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近二十年宗教起源研究综述

2016-03-16

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宗教观严复弗洛伊德

吴 娇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文史论苑】

国内近二十年宗教起源研究综述

吴 娇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9)

宗教起源问题是宗教学领域中讨论的焦点之一,由于时代、立场、方法的不同,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宗教起源研究,走过了从有神论者到宗教学家角度的解读,史料、精神、意识等角度的解析,实地考证、多维度及人性等方面的探究,极大增强了宗教起源研究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近20年来国内学者涉及宗教起源问题的研究,通过梳理,从宗教来源研究概述、宗教起源的代表性理论、宗教起源研究新视角三方面来进行简要综述,以便更深入地探究。

宗教起源;研究史;代表性理论;新视角

恩格斯曾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宗教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也自然有着它的起源。宗教起源不仅同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甚至同人类的自我认识和文明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探究宗教起源问题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深厚的意义。本文试图着依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论文和专题著作来进行简要综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宗教来源研究史、宗教起源的代表性理论、宗教起源研究新视角。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限,所述不周全之处,还望指正。

一、宗教来源研究概述

自宗教来源问题探讨以来,其研究就经历了悠久的历史进程,早在“轴心时代”乃至史前时代,人类祖先们就开始了思考,随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而被赋予了丰富的宗教起源理论,从神学家到宗教学者的观念差异是一个认识不断进化的过程。近年来的众多著作中都有涉及,如罗竹风主编的《宗教学概论》[2]中论述了三种社会身份的人对于宗教起源问题的解释与观点:一是对于早先的宗教信仰者来讲,他们关于宗教来源的看法是得之于一定的传统,宗教信仰者在接受传统观点的同时,结合个人经验形成自己信奉的宗教起源见解。二是对于西方无神论者来讲,他们极其反对一切超自然主义的宗教起源说法,主张用人的活动来解释宗教起源,“宗教人造说”构成了一切无神论者的基本观点。三是对于西方宗教学者来讲,他们坚持从历史活动中寻觅宗教的起源,近代宗教学兴起以来,人们逐渐摆脱神学束缚,尤其是在19世纪下半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迅速进入宗教研究领域,大大推动了宗教的科学研究。由此宗教学家们对宗教起源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各种理论,赵敦华的《从圣经中的历史记载看宗教起源》[3]一文中指出,当时对宗教起源的看法出现了“进化”和“退化”两种迥异的立场,文化进化论者们皆以达尔文的思想为指导,认为低级的自然物、精灵崇拜为宗教的起源。在吕大吉的著作《宗教学通论新编》[4]中简述了当时具有影响力的几种理论:自然神话论、祖灵论或鬼魂论、万物有灵论、实物崇拜说、图腾论、原始启示说、前万物有灵论。此外,李存生的《简述关于宗教起源的几种理论》[5],马明的《宗教起源的理论脉络》[6],秋然的《宗教起源之我见》[7]也同样阐述了这其中的几个理论。

二、宗教起源的代表性理论

纵观国内近20年来关于宗教起源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着眼于对宗教学家们已经提出的几种主要理论,是对他们学说的诠释、启发与总结,附后论述自己的思考。

(一)吕大吉著作《宗教学通论新编》中着重地从前人已提出的理论出发:以灵魂观念和冥世崇拜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图腾观念与图腾崇拜体制的形成与演变、祖灵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的神化与自然崇拜的形成与发展为题,运用唯物论的观点和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方法来系统地阐述了宗教起源论的几种代表性的学说。同时吕大吉先生提出自己在宗教起源上的观点,他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后的相当漫长时间里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活动的。然后从人类学考古的研究入手,原始人的体型特征包括脑容量、语言、思维方面与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列举了中国云南元谋人、丁村人、蓝田人和世界原始人的墓葬、艺术作品等例子来论证。随后他得出自己的结论:人类最早的宗教是随着人进入氏族社会后创建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在论述这一观点时,吕大吉主要借助的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的理论,可以看出他在众多宗教起源理论中自己的偏向。

