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利弊

2016-03-16洪舜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海默霍克知识分子

洪舜华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永安,366000)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利弊

洪舜华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永安,366000)

本文试图分析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利弊,并结合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殊性,展开批判理论下的中国社会批判问题的研究。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异同;利弊

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对现状持批判态度和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他们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分子经历了思想改造运动,经历了被批判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导致中国知识分子社会批判功能的缺失。但中国知识分子应该继承社会批判的传统,吸收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把霍克海默理论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利弊,以形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结合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应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殊性与社会批判理论两方面着手,深入理解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并结合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特殊性,展开批判理论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分析,以期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一、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

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中正式提出了批判理论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活动,针对现存社会、超越传统分工的批判活动。

批判理论是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和超越,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产生在现存社会分工之上,超越现存的社会秩序,对现存社会持批判态度。批判理论把自己放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现行劳动分工的限制之外,让人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认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以否定的理论出现。

霍克海默认为批判理论具有超越性和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内在于社会运动,是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的内在的组成部分,与人的自由和解放运动完全一致,成为了变革现存的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霍克海默认为,批判理论重视人、关心人、把人看作是全部历史生活方式的生产者,认为不能把理论只看作是对客体的反映,它也应当反映人、研究人,它的主体是在人和其他个人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之中的、与某个阶级相冲突的、处在与社会整体和自然的关系,网络中的特定个人。批判理论的主体和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自我不一样,他的活动构成了当前社会。

二、批判理论的落脚点:知识分子理论家

批判理论相适应的社会批判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这些具有良知、道义和批判反思精神的知识分子精英是批判理论的主体推动因素,是批判理论的最终落脚点。在霍克海默的研究中,批判理论中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这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力量的否定基础上,预示着一个更加正义美好的社会团体将因为知识分子的力量而逐渐形成。

霍克海默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理论家的职责,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特殊阶层,是超社会的阶层。他将知识分子作为批判的主体力量,针对马克思主义过分重视政治、经济决定因素,忽视文化因素的反思。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实质作用是解放思想,在历史转变中,运用文化批判来引领时代潮流,引领真实运动的开头序曲,脱离了社会历史实践存在的基础,重视社会批判理论对人类活动的历史决定性作用,打好经济根基,实现少数精英知识分子在良心的力量下进行谴责,实现文化批判,抒发心中的想法,实现心里的真实批判、继承和选择。

三、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和中国社会批判精神

欣赏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文明我们可以知道,以“士”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更多的是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人。从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到明朝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国情怀,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这一切都显示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道德、政治、社会问题的深刻的责任感。在中国充满礼教的文明中,皇权非常强大,人民普遍存在着忠君的思想,在这个王权的社会中,批判社会就是批判君主,这是礼教文明所不允许的,即使是在昏君在位的黑暗社会时期,也不能出现直接抨击王权的现象,知识分子批判社会,更多地表现出知识分子打着进谏的旗号冒死进谏,知识分子有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知识分子有着“苟利国家生死已”的民族精神和气节,知识分子关心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知识分子身处政治斗争中,而不是用超脱的心态处身世外,旁观这个社会。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人文主义的精神,有着以管理技术为取向的性质,并最终走向和平主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和国家管理者的亲近和人治体制对他们的束缚,他们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直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诞生,传统知识分子发挥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很有限。

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学勤教授深刻意识到中国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缺失问题。他提出要终极关怀,关注宇宙的本源的终极价值,终极价值检验着整个世界,并在彼岸超验着这个世界。一个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治哲学,如果政治哲学有缺陷,整个文化也有缺陷。代表中国文化的有儒家、墨家、道家等,这些文化只关心此岸世界,缺少终极关怀。因此,中国知识分子要重视终极关怀,关心彼岸世界,形成实用理论,并形成整个民族的经验,重视对彼岸世界的思辨。这样长时间下来,要在宗教上形成民众的渴望,满足民众宗教情结。另外,我国民族政治文化的特色是政教合一,形成天网式的思想控制,因此,知识分子要改变政教合一的传统,让中国的政治、教育现代化。过去有句明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动整个地球,现在我们知道政体是此岸政治秩序的最高点,要翘动他,必须要实现批判的支点,并设置在现行的支点下。

