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子的生平和思想
——国学研究系列之九

2016-03-16艾新强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统治者道德经老子

艾新强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浅谈老子的生平和思想
——国学研究系列之九

艾新强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其撰写的《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人生观、政治主张、社会理想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后世思想文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哲学;人生观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说姓老,名聃,字伯阳),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经》,亦称《老子》,约五千言,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哲学著作,与《周易》一起共同开启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老子的思想和他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我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在春秋以降的思想文化史上,只有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才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比肩。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经》,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老子生平

老子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颇为简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曾经到周朝都城向老子问礼,老子回答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离开周都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老子研究道德,其学说以自隐无名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到周朝衰落,于是就离开了。到了散关,关令尹喜说:“你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地为我写点书吧。”就这样,老子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有关道德的内容五千余言,然后就离开,没有谁知道他的最后归宿。

另外,《庄子》《礼记》《左传》《孔子家语》《列子》等史籍对老子的生平事迹也有一些片断记载。根据这些记载推断,老子是春秋时期陈国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早年曾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即周王室图书管理员。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携带大量典籍逃奔楚国,其中也包括老子所管理的图书,他因此被免职,回归故里。随后,他来到鲁国,并在那里生活多年。公元前505年,孔子从老子“助葬于巷党(鲁国地方)”。老子居鲁时,孔子多次登门向其求教。公元前501年,老子居住在沛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子晚年返回故里陈国定居。公元前478年,陈国被楚国所灭,老子被迫逃亡他国,最后客死于秦国。

二、《道德经》的基本思想

深入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经》就会发现,老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他所撰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可说是阅尽人间后留下的民族智慧的深沉积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

(一)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1.唯物论。“道”作为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是老子最早提出来的。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道”。老子哲学体系就是以“道”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道德经》一书共八十一章,“道”字就出现多达七十四次,占了十七章之多,且具有多种含义。特别是四十二章,集中而明确地表述了“道”生万物的观点,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反映了老子的本体论。

据徐澍、刘浩二位先生的研究,老子之“道”有如下几种涵义。(1)“道”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既有形,又无形。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命名,“有”,是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所以,要常从“无”中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观察领悟“道”的端倪。(2)“道”在万物出现之前就存在。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这就是道。(3)“道”恍惚仿佛,看不见,听不到,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第二十一章:“道之初物,惟恍惟惚。”“道”这种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独一无偶的,它本身包含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冲而形成第三者,即和谐均调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在阴阳二气的不断交冲下形成新的统一体。(4)“道”是按“独立不改、周行不怠”的规律运行不息的。第二十五章:“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无声又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永久存在,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算作天地万物的根本。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向遥远,伸向遥远而又返回本原。(5)“道”既是自然规律(“天之道”),也是社会规律(“人之道”),能够依照规律办事,就是认识了“道”,理想的统治者,就是体“道”的“圣人”。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若能依“道”治天下,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则为政,百姓们就会自生自长而得以充分发展。徐澍、刘浩将“道”概括为三句话:“万物都由“道”而产生,万物消灭又都复归于“道”;万物的每一生一灭,都是遵循着“道”的循环规律;“道”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1]应该说,这一概括是全面而又精准的。《道德经》一书就是围绕“道”而展开的,集中、系统地体现了老子的唯物论思想。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老子看来,人为万物之灵。“道”、天、地、人,成为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人被提高为宇宙中四个伟大存在之一,唯独没有“神”的存在,这就否定了“神”对世间万物的创造和主宰。早在2 500多年前,在神学思想充斥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条件下,老子就有了无神论思想,无疑是空谷足音,弥足珍贵的。但是,在此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老子的唯物论思想具有明显的缺点,一是“道”和“无”这两个概念的表述,有些含混不清。“道”有时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亦即宇宙本体;有时又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没有分清物质实体与物质运动规律的不同。什么是“无”?“道”与“无”的关系怎样?第四十章中“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等,都没有表述清楚。二是“天道”“鬼神”这两个概念表述得不清楚,不明确,带有某些神秘主义色彩。这些缺点反映了老子唯物论思想的直观性、幼稚性、不彻底性。当然这也有其必然性,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更好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正是这些缺点,给后世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提供了任意理解和解释的空间和余地,并用来发展自己的哲学思想。