(二)从精神分析角度来探究宗教起源的论文非常多,国内大多学者都选择了从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观来解读。凌瑾芳的《精神分析与宗教—弗洛伊德宗教观述评》[8]中阐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无意识学说,分析了佛洛依德宗教形成的出发点即俄狄浦斯情结,宗教是幻想、欲望满足的替代物,假设出上帝是父亲形象的神圣化,较全面地概括了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理论。马前锋、曾蔚的《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分析》[9]一文中,首先阐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含义与意义,指出弗洛伊德的宗教源头观念是从“俄狄浦斯情结”到“儿童恐兽症”,兼论作为“俄狄浦斯情结”产物的图腾崇拜,乃至对犹太教和基督教进行精神分析为实例论“情结”延续的宗教形式的演变,但作者没有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深入的评价,只偏重于对弗洛伊德的理论阐述而已。符莉的《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根源之探索—读《图腾与塔布》》[10]一文,是以书评的形式来分析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就详细地系统地概括了《图腾与塔布》一书,以便我们便捷地解读此书理论。李想的《弗洛伊德的“禁忌”理论对宗教起源的解释》[11]一文则主要侧重于用禁忌理论来解释宗教起源的心理。而更为全面评析的是吕占华的《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论透视》[12]、张金广的《浅析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思想》[13]、陆丽青的《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研究综述》[14]不仅概述了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观点,也对他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在肯定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了不足与错误:弗洛伊德对于宗教心理根源的理解太狭隘,忽略了社会生产的角度,他关于原始时代弑父的观点也只是假说而已,同时西方文化中的父性崇拜并不具有普遍性等等。这些论文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对弗洛伊德宗教起源观上缺乏全面的认识,其实他的宗教思想是在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成果,这既受到之前思想家们的启蒙,也离不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成分。

(三)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从麦克斯缪勒的无限观念来探究宗教起源问题,刘素民的《追问宗教起源的发生学意义—麦克斯·缪勒思想中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15]通过缪勒神灵和上帝观念的形成和划分,无限观念的含义,单一神教论和缪勒的比较研究方法方面以介绍。翟志宏的《缪勒宗教起源的“无限观念”论析》[16]通过阐述无限的含义,再由有限的自然上升到无限的上帝,又以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来诠释上帝存在的困惑这三方面,由此表达自己对缪勒观点的见解。此类还有贾灵充的《缪勒宗教起源说的生存论解构》[17]以“迷失的超越”来概述宗教起源,“语言的谬误”来概述思想的分歧,“生存的图景”来概述自我回归,在遣词上有深意。以及薛睿的《领悟无限描述无限—缪勒的宗教起源论》[18]也属于此类。

(四)此外,评述其他几位西方近代宗教学家关于宗教起源的论文,有寿建纲的《霍尔巴赫的宗教起源论及其对神学证明的批判》[19]中所述,霍尔巴赫认为宗教起源于神灵观念,冲出了宗教的神秘性的束缚,从起源的角度作了开创性的考察,作者高度评价了霍尔巴赫在研究宗教的现实性、科学性。孙琥瑭的《费尔巴哈宗教观解读》[20]从费尔巴哈所处启蒙时代背景入手,解读他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宗教观,从自然根源、心理根源、利己主义三个方面来诠释费尔巴哈的宗教起源观点,作者旨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曹月如、孙浩然的《迪尔凯姆的宗教起源理论》[21]通过将马克思缪勒与爱德华泰勒宗教起源思想的介绍与比较,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迪尔凯姆的宗教起源进行定义,认为是社会存在于个体又超越于个体的力,又论证了人的双重属性的关系的一种人文主义的世俗宗教才是社会产物,在结语处作者指出对于宗教起源的认识: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结论的得出只是由于研究者的观察角度不一样而已,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对哪种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判。关于涂尔干的另外一篇论文是周树华的《神圣与凡俗:二分法建构的宗教生活》[22],主要是以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为根据,对其思想进行比较详细地分析。此外,林燕、张群的《试从万物有灵论看宗教的起源于发展》[23]中述道: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即以精灵或灵魂为开关而外推到万物之上,从自然对象中形成物质宗教;从人类自身中形成人类宗教;在心理宗教中整合出了泰勒的宗教进化论图式。在结语处在肯定泰勒理论的同时,总结了人们对泰勒及其万物有灵论的批评,作者自己对泰勒的评价是他在承认泰勒不足的基调上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赞扬。