在有缺陷的政治文化下,民族需要有对世界观看的高度,并形成观看世界的最高点———政体的批判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要增加参与社会的热情,形成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形成整个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形成建立整个社会批判系统的文化资源。中国的情况是如此,而在西方国家则是与此相反的,在西方的社会里,在彼岸世界里,在终极关怀的指引下,要形成政教分离的两元化的结构,形成独领彼岸的道路,拒绝此岸的优势,在近代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以市民社会为基础,创造新的彼岸取代以宗教为基础的旧的彼岸,并持续延续知识分子的批判传统。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下,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的视角来观察,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的传统理论,肯定现存的秩序的知识形态的顺世哲学,要对现实的非批判的认同,形成工具理论。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在近代文化熏染下的知识分子堆里,要形成社会批判精神,让缺失不再成为必然。近代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知识分子和中国人民在不断进行着政治革新,进行着社会改革,并通过变法革新来推动社会的变化。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因为其妥协性而提出了不彻底的改革主张,体现在体制内的修补。正如霍克海默所说,理论稳定性的原因在于事实,在社会变化中,要形成基本的经济结构,单纯的阶级关系,并反映这两者的观念都没有发生变化。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不变因素的存在,理论还是没有改变,因此在社会完成历史的重大转变之前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可是,在到达社会的转变点之前,历史也是不会停止不动的,这些因素改变了,历史就会前进。

四、用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塑造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具备培养批判精神的特质,因此,要为中国知识分子社会批判精神创造契机。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批判更多地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他们运用高深的知识,反思信念,证明自己存在的真理,并形成实践者的常识性的理解,学会评论各种社会问题,揭示各个阻碍时代进步的前提性的条件,并重视提供实践过程的价值取向,形成知识结构、技术理性,形成官本位,物质利益的诱惑等因素,并形成中国知识界的一些重要的人格,以此培养知识分子社会的批判精神。

在知识结构方面,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要不断主动学习,国家要加强发挥中国文科或理科的教育,并学习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形成全面的完整的统一的知识体系。知识分子接受的教育都只是人类整体的知识体系中的某一专业教育,专业和专业之间有着隔阂,教师要教育知识分子形成整体的综合的知识结构,并超越社会经验,形成社会批判,增加社会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并给中国知识分子以很好的借鉴,提高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在技术理性方面,中国也要向西方学习,中国文科理科分开,综合性教育能力不强,由于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中国知识分子拥有技术理性,因为中国要求知识分子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并形成非形而上的人文知识。知识分子要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知识分子本身也要道德情操更加高尚,要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理性的、科学主义的具有中国文化的主流导向,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上要学会超越自我,学会批判,中国加强对西方教育和文化的学习,并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用超然的态度进行社会批判。

另外,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传统的官本位,政府官员要加强职业教育,要体现教育追求,还要在政府权力范围内,加强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主动的对党派利益的追求,对政府、集团利益的追求,但要重视自身独立人格追求,加强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克服官僚主义,成为为民造福的官员。

在霍克海默批判理论视野下,我们要塑造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批判不是分离,不是对立,是来自事物自身内部发展出的否定因素,来自与之关联的外部因素。要实现辨证的否定,重视问题的反思,加强多角度的审视,重视自身发展中形成比较和借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的阶段,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入进行改革的条件下,政府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力量,重视推进社会进步,加快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加强批判社会弊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我国的广大党员知识分子更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精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的工作方法,扩大社会批判的效果,为发展和弘扬批判精神做贡献,全面发挥社会批判的作用和功能。

[1]吴友军.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困境[J].哲学动态,2008(4).

The Pros and Con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Hawk hammer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ONGShun-hua
(Fujian College ofWater Conservancyand Electric Power,Yongan 366000,Fujian)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cial critical theory of hawk hammer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Combin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Chinese social criticismissues are studied under the critical theory.

Hawk hammer,the social critical theory,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pros and cons

B222.1

A

1671-5004(2016)04-0042-03

2016-6-26

洪舜华(1982-),女,福建南安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海默霍克知识分子
滑板的乐趣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一起来观星
海默科技 竭诚为您服务
海默
爱情控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