2.辩证法思想。《道德经》一书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书中首先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认为自然界、社会、人事等都处于相互对立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四十二章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模式,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后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事物是阴阳两相对立的统一体。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物,每一事物内部又有其对立面的存在,因而概言之曰“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以此为指导思想,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概念,如刚柔、大小、多少、高低、远近、厚薄、轻重、静躁、黑白、寒热、皦昧、欷张、雌雄、华实、正反、同异、夺与、美丑、善恶、真伪、是非、利害、祸福、生死、荣辱、智愚、吉凶、兴废、进退、主客、巧拙、辩讷、难易、公私、怨德、贵贱、贫富、治乱等。这些矛盾现象,即对立统一现象,既涉及自然领域,也涉及社会领域,从中可以看出老子的博学及其较高的认识水平,也可以看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自然辩证法具有直观片面性。

老子不仅认识到矛盾双方的普遍存在,而且还指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第十一章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把矛盾着的“有之”与“无之”这两方面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另一方也就无所作为。第二章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不仅认为此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统一,而且这种相互对立的双方是相互转化的。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但不可否认,老子只看到了事物对立的一方向另一方转化的事实,而忽视了转化是有条件的,不了解条件在转化中的作用。脱离条件而讲对立面的转化,就把对立面看成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起作用,祸就不可能转化为福,福也不可能转化为祸。显然,老子对事物转化规律的表述,有其不完备性。

老子对事物由量变而发展到质变的过程也有所认识。第六十三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但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里,只注意到事物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但没有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第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番话,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量变质变关系,量的不断积累,逐渐引起质的变化,后来的事物就不是原先的事物了。这个见解十分深刻。

对于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问题,老子也有所涉及,但没有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入阐述并进而揭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第四十五章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好似屈的大直并不是真正的屈,好似拙的大巧并不是真正的拙,好似讷的大辩并不是真正的讷,它们都是原来阶段的质上升到高一阶段后的新质。第四十一章还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建的“德”好似怠惰。高一阶段的新质与原来阶段的质既相似又不同。他在第五十五章中用“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形象地比喻道德修养深厚的人,犹如纯朴天真的婴儿那样。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客观辩证法。但老子不把事物的转化看作向前发展的过程,而认为是向“道”的复归,并且,虽然他认为“道法自然”“道常无为”,万物可以“自均”“自化”,似乎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和动力在于其自身的认识,但由于天地万物都由“道”而出,又复归于“道”,事物就不但谈不上发展,最终也还是由“道”决定的。这些说明老子的辩证法还拖着一条形而上学的尾巴。

3.认识论。老子的认识论强调要客观地观察事物,但又轻视感性认识而注重理性认识。第五十四章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显然,老子这句话是含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之意的,因为它强调的是观察事物首先要把眼光放在客观对象之上。这无疑是接近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老子认为“前识者,道之华”,即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只能认识“道”的浮华表象,难以把握“道”的实质。其中蕴含的合理成分是不容置疑的。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他主张要善于知人知己,反对自以为是。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谓做到了知人知己才是明智的。第七十一章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只有谦虚谨慎,有了知识反而不自以为有知识,才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是他的毛病了。

