造推出畅销小说,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年轻读者市场。以《诛仙》为例,在出版后,该书的发行量就超过120万册。网络文学的传播形式多样化、最大化,实现了一部作品的商业价值。为了获得更多的盈利和市场,网络文学的质量也存在明显的下滑现象。网络文学需要全靠读者的点击率和阅读量,写手才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写手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通过网络文学出名的作家均转行或重新继续传统纸质文学出版。

四、新媒体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

(一)“浅阅读”的方式普及

随着基础教育和文学阅读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全面阅读的时代。文学不再是精英文化,也开始逐步向大众文化融合。新媒体时代,多样的客户终端与软件,让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严肃、高雅和精致,其中的娱乐性、经济性也开始逐步明显。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作品。暂且不论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和深度,但它的确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打破了人们对阅读的惯常模式和理解。

(二)大众读者拥有更多的评价方式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选购书籍的时候一定会查看相关的评价,了解作品的内容并为自己判断是否应该买而提出参考。这些评价大多数是来自某个知名人士或权威机构。虽然这些评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但随着评论者总是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评鉴作品,这种做法,也让读者越来越不能理解评论的内容和意义。[8]有些文学作品是适合专业的学者和专家阅读,但大多数文学作品还是需要面对广大的普罗大众。网络媒体技术的普及让对文学作品评价的权力从精英人士或官方机构转入到大众读者手中,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评价。尽管不具备足够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但很好地保留了评价所具有的基本参考功能。

(三)文学评价方式的重构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之间仍存在种种冲突和矛盾。网络文学中也有质量尚佳,知名度高的作品,但在我国各类文学奖项评选中,获奖的均是传统文学。这当然不是出于对传统文学的保护机制,而是两种文学社会性、文学性相差甚远。传统文学就像是正统的接班人,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象,对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而网络文学就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开放、宽松、包罗万象。在网络文学中,读者更注重其娱乐性和知名度,对于作品的深度和内涵并不在意。我们无法说出哪种文学更好,也无法说出哪种文学更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但它们的出现确实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一贯认知和评价,让人们接受更加多元化的作品和观点。

新媒体时代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学生产机制,让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评价都有了新的机制。传统文学目前仍是中国的主流文学,但网络文学对其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不能忽略的。尽管网络文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它无法比肩传统文学,但其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度都将成为影响我国文学发展进展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 远 扬)

[1] 曾军. 有限包容及其问题——“新世纪文学”视野中的“新媒体文学”[J].文艺争鸣,2011(3):23-29.

[2] 孙桂荣.给新世纪文学批评写一份真正的“悼词”?——文学产业化之后的批评困境[J].南方文坛,2011(3):71-76.

[3] 王健.后经典时代∶经典生产机制的失落与经典的失序[J].兰州学刊,2013(2):55-59.

[4] 周根红.文学作品的生产机制与传播动力如何体现[J].重庆社会科学,2013(7):69-71.

[5] 李小贝.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困境与出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60-63.

[6] 叶祝弟.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批判——关于“作家学院化生存”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2(10):183-192.

[7] 柏愔.后信息时代新媒体文学中文学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变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17.

[8] 更桑多杰.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现代文学趣味的转变[J].名作欣赏,2015(14):71-72.

I206

A

1671-5454(2016)06-0068-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19

2016-11-03

陈海疆(1975-),女,福建仙游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网络文学的诞生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