(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国外宗教学者们宗教起源理论的探究以外,作为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对于宗教起源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为此国内学者也对严复的宗教起源观点进行了一番研究,这里有魏义霞的《严复对宗教起源的探究及二重性》[24]所述:认为严复深受孔德与斯宾塞的宗教起源观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观点,严复认为宗教起源于信仰,而宗教信仰有别于一般信仰之处是崇拜鬼神,坚信灵魂不死,然后通过与康有为、梁启超观点的比较来凸显严复的宗教观,也指出严复始终处于信仰与实证的矛盾之中的不足,但作者也没有对严复身处的矛盾没有给出原因。俞政的《论严复的宗教起源说》[25]中以严复的《天演论》文章分析入手,得出严复关于宗教起源的五次论述,严复论述的宗教与学术的关系,作者还指出严复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思想,高度赞扬了严复在当时的中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很好的参考价值。

(六)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了自己的宗教产生的根源“不在天上,而是在人间”[26]。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颠倒的反映。龚学增主编的《宗教问题概论》[27]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起源观点,主要概括了宗教的自然根源(即宗教是自然界对人类压迫的产物,是人类把自然力和自然神化的结果)、认识根源(即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性和认识上的错误)、心理根源(即人类形成宗教观念的认识过程中,伴随着人们十分具体的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活动)、社会根源(由各种客观因素总和构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四个部分。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起源观的论文还有樊化江的《宗教的起源》[28],汤夺先、张利洁的《论马克思的宗教观》[29],刘志刚的《从宗教思想来源谈马克思的宗教观》[30],孟宪霞的《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当代省思》[31],杨义的《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时代价值》[32]。

三、宗教起源研究新视角

国内学者不仅总结着前人提出的宗教观,也在不断探索从新的维度来阐释宗教起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从史料分析的角度:依据历史古籍材料(包括神话)的记载,寻觅远古史前人类的迁徙、分化、生活的信息,以求从中发现一些神话记载可以与现代人类学、上古史的片段相符合,这对于解释人类宗教起源的问题具有史料支撑的意义。赵敦华的《从圣经中的历史记载看宗教起源—兼及中国古籍材料》[33]就从《圣经》有关大迁徙和语言分化的神话中找到很多与真实历史相符合的地方,以《圣经》中的人与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两个角度来阐释作者认为的十种宗教形式的宗教起源,然后引用中国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材料来验证圣经观点,以论证其合理性,但作者的选取角度太过于狭隘,从神话的取材上缺乏科学性,不具有普遍意义。

(二)多维综合理论角度:将西方宗教学家们提出的自然神话论、图腾论等宗教起源理论,选取几种理论进行综合与整合分析。韩超、潘修华的《宗教起源:多维综合理论》[34]一文中,在杜尔凯姆的社会产生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感情与死亡存在起源论、贝尔的“图画”的超越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宗教起源的多维综合理论,作者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就会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产生矛盾,而那些宗教鬼神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情感危机和灾难,能够协调乃至解决这个矛盾,宗教诞生的标志就是原始时期的人们以“图画”的形式来展示这种社会意识。随后又列举了布朗人、西蒙佤族、萨满族、基诺人的原始信仰的范例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作者将自己的宗教观运用到了民族研究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人性观察维度:姜生的《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35],作者以人的本质属性为基点,对宗教进行了人性范畴的定位,认定宗教的起源是人类自身独有的自我意识的最初觉醒,使得人类对身处的自然协调性产生强烈的怀疑,甚至产生了意识上的分割断裂,这种断裂就导致人们陷入到是否回归自然与迈向文明的巨大矛盾之中,这时宗教就能以其特有独有的终极关怀与神化逻辑,来拂拭人类的内心痛楚。这篇论文缺少实例论证,不免显得有些空洞,但以人性根源处的角度来解释具有较深层次的启示意义。