在老子看来,人要正确认识事物,就不能受情感欲望的影响。他认为,所谓智、仁、礼等观念,都是统治者“言伪而辩”的情感欲望的产物,不摆脱其影响,就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第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有了仁义,大道就不存在了,哪里还谈得上认识它呢?大伪是出自智慧,有这样的智慧当然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了。第四十八章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此处的“学”是指仁义礼法的学问,“日益”是指感情欲望日益增多;“道”是指自然之道,“日损”是指感情欲望日益消损。只有“弃智”“绝学”,才能摆脱情感欲望的影响,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真相。有的人注释《道德经》,认为老子的“弃智”“绝学”,是要人们抛弃一切智慧、杜绝一切学问,提倡愚昧主义。其实,老子是从“智”“学”所能产生的社会危害来立论的。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烦扰不已,都是因为人们之间争强好利所致,而人们之所以能够争强好利,又是“智”“学”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条件。老子所希望和要求的,恰是一种安宁、有序的社会生活,从消除纷争的愿望出发,老子当然要反对产生纷争的原因和条件“智”“学”了。所以第二十七章说:“虽智大迷。”这就是说,“智”“学”从根本上讲,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有害的。老子看到了“智”“学”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老子并不一概反对“智”“学”。第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七十一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七十二章说:“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这里,老子告诉人们应该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知”是自知,是自知自己不知,是对于“道”的知,而不是对那些纷纷扰扰的“杂事”、那些引起“大伪”的“智慧”的知。所以,把老子看成反对一切“知”“学”,那就未免失之简单化了。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认识论是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但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认识论具有片面性的严重缺点,过分注重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认识的作用,否定实践的作用。第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五十二章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这番话的大意是,人居住在家里,不许出门,眼不看,耳不听,什么事都不干,一辈子也不用实践,只要闭门进行理性思维,就能知天下事。如此把理性认识绝对化,就不能不使老子的认识论部分地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潭。

(二)取法自然、“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人生观

老子之“道”的内在结构是建立在客观实在的自然基础之上的,是宇宙的总根源,它生化万物,讲的是天,是地,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所以大自然是无私智,无私意,无私欲,行所无事的。这就是老子的宇宙观。“道”的外化就是“德”,体现在人自身就形成了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即人生观。老子的人生观,取决于他的宇宙观。老子的人生观,总原则是“法自然”,顺应自然而行,不违反自然而行。

1.无私无藏。在《道德经》中,“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成熟结果,对万物加以爱养和调护,是无私的。人依“道”而行,亦应如此。他提出所谓的“天道无亲”,即没有偏爱,人也应该效法“天道”,圣人“无私”“无藏”,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不积,既以为人,既以与人,“执左券而不责于人”等,都是无私的表现。把他的话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有道德的人不多占有财物,也没有必要多占财物,尽自己的能力为人群服务,使他们得到好处,也不要求报答。老子的无私,也不是要人们完全没有私,而是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在他看来,“圣人无藏”,自己反而“有余”;尽力为他人,反而“己愈有”,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反而“能成其私”,即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2.虚怀容众。第四十五章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其作用不会穷尽。人要取法自然,就要“虚其心”,胸怀宽广,虚怀若谷,“虚而不屈”,无所不包,这就是“上德”。唯虚能容人,“故无弃人”,即没有被遗弃的人;唯虚能容物,“故无弃物”,即没有被遗弃的物;唯虚能变通而不偏执;唯虚能宽大,而报怨以德,即第四十九章所说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3.谦退不争。第五十一章:“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谓玄德。”“道”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发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自作主宰,这就是最为深远的“德”。人也应当依道而行,体道自谦。自谦的表现是不自大、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而谦,是会受益的,所以不自大反而能成其大,不自见反而能明,不自是反而能彰,不自伐反而有功,不自矜反而能长。谦的反面是骄,骄的表现是自大、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骄是会“自遗其咎”的,自大反而不能成其大,自见反而不能明,自是反而不能彰,自伐反而无功,自矜反而不能长。由于谦虚,所以与人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有不与人争,才能使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过自己。不争的人是上善,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的人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甘愿处在众人所讨厌的坏地方,这是比较符合“道”的。上善的人不争,所以没有过错。由于谦虚,所以“不敢为天下先”,甘愿居后,甘愿处下。然而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居后反而能争先,处下反而有好处,就像江海处在百川的下游,百川都流归于江海。