四、结语

自宗教学学科于19世纪后半叶建立以来,众多的宗教学家各抒己见,对宗教的起源进行了多方位和多维度的探究,形成了现在纷繁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观点并没有成为诠释宗教起源问题的最完美答案,但我们应肯定这些以非神学的立场的探究成果,对我们以更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宗教这一文化现象具有指导性意义。

我国国内学者虽然在宗教起源问题多是在对前人理论的整合,但都在自己忠于的宗教观上有所取择,也对各种理论加以了自己的理解与延伸,提出了自己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和立场,也逐渐在一些新的维度上做出尝试,有些许“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意味。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研究方向上重复性高,缺少创新成果,缺少实证调查等。问题虽然存在,但我们应该相信,随着我们学术研究的深入,我们的前景一定是愈加清晰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43.

[2]罗竹风.宗教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赵敦华.从圣经中的历史记载看宗教起源[J].江海学刊,2013,(2).

[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李存生.简述关于宗教起源的几种理论[J].思想战线,2013,(39).

[6]马明.宗教起源的理论脉络[J].商情,2014,(11).

[7]秋然.宗教起源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2007, 28(1).

[8]凌谨芳.精神分析与宗教—弗洛伊德宗教观述评[A].宗教四十年(上)[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9]马前锋,曾蔚.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5).

[10]符莉.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的心理根源之探索—读〈图腾与塔布〉[J].宜宾学院学报,2005,(8).

[11]李想.弗洛伊德的“禁忌”理论对宗教起源的解释[J].山东青年,2012,(6).

[12]吕占华.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论透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25(3).

[13]张金广.浅析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3).

[14]陆丽青.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研究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10,(02).

[15]刘素民.追问宗教起源的发生学意义——麦克斯·缪勒思想中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J].学术界,2006,(117).

[16]翟志宏.缪勒宗教起源的“无限观念”论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5, 58(1).

[17]贾灵充.缪勒宗教起源说的存在论解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

[18]薛睿.领悟无限描述无限—缪勒的宗教起源论[J].文化,2012,(2).

[19]寿建纲.霍尔巴赫的宗教起源论及其对神学证明的批判[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04).

[20]孙琥瑭.费尔巴哈宗教观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12).

[21]曹月如,孙浩然.迪尔凯姆的宗教起源理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22]周树华.神圣与凡俗.二分法建构的宗教生活[J].宗教学研究,2008,(2).

[23]林燕,张群.试从万物有灵论看宗教的起源与发展[J].宗教研究,2009,(1).

[24]魏义霞.严复对宗教起源的探究及二重性[J].东北师大学报,2013,(6).

[25]俞政.论严复的宗教起源说[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人民出版社,1995.436.

[27]龚学增.宗教问题概论(第三版)[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8]樊化江.宗教的起源[J].中州统战,1998,(7).

[29]汤夺先,张利洁.论马克思的宗教观[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6(1).

[30]刘志刚.从宗教思想来源谈马克思的宗教观[J].理论界,2009,(02).

[31]孟宪霞.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当代省思[J].东岳论从,2011,32(6).

[32]杨义.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时代价值[J].剑南文学,2013,(10).

[33]赵敦华.从圣经中的历史记载看宗教起源—兼及中国古籍材料[J].江海学刊,2013,(2).

[34]韩超,潘修华.宗教起源.多维综合理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3,(2).

[35]姜生.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J].世界宗教研究,2011,(3).

【责任编辑:董丽娟】

2015-11-25

吴娇(1991-),女,四川乐山人,主要从事宗教学理论研究。

G123

A

1673-7725(2016)02-0208-05

猜你喜欢

宗教观严复弗洛伊德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析哈贝马斯的“内在超越”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