4.守柔处弱。《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聃贵柔。”守柔处弱,乃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征。在《道德经》中,自然界中的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人法自然,就要守柔。第三十六、四十三章说,“守柔曰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意思是,让自己处于柔弱的地位,使自身内部具有的发展潜力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就能战胜一切。表面的强壮却阻止不了衰亡的实质的暴露,而表面上虽柔弱,却具有刚强的生命力。詹剑峰先生在《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中说得好:“柔弱是指新生,是指充满着生命力,是指活泼、发展、流行、灵活、善变化、不凝滞等作用。老子所谓柔或弱是新生的本质,其力不可量,这是‘生’的法则”。柔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着的生机,必定能战胜“强大”。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正在走向死亡,“物壮则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三)“以无为取天下”的政治主张

老子的政治主张,是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生发开来的,也是由这一哲学思想决定的。在《道德经》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并做了充分的论述。

一是行“无为”之治。第十章指出,天下万物由“天之道”“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听任万物自生自长,就是“天之道”的“无为”。因此《道德经》认为,“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的“无为”,听任百姓自作自息,按照天道自然的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谁来实行“无为”之治呢?回答是圣人。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不应以自己单独的意志,而要以老百姓的意志和愿望作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而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居乐业,消除贫富过分悬殊。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道德经》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有道的“圣人”或“侯王”身上,只要“圣人”或“侯王”实行“无为”之治,就会出现第五十七章所描绘的情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效法“天之道”,实行“无为”之治,就不会损不足以奉有余,就会民莫之令而自均焉,世间就会有公平了。实行“无为”之治的人,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天下乐推而不厌”。显而易见,老子的政治主张多少包含一些民主的成分。

老子既然主张“无为”,理所当然地反对“有为”,在他看来,统治者违反天道自然而“有为”,不会有好下场。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第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四十八章:“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些话的意思是,统治者治理天下要是强作妄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的事是不可以强作妄为的。谁要是强作妄为,就必然会把天下人的事情搞坏,谁要想霸占天下,就必然会失去天下。老百姓之所以不顺从统治者的统治,就因为统治者的强作妄为,统治者硬是强作妄为,百姓是必然会反抗的。看来,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满怀愤慨。

二是行“天道”,施公平。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背弃“天之道”而实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样的社会太不公平了。因此,他怀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统治者们对老百姓进行的残酷剥削。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第五十三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这些话的意思是,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统治者们吞食的赋税太多,因而陷于饥饿。朝政腐败,必然造成农田很荒芜,仓库很空虚;而统治者们还衣着锦绣,身佩锋利的宝剑,饱吃精美的饮食,占有富裕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的无道啊!人民之所以不惜以死冒险,就是由于统治者们为贪求丰富奢侈的生活而榨取财富,逼得人民不惜以死冒险反抗。针对这种情况,老子发出了正义的呼声,取消“人之道”的罪恶制度,代之以“天之道”的公平制度,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将有余的财货拿来供给天下人呢?这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老子的这两句话,对后世劳动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农民起义领袖,无不采取不同的形式,以“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为号召。这些农民起义领袖,就是老子寄希望的有道者。

三是简政以安百姓。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人民的破产和贫困,以致出现“盗贼充斥”的病态的社会现象。当时,法家还没有形成,但依法治国的主张已经出现。为了对付“多盗”,统治者不得不借助刑法。老子认为,统治者施用刑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效果适得其反,同样会导致社会的倒退和混乱。第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即禁令多),而民愈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统治者只有“为无为,事无事”,才能消除“多盗”现象。“为无为”,就是法天道自然实行“无为”之治,则天下无不治;“事无事”,就是以无事治天下,不实行繁苛的政刑法令,不滋扰百姓,让百姓各安其居,各乐其业,休养生息。这样,就不会多盗了。第六十章提出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简政主张的生动比喻。治理大国的道理,如同烹小鱼一样,不能多翻动,多翻动就把小鱼弄烂了。在老子看来,政简则民安,天下就太平了。老子警告统治者,不可实行繁苛的政刑法令,逼得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宽宏,人民就淳朴;政治严酷,人民就狡黠。只有清静简政,才能达到治国的目标。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不怕死,用死来吓唬他们是没有用的。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人民一旦到了不怕统治者的威力的时候,那么反抗统治者的最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四是反对不义之战。在《道德经》的八十一章里,有六章专门谈兵事,有两章谈及兵事,主导思想是反对不义的侵略战争,但不反对自卫战争。老子认为,战争是不祥的东西,是要死人的,所以有道者是不为的。赞美战争,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者,不可能得天下。老子看到了战争的严重后果:一是指出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第三十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二是造成很多人的死亡。因此,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故有道者不处。”这表明老子看到战争的破坏性、消极性的一面,对其基本持反对和否定的态度。在老子看来,天下无道,征战不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贪欲和野心。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老子极为愤慨地说,侵略战争是不道的,不道的人是会早死的。但敌国出兵来侵犯,老子也是主张还击的。他说,对于战争,我不敢取攻势,侵略别国;而只取守势,保卫自己的国家。老子承认,战争“不得已而用之”。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认为不应该对战争进行赞扬,更不能以兵逞强,而应“恬淡”为上。第三十章:“善有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谓果而勿强。”所谓“果”是指胜利。如果因为战争中取胜而得意,这实际上是以杀人为乐事,正如三十一章所说“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老子认为,用“道”辅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在天下逞强,用兵作战只求达到保卫国家的目的就行了。第六十九章指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可见,老子是注重搞好军备,注重防御的。在这一前提下,敌我兵力相等,战争的结果,是哀者必胜。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能处不利的位置,从而引起警戒,产生激战的斗志,全力以赴,英勇作战,战胜敌方。

(四)“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老子根据自己的政治主张,构想了一个理想的国家。《道德经》第八十章,描写了他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见,老子所描写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国家规模不大,人口不多,与他国之间毫无往来,彼此绝无战争,因而相安无事。人民安土重迁,不用舟舆、不陈甲兵。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逸,乐于其俗,结绳记事,不用文字。一切文明进步都束之高阁,有而不用。不争不夺,无事无乱。但这里又有国,也有舟舆、甲兵,只是内外均无交往,政治、经济、军事都处在隔绝和封闭之中。有物质上的衣、食满足,但无精神上的追求和发展,因而无需文字,结绳记事即可。这些具体而生动的描绘,集中地反映了老子的社会理想。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社会呢?是原始社会吗?因为这里毕竟还有文明进步的各种产物,政治上的国、甲兵,物质上的什伯之器,舟舆、甘食、美服,思想文化上的文字,等等,所以并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原始社会。但这也不是当时的现实社会,而是老子针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弊病所提出来的一种救世方案,但在这种理想社会中又依稀可见原始社会制度下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景象。

老子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战争乱天下,民饥受煎熬,君主有为,智者用智,用智伪出,遂欲逐利,一片纷纷扰扰,可谓天下无道。民饥战多为果,为欲出智是因。所以,拯救社会必须除欲去智,返朴归真。除欲就只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去智便只能”“复结绳而用之”,而无需再用舟舆,陈甲兵。社会安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国家只是一种社会象征,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对统治阶级的满足一己私利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骚扰民众是一种批判;对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困难则有所同情,也利于他们恢复安宁的生活。但是老子的理想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愿望,并不可能真正实行。历史只能在血与火中前进。但人类在这种历史发展中曾经付出多少代价,也必然从中取得多少偿还。对于这些,老子当然是缺乏历史眼光的。

[1]老子.道德经[M].徐澍,刘浩,注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5.

责任编辑:韦梦琦

10.3969/j.issn.1009-0339.2016.05.016

B223.1

A

1009-0339(2016)05-0074-07

2016-06-23

艾新强,男,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统一战线理论、统战谋略、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统治者道德经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